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洪河小学的肖丽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五单元《田野在召唤》第一课时。
一、紧扣内容说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效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歌曲采用的是大调试,旋律前半部分紧凑后半部分宽松,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弱起节奏、附点节奏使得音乐欢快活泼,富有动感。半拍休止的运用,使得全曲显得生气勃勃。加上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队效游、旅行的儿童们在充满着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的欢乐神情。全曲始终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节课处在本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前我们已经简单学习过双声部的歌,并且也学过竖笛吹奏双声部旋律,为这一课双声部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课也为我们后面学习较难的合唱曲《铃儿响叮当》做了很好的铺垫,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课教学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在合作与共处意识中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结合实际说学情:
掌握孩子特点是学习的关键,五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高段,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视唱和合唱能力,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所以我采用了多媒体动静结合、神情兼备来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对少部分音乐后进生窗体底端,我们老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音乐素质得以提高。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引导他们采用了体验、想象、对比、模唱、讨论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把一些枯燥难懂的演唱方法、音乐知识点牢固的记在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在愉快的歌唱。
三、分析学情说目标:
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所以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赞美。
根据音乐新大纲指出,学歌不是目的,要把音乐知识、情感、审美渗透到音乐中去,因此我确立了
本课重点:
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并掌握弱起拍、附点节奏和八分休止符。
本课难点:
是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四、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五、按照流程说策略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于是我把这节课分成四个板块:情景导入、学习歌曲、处理歌曲、展示歌曲。
第一板块:情景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针对这一点我创设了这个情景
1、组织教学:
我领着孩子们听音乐《田野在召唤》伴奏音乐律动进教室。(播伴奏音乐)再通过音乐语言问好,创设出一种师生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大动力。
2、课题导入:
我再声情并茂引入:“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把我们的田野装扮得更加漂亮,看一群孩子正在放声歌唱,听听他们都在唱什么呢(播放歌曲田野在召唤、出示图片)当他们听到有阳光、绿树、小河这么优美的歌词的时候、再加上精心设计的田野风光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精神状态,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第二板块:学习歌曲
1、首先初步感知歌曲:(播放音乐《田野在召唤》),让学生去听赏歌曲,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只是以“拍手”“打肩”“摇摆身体”等肢体语言提醒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活泼与欢快,给学生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
2、老师在深情并茂的按节奏读歌词“(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再请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歌词:培养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解决歌中的基本节奏音型。(出示歌词)
3、在学生已入情的前提下,我安排学生学唱:因为这是一首双声部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引导学生用“三步学唱法学习”即分声部学唱、分部分学唱、激情演唱。
①、分声部学唱: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用“啦”音跟唱,一组跟录音唱高声部,(啦啦啦啦啦…)一组跟琴唱低声部(啦0 啦0…)。为了避免相互影响我让他们小声轻声唱。弱起拍是这首歌的第一句很关键,为了使学生掌握,我引导孩子数节拍1234567(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让孩子把8改为唱,既形象又生动孩子们很快学会了弱起。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有的孩子一定把握不好,我让他们用手势解决(快快把路上)。为了唱好这首歌曲的八分休止符我让他们模仿小雨滴的声音(滴嗒嘀嗒),解决了这些知识后,再轻声填词。这样他们很快熟悉了歌曲。
②、加强后半部分学唱:
由于歌曲后半部分旋律起伏学唱时出现音不自然、和谐、统一的问题。如果教师再进行教唱难免学生乏味,这时(我就播放课件音乐),让他们分组讨论自学解决,不懂的来问我。我看见有的同学出来范唱、有的同学讲解、有的在给其他同学评价。最后他们还分组展示让我当评委。本环节我放权给学生,就是让他们有自信心,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
③、完整演唱:
为了使学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我边放音乐边展示田野的图片(出示图片),来激发学生演唱歌曲的热情和自豪感。老师根据实际点评。如果演唱效果不佳,就再进行引导,让他们用轻快、活泼、有弹性、高位置来演唱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板块:处理歌曲
1、情感处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所以我引导学生怀着真挚丰富的感情去演唱(同学们,想一想,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是用这种(当那春天充满阳光)声音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当那春天充满阳光)的声音去唱)同学肯定回答第二种。歌曲所唱到“梯里通巴”后面的高潮部分,,我引导孩子用畅快、挺拔的(梯里通巴)声音演唱,唱出他们欢畅愉快的心情
2、声与字结合
我在处理歌曲时将声与字结合起来,让他们带着气息高位置读歌词(如: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然后把声音带进去(如: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既有优美和谐的声音,又使歌词清新
第四板块:展示歌曲
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将升华歌曲,于是我向学生挑战:如果我们要用这首歌去参加合唱比赛用什么形式最好,展示给老师看看。让他们各抒己见,这时他们选了我担任伴奏,选了指挥、还有领唱,他们设计了齐唱、双声部合唱、为歌还加了肢体语言,然后再交换角色演唱,把本课推向高潮。这个环节我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创作。
课堂小结
在学生学习热情未退时,我通过与学生交谈对本课进行小结,使他们懂得了如何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八分休止符的灵活运用和弱起怎样解决。让学生懂得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曲,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吧,就这样踏着春天动人的旋律,我们的课在音乐声中结束。(播放音乐)
