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7-28 08:41:54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4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家》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本文共六行两句话。课文后面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

  《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和表演训练,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1.这样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保证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从而加强了学生间的学习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互助协作的学习伙伴。

  2.这样教落实了以读为主,听、说、演为副线的教学思想,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读,读出感觉来,也可以加上一些动作,其余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听、说、读、演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因此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生字,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规定的小学低年级的阶段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五、说教法

  (一)找家,因“趣”而乐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学,孩子们必将学得有滋有味。一上课缪老师便说:”缪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快和他们打声招呼吧。”低年级孩子热情好客,简单的”小客人”三个字已经让他们兴致高昂,在兴趣指引下的有效地进行词语复习,一下子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些小家伙很调皮,偷偷跑出来玩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话音刚落,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翻书自己去寻找答案了,几张普普通通的词语卡片因为被注入了生命的血液而化身为几个调皮贪玩却找不到家的小伙伴,竟发挥了如此大的魅力,它让孩子们不经意地进入课文的意境,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课文的殿堂。找家,因“趣”而乐。怎一个“妙”字了得!

  (二)品家,因“想”而美

  “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学法。教学《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缪老师把“读”贯穿于整堂课中,通过各种形式(如师生接力读、自由读个别读同桌读表演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读,结合师生评议,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她带领着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读中一步步走入文本,让学生在脑海中够了出一幅幅生机盎然、充满温馨、快乐的家的画面:“天空瓦蓝,白云悠悠;树木苍翠,小鸟在欢唱;河水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泥土肥沃,种子自由生长……”她让学生悟出“家”的内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的同时,着实让我们听课者感受了一把“低段朗读教学如何做到扎实推进”及“平实中流淌着的精彩”。

  儿童诗的语言凝练,意象简单使得诗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家》同样如此。缪老师善于在诗歌的空白处设计一些提问创设情境,启迪思维,让孩子在想象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假如我们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条小鱼儿,你会在可爱的家里干些什么呢?” “你听,小鸟叽叽喳喳的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咱们一块儿来做做种子发芽好吗?这棵种子长得最高,你来说说!”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自由想像表演是他们的天性.当他们进入情境后,俨然就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鸟,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鱼,一颗迎风吐嫩芽的种子。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动作来感受、解读文本,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展开,思维之花绚烂绽放.在不经意的表演中----飘呀,游呀,玩呀,长呀,孩子们获得了最真的体验,并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欣欣然走进了诗的意境。

  (三)寻家,因“悟”而升

  《家》这课文本虽简单,但却带出一个句式“哪里是谁的家”,这无疑给孩子们创造了想像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练说机会.此环节,缪老师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用此句式进行创编儿童诗,大胆表达对生活的诗性感受。孩子们的想象十分丰富,我们欣喜地听到孩子们用纯真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美丽可爱又新奇的家:“衣橱是衣服的家”,“花丛是蝴蝶的家”,“海洋是珊瑚的家”……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缪老师能够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资源,巧用文本,让孩子们去书中再次寻找我们熟悉的“家”!

  (四)爱家,因“赏”而立

  小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也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祖国。 “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里把我们比作花朵,那祖国就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这个像大花园一样的家究竟有多美呢?此时,多媒体上场了。当“白雪皑皑的大雪山、壮观的海上日出、辽阔的大草原、、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阵阵啧啧赞叹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祖国”便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多媒体引领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啊!祖国真美!祖国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感觉怎样?老师又让孩子们在《娃哈哈》的乐曲中边歌边舞,借助歌词所创设的意境,让孩子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幸福感、喜悦感油然而生,无需说教,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爱家是全诗的主题。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祖国的认识,树立起热爱祖国这个“大家”的感情,缪老师又引导孩子们说说祖国还有那些令人自豪的事。神七上天、奥运会盛大开幕、残奥会顺利进行……无一不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富强,身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从心底升腾起一股自豪感、热爱情呢?

