小学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1-03-27 14:44:05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编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编5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是A美0023号考生,我将进行的是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课 明与暗。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七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一. 教材分析

  我根据新课标内容,确定《XXXXXX》一课属于“————”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小学阶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结合小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我确定了:

  ①

  ②

  ③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XXXXXX

  教学难点是:XXXX

  五、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画具等。

  六、 教法学法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领导者。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广大教师经历了“初步认识—

  初步实践—课改反思—再认识—再实践”的课改过程。小学美术作为艺术教育必修学科之一,使小学美术教师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况。

  (2)创设情境 欣赏XX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XX”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XXXX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XX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XX,为后面设计XX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XX的意义,懂得珍惜XX,引出本课课题—XX

  (3)引导启发 根据本课的 了解XX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XX”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XX,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4)自主探究 折制XX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种表”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X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大胆创作 制作XX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制作XX”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钟面指示明确。制作同时,并播放儿童歌曲X,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6)展示欣赏 评价XX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钟表”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7)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XX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书的设计 围绕着突出重点展开。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童年》是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中的一课。《童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阶段,当人们回忆自己的童年时,童年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感慨。这节美术欣赏课向我们展示了六幅不同时期、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关于童年的作品。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却给我们展现了一部历史的画卷。从宋朝的《瑞阳婴戏图》、清朝的《欢天喜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中成长》,解放后的《翻身奴隶的儿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现形式涉及年画、雕塑、中国画、油画、摄影。其中不仅仅给了我们美术方面的信息,更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一种通过美术作品了解社会生活变迁的学习情景。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童年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童年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2)能力目标

  会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会描述不同时期童年生活的情况,学会通过观察童年体裁的艺术作品,体会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2、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

  (2)认识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给人的不同美感。

  (3)描述童年的生活内容及自己对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3、教学难点

  童年,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二、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童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形象是切入点,是关键,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一起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

  四、说教学过程

  1、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边唱边做《丢手绢》的游戏,游戏之后每人拿出自己最珍贵的童年纪念品,给同桌讲讲童年的故事,并请一两名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童年的故事。

  (这样设计是创设情景,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为后面对童年的深入理解做铺垫。)

  2、初步感受,提出欣赏要求

  教师针对童年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幸福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童年景象。多媒体逐个出示教材中的作品。说说你最喜欢那幅画。

  (这样做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审美情景,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分组学习,交流审美心得

  (1)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品分成六个小组。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抓住第一感觉,为自主学习做铺垫,通过自愿分组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的初步尝试。)

  (2)分组之后,教师把每组的问题发给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

  A、《瑞阳婴戏图》组: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了解作品哪方面的知识?

  B、《欢天喜地》组: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你能表演一下吗?你想了解这幅作品哪些知识?

  C、《战斗中成长》组:作品中的主人翁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欣赏作品后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D、《翻身奴隶的女儿》组:作品中的小朋友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

  E、《冬天的阳光》组:你知道这是一件什么形式的艺术作品吗?你了解雕塑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F、《金色童年》组:这是一组什么形式的作品?你能用语言形容一下作品中的小姑娘吗?她的笑容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所提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比如说:你最想了解作品那方面的知识?欣赏作品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涉及到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来体会,另外,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去揣摸人物的情感,还有些问题是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这些问题的设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小组讨论后,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针对艺术形式重点引导,比如,国画、年画、油画及雕塑的不同特点,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在欣赏《战斗中成长》,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段,在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时播放《农奴》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社会历史的变迁。

  (通过组级交流,使全体学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体会,提高小组化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4、教学延伸,珍惜美好童年

  (1)比较《欢天喜地》、《瑞阳婴戏图》和《翻身奴隶的儿女》这三幅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通过作品间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国画的一般特点,从而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

  (2)对比《战斗中成长》、《冬天的阳光》和《金色童年》表现形式的不同,他们对快乐的理解相同吗?

  (通过解读作品中“快乐与幸福”的内涵,培养学生珍惜和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

  (3)试着把这六幅作品按年代排序、并说出理由。

  (这是一种纵向排序,使学生透过艺术作品了解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并使他们认识到艺术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与生活的记录。以上设计通过作品之间的对比,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4)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感受。

  (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种框架型的板书,把教材中要欣赏的六幅作品的名称按年代排序写下来,并在后面注明它的艺术形式,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小学美术课《童年》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让色彩动起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启发学生对强烈的对比色及其运用方面展开探索,对色彩对比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充满动感的作品,加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而使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们往往能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话般的美丽。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去这种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识,如原色与间色、冷暖色、明度等。故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知识,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对比色的灵活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基本的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出示具有动感的图片,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感受到“动感”后,我会紧接着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从而揭示课题。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认识对比色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设置了“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的环节。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学生往往会从红色、黄色等鲜亮的颜色回答,我会顺势抓住学生的回答,出示色相环并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以及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进而总结出在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通过观察色相环认识对比色,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也设置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积极性。

  (二)感受对比色

  在学生对对比色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后,我会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对比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运用对比色让画面动起来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所以我设置了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的环节。

  在具体的实践练习前先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强化学生对于对比色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并用ppt滚动更多作品,给同学们提供创作资料。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彩的运用、创作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小结作业——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并让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内容为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百变团花》。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教材中的图文体现了教学要围绕折法和基本形这个教学重点进行。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美术课,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乐于动手,容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探究XX,并进行大胆尝试。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发现事物的不同特征。自我表现XX很强。也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但是却不懂得帮助的策略和方法。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有一定的基础,但往往流于概念。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团花的折法和剪法,并能总结出团花的基本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3、能力目标:在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四、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和求知欲,我采用的方法:情景创设发、演示法、观察欣赏、分析比较法。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通过启发教给学生听、说、看、做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美术创作的境界。

