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6-16 14:42:39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三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课文包括《药》、《项链》、《陈奂生上城》、《守财奴》四篇小说。这是继本册第一个小说单元之后的又一个小说单元。这个单元继续欣赏我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并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小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描写技巧。

  《项链》是一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深思的短篇小说,应让学生们重点掌握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B、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们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D、进行情景对话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高二学生们的学习实际,确定其中ABD是重点,C是难点。

  二、说教法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们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们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们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①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②自主探究法 --学生们实践,巩固提高。

  ③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④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⑸悬念法--带着问题,深入思考

  ⑹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们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们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们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们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们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们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们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们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们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们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们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控制论的观点,要实现有效控制,施控者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标准。在教学中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课堂教学我都特别注意了这一点,

  (一)导课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让学生们考虑这两首诗和课文的相似之处,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点拨。学生们略家思索便可以知道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 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笑声中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笑声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作者)

  2、简介作者

  关于莫泊桑,除了了让学生们自己回顾作者的基本情况外,我还补充了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让他们在互相联系、互相比较中掌握知识。这样介绍作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学常识,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仅仅抓住。同时,这也是根据大纲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步。

  3、解题

  《项链》的原题是《首饰》,后来选入课本时,才更名为《项链》。我让学生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标题哪一个更好?经过点拨,学生们明确了在小说中,改变了路瓦栽夫人的命运的,是一条项链,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着这条项链展开的,因而后一个标题更切合小说的内容,而原题《首饰》所涵盖的范畴显然太大了。那么,这一条小小的项链是如何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们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们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我的体会是,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它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抓准课题,深入挖掘课题所蕴涵的信息,这课书就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所以教师在实施点拨教学法时,决不能轻易放过课文的标题。

  (二)说课文分析(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

  1、关于本文的情节和结构,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这里主要运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可以辅助提问法,同是主要是为了解决目标A)

  ⑴、小说在“项链”的牵动下,都写到了哪些情节?

  ⑵、所有的情节中有两个重要的曲折波澜,请指出来。

  ⑶、分析每一个情节中女主人公心理的变化,可以扣住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我要求大家在文中用笔勾画出来。(这样就渗透了目标B在其中。)

  ⑷、有人说“丢项链”写得太突然,没有写出必然性。让大家小组讨论是否这样?(有学生们这样回答:孤立地看这是一件偶然的事,但联系前文,尤其是全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必然性。一方面是由其性格决定的,如果她不去,那么她就不会丢,但她的性格促使她要去借;即使这次不丢项链也会有其它甚至是更惨等着她;另一方面,在晚会上“狂热”“兴奋”“沉迷”“陶醉”及后来的“赶快逃走”,在这种慌乱陶醉中丢失东西也是很合乎情理的。)这说明学生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自主探究出人物性格的致命弱点是爱慕虚荣、追求享乐。

  2、关于文章的结尾部分,首先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读出每个人不同的语气。通过诵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种情境之中,体会到当时人物的心情,这也是诵读法在本节课中的体现。

  “假项链”,是《项链》的最后一个情节,也是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部分,它把小说的情节推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成了世界小说名作中令人叹为观止的“豹尾”。苏联作家苏曼诺夫曾经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让大家考虑最后说明“项链是假的”有怎样的“打击力量”?经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巨大的代价;残酷的“玩笑”;深刻的嘲弄;一个人苦有所值还不算苦,苦得冤枉才是苦不堪言。这就让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理论的高度。

  3、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由此我让学生们考虑本文的偶然性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一个自主探究题,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觅,去探索。有的学生们见解独特:他说可以发现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请柬“一向很少发给职员”,“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弄到手”,偶然;晚礼服的款子是“他恰好存着这么一笔款子”,偶然;借项链也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偶然;丈夫给妻子披上家常衣服也肯定不会想到这竟使妻子手忙脚乱,偶然;项链的丢失当然就更是偶然中的偶然;还项链时,朋友没有发现被掉包,也是偶然。并且这所有的“偶然”都是“极细小的事”,但是就是这些偶然的极细小的事却使玛蒂尔德的命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样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教学目标C就渗透在其中了。

  (三)说练习

  1、说课堂练习--表演场景

  这里的表演不是课本剧的正式改编表演,讲台即是舞台,教材即是脚本,学生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们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项链》可沿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们给小说续写结尾或设想另外的情节,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但欣赏精彩的人物心理分析和探讨主题多重性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为此,我让学生们上讲台即兴表演了四个场景:课文开始、结尾和中间两处。下面是两位学生们的表演台词:这一段文字针对“她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

  A、老板,这牛肉还是那个价吗?

  B、你总是问又不买!

  A、这西红柿多少钱一斤?

  B、不要问啦,你买不起的!

  A、那有什么便宜点的菜吗?

  B、便宜的,你自己看吧!

  A、这堆老白菜呢?

  B、老白菜啊,这些至少两个铜子。

  A、两个?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B、还再便宜?算了算了,一个铜子拿去吧,其他人还等着我呢!

  这样的即兴发挥,真是巧妙生动的阐释。这样对课文进行拓展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能帮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能解决目标D

  2、说课后思考题

  玛蒂尔德之所以把赝品当真物,是有因可寻的,让学生们考虑其中的原因。(⑴、就人而言,不敢想象那位“富有”得令人倾倒的朋友,竟会收藏价钱低贱的假货;⑵、就物而言,不敢相信那挂置放于缎盒、储藏于镜柜、光彩照人的项链,竟会是赝品;⑶、就己而言,生于“蓬门”,嫁于“寒士”,难见珠宝一面的家庭妇女,一眼就能看出珠宝的真伪吗?⑷、就理而言,即使是对友人的珠宝的真伪有所怀疑,又怎么好意思启齿相问呢?何况用毕还要归还于人呢?)