小结: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设计的一些想法,还有很多不成熟、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x号,我说课的题目是《春雨蒙蒙地下》。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授课时间正安排在诗情画意、生机勃勃的春天。是一首歌词简洁优美、曲调抒情形象的童声合唱。使人由衷赞美春雨,热爱春天,对春天充满希望。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由衷的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积极参与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重二声部的合唱技巧,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音色统一。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正确且有感情的表达歌曲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春天。教学难点是歌曲的处理及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由于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个体间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将以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和音乐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同时,我会注意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三、说教法
在这节课中,我会运用到一些教具,有钢琴,多媒体,以及一些装饰教室的东西辅助教学,以便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而我所用到的教学方主要有:情景设置法——设置春天,春雨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讨论法——通过自制乐器、处理歌曲、讨论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多媒体展示法——通过音乐展示,丰富学生的视野,获得多种体验。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学法有体验法——让学生置身于音乐表演中,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模仿法——用人声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并配合表现出来,创造意境;创造法——自己制作乐器让学生动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合作法——分组讨论合作,让每个学生开动脑筋,团结协作。
五、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激趣导入、新课讲授、音乐活动、课堂小结。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会这样引入:春天来了,她的使者——春雨也悄悄来了,我们一起去看雨吧。话落播放歌曲《小雨沙沙》,接着让学生自由律动,我边讲解在下春雨时尽可能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想象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声音和植物的千姿百态。学生充分的置身其中,感受和体验春雨的美,从而大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新授环节中我会先引导学生初听歌曲,思考相关简单的问题。然后伴奏,让学生用lu来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律,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发现歌曲中的难点。新课标分析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探索的能力更强,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边实践体验怎样才能正确的表达歌曲,让歌曲更富有魅力。我来总结整首歌曲的处理如以下几点:
1、整首歌曲应用连贯平稳的气息唱出优美舒展的旋律,注意连音与非连音的对比。
2、注重二声部的歌唱技巧,做到音量均衡,音色统一,音准和谐。
3、在合唱部分加上MP-P-PP的力度记号,在“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上渐强再渐弱的记号。
4、注意弱起小节的演唱和首句中“下”字应唱三拍半,换气敏捷。
这样让学生自己体验总结,并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不但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并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放在了重要位置。
在这之后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和激情,进一步启发生赞美春雨,热爱春天的感情和向往春天的情感。
(三)音乐活动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制的乐器,比如装沙的袋子、揉搓纸张等的声音来模仿雨的声音,为歌曲配上简易动听的节奏。部分学生穿上准备好的服装和头饰道具装扮花草、柳枝、燕子、小鸟等等表现被雨水滋润的万物。大家共同歌唱一段“春天的交响曲”。这一教学过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成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课堂小结
课堂的最后我希望首尾呼应,结束本节课,学生唱着歌曲《春雨蒙蒙地下》,表演大自然中的千姿百态来结束本节课。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三所学校的领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次活动,我在其他老师身上学到很多知识,这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衷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与学习!下面是我关于这一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第三单元是名人故事单元,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探寻人物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课叙述的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学习这篇课文,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与教学实际,我设计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和方法:
1、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2、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三、说过程
1、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情导入,然后介绍他的生平。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影响。
2、本单元的重点就是通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此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对精读品析课文做了有利的铺垫。
3、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学生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为此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从 看出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对课文的信息进行细致的筛选,从而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个立体的感知。
4、人物形象的感知如此的立体,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精到的描绘,特别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再读有关贝多芬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总结描写的要点,并进行实践环节:请学生进行人物速写,选取同班同学,描写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读大家一起猜,同时我适当点拨写法得失。
