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4-10 15:39:02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说课稿合集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学说课稿合集9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我对《光与影》这课进行了深刻的教研活动,将说课过程同大家一起研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光与影》是河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现物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光与影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色彩斑斓的世界需要光才能看到,而且不同的光还会引发人的不同情感反应,光与影是绘画中表现物象的重要艺术语言。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审美价值的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三大面、五调子。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②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情感目标

  ①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明暗处理的绘画技巧、三大面、五调子之间的运用,充分发挥明暗作用,表现物体前后虚实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画好一幅素描作品,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

  二、说教法学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促进者。让学生体验一种成就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欣赏激趣法。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创造作业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当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和音乐,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搭好基架。

  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必须具备三大条件,这三大条件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引出光。

  教师导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因为有了光,我们才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人说:“光源的历史也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的确,造型艺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光,才使其成为现实,也可以说光给自然万物带来了生机,也给造型艺术以生命。

  2、欣赏作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来塑造形体、表达情感的设计提问。

  问题:(1)光线是什么?

  (2)为什么物体具有色彩?

  (3)艺术作品中如何运用光影?

  (4)光和影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光与影在作品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6)在塑造形体方面?

  (7)在表现气氛方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重点放在:1、塑造形体方面:赋予绘画形象丰富的层次和逼真的效果,增强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图片展示)2、表现气氛方面:不同的空间光线效果可以赋予事物所处空间以不同的气氛,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光影变化来营造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光影变化规律

  利用立方体为学生做演示,总结规律如下:

  ①物体与光线所成的角度。

  ②光源的强弱以及物体距离的远近。

  ③物体离观察者的远近

  ④物体所处环境。

  4、感知素描,突破难点

  (1)概念―素描(提问学生自主学习)

  (2)物体受光后所产生出的明暗变化

  三大面: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

  五大调子:高光、中间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5、将我所学,为我所用

  采用不同明暗表现一个石膏正方体。让学生注意画面的光影变化规律和透视现象规律是怎样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讨论,组内交换意见后分别用不同方法画出石膏正方体。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石膏正方体做画步骤,让学生更加直观明了。布置作业:每人一张石膏几何形体的素描作品。最后学生播放轻音乐,在音乐中完成作业。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6、归纳总结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表现风格不同,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7、板书设计

  ――初步感知(欣赏作品)

  ――乐中体验(画正方体(1)素描)

  ――讨论探究(自评)

  ――知识扩展(明暗简化练习)

  ――情感升华(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

小学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授课说明。

  一、下面我先来说教材

  这一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1.首先我来说一下教学内容。

  本课节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分数除法一》――即分数除以整数。

  2.接下来我说的是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3.紧接着我要说的是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

  4.有了教学目标,接下来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二、接下来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我选择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谈话法。

  主要教法是:操作练习法。

  辅助教法是:情境激趣法。

  这样的教法只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真正的体验还来自学生的学法,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三种学法。

  2.我准备的教具是: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设备,因为这样的教具会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高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准备的学具是:两张长方形操作卡,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三、现在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发展中学数学,学发展中的数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铺垫导入我准备投入的时间是(3到5分钟)

  (2)而新知生成我准备用(18分钟)

  (3)巩固拓展预设的时间是(10分钟)

  (4)而总结延伸我准备用(2到3分钟)

  1.关于铺垫导入我是这样构建的:与本节课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有二:一是倒数;二是分数的意义。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两个内容(课件)的铺垫练习。而分数的意义又与本节课紧密相连,所以,我以一句“如果把这个分数继续分下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数除法一”,随后引出课题,转入新知教学。

  2.新知生成:依据最佳时间原理,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思维的最佳期进行教学的,大约需要18分钟。下面依据教材编排的顺序分三层进行授课说明。第一层,情境一: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依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随即板书:除以2。

  之后,引导学生独立在操作卡上分,涂,反馈后得出答案,板书。紧接着,进行此题的提炼归纳,及分子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模仿出题。第二层,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列式,板书。在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尝试性变动,原题是“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改动后保持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本质“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更便于学生分、涂、折的操作。在分、涂、折之后,得出答案。