  这样的思考题不仅是对课本内容的补充,而且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而且实现了一种能力的迁移。

  五、说板书

  我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条项链的形式,把文章的几个主要情节标注在“项链”上,每个情节的前后分别是主人公差别较大的.心理活动,项链的中心是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表面上看这是一条项链,实际上是玛蒂尔德给自己戴上的一个精神枷锁。

  通过这个板书,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把握课文重点,一看板书就能回忆起课文的内容,体现了直观性的特点,另外,板书文字简练,版面均衡,又不单调,体现了艺术性。

小学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缝沙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缝沙包”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习,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科。在制作沙包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基本的针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技法和教师的要求相结合,设计并缝制形状各异的沙包。

  二、学情分析:

  《缝沙包》——这一内容虽安排在高年级,但对于部分学生只会穿针、引线、打结,如果缝制一个完整的沙包,让学生自己进行缝制时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实际的困难。

  三、目标确定

  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针法。

  2、能力目标: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的沙包。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缝沙包,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

  并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沙包的缝制过程及让学生从自己眼、手、脑协作劳动中体会手缝的乐趣。

  难点: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劳动与技术项目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1)、实物投影仪;

  (2)、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4)、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沙包);学生准备: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米。

  五、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示范,了解缝制过程——突破难点,学生制作——总结评价——开展游戏,课后延伸的思路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本节课通过沙包创设情境导入,激情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沙包吗?我又提出你们平时玩的沙包是从哪得到的?从而引出我的沙包是我亲手缝制的。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缝沙包的热情,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多钟。

  (二)、了解缝制过程

  缝制沙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先教学生三种缝法,让学生基本掌握,在把缝沙包的过程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一一讲解,从穿针引线、将布块正面朝里,把正面完全充分的翻过来,在把怎么装沙包内部材料,给学生一一讲清楚,以免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弄的地面桌面都是米粒,最后封口让学生注意要把毛边缝合,这样会使沙包更加美观。了解缝制过程后,要和学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沙包是方形的,播放一些课件,让学生了解好多样式的沙包。并且让学生树立自信,问学生你们有没有信心比这些沙包做的更好,激发起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就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在强调缝前的安全注意事项,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0分钟。

  (三)突破难点,学生制作

  由于学生初次缝制沙包,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教师进行指导操作。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此环节20分钟。

  (四)、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制作告一段落后,请部分同学说说在制作沙包时的经验或想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体味学习的真谛、成功的喜悦。本节课中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显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8分钟 。

  (五)、开展游戏,课后延伸

  为了让学生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欢乐,我安排同组学生利用亲手缝制的沙包在一起玩换沙包游戏。在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能够利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多加练习,回家后缝出漂亮的沙包,用自己缝的沙包去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玩沙包的。为下节课我们继续上玩沙包有学问起到了铺垫,此环节安排时间大约为1分钟。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浅见,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掷一掷》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18页-119页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内容,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活动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组合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不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扎实其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二.说学情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显著特点之一。 “骰子”是我们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学生在课余时间也经常通过“掷骰子”来玩飞行棋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将《掷一掷》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经过老师有效引导,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使《掷一掷》游戏更具生活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进一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简单组合的有关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的和为什么是5—9的可能性大。

  难点:理解可能性大小与事件发生不确定的关系。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年级孩子的特别喜欢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所以根据本课活动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法:游戏教学法、引导发现法、互动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1、通过认识骰子用其来做游戏引题。(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进行思考,为整堂课的探究活动设下了悬念。)

  2、师生互动,探疑揭秘。教师出示两个骰子,提出问题: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和有那些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2、3、4、5、6、7、8、9、10、11、12;有可能是1和13吗?让学生说出理由。

  (1)师生合作游戏

  先出示游戏规则:我们来掷20次,如果和是5、6、7、8、9的话,是老师赢,否则是你们赢。(一个学生看结果;一个记录,画“正”字;一个完成统计图,还有一个作监督)。再让学生在做游戏之前,先来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为什么?接着开始游戏。(本环节的“猜想”是有方向的猜测和判断,是学生有效学习的良好准备。这里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由猜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同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从而很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

  规则是学生4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统计任务。(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时间,真正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统计实验。

  实验结束后,请学生汇报统计结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些统计图,结合表格说说游戏中和在什么范围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什么范围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在2至12中间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大,两端位置的可能性比较小。)并小结得出: 5、6、7、8、9这几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2、3、4、10、11、12这几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老师板书结论。(这部分教学让全体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并在实验中与统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统计,实验数据更加充分,实验结果与预测更加接近,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4)分析释疑。

  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每个和的组成方式分别有哪些,各有几个。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和的组成方法多少与和出现可能性的大少有直接关系的结论。

  (至此,本节课到了一个升华层次,学生通过互动游戏、自主探究、讨论分析,从而揭示了“掷骰子”中的秘密,对“可能性”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高水平,有效地完成了本课重难点教学。)

  (5)实践验证。

  再一次组织学生练习进行实践验证。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第三、设计练习。

  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摸奖游戏,出现不同的和能得到相应的奖品作为练习。(设计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让学生畅谈收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评价鼓励。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五、我留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兴趣小组,自己组织《掷一掷》并且思考怎样规定规则才公平。

  六.说板书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板书,突出重难点。

  七.说教学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热门】小学说课稿模板集合三篇】相关文章: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八篇06-06

【热门】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06-24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三篇05-28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模板12-17

小学体育《跳绳》说课稿模板12-27

小学英语说课稿集合15篇11-03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合集5篇07-07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集锦五篇06-22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汇总5篇06-18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汇总四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