  假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缪教师用心穿好了这一串鲜艳夺目的“珍珠”,引领孩子们在充满天真童趣与美的“家”里徜徉!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2

  《秋天到了》是教科版课标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抓住初秋季节景物的变化及特征,描绘秋季天高云淡、五谷丰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篇描写秋景的散文,作者从整体入手,由天空到田野,由植物到动物,形象直观地写秋天丰收的景象。文章虽短小精悍,三个自然段共5句话,但合在一起却描绘了一幅初秋全景图。

  一年级学生刚刚走入校门,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直呼方法,初步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与学文。一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事物处于好奇状态,对于语文课亦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养成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为重要。学生们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秋天、观察秋天、感受大自然,还能体验在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会学习,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

  根据一年级学段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 6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材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熟、读懂本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

  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步骤:

  1、激趣揭题,范读感知;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3、反复读文,读熟读通;

  4、指导书写,落实双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边解读文本边站在学生的视角思索,“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孩子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年有四个季节,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接下来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示动物朋友“大雁飞飞”带来的一组图片,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之时,我适时小结:“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通过秋天里事物的变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教学过程中,我力争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板书课题时,我请学生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并将拼音标注,使学生在书空的同时对生字“秋”、“到”有了初步的感知。阅读过程中我尝试改变从头到尾串讲的模式,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新课伊始,借助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出现了秋天的美景,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秋天,投入的范读让学生仿佛也沉浸其中,从而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这时,学生很容易产生想读的愿望。根据课标一年级阅读要求,在学生自读前,我提出以下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我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完一遍后,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设计了第二遍读。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读课文,而是先出示学生的动物朋友小老虎,告诉孩子们“小老虎也想读读这篇课文,但它有几个字不认识,都着急了,大家都是有爱心的孩子,愿意帮帮他吗?”这时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圈画出小老虎不认识的字,然后通过看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本节课生字的同时,又一次感知了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够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两遍读后我设计了间休。让学生欣赏一曲秋天的儿歌,舒展一下身体。短暂的休息后,学生们又有了精神,这时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第三遍读文,要求学生要注意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请学生自己发现文中几个“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注意“一会儿”一词儿化音的读法。通过三遍读文,学生已经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读。学生通过学习伙伴间的练读,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读书的方法。这时再问学生“你都读懂了什么?”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文章内容迎刃而解。指导朗读时,我在词语上下功夫,请学生将第一自然段中重读的词语用小圆点画出来;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到大雁南飞时,我通过动画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看到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关于大雁的科学知识,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接着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几遍读文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解决了会认的问题;因为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内涵很多,字词、朗读、阅读、感悟理解等等,想在短短的40分钟里面把想讲的全都呈现出来,那样就比较蜻蜓点水或是浮光掠影了, 在本节课的写字指导中,我重点指导“飞”字,“节”字,主要从笔画上进行指导,交给学生写字方法,其他的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相信学生会逐渐掌握写字方法,提高书写能力,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深深地思索,我不断地阅读文本,揣摩从这5句话中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思考如何通过这5句话三个自然段,落实低年级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我将进行本课教学设计的过程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在重新审视课标,充分的查阅资料的同时,我真的提高不少。全国小语会在如何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问题上提出“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凸显语文学科个性”的观点,本课的设计,我努力向此目标靠近,但我深知,我做得还很不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在语文教学之路上,我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愿意努力为小学语文教学付出,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在家里》这一课是人教版第一册识字1第3课的内容。本课有一幅画,一组有关家庭陈设和用品的词语和一篇课文。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写字。

  【教学目标】

  本课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本节课的目标:

  1、认识前面词语中的8个生字, 2、会用“红红家里有……有……还有……”来说话, 3、会写一个生字“下”

  【基本理念】

  德国有一位学者有这样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的同时早将15克全部吸收了。

  因此我想教育之境界,莫过于盐入汤中。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被吸收;同样知识也需要渗入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尤其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认字更是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溶解在课堂中的每一步。

  【说教学、学法】

  1、愿意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在一开始,我就设了一个简单的谜语和一个难的谜语,简单的谜语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觉得学习并不是那么困难接着一个难的谜语让孩子都猜不出来,然后我告诉他们在本课的教学中有答案,这时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2、培养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课中“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始激情情始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交流的一种最直接的对话。而课始激情能否激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个开头看似微不足道,可也要精心琢磨。每个学生的每一分钟都需要“营养”,为师的必须悉心“浇灌”。