5、语文在于积累,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知识的迁移,为此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像贝多芬一样,身患疾病,不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的强者?你了解他们多少故事?勾起他们探求这些人伟大事迹的渴望,并结合教学实际,我选取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世界——无声 无光 无语》《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几篇励志书籍,让学生课外阅读。
四、说教法
1、根据张志公先生关于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的思想,我确定了自己阅读教学的课型——“五步推进式”教学模式,即“资料助读-整体感知-精读研讨-学练巩固-积累迁移”。这种教学模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对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的理解过程。从教读过程来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运用知识进行训练的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也都得以体现。
2、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导入,教师利用鲜活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转移到教学的活动中,是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为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在课前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一是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二来也为学生探究本文做了心理准备。
3、以读为本,运用各种朗读法,欣赏品味文章。“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文章的语言比较地生动传神,也有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话,不可能光靠着语言的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学生多次的朗读来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品味这些语言,教师灵活地运用快速阅读、默读、齐读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的内涵,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
4、重视学生能力的养成,文本就是例子,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例子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指导,本课就利用学以致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得到“渔”。另外,语文在于积累,教师应依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知识迁移,转化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并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沟通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采用激励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赏识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发展的目标,为此,老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和手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点评要适宜。这样就能全员参与积极提高。事实上我的学生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我们班级中的学差生,让他们在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下,勇敢地表现了自己。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它由三大环节构成:第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音乐、明白情感。计划用时10分钟。
1、播放《我爱米兰》,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经过常规的组织教学后,迅速过渡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
3、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我爱米兰》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各为2分40秒)
问题有如:这两首歌曲分别是什么演唱形式?歌曲赞美的是什么?
4、引领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要将老师比喻成米兰?两首歌曲速度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速度对传达音乐情感有什么作用?
根 据学生的讨论,老师适时的范唱与讲解,使学生逐渐明白:两首歌曲都表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前一首歌曲是将老师比作米兰,颂扬了教师默默奉献 的崇高精神。而后一首歌曲则是直抒心怀,歌颂了老师为培养一代新人而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米兰,并不是一种名贵的植物,也不是绚丽多姿的花卉,但它能静静地散发着幽香,而以它来比喻教师的品格则是十分相宜的。)
这 一环节中的欣赏过程,我没有运用图片、录像等其它形式来提示、帮助学生们感受、明白音乐,因为我认为: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传达,明白音乐最好的 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加之,经过一、二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经过这一教学环节后,我将点出今天的课题,即:学习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课本第40页)从而进入第二环节的教学。
第二大环节:演唱歌曲、传达情感,计划用时22分钟。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主要运用:视唱法、教唱法相结合的学习手法,教学生演唱歌曲、表现情感,具体过程是:(重点说:教唱的过程及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手段)
1、教师弹琴伴奏,引领学生轻声地跟琴视唱乐谱; 这时,我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在音高、节奏方面的准确,还会适时地引领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轻地进行演唱。这种轻声唱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保护嗓音,我还会引领学生们明白,这也是歌曲情感传达的需要。
2、将学生分两组进行“啊”音演唱,检验并巩固学生的旋律感;
3、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教师进行及时的引领;
如,提出问题: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从而引领学生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这一步骤中,我还将对歌曲中一字多音与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啊”字的力度控制、主副歌的情绪增进等重难点运用对比范唱等形式进行教学。
4、 经过我细致地引领学生学习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我将把学习过程完全地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领,最后,老师弹着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达到这样的演唱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的音量、稍慢的速度进行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 情,中速演唱,第三段则用稍快的速度进行演唱;
5、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学生的新授歌曲,我还将分别设计了这样几种演唱形式,如:分组竞唱、分句接龙、领唱和齐唱合作等形式。这样,不仅巩固了新授歌曲,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歌唱表演形式,一举两得。
第三大环节:拓展创编、深入体验(8分钟)我主要采用:“分组合作,现场创编”的形式开展活动。