  3.学生学习新知后,必须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所以接下来我要说巩固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我遵循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练习原则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个是基础练习:单一的判断习题和单一的计算习题,目的是为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一重点。

  第二个是实际应用的练习题:这一形式的练习会让学生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个是拓展拔高的练习题: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思路,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开发的智能题,体现了尊重个体学生特点的原则。

  通过以上层层练习,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学法得以贯彻,知识得以传输。

  4.总结延伸

  延伸作业有二:

  第一项:(课后仔细读课本25到26页)通过这个作业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二项:(依据今天所学知识自己练习5道分数除以整数的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他们既收获知识又训练能力。

  四、下面我来说一下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我设计的板书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层次性、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下面我来说一说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交流,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方面的体会?通过师评、他评、自评,让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更加高效、更加快乐。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综合课程,主要意义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名字的故事》这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辽海版《品德与生活》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节课所处的单元是“我们的新家”,包括两个主题,这是其中的一个主题“我”。在授课时重点从学生看到过的、感受过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对名字来历的疑问与思考。结合本课特点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名字的来历,感受父母家人的爱和美好祝愿;

  2.情感目标:通过为班级起名字的过程感受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与同学的关系;

  3.行为目标: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自己名字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教学难点:为班级起名字,感受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与同学的关系。

  (四)课前;隹备

  1、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现代品德教学研究证明: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因而,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规律,以“启发式”教学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设情景法:从学生熟悉的街道、店面的名字引出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名字的来历(谁起的、名字的意义,感受家人的爱与希望),由此产生表达的欲望、探究的兴趣。

  3.倾听欣赏法:请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引导孩子尊重别人,学会倾听欣赏别人的讲话。在讲述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4.对比法:对比、感受家长为自己起名字和自己为班级起名字的心情是怎样的。由此感受父母的爱、关心、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给班级起名.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知道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产生热爱自己班级的情感体验。

  5.活动延伸法:讨论确定班级的名字,说出充足的理由和可行的方案。除了课堂,还可以延伸至课后,最终达成活动的目标,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选择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结合实际引发儿童的探索欲望。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倾听、欣赏和对比。使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创设情景:

  从学生熟悉的街道、店面的名字引出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老师导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走过的每条街道,路边的每个店面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或许只有两三个字.却包含着深深的祝愿、美好的祈盼。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享关于名字的故事。(配着舒缓的音乐教师娓娓道来)

  板书课题:名字的故事

  (从学生看到过的、感受过的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对名字来历的疑问与思考,从儿童的兴趣和童心出发,为后面开展讲名字、起名字的活动做好了心理铺垫。)

  (二)全班介绍自己名字的来历

  1.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向自己的父母打听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比比看,谁能把自己名字的故事清楚地讲给小组的同学听!讲得好的,由小组推荐讲给全班同学听。学生分成六人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言。

  (品德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40分钟,而是延伸到学生生活的任何时间与空间,时时提醒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自己身边的事和物;同时家长的参与与配合,正是教育所要求的、期望的,为教育一致性的达成所努力追求的。我把教育搬到了家里,把父母、长辈、家庭对孩子的爱也充分调动起来,让爱成为最好的教育。)

  2.师:看到同学讲的这样好,我也来讲讲我的名字的故事,好吗?(老师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同时表达了对父母的热爱。因为这是刚入学不久,学校、老师一切都那样陌生,而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那样神圣、威严。老师通过向大家告白自己,消除了学生对自己的畏惧和紧张,为和同学友好、坦诚、朋友似的相处打开了心灵之门。这也是新课程、新理念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

  (三)学生讲述名字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请小组推荐的同学来讲,相信大家讲的会比我好。

  (请学生讲述自己名字的故事,鼓励敢于发言的孩子,每个孩子讲述完后,教师做简短精辟的鼓励引导之语。帮助学生分析出取名的几种方式1.根据季节取名。2.根据出生地取名。3.根据家谱取名。4.根据家人的期盼和祝愿起名字。)

