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说课稿 篇1
第一节:孙建平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洪教头战败的原因。孙建平老师以分析林冲、洪教头的人物性格为主线,让学生在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下面圈圈画画,或者说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词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节:“文包诗”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根据名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所以,“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文”学“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相机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黄鹤楼送别》融古今语言文字之美于一体,可谓“文诗兼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感。在教学这课时,陈琳琳老师首先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谁为谁送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说的很清楚。这样,对课文的第一节内容又作了复习,可谓一箭双雕。在理解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时,让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来感悟。 通过创设情境,演诵诗文,来体验角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陈老师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体现诗人情感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品味、赏析、诵读……真正走进文本。学生细细读文,从字里行间寻觅诗人的情感流露。他们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诗人与好友谁都不愿触动心底那份离愁,谁都不愿先开口说分离,或许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故作洒脱的依恋之意。再通过感情朗读李白的话“孟夫子,……不知我们何日……再见面,就……满饮此杯吧!”体会李白对孟夫子的无限眷恋之情。学生通过品读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会到孟浩然在宽慰好友,只要友谊长存,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外,陈老师还适时地通过自己讲解和学生汇报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辅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品味课文语言,学生已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感情。这时候,表演已是水到渠成了:和你的同座位,分角色扮演,可以用上文中语言或想象的语言,加上动作、神情,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表演,对两位诗人丰富情感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
第三节:《掌声》由孙晓娟执教。她的课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经过她的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掌声的作用。就像孙老师所说:人人都需要掌声,在别人失败时,掌声能给人鼓励;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掌声能给予人帮助;在被人帮助时,掌声表示感谢。文中的两次掌声让小英从一个自卑忧郁的残疾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不仅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而且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这样的变化不能不让人惊奇。孙老师带领我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体会了小英的心路历程。
第四节:庞海霞老师执教的《黄山奇松》,把我们带进了黄山奇松的美妙境界中。“课如其人”,她的课堂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激情、幽默、智慧。教学中,庞老师紧紧扣住了“奇”这个关键字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在课件的映示下,让学生如临其境,也深刻领会了黄山松的奇妙之处。她对教材作了深层的解读,对教学过程作了精心的预设。教学中,她避繁就简,突出了教学环节要简约的理念,紧紧围绕着“奇”展开教学,让学生主动地潜心入文,学生不但体悟到黄山松的奇,而且感悟到了语言文字叙述美,整个教学过程由教(迎客送)——扶(陪客送)——放(送客松),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此时此刻,林冲交战洪教头的画面仍在我眼前浮现,李白对孟夫子的无限眷恋之情仍在我脑海中飘荡,掌声再次在我耳边响起,黄山奇松的独特美景依然在我的眼前闪现……
十一月的风清冷,但教研的园地依然多姿多彩,正是花开烂漫时……
小学说课稿 篇2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热爱大自然,保护生太环境,创建美好家园”这一专题而编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其次,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能力目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并产生更建美好家园的观念。
第三,说说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课,
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点,纲举目张”,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说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生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习课文第一第六自然段。现在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这一课时教学中主要解决第二、第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围绕“美丽”分四步设计:发现美——讨论美——赞赏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发现美
我这样创设: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这段话,老师充满激情的娓娓导入,学生回忆了旧知,激发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让学生边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边出示课件图,学生听了后,说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兴安岭实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时设疑:课文哪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出了最后一句。教师再沿着这条中心线索理清课文内顺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读词句,讨论美
1、合作探究“春天美”、“夏天美”
