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4-03 15:40:15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说课稿合集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品】小学说课稿合集6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粉印版画是用不透明的粉质颜料来套印版画,颜色厚重,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因此在印刷时可以先印重色,后印浅色。在讲到画面色彩搭配时,提醒学生回忆第8课"风景色彩画"中讲到的"色彩的明度对比和冷暖对比"。粉印版画学生从没接触过,而本课后面"快乐的小鸟","有趣的脸谱","美丽的瓶花"这几节课又都是属于版画类(有脱胶版画和吹塑纸版画),那么,要上好这一节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说这是一节"承前启后"的课。而教参中本课只设1课时,我认为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根据学情的需要,我把它改为2个课时。

  根据《课标》提出的目标,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的特点,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目标:让学生关注小鸟和它的家,并能学会用粉印版画的方法表现他们。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透过开放式的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小鸟的录象,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祖国大自然的美,从而唤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粉印版画的制作,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及与生活美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粉印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粉印版画的方法把小鸟的结构形态及鸟窝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来。

  二,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的需要,本课我采取了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赏析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扩大学生视野,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教师则只在关键之处作出精要的点拨或总结。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高效地掌握了新知。

  2。 引导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因此,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感受艺术的形式美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3。赏析教学法:赏析,品味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 说学法

  1。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住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你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等,启发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大胆想象,各抒己见,逐步解疑。引导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自学尝试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也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那么他将再也无法生存和发展,更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说,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时代的需要,是美术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讲到粉印版画的制作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说说,谈谈,画画,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不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

  (6)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感知阶段,强调感悟和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在感悟中爱美,审美的情趣。

  (8)使学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品,审,发现自己与他人作品中的闪光点,提高他们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9)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

  五, 说板书设计

  美术课要突出 "美"的原则,因此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形象,并充分体现课文重点。

  小 鸟的 家

  粉印版画的制作步骤:

  1, 制模版

  2,将模版与印纸重 叠,固定

  3,上色,印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分一分》一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刚开始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的阐述、确定的依据及落实的设想: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及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验分数的产生与应用过程中感受分数的价值。

  教学重点: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一些量;但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大半等概念,这就决定了学生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他们的年龄决定了其认识事物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认识新事物,喜欢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分、折、涂等直观形象的方式、方法实施教学。

  三、教学法及手段

  1、教学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作用,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及媒体辅助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分苹果

  1、让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2、接着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得几个?(一半)

  这个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讨论,但是,“半个”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注意到以情激趣,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数学。)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活动二:折圆

  让学生拿出圆通过对折,折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建立1/2的表象,还使学生知道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数学符号是1/2,利用1/2教学分数的写法。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设计意图: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落实了新理念。)

  活动三:涂一涂

  出示一些彩色的图形,让学生涂出它的1/2。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涂一涂,进一步体会到1/2,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片树叶、半张纸、半件衣服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活动四:折喜欢的图形

  让学生从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中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同时与伙伴交流。鼓励孩子进一步折纸,探索出1/3、1/4、1/6、1/8、1/10、1/12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新分数的理解。最后得出:像1/2、1/3、1/4、1/5、1/10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并由孩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明确了分数的概念后我指着其中的一个图形(电脑出示)问:“看到了这幅图,你都想到了什么?(阴影部分表示1/3,在图形中找到了另外2个1/3,一个1/3是1/3,2个1/3是几?3个1/3就是这个圆。

  (设计意图:传统的教材采取的是小碎步式的教学,在这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给学生较大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教材例2~例5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拓展新知

  练习设计力求作到重点突出,层次清楚,针对性强,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我除了利用好书本的习题外,还精心设计了写数()、涂色()、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最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拓展思维题,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根绳子,反复对折。通过反复对折得出: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所占的就越少。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这样既保证了全体的达标,又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四)、归纳整理、评价总结

  学生自己说一说你都学到了什么?此环节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以选修教材《小学动漫》第三单元第二节“风景画”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内容为FLASH的“遮罩效果动画制作”。

  FLASH是目前国际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软件,而Flash动画的根本说到底就是“遮罩+补间动画+逐帧动画”与元件的混合物,通过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从而可以创建千变万化的效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补间动画与元件的使用方法,本课开始学习遮罩的使用。遮罩是Flash动画创作中所不可缺少的,是Flash动画设计三大基本功能中重要的出彩点。使用遮罩配合补间动画,我们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动画效果,本课涉及的实例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动画,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来创作实用性更强的动画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单的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并对帧、图层已有了初步了解,但还未形成能很好理解,还需进行回顾与加深。本课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的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完成动画作品的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2)掌握图片过渡影片的制作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动画制作技巧,创作动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遮罩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过渡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遮罩的含义和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及演示与讲解、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演示与讲解:对于知识性强的内容适当的讲解结合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教学效率。