  这个活动,目的一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使全班同学在讲述人的叙述中共同感受长辈的爱与期望。

  (四)评选最佳听众

  师问:同学们听了这么多名字的故事.现在评选最佳听众。谁记住了另一个同学名字的故事?(新入学的孩子在课上、课下会倾听别人说话,即影响学习,又影同学之间的交往。倾听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表现。认真地倾听他人的谈话,会给他人带来温暖,也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成长和学习。)

  (五)给班级起名字

  师问:我们自己都有寓意深刻的名字。那我们生活的一年级一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还没有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带上自己的希望和祝愿给我们的班级起个名字吧1

  1.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动脑起名字。

  2.交流汇报各小组的情况。师先起个名字“清华班”“快乐天使班”(备课时,我担心学生起不出名字就给学生做个示范。)

  前面的活动学生感受到的是爱,心中充满爱。而为自己班级起名,除了进一步体会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实践爱。爱自己的班级,爱自己的新家。真正体会到品德的养成,离不开生活,使这次活动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孩子们在为自己班起名的过程中。带着希望、祝福、带着对班级的热爱.也带着对家长爱的体验.亲身感受爱.家人的爱.自己的爱。

  (活动上到这里。已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热爱自己的班级.显现出自己对班级的关心。充满了对班级的希望与祝福。)

  (六)教师总结、学生谈感受

  1.师:说说你给班级起名字时,心情怎样?

  2.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3.师小结:是啊!你给班级起名字时的心情和爸爸妈妈给你起名字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的名字包含着父母的希望.和对你生命的祝愿。

  (七)活动延伸

  师:为了我们班级有一个响亮的、代表大家共同心声的名字.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讨论.选出大家赞同的名字,我们下一次活动时,表决、挂牌,好不好?

  (学生的感受,教师的总结,并不是活动的结束,而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家长对学生的爱,已经延伸到学生对班级的爱。下一节课的最终选定班级名字和挂牌仪式更会让学生期待)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具有以上特点:简明扼要、占题固情,使学生对起名的方式一目了然。留下深刻的印象。

  附:名字的故事

  季节

  出生地

  家谱

  意义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旋律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主人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歌词也表达了大部分少年儿童的心声,容易引起学生们心灵的共鸣,歌曲难度不是很大,朗朗上口。

  二、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因此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歌唱水平不是很好,所以我降低了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我把学会歌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初步认识感受附点八分音符。

  三、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本节课通过师生谈话引出学生平时中的烦恼与挫折,接着激发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在学唱曲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去掌握其节奏时值。从而突破重难点。整节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挖掘教材中的音乐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培养音乐素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过用教材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启发引导法,对比感受法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那些烦恼呢, 能跟老师说说一下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2、简介歌曲。

  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呢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

  3、请同学朗读歌词。

  4、聆听歌曲《小小少年》。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

  (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

  (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

  2

  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把八音符的一半。

  (4)听辨练习。

  6、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

  7、演唱歌曲

  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

  8、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象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9、课堂延伸----欣赏德语版的《小小少年》。

  10、作业: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星子县第一小学的教师——孙敏,这次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初次尝试了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一个主题《我是谁》一课的教学。根据新课程要求,我设计了本课的教案。整个教案,我是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我是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中的第一课。它让学生去体验在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的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为后面了解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做好了铺垫。

  学生情况分析: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太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承担的不同角色,更不清楚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本课侧重于帮助学生增强角色意识,初步了解角色的责任。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在不同环境中体验不同角色。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不同的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从而愿意在现实生活中的当好自己的角色。

  3、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通过课下社会调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承担的不同责任。

  二、说教法

  我采用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创设情景,互动教学,角色表演等教学形式,使整堂课动静结合,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说学法

  学生的通过观察照片、图片,师生对话,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角色意识,了解角色责任。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自己的照片及各种不同场景的照片录象;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观察不同场景;调查报告表格。

