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4-05 12:08:23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说课稿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说课稿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小学说课稿八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学目的:

  1、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3、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天口

  2、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4、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字形较小

  二、指导书写。

  1、较大字形:

  〈1〉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2〉老师写:发

  〈3〉生试写:天年

  2、较小字形:

  〈1〉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2〉师边将边示范:白

  〈3〉学生试写:口日

  3、偏斜字形:

  〈1〉左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2〉范写:夕勿

  〈3〉学生试写。

  〈4〉右斜字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5〉范写:戈飞

  〈6〉生试写。

  三、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1、生读名人名言。

  2、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格式、字:

  4、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四、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爱我的家》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家庭、学校、社区这些学生的生活舞台为范域,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本课注意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与时空相结合,引申出相关知识,以逐步形成学生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本课是本册书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要对学生进行该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课总目标为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本课由两个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我的一家人”和两个活动天地组成四部分内容组成。

  二、说设计理念:

  1、科学整合重组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创设情境,重视情感的陶冶。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家庭的了解和对家深深的爱。

  3、体现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看温馨家的图片情境导入、介绍家庭生活、讲述我家的故事、汇报家庭调查表等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加深对家的了解,认识到人的生活离不开家,激发爱家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确定本课的知识目标: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讲述日常家庭生活,

  了解家庭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观察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激发爱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难点: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 了解,体会家人之间的关爱,懂得人的生活离不开家。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画一张自己家居的图画或拍摄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绍自己家故事的 准备。

  教师:搜集人们的家居图片、准备音乐《回家》、《让爱住我家》、家庭资料、照 片;做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活动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预计用时7分钟)运用多媒体幻灯再现一个温馨的家居图片,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在优美 的“回家”背景音乐下,展现温馨的家居图片,引导学生谈对家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话题之一“人人都有自己的家”贴出家的图片,说一说自己、家人什么时候最想家?

  [这样的设计,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相结合,用直观的图片、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体验,获得对家的认知与感悟。]

  (二)活动二介绍自己家的环境与日常生活。(预计用时11分钟)先由老师拿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介绍自己家庭的环境,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课前搜集并整理的自己家庭环境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全班交流,将家庭的图画贴在黑板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又要到生活中去。此设计紧扣“生活”二字,同时,让孩子们从同伴的情景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来,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家的认识、了解,]

  (三)活动三讲述“我家的故事”。(预计用时12分钟)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庭故事;然后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要注意从照片和学生的语言中找到深挖下去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家人之间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从自身的生活出发在与教师的平等互助交流中,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本设计根据这一思想,设计了师生的互动活动,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四)活动四

  汇报调查内容,主题升华。(预计用时10分钟)首先让学生汇报自己在对家人的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接着明确这使我们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家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那我们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做一个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呢?再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品德与社会课程,其内容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到生活中去,去指导学生的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切入口,以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感悟,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时效性。]

小学说课稿 篇3

  说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说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二、说课时目标:

  1.认识《守株待兔》里的6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故事。

  3、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懂得不劳而获是一种幻想。

  三、说教学想法:

  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四点想法: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情境对话领会寓意;复述故事内化语言;拓展阅读激发兴趣。先说说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本课中要认识只有的6个生字,且字形都较简单,很好记,读音上只有“窜”“撞”“桩”相对难读一些,因此我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在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时随机融进字词教学。词语的理解根据各词语的特点采用看动画说话理解(如:窜出来 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乐滋滋、从此),看图理解(如:锄头 )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为了降低复述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插图和句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种帮助进行复述练习,体现了“不同学生不同要求”。最后是拓展了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 “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动画导入,初步感知

  1、播放动画,要求:仔细看,认真听,等会儿要出题考大家的。

  2、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教学生字:“守”,范写“守”

  3、猜一猜题目意思。随机引导理解“株”,教学“树桩”

  【动画导入既能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最快的了解故事大意,还能帮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第二、通读课文,读懂读好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理解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学习词语:窜出来 撞

  重点理解“窜出来”:

  (1)“窜”是什么偏旁?穴字头表示跟洞穴有关。“窜”愿意是指老鼠受到惊吓逃窜到洞里。

  (2)课文中说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动画)你们注意看

  A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出示句式:一只野兔 地从树林里跑出来。

  B猜一猜:当时可能发生什么事了?