我将提示学生,可采用如:歌唱、配乐诗朗诵、舞蹈、小品、画画等多种形式来传达、体验歌曲的情感,老师这时做适时的巡回指导。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但却让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的体验了过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形式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我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创编的表现形式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
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总之,我设计的这节针对三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一、设计说明: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卖报歌》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唱起来朗朗上口。歌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二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前一课的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心得节奏型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歌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知识目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
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①学会正确演唱歌。
②能对歌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①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②使用打击乐为歌伴奏。
四、教学方法:
老师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设疑激趣
1、聆听法,创设教学情境。
说明:放国歌,在听的过程中提出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其相关作品。
说明:分别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让学生体验两首歌的情绪。
小学音乐《卖报歌》说课稿
3、讲故事,引出《卖报歌》的创作背景。
说明:用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具有浓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做极其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由于这首歌大部分同学以前听过所以这个环节只安排了两次聆听歌的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听唱教学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熟悉歌旋律,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跟唱后发现节奏问题,首先用“da”来慢读节奏,在把歌词带进去进行节奏念白,最终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唱完第一段后引导学生说出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引出第二段,这段就是后十六的节奏型再次应用,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三段的节奏问题有同学们自行突破。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用探索的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这是一个增趣的环节。让学生们通过触摸、试奏,自己总结出沙锤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分别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体验音乐,从而可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 动作创编——动作表现与歌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老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高。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本节课安排了歌表演创作的环节,分三段,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创设“小毛头”当时卖报的情景,表现“小毛头”的心情。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启发学生展开音乐想象,在课堂上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创造、大胆唱、大胆演,鼓励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个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五)教学评价
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教学预设:
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尽量做到自然流畅,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或聆听感受,或听辩体验。40分钟的快乐学习,一定会让全体同学都有所收获,那就是能完整准确的演唱歌,并且会用动作表现和歌情感来进行歌表演。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欢快的印度尼西亚民歌,表现了庄稼人的劳动热情。旋律中贯穿着欢跃的舞蹈节奏,虽然连续八次出现相同的节奏型,却毫无单调冗长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犹未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注重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领他们吸收丰富的音乐营养,进行美的熏陶。
首先,律动导入,营造气氛,通过《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乐律动,学生消除紧张气氛,很快融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第二,二声部轮唱是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印尼小朋友欢迎中国小朋友的一个对歌视唱,这样就把难点化简为易,学生也乐于接受,从而很快解决了难点。
第三:学唱歌曲,边歌边舞启发学生模仿庄稼人劳动的动作来体验劳动的辛苦,感悟曲情,实践音乐,丰富想象,鼓励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创编衬词快乐升华,我设计了一个为劳动人们加油的环节,可以在歌词中加入衬词,也可以用身体打击乐进行打击,还可以为他们唱歌跳舞等等,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从而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也深切体会到:创作并非大家的专利,我们小学生同样能行!至于运用新理念去实施音乐教学,就再也不是强人所难的事了。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理念下,美育已被列为了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做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今天我便以湘教版小音第七册第二课《晨》一课来和大家共同探讨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为湘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音乐第七册的第二课。它从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以“晨”为情景主题,编排了二声部歌曲《清晨》、管弦乐曲《晨》的听赏以及听赏与跟唱歌曲《早晨的歌》等内容,其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并从中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
1、能认真聆听乐曲《晨景》,感受音乐的情绪及意境,并能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
2、能认真听赏并跟唱《早晨的歌》,感受歌曲的情绪,体验歌曲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趣,并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