  在组织本课教学活动时,我设计了五个活动过程,分别为:谈话导入,引入课题;结合自己,说“我是谁”;观察周围,他们是谁;创设情景,扮演角色;课后延伸,课外调查。

  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在这一活动中,以老师不同角色转换为例,向学生提问:当我站在讲台上,我是谁;当我回家为女儿梳头时,我又是谁。一连串的提问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对老师在不同环境中角色变化的观察,初步感受不同角色的含义。这一环节中,辅以老师在不同场合的照片,以引导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而明白——一个人在生活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都角色定位有个粗浅的认识,也为下面“说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活动二结合自己说“我是谁”

  这一环节,首先抛出问题“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还是谁”,当他们说到校园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时,我出示相应的图片(李洁和蔡悦同学在品德与生活课上为同学们表演口风琴二重奏,瞧他们真棒;在庆“六一”文艺演出中,查笑奕在为同学们做精彩的演出;在运动会上,阵阵呐喊声中,同学们个个都使出了浑身力气;在学校的`粉笔画比赛中,同学们就像小画家一般)。当学生说到书中的几个场景时,我再出示书中相应的图片,与课本结合,直观的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使他们初步认识到角色在不同场合下的变化。思路还可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电影院、公园里、旅游景点、书店、图书馆、运动场等,(邹雨晨小朋友乘公共汽车上学,过马路走斑马线,在商店买文具)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小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商场购物时是顾客;在公共汽车上是乘客;回到家里是孩子。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说和小组交流,体验、探究到了角色的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得出自己不同环境中角色的变化,初步的感受到角色的责任。

  活动三观察周围他们是谁

  我首先出示生活中靓靓小朋友妈妈工作和生活的片段,(靓靓小朋友的妈妈是一名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上班时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下班一回到家,就忙里忙外,这不,正忙着给靓靓准备可口的午餐呢)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她的不同角色。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父母有哪些角色。接着为学生出示书中两位小朋友爸爸妈妈的图片。通过体验他人和父母角色的变化,再得出他们角色多样性,更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明确角色与场景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场所,对角色有哪些不同的要求,如何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

  这一环节的设计,遵了“回归儿童经验和生活”的原则,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活动四创设情景扮演角色

  我为学生准备两种场景的照片,并为每个小组设计两种角色身份,再选出代表,根据角色特征进行表演,让其他组的同学猜猜这位同学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谁先说出来谁获胜。请获胜小组介绍自己是如何判断人物身份的,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色总是同相应的场景和责任相联系的。这种直观的教学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强烈参与课堂活动的愿望与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表演中体验不同的角色,领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责任。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社会中担任好自己的角色”这个结论。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让他们在开放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角色。

  活动五课后延伸课外调查

  再一次将学生引入社会,到商店里看一看,顾客和售货员是怎么做的,街上看一看,行人、乘客、司机、售票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自己的角色吗?使学生真切的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最后指导学生了解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布置学生课后调查,填写调查报告。

  以上是我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帮助,给我指出缺点和不足,能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成熟起来。

小学说课稿 篇6

  教学内容:

  1、小足球“射门”

  2、游戏:“小袋鼠”接力

  学习水平:

  水平三(小学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身体、心理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2、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到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其特点是集体性和竞争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是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五年级的小足球教学应让学生多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其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小足球集体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体验、探究足球的射门动作。

  教学难点

  掌握脚与球的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

  4、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足球射门动作,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能力。

  社会适应:促进健身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个性突出,敢于表现自我。但自控能力差、集体意识淡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外界影响等。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小学生的理解力、自制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较强,学习动作技能应以第一信号为主,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多做示范。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大胆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法、评价法、竞赛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法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游戏竞赛法、合作练习法、相互评价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本课以小足球为主,一物多用。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学生最喜爱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的流程:

  本课以学生喜欢的小足球贯穿课堂,从“热身运动-----足球射门-----“小袋鼠”游戏”的这样一个流程,内容密切联系,达到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1、课堂常规:

  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

  2、热身导入:

  学生2人一组自由组合以抢球游戏为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强心育体:

  ①.小足球“射门”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摸索足球射门的基本技术,使学生逐渐了解射门技术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与地位,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出示技术平价标准、学生之间相互评,使学生初步掌握小足球射门的动作要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深了足球比赛的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②.游戏:“小袋鼠”接力