教师先范读本段,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然后默读,划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划出你认为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词句好在哪里,最后指导学生边有感情地品读,边想象美景。再通过换词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过结合实际理解了“散步”“欣赏”,体会了拟人句的作用。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更体现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紧接着,我这样小结:这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春季的特点,选取树木、积雪、小溪、小鹿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抽新枝、春水涨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结,其实教会了学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夏天”段,是小兴安岭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谴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我先让学生总结老师教学春天段的步骤(读、划、说、品),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到“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浸”等词的生动、贴切。通过生生对话,互教互学,既获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识,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技能,培养了协作精神。然后指名学生美读,其余学生想象画面,激活了创新思维。学生尝试小结段意,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讲的课文是《纸船和风筝》
一、教材分析:
1、课题课型: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
2、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虽然他们的友谊有过波折,但纸船和风筝又让友谊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边。表现了他们对友谊的渴望和珍惜。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充满了童真童趣,在娓娓的叙述中,轻轻地拨动着情感的心弦,是对学生进行维护友谊、友好相处的典型范例。
《纸船和风筝》所在的第五单元围绕“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共安排了四篇讲读课文。《纸船和风筝》是本组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上承《称赞》《蓝色的树叶》下跟《从现在开始》。因而它处于了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所以,我认为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3、教学重点、难点: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积累词语;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感受友谊的珍贵,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而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得到友谊的快乐和失去友谊的痛苦,体会松鼠和小熊的情感变化,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视角揭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将课程目标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来设计,第一次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了这“三重”之一的位置。
针对本课教材的特点和二年级孩子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我拟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基础目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字词的规律,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松鼠和小熊建立友谊时的快乐,失去友谊时的痛苦,以及寻回友谊后的激动,愿意与同学建立友谊。(主要目标)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所以,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快乐教学法”“音乐渲染法”“以读为主的主体教学法”。同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用“读一读、评一评、画一画、演一演”的学法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教具、学具:
我们知道,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有的生动画面、形象的声音和及完整的情节,在课堂教学中施展出独特的魅力。课堂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同时采用简笔画等手段,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
五、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我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的要求,结合我校“诱思探究教学”的实验课题,以新教材中新的呈现方式所蕴含的新理念做为贯穿教学的主线,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特色。 我主要安排了四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二)设置游戏,愉快识字;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四)文情延伸,体现生命;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展示与交流自主识字的效果。第二课时让学生展示读书,巩固识字、写字和词语的积累运用。
下面,我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时觉亲。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使他们如亲眼所见,似亲耳所闻,才能入境而共鸣。于是,上课前我借助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世界,并且充满激情地说:“今天,老师要把你们带到童话的王国中去。看,从童话的王国中来了两位朋友,快点与它们打声招呼吧!”学生的注意力一下了就被眼前的奇丽景象所吸引,兴趣盎然中主动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就在学生悄悄进入角色的时候,我及时把他们领入课文学习:“老师有个小小的心愿,想把他俩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你们愿意吗?”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个人范例之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一上课,我率先感悟教材,以自己满怀激情的范读,将学生带入一个童话的世界。加上多媒体课件再造的故事情境和荡肠回旋的音乐,三位一体,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就在读到:“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我的诵读嘎然而止,我故意设置悬念:“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快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这样情感链条上突如其来的一段空白,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使他们进入一种好奇、渴望、急不可待的境界,以饱满的热情纷纷涌向了故事的情节……
(二)设置游戏,愉快识字。