由于本课是以音乐欣赏为主,而音乐欣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难的学习活动,因此,我本课的难点是:充分引导学生认真的聆听音乐,积极参于音乐活动,并能正确的感受音乐情绪。
二、说设计
为了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中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我设计了“宁静的晨”和“欢乐的晨”这两个教学情境,将他们在三年级时听赏过的《苗岭的早晨》的片段穿插其中,意图首先通过熟悉的音乐切入课题,这样让孩子们能够很快的接受,并很快的进入教学意境。再通过听——听《晨》,欣赏管弦乐器描绘的田园般风格的美妙晨景;说——能用自己的话语说出音乐描绘的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唱——唱《早晨的歌》,用自己的歌声表现早晨的美;配画——与姊妹艺术结合,多方位的体验早晨的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力求全体孩子充分地参与进来,从而更深地去理解音乐,体验生活的美好,激发孩子们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让孩子们感受音乐情境。
为了让学生能马上从暄闹的下课中回到我所创设的“宁静的早晨”这一个教学情境中来,我首先选择了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星空》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听着这样的音乐轻轻走进音乐教室,并坐好休息,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宁静的音乐氛围,为以下的“宁静的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做铺垫。在全班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这样的音乐氛围中时,我继而播放了学生们所熟悉的《苗岭的早晨》前面一段很幽静的音乐引子,并引导:“这段音乐是我们以前所欣赏过的什么乐曲?它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景色?”让学生从熟悉的音乐切入到我本堂课的音乐主题情境中来。
(二)视听说唱相结合,让孩子们理解音乐内涵。
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音乐情境,我采用视听说唱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们能更深地理解音乐的情境,从中感受到音乐所描绘出的大自然的美丽。首先我用故事导入,激起孩子们聆听音乐的兴趣,并展示了音乐主题。在学生闭眼聆听全曲之后,我请学生们相互交流对音乐最初的感觉,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乐曲。接着我从:哼唱——用“U”音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加入强弱的变化,表现出乐曲中描绘的太阳慢慢升起的音乐情景,激起学生的表现欲,通过他们自己的参与表现来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视觉感观——选择两副意境不同的图画,让学生通过选择与音乐内容相似的图画,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音乐的情境。在再次聆听音乐的环节里,我又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将音乐与视频相结合,把音乐情境具体化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有进一步的视觉感观,从而能更形象地理解音乐;说——在学生们已经能基本把握乐曲的情绪与意境之后,我引导学生用自己最美的语言来描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并随乐诵读。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自然理解音乐的同时通过再造想象表现音乐,在感受乐曲的同时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既凸现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
(三)体验表现,让孩子们融入音乐之中
在接下来的“欢乐的晨”的教学情境中,为了让学生们能体验到歌曲《早晨的歌》中所表现出的朝气蓬勃的音乐情绪,我主要采用了体验与表现的教学方式。首先我引用《苗岭的早晨》中那一段鸟鸣的音乐,巧妙地将“宁静的晨”的教学情境过渡到“欢乐的晨”中来。在初听完早晨的歌之后,我选择了一组节奏做为声势伴奏,突出了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特点,并让学生从(1)XXXX|(2)XXXX这两种节奏形式的拍击与选择活动中感受到第二种切分节奏更具有动感性与欢快性,从而更符合《早晨的歌》这首歌曲的音乐情境。由于这是一首跟唱歌曲,没有演唱歌曲那样高的要求,因此,我便要孩子们随音乐自主跟唱歌曲,教师放手让同学自己学,自己教,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指导。让每位同学都有自信心,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正起到伙伴、引导、组织的作用。最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早晨的时光这么美好,让我们也跟着一起动起来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随音乐唱起来、动起来,课堂上顿时呈现出了一片欢乐的景像。学生也真正融入到了音乐之中,体验到了音乐的美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多彩。
四、教学随想
音乐的审美教育,应当是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不能为欣赏而欣赏,为娱乐而娱乐,为享受而享受。要让学生们在音乐欣赏中,使感情在愉悦中得到升华,使精神在欢乐和享受中得到陶冶,最终在道德上有一个净化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确实体会到,使学生在美的教育中,通过体验和感受而达到受教育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方式。我希望能通过这一课来体现这种教育方式,但由于我只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教学经验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此,还希望各位领导与前辈们能给予我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闪烁的小星》,选材于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一年级第一册第五课《静静的夜》。
一、说教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曲调流畅、轻快从容的法国民歌。全曲音域只有六度,旋律中使用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优美而平稳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宁静晴朗的夜空中星星熠熠闪烁的景色,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歌曲简单易学,低年级学生只要听几遍基本上就会朗朗上口。
二、说教学设计
而莫扎特的《星星变奏曲》是以此曲改编的钢琴曲,变奏部分少则三到五次,多则数十次。我精心选择了其中的二个变奏部分用于教学,根据变奏曲的特点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让学生直观体验到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两者有机结合又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对歌曲中音乐形象的想象能力,在歌唱和律动中,在音乐的情境教育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听唱、模唱、表演、配乐等形式,为学生以后的创造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说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欢快的动作表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表现手段,来演绎歌曲《闪烁的小星》的不同情感。教学重点是感受主题,理解变奏手法。我运用多种形式学习歌曲,其中创作情境的表演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音乐新课标中的学段目标,1~2年级学生注重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根据教学大纲教学采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进行有效教学。我充分利用抄歌片、学生节奏练习、有表情表演、录音机范唱、教师钢琴伴奏、教师范唱等多种形式,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演和创作能力,使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大鹿》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本第三册的第九课,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复习以前学过的d r m f。