  活动形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练习。

  教师引导:(1)讲明游戏规则,并提出要求;

  (2)先让学生自行练习一次。

  (3)引导各小组讨论。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5)评出最后的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快与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参与活动,获得最佳活动效果。

  4、放松活动:

  师生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呼吸、放松身心。

  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随音乐一起充分放松。

  (2)师生花共同小结、评价。

  (3)指导学生收器材。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充分放松。

  5、场地器材:

  小足球场,小足球13个,标杆旗4根,小磁性黑板一块,音响一套

  六、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50﹪左右,平均心率在130次/分左右。

小学说课稿 篇7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水平2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选择了运动参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为依据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以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小群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现和谐、民主、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氛围为前提,以体现公正、公开的评价为向导,全面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二、“教学目标”:

  1、在参与中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足球变化无穷的魅力

  2、在活动中主动的学习足球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的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喜悦,并灵活地在游戏中运用。

  3、在练习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

  4、在小群体合作学习中培养角色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材分析:

  足球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术之一,由于进攻、防守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学习足球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正确的击球部位,准确的击球时机,良好的判断是学生掌握该技术的关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脚内侧踢球的学习是在不完全淡化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本课对教材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和处理,使学生乐意学习,易于接受,并在学习过程和实战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少上足球课,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和喜爱;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场地的原因,平时学生接触足球的机会不多,足球特长生很少,针对实际情况,本课就从玩球起步,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足球进行亲密接触,从而熟悉球性,对足球产生好感,激发学习足球的兴趣,为以后的足球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由于人多,场地小,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采取了友情分组,这样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小集体内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明白在小组内要尊重关爱弱者,要做到同伴与同伴互相帮助、互相约束,同时小组长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时候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

  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

  六,本课的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启发诱导法”、“激励评价法”。

  学法:“优生示范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尝试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的四个教学过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1-2分钟

  上课铃声一响,体育委员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横队集合,师生问好。老师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乐给孩子听,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孩子们音乐好听吗?“喜欢足球运动吗?”“都喜欢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们都大声回答:“喜欢,喜欢贝克汉姆、罗纳尔多”这时再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并提出本课的要求,强调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8-10分钟

  1、队列练习:首先进行原地的队列练习。(左转、右转、后转、四列横队成八列横队)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体现精、气、神,使学生张、弛有度。

  2、趣味玩球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球性,为激发学生学习足球提高兴趣,为更好地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趣味玩球的练习,玩的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玩球的动作和正确的方法。

  3、球操练习:学生成同心圆队形站立,每位同学手拿一球,配上现代健身音乐,教师领做球操。要求:动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钟

  本单元共分为四次课,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2次课,针对水平2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了克服专项练习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练习:

  1)技术学习一,游戏:停球 一一 传球—停球(16分钟)

  1、师:我们首先学习传球或停球技术,请同学们尝试。

  2、分小组进行地滚球和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尝试;

  3、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挡等)

  4、分组传球尝试练习;

  5、小组展示传球方法,注意准确性;(脚背、脚内侧、脚外侧)

  6、游戏:传停球接力

  三、直线运球 一一 曲线运球—接力(13分钟)

  1、师:光学会传球和运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运球的方法……

  2、教师讲解运球的方法,提示要点(推球的后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线运)

  3、学生分小组自主尝试几次,体验动作要领;

  4、优生表演,师鼓励;

  5、师问:在比赛场上,往往会受到阻截,球必须改变运行方向,也就是曲线行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曲线运球,如何进行呢?下面分小组进行尝试。

  6、学生分组尝试;(绕标志物S运)

  7、小组优生展示,师归纳:用脚的内、外两侧拨球来改变球的运行方向。下面我们就来个比赛……。方法是……。

  8、比赛:运球接力。

  (四)结束部分:3-5分钟

  1、放松舞蹈:(放音乐)

  学生自然形成多层圆圈,选择“雪绒花”三拍子音乐配上简单的华尔兹动作为放松练习,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得到了肢体与心理放松,目的使学生的心率下降,逐渐恢复安静状态。(教师边唱边跳)

  2、小结:进行本节课评价,首先引导学生,谈出感受(参与、技能、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教师表扬,再进行升华性的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在家选一安全、适合的地方进行对墙踢练习;或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脚内侧踢球的练习。

  4、结课:提示学生注意运动卫生,收还器材。

小学说课稿 篇8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好!