我们今年使用的新教材在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均不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每一课的识字、写字任务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用“我会认”“我会读”“我会写”的图标标示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这样的编排设计,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结合这一编排特点,根据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我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从情趣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探究,发现识字规律,展示交流识字成果,并结合朗读感悟切切实实地抓好识字教学。课堂上我准备分三步开展教学:
第一步:“我会读”
为了把读准字音与读通课文相结合,我先让学生从“熟读”入手,对他们提出读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请教文中的大枫叶借助拼音识字,遇到难读的句子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听听小伙伴是怎么读的。”为了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交流读书效果时,我出示了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并激励他们说:“这几个句子里藏了许多字宝宝,不太好读。觉得能读的同学来给大家当当小老师吧!”我们知道七八岁的二年级学生,正是表现欲最强的年龄,他们对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激励性语言表现的非常敏感。在学生自我展示的活动中也就认读了生字。
第二步:“我会记”
为了鼓励学生用创新的方法识记生字。我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单独列出来,对他们说:“淘气的字宝宝们想乘着气球飞上蓝天,临行前真希望你能记住它们的模样,你有好办法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开展自主识字、合作识字,让学生乘着升空的气球,品尝到发现的喜悦。
在强化识字效果时,我采用“快乐教学法”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同学们,这里有一棵神奇的果树,上面的果子已经成熟了等着你们来摘呢!如果你能给果子找个朋友,它就会落下来。”学生在摘果子的游戏中巩固了识字效果,感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三步:“我会写”
在本课的生字中“扎”和“抓”是写字的难点,课堂上我将随时观察学生的书写情况,根据学情依学而教,重点范写学生写不好的笔画或生字。
至此,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生字。
(三)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自读自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设计教学时,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融入情境,去体会语言的神奇、内容的多彩和内韵的意味深长。在教学中我安排了有层次性的朗读感悟:
第一个层面:读通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
课文的第一部分1-6自然段主要表现了松鼠和小熊互赠礼物,彼此拥有友谊时的快乐,对于两个小动物幸福的感情学生通过朗读容易体会,但是这部分课文的生字较多。所以,我认为要侧重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在读中体会小熊和松鼠幸福快乐的情感。
首先,我利用课件演示纸船顺着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风筝顺风飘荡到山顶松鼠家的动画,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体会得到友谊的幸福。当学生的情感与两个小动物的欣喜和快乐产生碰撞时。我顺势诱导:“纸船使小熊乐坏了,风筝让松鼠也乐坏了,谁能读读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每个人都乐坏呢?”此时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友谊的向往,仿佛得到纸船和风筝的是他们自己,这会儿要他们读书便会有感而发。为了巩固读书的效果,我又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读书,让他们把幸福和快乐送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样送祝福的孩子乐坏了,收祝福的孩子也乐坏了。而且在相互读书,互送祝福的过程中,也从小伙伴那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谊。这也就达到了读书的最佳效果。最后,我又一次为学生演示纸船顺着小溪向小熊家漂流,风筝顺风飘荡到山顶的小松鼠家的动画情境,并且让他们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配乐朗读。使他们在音乐中体会快乐,在音乐声中体验友谊的幸福。
第二个层面: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失去友谊的痛苦。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文第二部分7-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也是故事最动人的地方。加上这部分生字较少,感情波折较大,教学中我侧重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小动物们失去友谊的痛苦和狐独。
首先,在学生还留恋在小动物们得到友谊的幸福美好的感觉中时。我用变化的语气说:“纸船和风筝使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多开心!多幸福啊!可是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看,天空中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学生被老师动情的导语所感染,刚才那份快乐和幸福的感觉立刻消失了。这时我赶紧抓住学生感情的变化,继续诱导:“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了?快读读课文吧。”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在迫不急待地读完课文后,他们善良的心灵又一次深深的触动了,他们渴望友谊的幼小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刺伤。我抓住这一感情的契机赶快追问:“说说吧,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小动物们吵架后的心情,我又让他们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想一想,生活中与自己的好朋友吵架后心情会怎样?”这样把学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会体会到“狐独和难受”。借此机会,我又让他们扮演松鼠和小熊读课文的8到10自然段。学生们在读中自然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自然也就体验到了两个小动物渴望寻回友情的迫切心情。
最后一个层面是:合作品评读课文,在读中体验情感。
新课程标准一直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前两个层次的朗读基础上,我又提出新的读书要求:“把最让你感动地方读给小伙伴们听一听,每一组评选一个读书代表,发挥你们的集体智慧,给他出出主意,帮他把课文读好。然后在全班进行朗读比赛。”在这里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于学生全体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研讨,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大胆交流,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帮助小伙伴出谋划策的时候既是他们对课文理解感悟的过程,也是他们领悟道理的过程。
(四)文情延伸,体现生命。