2、基本的节奏练习。
3、学唱歌曲《大鹿》同时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个表演然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诱导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重难点的解决】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fa与mi的半音关系。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如:听音连线、射击打靶等练习为突破口,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教学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一开始大屏幕显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红花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鲜艳,一只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并向大家问好自我介绍,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好朋友,为后面小鹿被猎人抓住,求助同学闯关解救等一系列内容没下伏笔,猎人一共设有三导管卡:
1、听音连线(猎人移动鼠标,指向音符,弹奏后大家演唱)
2、射击听音(请学生演唱靶心的几组音符,音准才能过关)
3、节奏练习(用打击乐器完整打出节奏才能把猎人的关押小鹿的音乐牢门打开)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师根据地年级学生热小动物有同情心喜欢动画的心理特点,在枯燥的基本练习中,学生仍会兴趣高涨,精神专注,在游戏闯关中得到锻炼掌握知识。]
(2)学唱新歌
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终于解救出了大鹿,为了感谢同学们,大鹿特别把我们的事迹编了歌曲,我们一起聆听一下?(第一次聆听歌曲,因为是大家自己的事迹,所以内心特别激动兴奋高兴,精神专注,这是整个新授部分中最重要的环节,运用课件把学生带到虚拟的动画世界,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节奏词。)
(3)共同探究
针对学生的聆听于小鹿的演唱,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3]歌曲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让学生再有针对性地欣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再主动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引出本课的难点;fa的音高练习,组织讨论应该怎样唱,那一句难唱,来唱一唱、做一做、比一比,小鹿拉出结合一组键盘,边弹边唱,使抽象的音高变为有形的实物,更容易低年级学生理解。
(4)即兴创编
这个环节,小鹿回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打击乐器为他伴奏,或者是拍手、拍腿等小动作。组织分组表演,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和指导,这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相互配合、动手能力以及节奏感、乐感的培养。
(5)游戏《森林里的大鹿》
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6)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谈话小结,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情感性目标。
(7)作业:带着你做的头饰,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歌表演。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本次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1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歌曲《大风车》。
《大风车》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这首歌是一首电视少儿节目的主题歌,歌曲表示了小朋友看大风车节目时的快乐情形,表示了大风车节目随同着小朋友的身心生长的愿望。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2、技能目标:让同学随音乐旋转大风车,培养同学感受音乐和听辩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歌曲、合作学习的愉快。丰富同学情感体验,陶冶同学高尚的情操。
三、说重、难点
重点是: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难点是:。同学随音乐旋转大风车。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同学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讨论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根据音乐教学特点注重运用多种手段去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为了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到歌曲内容中去,我用听赏《大风车》的音乐把同学带入情境中,使同学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音乐《大风车》让同学感知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示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示。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同学自编律动,让同学充沛参与到扮演、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同学获得感知与发明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运用讨论法以引起同学的思维,提高同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五.说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学习的方法,给同学如何学习的启示。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同学为主体、教师为主线”的精神,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通过同学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发明、模仿等方式。引导同学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同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示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
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同学的小组合作,解决同学的个别差别性,要求全组同学一起讨论。同学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课中这种方法我主要用同学律动上。
六、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合作学习体验创新、拓展延伸、。
七、教学反思:
通过为歌曲做律动,培养了同学的学习兴趣,鼓励了他们积极探索,逐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有关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相关文章: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锦集八篇07-11
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锦集8篇06-17
高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07-08
关于大班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10篇07-05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5篇07-13
关于高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7篇06-25
关于初中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05-22
有关高中说课稿模板锦集五篇06-17
初中音乐说课稿锦集7篇05-27
小学音乐说课稿《天堂》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