  让同学愉快地、充满自信地走进我的英语课堂,是我最大的愿望,让同学在我的英语课堂上享受快乐和成功是我孜孜以求的。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懈地努力着。今天,借电子白板这一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说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共同成长。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

  一. 说教材

  1.教材体系

  我说的是牛津小学英语2B Unit 3 What can you see?第一课时。牛津小学英语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这套教材从视听入手,注重同学的语言能力训练,内容贴近同学生活和学习实际,灵活性强。

  2.教材内容

  2B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你看见了什么交通工具”,要求同学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用英语提问问题“What can you see?”同时引出新的4个交通工具“a plane, a jeep, a boat, a train”并结合单词用“I can see a …”回答所提的问题。再次基础上,拓展到同学生活中看到的事物,灵活运用句型进行操练。

  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注重培养同学特别是二年级这些刚刚学习英语近两年的同学,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英语的态度。使他们建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通过单元中的词和基本结构句型的操练,提高同学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让同学在活动中学习英语,满足主体需要,培养创新意识。

  (1)认知目标

  a.能够听、会说、会读单词a plane, a boat, a jeep和a train

  b.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句型:What can you see?及其回答I can see a…并能在适当的情景中自由运用。

  c.能够跟录音朗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2)能力目标

  a.同学能自由替换练习句型,能够在真实语言环境下运用句型。

  b.同学能综合所学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情境,进行小组活动,组织对话。

  (3)情感目标

  心理学认为:成功感是人的深层心理需要。使同学从“要我说”“要我学”变成“我要说”“我想试一试”。让同学感受到英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同学觉得自己能够用英语进行真实的日常生活对话,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从根本上培养和保持了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学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三课时,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5)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图片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愉快教学法

  为了能充分的调动同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同时紧扣see这一主题。我通过放大镜看镜下飞机导入课堂,随后设计了聚光灯、拉幕、连线等形式使原本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变得充满生机。教学中我用心关注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眼神、手势、言语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恰当的语言激励同学。创设一种亲和的语言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2.情景教学法

  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容易激发同学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门扉。我在教授单词和句型时,运用电子白板给同学提供了与生活中相贴切的情景,让同学进行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对话,让同学在声、文、图、象的新情境中去学习巩固,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交际法

  整个课堂上的对话要注重语言的交际性,灵活运用语言。通过电子白板所提供的情境,让同学进行真实的对话,达到真实交际。提高同学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呈现、巩固操练、拓展延伸、教学反馈以及课后作业五个步骤进行设计。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同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同学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同学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激发同学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Well begun,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复习导入分两块:

  ① Free talking:先是和同学进行每天都要操练的基本的问候语的问答练习,在此基础上运用What’s this?句型复习第一和第二单元学习的英语单词,同时运用图片复习学过的交通工具bike, bus, car和taxi.

  ② 听一听,唱一唱本单元C部分的英语歌曲“Row,row, row your boat.”这一首优美的英文歌,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边边唱边表演,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同学能自然地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新课呈现分两部分:

  ① 在前面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让同学上台看一看,教师顺势问同学What can you see? 让同学通过观察,学习新单词boat,这样,既紧扣了上一环节唱的歌曲,又紧紧围绕“看”这一主题,对于第二个新单词plane,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让同学看看,紧紧围绕see这一主题,同时让同学保持新鲜感。为了围绕看这一主题,同时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引出第三个新单词时,我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拉出吉普车的尾部,让同学猜一猜是什么交通工具。在教室前面三个单词时,教师反复问,同时同学反复听What can you see?句型,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打好基础。