  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2、学法:

  学法采用分层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内容的学习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围绕知识点展开,通过自主式和合作式学习,最后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相统一的,目的只有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为教师演示和讲解提供一个高效的工具,电子学习档案袋为学生讨论和发表见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作品,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可曾观看过,用自己的照片做的电子相册吗?那种情景可曾让你感到激动和难以忘怀。为了重现这些美丽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将利用FLASH软件来演绎一幕电子版的“相册”的情景。

  学生活动:

  注:(遮罩动画,俗称“蒙板”动画,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动画制作方式。遮罩就好比在一个板子上打了各种形状的孔,透过这些孔,可以看见下面的东西、遮罩可以是填充的形状、文字、元件的实例,还可以将多个图层组织在一个遮罩层之下来创建复杂的效果。)

  (二)、实例展示

  水波、万花筒、百页窗、放大镜、望远镜、聚光灯??等等。(展示丰富的遮罩实例激发学生对新的FLASH特效的兴趣。)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及教学作用地位

  《美丽的海滨》选自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版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册第五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对画图知识作铺垫的延伸,从而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图工具结合思维创作。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了新的一种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学习兴趣更是被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其强烈。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另一种绘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培养学生用自己已掌握的电脑操作创造更多美丽的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给生活中的大自然景色创造美。

  2、说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侧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为使学生有效将理论知识联系于实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根据本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铅笔工具、填充工具、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利用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3)让学生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学一学、想一想、画一画掌握画曲线的方法,及画太阳伞。给予学生亲身实践操作,从实践中学会调整线段弯曲,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最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知识迁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和感知生活中景色的美。

  3、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曲线工具。

  难点: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

  确定以上教学重点难点的理由: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些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如:多边形的`绘制),但对如何使用曲线的绘制不甚了解。而通过使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进行操作步操,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的弯曲是一个比较难以对控制点的掌握。因此,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等教学方法。本课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的一些美丽的海边风景画。

  理论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通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亲自操作实践,从而学会使用曲线工具来调整线段弯曲。结合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立足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说学法

  运用电脑操作绘画是信息技术和绘画知识的整合。因为,小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很浓,他们对学习画图工具的运用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望。在本课学生将会用美术学科中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技能来创作,需要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动手操作来达成目标。因此,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培养学生“接受任务—探索尝试—综合运用—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内容偏重于实践,为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对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做如下设计:

  时间分配:导入新课(3min)、新课教学(15min)、实践演练(20min)、小结(2min)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依据或意图

  导入新课

  采用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

  大海吗?海边的景色美不美?想不想去看大海?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大海。

  播放海边风景画。(师提示)

  观看视频剪辑、通过视觉、听觉、感觉,领略大自然的景色美。

  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合作和学生自主实践方式。

  一、复习铺垫、巩固练习

  过程设计:

  1、画天空、大海、沙滩及设置背景色。

  (要求学生应注意画面的协调)教师巡视、并发现问题。

  觖决问题:

  2、您会画“白云”吗?请给我们演示画好吗?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

  二、方法指导、学习新知

  过程设计:

  ①(初步认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曲线工具。

  画太阳伞,太阳伞是弧形的,如何画?

  ②(方法指导)以演示法的教学方式边说边演示操作步骤。

  ③(完善认识)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在画太阳伞,调整曲线弯曲时,一不小心,曲线就拖出一个弯来,怎么办?

  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段弯曲:解决方法及操作步骤。

  三三、实践运用、自主创作

  ① 展示两幅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这两幅图的特点。

  (师生小结)

  ② 绘画一幅美丽的海滨景色图画。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勾画自己心中的画的画法。接着在优美的音乐里开始创作。

  三点要求:

  ①用所学的画图工具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②图画的画面要注意协调。

  ③完成保存的图片设置墙纸。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画得过于单调教师会适当提示:海边还会有些什么呢?)

  出 四、观摩交流、效果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展示几幅优秀的作品,师点评。

  五、归纳总结、课后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什么?