  C小结: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很紧张、很慌乱地跑就是“窜”。

  D读好词语

  【让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的表达训练中,内化语言。同时在朗读中,在说话中,在情境中学字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效的。】

  2、自由读

  3、 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导抓“急忙 白捡 又肥又大”读好句子。

  重点理解:“白捡”从这句话中的哪儿也可以看出是白捡(板书:白捡)(没花一点儿力气 不费吹灰之力。

  小结:没花一点力气,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捡 ,也叫——板书:“不劳而获”)

  (2)指导朗读: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面对这不劳而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乐滋滋。)“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带着高兴的神情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在朗读中感受词语的意思,在表演中体会的词语的情趣。沟通课内外拓展积累语言。】

  2、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每天’)

  (2)引导感悟:你觉得种田人的希望能实现吗?(不会)也许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就算会发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地点。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意外、偶尔、偶然。)板书:偶然 认读该词

  【在讨论中,在点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为寓意的领会做好铺垫。】

  (三)第三自然段。

  1、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可是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在树桩上。

  (1)齐读句子。学习词语:从此 锄头

  理解“从此”:是指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看图理解“锄头”

  (2)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再也不干活了。谁再来读这句话?体会“整天”。齐读句子。

  3、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接:守株待兔。)

  【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种田人的希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4、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1)这个种田人野兔没有等着,庄稼却全完了,也就是说什么也没有“获”,用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出示词语,认读:一无所获,一无所得

  (2)如果说连毫毛这样细小轻微的东西都没有收获,这又可以叫做——出示词语,认读:毫无所获、毫无所得

  【引导从事件的结果中体会想要不劳而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第三、齐读全文,总结寓意

  1、齐读全文

  2、想象说话:课文学完了,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些什么?出示句式:我想对种田人说:

  (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

  3、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运气。我呀,现在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也希望你们把我的事讲给别人听,让他们可千万别学我呀!

  【在情境表演中,引导学生把领会到的寓意以劝告种田人的形式表达出来。由于是给别人以劝告,学生说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效果较好。】

  第四、复述故事,积累语言

  1、可以借助课件上的三幅插图和关键词语复述,也可以根据课件上的句式简要复述。

  2、学生自由准备

  3、指名复述

  4、同桌复述。

  【为学生提供故事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插图和句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一种形式帮助进行复述练习,体现了“不同学生不同要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内化了语言。】

  第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像守株待兔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我们称它为——寓言。(板书:寓言)我们中国流传着许多寓言故事。(课件出示图片)你们瞧,这是什么故事?(课件出示,认读:刻舟求剑、亡羊补牢、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2、推荐阅读《伊索寓言》《中华寓言故事》等书,准备召开寓言故事会。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帮助学生拓展了解其他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实现了“教学不局限在课堂”。】

  第六、观察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 “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此。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小学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尤其是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他们对蔬菜的认识更多来自于市场及摆上餐桌的加工好的菜肴,而对生长在菜园里的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感知较少,更缺乏对蔬菜有关基本知识的了解,针对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紧密相联,以及该年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好动这些特点,我拟订了本课教学三个维度的目标,制定出教学重难点,精心教学准备,如下:

  说教学:

  1、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本课内容的选入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把教材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有活动的时空,走出课堂,在有趣的生活中学习,比如:课前让学生跟随父母去菜市场,看菜、买菜、认菜、了解并收集有关蔬菜的知识;开课前又设计了这样的准备活动:教师将购买的九种蔬菜摆放在教室四周,并在每种蔬菜前放上名称卡片,让学生自由动眼看,动手摸,用鼻闻,尝试认识它们的名称;课中结合学生前面体验,选择自己喜欢的、熟悉的蔬菜名称说话,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并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

  学生遇到新鲜事物,新的问题觉得有趣,便不自觉地动眼观察,动手收集,动嘴沟通,动脑思索,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事物,学习知识。

  2、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引领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空间。

  本课教学时,我本着一切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展现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去获取知识,并将学习生字与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比如:开课时,请学生自愿介绍自己到菜市场了解到的蔬菜名称;在识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认知蔬菜名称,学习生字词;在学习儿歌前,请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用九种蔬菜名称说话;学习儿歌了解蔬菜特点后,又安排了拓展延伸,扩展识字,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去创作儿歌。

  在整个识字、学习儿歌的过程我还采用自读、互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读、比赛读、挑战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体现并落实语文学科以读为本、读悟结合的特点。通过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积淀语言。通过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识、写结合,在认字同时重视写字。