在设计教学时,我考虑到课堂教学应该富有生命的气息。做为教师的本身,我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给知识注入了生命,使知识变的鲜活起来。在课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如果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了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结合切身实际来想办法化解矛盾,如:一句道歉,一声问候,一张贺卡,一幅图画等等,贵在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自主选择的练习:“想为好朋友设计贺卡、绘制图片的小朋友拿出画笔开始行动吧!其它小朋友也别闲着,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积累着句段篇章,更在于帮助他们积累着美好的情感。这里力图体现的是给孩子们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的灵性、情感和想象能够自由地飞扬,构筑一个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六、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感情,既简明扼要,又与多媒体演示相得益彰。
七、诱思探究和新课改精神在本课的体现:
本课设计以“诱思探究教学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为指导,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过程始终洋溢着师生双边活动的热烈气氛,既不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活动。而是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他们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决策者,实施者的主体地位。
总之,课堂上我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读书的实践,使他们能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着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给孩子一点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辅导理念:
当今社会,很多孩子的孝敬意识越来越淡薄,感激别人的情感越来越麻木,只知索取,不愿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自私和贪婪。五年级学生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左右而时常变化。因此在本课中教育引导学生心存感恩。
二、辅导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感性思维能力强、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的特点,确立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感谢的技巧和方法,为关心过自己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对关怀和帮助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准则。
三、辅导内容:
本课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建构课堂,关注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活动感悟、情境体验的辅导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知恩图报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了亲情,产生了回报亲情的感恩意识,从而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辅导重点:注重感恩意识的培养
辅导难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感谢的技巧和方法
四、辅导策略: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点滴发现问题,将问题作为一种资源,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积极关注和倾听学生的心声,让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学有所得。从而解决重难点。
我按照“知恩、情境体验、感恩、倾诉心声、报恩”的环节来设计,以活动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小组讨论交流法、分析归纳法、心理暗示等方法。
五、辅导过程:
(一)、知恩5/
通过“沙漠中的半碗水”的故事,学生自由谈感想,引领学生感知恩情;教师小结:故事中的老人施舍的不仅仅是半碗水,同时也是一份爱心,后者之所以能走出沙漠,是因为他怀着一份感激之情喝下那半碗水。
(二)创设情境,体验亲情、10/
出示情境:韩红的歌曲《天亮了》的来历,1999年的一次贵州缆车事件
(1999年的一次贵州缆车事件: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讨论交流;孩子的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说说你的想法。
并全心地聆听歌曲。
教师点拔: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三)感恩,分析归纳感谢的方法 5/
回忆生活里的感动瞬间,以歌曲《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观看汶川地震时全校师生捐款录象和照片,并讲述我校二年一班的一个女孩平日里连买线裤的钱都少有,但还是借了两元钱参加了此次捐款仪式
让学生归纳出感谢的方法:有时可以是给关心你的人揉揉肩、捶捶背,或温暖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开心的笑容等。
(四)倾诉心声,15/
1.暗示导行:如果你曾在父母面前挑挑减减过,此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2.小组交流:除父母之外,你还应该对哪些人心存感恩呢?说说曾经让你很感动的事情,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帮助了你,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五)报恩,拓展延伸,情感升华:5/
1.播放《洗脚》的公益广告,使学生知道对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学生自由畅谈感想“如何去回报他人——用行动去证明”。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揉揉肩、捶捶背,或温暖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
2.课后与父母共同填写亲情卡。深入了解你父母。在下节心理课课前十分钟小组交流。
(内容是:父母的生日、年龄、喜欢的动物、兴趣爱好、喜欢吃的食品、最大的优点、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
教师总结:细数成长的岁月,你会发现,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太多太多的帮助,让我们用行动去回答、去证明。铭记恩情、回报恩情!
最后送你一句话:
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体会到一丝快乐,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
此时让学生以《感恩的心》为背景音乐诵读以下内容:
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六、
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观念的碰撞中,认知的冲突中,学生的认识获得了发展。音乐在此次活动起到了重要用,生生互动,师生关系更加自如,教学中遵循“平等、参与、体验、分享、成长”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 教学理念
本节课,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一级目标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拓展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帮助学生们真实的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通过视觉和听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让孩子们自主的学英语、快乐的说英语、寓教于乐、轻松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克服紧张心理,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让其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达到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目的.