  2、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回去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绘画一幅海滨景色图画。

  ①观察、思考、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动手操作实践。

  观察、思考、动手操作。

  学生直观上认识曲线工具。

  学生思考。

  观察、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归纳。

  观察、分析,指出各自的其优缺点。

  学生自主协作、绘制海滨景色图画。

  学生自由发言。

  观看、评析。

  学生自由发言。

  强化加深练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为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提供知识学习的机会,更好的展开下面的教学任务。

  了解班里是否都会灵活观察运用“椭圆”工具。如果有,则给予让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请他来当小老师示范操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操作,巡视个别指导。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而引出以下任务。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曲线工具的运用。

  鼓励学生在冥想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创造力创作。培养学生实践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此环节里,在教法上用“观摩”方式,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这样的教学能回顾所学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不知不觉把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布置练习就可以延伸到课外。

小学说课稿 篇5

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知了学飞》

  【说教材】

  《知了学飞》是一则图文并茂而又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它不但有严谨的结构、清晰的脉络,而且语言简洁、描绘生动。全文只寥寥数笔却十分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反面形象——知了,寓言虽然浅显易懂,却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级龄尚小,阅历不深,但他们天真、好动、活泼、聪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同时他们也比较善于想象,乐于表现。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给每个学生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会尽展风采,并能在活动中感受“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的真谛。

  【说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及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宗旨,我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对知了心理变化的探究,理解寓言所表明的寓意。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说重、难点】

  基于本文是以知了的心理变化为线索组织成文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知了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主题。另外,本文语言的刻画能逼真地体现知了不同的内心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还要抓住知了的语言,进行朗读指导,从而加深体验。

  【说策略】

  本文的教学内容适合“读、说、议、演”等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要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热情参与,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精读、善导、激情、引思”八字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读、说、议、演”等方式进行操作,让学生在读中学,说中练,议中感,演中悟。

  【说流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

  为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中心,提问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以达到培养能力,发散思维的目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一、谈话交流,引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学过寓言故事,谁能说一说你所学过的或知道的寓言吗?

  (在学生踊跃表现之后,趁机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的寓言故事还真不少,这节课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好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围绕课题,猜题质疑

  1、看到文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求知产生渴望)

  2、学生自由表现(他们有可能提出:知了向谁学飞,为什么学飞,怎样学飞,学飞结果怎样……)

  3、师:你们的问题提得太棒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一起去探究吧!(这样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步入下一个环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首,是所有教学活动之魂,只有充分读文,才能了解、感悟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力争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同桌合作读,做到互检、互评、互改。

  3、找学生分段朗读,从而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用“△”号标出好词,用“~~~”标出好句,用“○”圈出生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感知:这则寓言向我们讲述了知了向大雁学飞,由于不用心学飞,最后失败的事儿)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感悟寓言所提示的道理,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法”,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探究,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体会知了的心理变化过程。

  1、知了为什么要学飞?谁能把体现知了学飞原因的相关段落读一读?

  ①找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组织学生探究知了学飞的原因,引出“羡慕”一词,并结合语境帮助学生理解“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的词意。

  ③相机鼓励学生用“羡慕”说一句话。

  ④“高兴”一词表明大雁有什么特点?(善良,乐于助人……)

  ⑤组织学生讨论:从知了拜师学艺中,我们能看出知了的什么特点?(它有美好的愿望)

  2、知了是怎样学飞的?引导学生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①找学生朗读课文。

  ②谁能说说知了学飞时有什么特点?(不认真)

  ③谁能把文中表示知了不认真学飞的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请同学们用动作来演示一下好吗?

  ④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最能表现知了学飞时心理活动的两个词。(不耐烦,自满)

  ⑤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如:文中两次提到“知了!知了!” 第一处要读出“不耐烦”的语气,第二处语速稍快,语调要上扬,要读出“骄傲”的语气。(教师示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找学生试读、赛读,在读中加以体会。)

  3、找一名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讨论:①知了学会飞翔了吗?

  ②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用书中原句来回答,好吗?(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4、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①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懊悔”词意。

  ②谁能用“懊悔”造一个句子?

  ③指导学生朗读“迟了!迟了!”(语速要缓慢,声音要低沉,还要读出伤心难过的语气)

  ④学生练读,加以感受。

  ⑤鼓励学生探究本则寓言的寓意。

  谁能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做事要认真,不要骄傲,要坚持不懈,要勤学苦练……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给予鼓励与肯定)

  五、拓展延伸,加以体会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自由的空间,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体现他们的人格魅力,为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发挥想象,续写寓言

  1、知了望着飞远的大雁,除了懊悔,它还可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最终的结局怎样?