  本堂课在认读了“菜、园、萝、卜、豆、角、心”这七个字后,将“萝卜”的“卜”和“心”的认和写结合起来,利用制作的写字教学课件与教师的板书范写进行这堂课的写字教学,并把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字的占格、起笔、收笔落实在写字教学中。

  4、尊重学生选择,还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在识字环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自学生字。学生尝试认读九种蔬菜的名称词语,喜欢哪种蔬菜就认读哪种蔬菜的名称;在学生汇报自学结果环节,选择自己会认的词语认读;在学习儿歌环节,选择自己朗读的比较好的句子展示等。

  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比如:展示自己会认的生词,展示自己读的好的句子,展示自己课外收集的知识和课外认识的生字等。

  6、开放式教学,体现“大语文”的教育观。

  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本人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节《数一数(一)》P19-20页教学内容,在我校三年级使用。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课教材内容《数一数(一)》,实际上就是对“千“的认识和感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来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这是进一步学习 “万”及以上数的认识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本课内容是普通学校教材,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校学生,主要包括了四个知识点,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大小。第三个问题就是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意义,掌握三位数的数数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试一试”,集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针对普通学生这是2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安排解决前三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听障学生来说课时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课只有30分钟,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数数更是难点,遇到9加1变十、99加1变百、999加1变千时的转化更是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并且在教学第一个问题“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变十、99加1变百、999加1变千”的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数数分散了难点,提前做好了铺垫。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千”的由来,体会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即“满十进一”的道理,初步发展位值概念和数感;掌握千以内三位数的组成;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数器的操作与的直观演示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涂一涂等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上三个目标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目标的确定适中,符合本班大部分学生的认知特点。

  4、教学重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初步感受“千”的大小及意义;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本课紧紧围绕着重点,通过诱导准备、新知探究、迁移运用三个主要环节,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5、教学难点:

  计数单位“千”概念的建立与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

  因为“千”是新的计数单位,又比较大,尤其听障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比较抽象,所以“千”概念的建立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生对几个几的理解不够清楚,表达能力也较差,所以对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也是本课的难点,不给定义,只需理解就可。

  二、说学生:

  本班共7名学生,年龄在9——15岁之间。整体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都较差,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才能进行。其中A类生4名,有较强的学习意识,B类生3名,需要老师的不断关注, 1名学生听力特别好,语言清晰能正常的沟通交流。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本课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诱导启发法、讲解法。

  本课创设了生活图画情境与问题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千”概念的建立比较抽象,利用计数器与中方块动画的直观演示,既直观又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建立概念,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年级听障学生理解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很差,课堂上必须通过老师不停的诱导、启发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本课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兴趣盎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为此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计数器、方格图等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安排了五个环节。1、诱导准备;2、探究新知;3、迁移运用;4、回顾总结;5、拓展延伸。

  (一)、诱导准备:

  首先让学生看图读话,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学于生活,以及学习大数的必要性;其次顺其自然的揭示出本课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就是9——10, 99——100, 999——1000的变化过程

  本环节借助计数器上的拨珠活动,帮助学生从序数角度体会到“千”的由来,同时也强化了“满十进一”的道理,这一环节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概念的体会。同时这也是下一步学生具体数三位数时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我穿插了其他的几十九加1、几百几十九加1的训练,为下一步数数分散难点提前做好铺垫。

  2、探究二:里面有多少个?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猜想,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然后进行汇报,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观察演示活动,依次得出结论。

  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感受一千个笑脸图、一千元人民币、一千米的长度(学生亲身跑过)来进一步体会一千的大小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本环节主要借助展示的数方块活动让学生认识“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并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为今后学习三位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

  (三)、迁移运用:

  主要安排了三道题:看图说数、用图摆数和填空题。

  这一环节紧紧围绕本课重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数位间的关系及变化,观察性、操作性较强,学生比较有兴趣,达到了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回顾总结: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本课学到了什么,这既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回顾总结,也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极好方式。

  (五)、拓展延伸:

  1、布置拓展延伸题: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

  这是把下节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尝试,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也是考察学生能否用今天所学知识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P16——18页习题。

  五、说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一十

  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

  主要展示三种数数方法,体现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现了“千”概念建立的过程。板书内容色彩分明,重点突出,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符合聋哑儿童以目代耳的认知特点。

小学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标准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第一册第一模块的第一单元.第一模块共有两个单元.而第一单元是语言呈现单元.主要谈论打招呼,告别,介绍自己,这些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掌握,是学生口语交际入门的第一课.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学生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二级目标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培养学生从初学英语开始就能学着用英语去做事情的能力.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语言知识目标

  学习朋友,师生间互打招呼,问候,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做到语言准确,语调自然,说话有感情.