二、 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EEC教材2A Lesson 3 《You have two eyes》第一课时新授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五官名称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表达我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只鼻子:I have two eyes. I have two ears. I have a nose.以及第二人称的转化表达:You have...本节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天真活泼,调皮好动,好奇心强,喜爱并且擅于模仿,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这种兴趣能够成为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动力。如何不断的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来完成。本节课本着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我校校本课程,拓展开发更加贴近生活的语言,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怎样用英语表达拥有某物,同时还能在生活中实际运用。备课时我从学生的需求、喜好出发, 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开发他们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及人文素养。
小学说课稿 篇6
教学目的:
1、掌握字的书写规律—整齐平正。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课件,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2、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3、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写“卫”字。
〈1〉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2〉范写:卫
〈3〉生试写一个。
2、指导写“不”字。
〈1〉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2〉范写:不
〈3〉生试写。
3、生自学自悟。
〈1〉学生看书P9—10。
〈2〉讨论如何写好“革、寻、歪”这三个字。
〈3〉指名谈并演示:
革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4〉学生试写“里、至、目、墨”。
三、名人名言练习。
1、读、想含义。
2、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学生试写。
四、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五、生边听音乐边练习P9—10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小学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教学内容)
下午好!我是来自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的孙绍建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正负数》。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学生)
小学四年级学生认识负数,无论知识的积累还是认知水平,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本单元第一课时《温度》的学习的基础上,四年级的学生接触并简单了解与正数相对应的负数,可行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高。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受、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尝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个是在游戏性学习中体验合作学习、共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教学策略)
设计教学活动时,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创设教学情境,生动呈现教学素材。科学选用教材中“天气预报、收支记录表、比赛记录表、乘电梯”等教学资源,巧妙地创设了大头儿子要来深圳旅游,遇到了一个个急需解决的困难的生活情景,并运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巧妙地将深圳的课堂与北京的大头儿子联系起来,引导同学们在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兴致勃勃地感受、了解正负数产生的背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教学设计合理、科学、灵活、趣味性强,同时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游戏性学习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最有效方法,教学中,改变传统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采用摸乒乓球、数字转盘游戏选号等游戏性反馈教学方式,引导同学们愉快、兴趣盎然地汇报自己的认识、体会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兼顾每位学生,公平、合理、趣味性强。
(学习评价设计)
游戏性课堂教学反馈方式运用的同时,适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每组同学的表现在评比栏中及时进行评比,科学实现了与学习评价的有机联系,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
下面,是第一个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正负数及0的意义,初步感受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寒假里,大头儿子能来深圳旅游吗?过了两天,他又发来一封邮件,他们家十一月份的收支记录表令他烦恼不已、难以入眠。这里,哪些数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同学们理解了记录表内容后,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同时用数字转盘形式选三名同学在电脑上填。小组合作完成后,选三个小组填写的记录表进行讲评。
要来深圳旅游,大头儿子遇到了经济困难,同学们纷纷给他出主意,孙老师给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也出了一个好主意,原来是象棋比赛,五战三胜,如果他能战胜孙老师,孙老师就承担他来深圳旅游的费用,一个北京、一个深圳,这象棋怎么下?同学们建议:在网上下。周末,孙老师和大头儿子在网上下了三场,大头儿子只赢了一场,想来深圳可不容易。同学们兴高彩烈地帮大头儿子设计剩下两场比赛的结果。
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大头儿子来深圳的愿望终于能实现了,看,大头儿子发来了感谢信。他搬了新家,在一座大厦的第35层,每天乘电梯从35层到地下停车场,然后坐车去上学,这里面有正负数吗?
以上几个教学活动,从天气预报、到收支记录表、比赛记录表,到乘电梯,离同学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大家对正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大头儿子遇到了这么多正负数的情况,同学们遇到过吗?
大家快乐地学习了一节课,收获一定特别多,这节课还没有课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用“生活中的正负数”作这节课的课题。同学们自己总结,为本节课的学习起课题名称,更好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效果及反思)
善用“情境”是本教学设计的突出特色。大头儿子是同学们非常熟悉、喜爱的动画人物,“大头儿子要来深圳了”、“大头儿子遇到了麻烦,来不了”、“网上象棋比赛战胜了孙老师”、“到深圳后想到深圳的同学家做客”。随着教学情境的发展,同学们高兴、失望、兴奋、激动,情感在波动、变化,学习情绪却一直高涨着。
本节课创造性地将摸乒乓球、数字转盘选号等游戏活动引入数学课堂,课堂教学轻松、活跃、民主、科学,整节课,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轻松、愉悦、兴奋的情感体验、经历过程。
“游戏性学习”教学策略科学地实现了与学习评价的有机结合,更加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课堂学习评价更加及时、高效、民主、科学。
在教学应用中,本教学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xx年11月,参加深圳市南山区教学竞赛获得一等奖,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培训活动中进行了教学示范,20xx年3月本教学课例选送北师大国家课程中心。
【【热门】小学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热门】幼儿园说课稿大班集合七篇07-13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8-21
实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8-16
有关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8-14
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7-06
【精品】小班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6-16
语文说课稿初中范文集合七篇06-18
初中美术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5-21
【热门】说课稿初中范文六篇05-30
【热门】说课稿初中模板集合八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