  ② 创设相应的情景。前面涉及的都是单词的教学,句型只是让同学反复听,有最直观的印象。在教第四个新单词时,我为同学创设了相应的情景,警察叔叔问小朋友:“What can you see?”小朋友通过放大镜找一找,回答:“I can see a train.”这样,既引出了新单词train的教学, 又让同学在情景中学习本节课的句型“What can you see?” 及其回答“I can see a …”

  巩固操练分四部分:

  ① 读一读,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跟着电脑读一读单词,要求同学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② 做一做,低年级同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如何让同学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是教师始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设计了让同学上台把单词和图片匹配的练习,发挥同学的积极性。

  ③ 练一练,前面都是针对单词进行的练习,接下就是操练句型。利用电子白板的容器功能,让同学来点一点,练一练。

  ④ 演一演,让同学同桌之间自主选择想说的一个单词,让上台自己操作电脑,在电子白板上点击自己要说的图片,并把它表演出来。

  拓展延伸分两部分:

  1.在电子白板上出示铅笔盒的图片,问同学在铅笔盒里看见了什么。然后过渡到在课桌上看见了什么。

  2.拓展到现实生活中,让同学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问同学在教室里你能看见什么?同学用“I can see …”回答问题。

  教学反馈部分:

  利用电子白板,让同学做一做听录音,排序号的题目,及时反馈所学内容,让其中一个同学利用电子白板的钢笔功能上台做,其他同学在下面独立完成,做好教师当场批阅,反馈。

  布置课后作业部分:

  让同学课后与同学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用所学句型练一练。

  四、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新知识的呈现,还是单词和句型的操练形式,都能紧紧地抓住同学,吸引同学,让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同学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同学学习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同学主体参与、情景体验、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小学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松鼠》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2、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先......再......然后”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维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1、自主识字识词。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学生以读为主,以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到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设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很熟悉小动物吧,现在我们来一个猜谜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展示动物谜语)。

  第四个谜语把同学们给难住了吧,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所以同学们不熟悉它,它是谁呢?你看它驾着一只小船来了。(多媒体展示松鼠的图片)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笔端去结识这位新朋友。

  【设计说明】运用猜谜的方法导入课文,既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又增强趣味性。借助松鼠的图片,给让学生对松鼠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出生字生词,讨论查证。

  问题一:请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动物”的句式说话。(师生共同归纳出松鼠的一些特征,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对松鼠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训练了学生对重要信息的筛选、归纳能力。

  问题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话来概括松鼠的这些特征。(板书文章的结构)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总分的结构形式。

  2、品读课文

  问题一:假如你就是一只最漂亮的松鼠,请结合课文有关内容,大胆发挥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漂亮。

  【设计说明】让学生以松鼠的身份来介绍松鼠的漂亮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对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让学生学会用用拟人的手法来介绍小动物。这样,教学的难点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问题二:(多媒体展示老师用“反串法”讲有关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内容就是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说,并串编成一个故事。

  【设计说明】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学生更认真的阅读课文,记忆更扎实,通过对比学生对松鼠驯良的特点理解更深刻。

  问题三:阅读第4、5段内容请你以“我觉得松鼠是一种……的动物,理由是……”的句式说话。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设计说明】利用说话的形式使学生在讲述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内在习性“机灵”这一个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生动说明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再次得到落实。

  3、能言善辩

  多媒体一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让学生与课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迁移训练

  那现在我们就一展身手,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设计说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作。通过口语训练,对课堂知识的加以巩固及运用。

  (三)课文小结

  提问: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写作上的启示?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由学生自己来板书明确。

  【设计说明】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来总结,会比由老师执笔的效果来得好。这更体现了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的教学方法。

  (四)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多媒体展示)

  松鼠 启示:

  外形——漂亮

  生活习性:活动 住 吃

【精选小学说课稿合集9篇】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说课稿合集15篇11-03

小学《跳绳》说课稿(精选5篇)10-08

小学语文说课稿(合集15篇)11-05

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15篇11-05

小学语文《太阳》说课稿(精选9篇)11-04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精选5篇)10-30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08-13

小学体育说课稿01-01

小学《上下》说课稿08-2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合集7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