  2,语言技能目标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语言,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孩子乐于与人合作的意识,通过交流,加深对同学的了解.

  4,学习策略目标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任务中,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学重点:

  1,学习用英语打招呼,告别,简单的自我介绍,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2,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与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

  Lingling, Sam, Amy的头饰.

  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刚接触英语,几乎每个人对英语都有着深厚的兴趣.而课标中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因此我在教学中力争至始至终关注学生情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任务型"教学法

  3,smile教学法

  4,TPR教学法.

  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主动学习和使用语言,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课文《语言的魅力》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

  课文讲述的是在繁华的街头,一位失明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人们对此都无动于衷。而当诗人在牌子上添加了几个字,组成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句子,让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纷纷解囊相助。这篇文章语言精炼,情感丰富,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深深的打动人心。

  说教学目标;

  针对课文特点,结合本组课文在教学时“要重视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的训练重点,我设定了以下目标:

  1、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明白语言运用的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3、受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育。

  其中指导学生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体验情感,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我注重“以生为本”,通过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寻找文中最有魅力的语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其魅力,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读代讲、读中领悟、结合情境创设,让学生合理展开想象,学会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

  ①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②抓住重点句,确定切入点

  ③品读感悟,深入体会

  ④拓展迁移,练写警示语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品读感悟课文内容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具体流程如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学贵有疑。”开课之初,我由问题入手,通过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板书课题后,先让学生读题解题,联系生活谈谈自己所理解的“魅力”,再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语言到底有什么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具体体现在哪儿?……这些疑问会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步入课文。

  (二)抓住重点句,确定切入点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并交流自己的初读感知后,教师就趁机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最有魅力的语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并以这个句子为切入点,探究这句富有诗意的语言之所以产生巨大魅力的原因,通过抓住重点问题使课文内容化繁为简,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与理解文本的情境。

  (三)品读感悟,深入体会

  1、寻找语言魅力的体现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新知,交流感悟。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探讨本课中语言魅力的具体表现。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找出了盲老人的牌子上原来写的句子“我什么也看不见!”诗人添上几个字之后的句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通过比较句子谈体会,得出语言魅力的具体表现是诗人添字前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由当初淡淡一笑、无动于衷转变为纷纷慷慨解囊。

  在这一环节,通过读、议、交流,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提高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品味语言,探寻语言魅力的原因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朗读体验,课文第六自然段文字优美,点明了语言文字能够产生非凡魅力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我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放手让学生去读,通过读中思考、读中想象、读中感悟,促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展开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①图片欣赏,直观感知春天的美。

  ②说话练习,加深体验。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用“春天到了,我看见了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这怎能不让我陶醉呢?”进行说话练习,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③反复读,感悟春天的美。

  通过学生自读、师生互读、把课文改为小诗的形式配乐美读等多种方式读出描写春天美好的句子,让学生在不仅在读中品味春天的美还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④前后对照,体会老人的不幸

  通过情感朗读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请学生想象:失明的老人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又是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你在街头看见了这个老人,你会怎么做?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层层深入的体验,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真正走进了文本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对老人的不幸遭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最后,让学生换位思考: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打动人心的句子?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不仅是能让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对比、激发同情心,而是充满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要用爱去关心帮助他人,学生也受到爱的熏陶和感染,此时,感悟语言的非凡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迁移,练写警示语

  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落到实处,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最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运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的练习,将课堂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满怀激情,都希望自己能像诗人一样,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感染周围的人,写出了许多精彩警示语,比如:

  “足下留情,我也会疼!”——草地上

  “请别让我一直流泪到天明!”——水龙头边

  “请别在我雪白的衣服上留下你黑黑的鞋印!”——墙壁上

  ……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写、议、评,由课堂学习语言转变为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切身感受到语言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必备】小学说课稿八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说课稿01-01

小学《上下》说课稿08-21

小学语文《假如》说课稿01-13

小学语文说课稿01-03

小学音乐说课稿《天堂》12-08

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11-12

小学数学说课稿01-0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10-14

小学英语面试说课稿01-23

《PEP小学英语》说课稿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