  六、说教学过程

  了使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观察提问、激发兴趣

  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了解团花知识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设计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百变团花》

  (2)欣赏分析归纳方法技巧

  通过播放课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探索实践作业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我播放了中国传统古筝乐《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示范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欣赏评价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好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5

  自然界的颜色千变万化,五彩缤纷,这些绚烂多彩的颜色把我们的世界装扮的美丽迷人。把学生融入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当中,就会增加他们的色感,对色彩的认识就会大大提高。

  一.教材分析

  <<色彩的和谐>>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本课集合了中外小朋友熟悉喜爱的卧室与别墅作为范画,运用暖色和冷色的的两中对比,让学生感受和谐色给人的舒适魅力。

  本课是色彩基础课,课程结构内容包括:邻近色的概念,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颜色称为相近色,如黄、黄绿、绿或红紫、紫、蓝紫等。邻近色的配合,会使人产生舒适、和谐的美感;色彩冷暖的概念,冷暧对比是色彩对比的一种,补色对比是最鲜明和强烈的冷暖对比,在同一幅画里,必须有一个主色调,主色调对画面的和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制色相环,了解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就会产生色彩渐变的效果,即和谐色,以及由此产生的美。

  2。试用一种颜色,加黑或加白的效果。

  3.也可选择邻近色进行色彩的渐变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

  1.体验丰富的色彩带给自己的魅力,认识邻近的运用带给自己的乐趣。

  2.让学生充分挖掘运用色彩的奥秘和对色彩的感受。

  3.让学生通过色彩的渐变练习加深自己对邻近色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柔和对比和强烈对比是两个不同形式的概念。

  四.设计理念

  本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通过学生接触和谐色,认识和谐色,,运用和谐色激发学生运用色彩的欲望,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表情、语言等表达自己对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和谐色与他们所学习析色彩线条的联系,更加热爱美术课。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色彩渐变的色相环或图片。准备示范用的绘画工具及多媒体影相资料。

  (2)。学生准备水彩或水粉颜料及相关绘画工具。

  2.教学活动

  (1).引导阶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可先欣赏教材上的以及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注意和谐色的渐变效果)。

  2.也可以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知识窗”,了解和谐色的渐变知识。

  3.播放动画片《狮子王》片断,学生体验并试着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片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 设计意图:成功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点采用播放影像的方法导入,目的是把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中,通过听觉、视觉感受丰富的色彩带给自己的魅力。

  4.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画图,讨论画面里怎样运用和谐色彩的。

  设计意图:学习任何一课对学生来说,都不是从零开始,介绍自己喜欢的画面既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又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例如,普蓝,在以后的步骤中我们称之为主色.画一个简单造型.又如,一棵松树,也可以是几何图形,用直线将图形分割成若干份,可以用笔来画,调色这一步很重要,要多挤一些主色颜料,最好一次挤到位,黑色或白色可以逐渐添加,还有一点要提醒学生的是,深色宜选择用加白的方式来表现色彩的渐变,反之,浅色宜加黑表现色彩的渐变。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了问题中主动学习,不是简单地获得认知的结果,而是使学生融入到色彩世界的乐趣中、兴奋中,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师出示色相环,让学生观察色相环上的颜色排列规律:在色相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邻近色之间的颜色非常接近、相似,色差比较小,给人一种舒适和谐的感觉;在色相环上,两种相对的颜色叫补色,补色之间的颜色相反,色差比较大,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它是所有色彩对比效果中最强烈的一种对比形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色相环,掌握色彩的排列规律,理解和谐色与补色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色彩对比形式。

  3.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颜料运用加黑或加白的方法自制一个色相环,体会和谐色与补色之间的色彩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运用色调的过程中能进一步熟悉和谐色与补色之间的颜色变化过程,为以后在创作画面的运色和调色打下基础。

  4.学生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创作思路。

  (3).分组创作,共同评议

  小组同学共同临摹或设计自己最喜欢的两张作品,一张为风景画,要求使用的主色调为冷色调;另一张为卡通画,要求使用的主色调为暖色调。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合作中富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4).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设计用和谐色组织画面的体会,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评价能反映他们对本课评价的理解,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激情总结

  利用和谐色彩的渐变方法,画出有装饰效果的风景画或抽象作品,也可以用红、橙、黄、蓝、绿、紫等邻近色,进行色彩的渐变练习。

  设计意图;对孩子们来说,喜爱颜色是与生俱来的。而这种对色彩的兴趣将激发他们自发地观察、认识和学习。

  七.结束本课

  播放一幅幅的课件,和谐色、邻近色组织的作品,让学生在看画面、听音乐的过程中愉快地结束本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

  邻近色在创作画面时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幅画面的主旋律。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邻近色来组织画面,一幅色彩作品的创造就会产生一种色彩的混乱,让人感觉画面脉络不清。一幅冷色调的画面或暖色调的画面里主要都运用的是邻近色的对比,这样画面才会显的舒适、和谐。学生初学使用水粉工具临摹水粉画,困难较多,老师最好先画出步骤示意图,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作画,提醒学生用水要适当,不要太多。辅导时及时纠正学生用水多与少的失误。

  因为,学生是初次尝试用水粉颜料临摹水粉画,作业要求不要太高,对画得比较好的作业及时鼓励,对不成功的作业不要批评和指责,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关于小学美术说课稿汇编5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狮子大王》说课稿10-24

小学美术《亮眼睛》说课稿范文11-19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10篇07-10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8篇06-18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汇编七篇06-17

关于高中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7篇07-17

小学美术《水族馆》说课稿范文10-21

人教版小学美术《小挂饰》说课稿模板11-05

小学美术说课《大鱼和小鱼 》说课稿08-26

高中美术说课稿模板汇编八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