  2、假如知了有幸生存下来了,到了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大雁又从南方飞回来了。想想看,此时的知了若是再遇见那只大雁,它会说些什么?接下来他又会怎么做?最终会如何呢?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呼唤: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想象;给学生空间,让学生飞翔;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展现。接下来我是这样做的)

  角色表演,体验感受

  ①、学生分角色表演

  (一人读课文叙述,一人扮演大雁,一人扮演知了)

  ②、组织学生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寻找他人的闪光点)

  六、总结深化,畅谈感受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结合学习谈谈感受。

  2、启发、引导学生质疑,组织大家合作探究,共同解难。

  3、教师评价并小结。

  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是啊!知了学飞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知了由于不虚心,不认真,不坚持,因此才导致学飞失败。也让我们从中受到启发:“一个人有美好的愿望固然是好的,但要实现愿望并非易事。只有不断地为之拼搏,才能将理想变成现实,所以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以知了为鉴,刻苦不懈地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说板书】

  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既要体现知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本文的线索及脉络,又能极好地体现寓意,这样精心设计的板书,浓缩了课文的精髓,体现了知了学飞的原因、经过及结局,便于理解体会。

  12 知 了 学 飞

  心理变化: 羡慕——不耐烦——自满——懊悔

  寓 意: 要脚踏实地

  要勤学苦练

  【说预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深信学生一定会更加了解和喜爱寓言故事。结合多种形式的阅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一定能得以提高,借助说、演等方式的训练,学生会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培养,另外,学生也会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懂得做事的道理。

小学说课稿 篇6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2课《猴子种果树》。(板书:猴子种果树)《猴子种果树》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叙述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我个人认为本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想象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进行品德的好教材。目前我所教的班级学生喜爱读书,朗读水平也不错。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教材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绿线里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

  3、抓住文本语言,通过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手段,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进行简单语言实践活动,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尹始,我将借助媒体动画演示小猴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的兴趣。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施肥”、“结果”、“樱桃“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本课有9个生字,这节课上我将指导学生书写“浇、施”等五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型结构和笔画位置。其中重点板书“施”,注意写规范、写美观。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细读感悟,指导朗读。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具体过程是: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上课尹始,教师以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新词,夯实基础。

  二、细读感悟,指导朗读。

  首先,学习第一小节时,我将引导学生抓住词语“天天浇水、施肥”,指出梨树的生长是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的,让学生体会到猴子等吃梨子的急切心情,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二至八小节描写了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的经过,三层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教学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三自然段,以扶为主。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乌鸦对猴子说了些什么?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充分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抓住词语“等不及”感受猴子的急于求成。(板书:等不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的意思,接着重点指导朗读,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体会角色的思想情感。乌鸦对猴子说话:“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要读的急;“你有这个耐心吗?”读出对猴子的耐心表示怀疑,还要读出乌鸦的语言个性。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

  第四、五和第六、七、八节,以放为主。让学生自己学习,接着引导他们按照前面学习二、三小节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在交流过程中,我重点进行朗读指导:启发每个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可采用图文对照导读、个性体验品读、同桌感悟赛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由于这部分出现了三种动物,且他们之间进行了较多的对话,紧扣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地去模仿各个动物的言语,通过他们的读去体会各个动物的心理,喜鹊和杜鹃的话“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要读出对猴子耐心的怀疑,另外还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言个性,读喜鹊的话声音要清脆悦耳;读杜鹃的话声音要响亮婉转一些。而猴子所对应的想法“我也等不及”“我还是等不及”则要读出猴子急于吃果实,没有一点耐心的心态。

  课文最后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前面的课文思考:“就这样:指怎样?引导学生在交流、相互的启发中找到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板书:没种成)紧接着穿插语言实践活动:你想对这只垂头丧气的小猴想说些什么?深化认识。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我将通过一个识字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趣味性强,学生学习兴趣高。接着指导学生书写剩下来的四个生字,其中重点板书“喜”。提醒学生笔画较多,较难写,注意写规范、写美观。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以上是我对《猴子种果树》一课的教学预设,有许多考虑不周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板书设计:

  猴子种果树

  等不及 没种成

【【精品】小学说课稿合集6篇】相关文章:

【精品】说课稿初中范文合集四篇06-08

【精品】说课稿初中模板合集六篇06-07

【精品】小班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06-16

小学英语说课稿合集15篇11-03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合集5篇06-12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15篇)11-05

【精品】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合集五篇07-13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范文合集八篇06-20

【精品】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合集九篇06-20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