  我在一开始安排了一个“趣味引入课题”这个环节中用了两个谜语,先出“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学生都为自己能猜出谜底而沾沾自喜时,再用 “老大天天演戏,老二每天作文,老三千里传声,老四送来光明。”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包含了4个谜语。一年级的孩子本身就喜欢猜谜,而且这个谜语的形式对他们来说又很新奇,不象一般的四句话只猜一个谜底,同时这里面也包含了“报、纸、灯、电、视”5个生字宝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堂,进入了学习的环境。接着是结合谜面初步识字。这是第一个环节的延续,利用第一步所营造的兴奋状态进入到对生字的学习,这应该说是对识字这碗汤的浅尝。

  二、课中创情境悟字形。

  拨动课堂琴弦的往往是在课中,一堂课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吹皱一池春水,使之流动起来,活泼起来。我们课堂的气氛就如同这池春水,如何使之流动,使之活泼起来,为师的不免要使出一些“伎俩”!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创设了一个字物的搭配情境。先让学生看图来说说红红的家里有哪些东西,说的时候还不能随便说,必须用上句型:“红红的家里有……有……还有……”在说的过程中肯定会提到“沙发”、报纸”、“台灯”等物品,这时再引出三个重点要认识的偏旁“火”三点水和提手旁,同时说字形,记字形,如“火”字偏旁,我们可以说,他把腿一缩,多有礼貌!然后再将生字放到词语里再认,采用“小组读”、“同桌读”、“自由读”、“个别读”等形式加以正音,确保面向全体学生。最后将课件中的物品变成不带拼音的生字再进行认读,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情境中,用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来鼓励学生,催发课堂的生命。这个环节就是对认字这碗汤的享用。

  三、课终游戏记生字。

  如果说,一节课是老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桥梁的话,那么老师对学生课后和教学巩固就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渗透识字方法,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举和愿望。

  一节课40分钟,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那么是让最后的几分钟就在嘈杂声中结束吗?回答当然是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向这最后的几分钟再要效率。这时游戏是个好方法,如“抢气球”。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往上飘的气球时,学生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读,也可以集体读,个别读,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

  最后一个环节是生字的书写。先学习笔画点的书写。起笔轻轻,落笔重。本课的生字比较简单,“下”这个字写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这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再写,再评,互相促进。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看菊花》是苏教版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把这一个个抽象的方块字化成学生脑海里生动而又可以感知的图像,让其感受菊花的美,并感悟菊花的勇敢品质,是我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指导理念

  1、情境性原则。语文学习强调的是“披文入境”,只有深入地感受到课文所展示的情境,那么就能使学生领略到课文的美。

  2、体验性原则。语文学习强调在体验中读,在读中体验。

  3、师生互动原则。建立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设计思路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这样安排教学:

  利用课堂内有限的空间,进行精心布置,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秋天的公园内,营造了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广阔而缤纷无限的大自然里,尽管学习在课堂里,但是学生的思绪已飞翔于菊花丛中;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多角度感受菊花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相机指导,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利用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等重点词语,把文字描述化为直观形象动态的表现,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表象;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幻化成迎着寒风开放的小菊花蕾,从而感悟菊花的品质,对课文的理解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真正地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

  在学生对美的感受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读书方式,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又进一步感悟,体会课文内涵。在此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词语的积累与诗的拓展,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将菊花的品质用诗来表达,也渗透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诗意化的培养。

  在写字教学中,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事物来帮助他们记忆字形,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教老师写好字,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并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描述,指导学生写好字。

  语文教学应成为教师、学生与教材信息交流分享的过程。在这份教案设计里,我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蕴含着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说,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彰显。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5

  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8课《阳光》。第一次翻阅教材我便被这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短文所吸引。作者将阳光这一抽象的事物与禾苗、小树、小河等相联系,既富有人情味,又形象易懂。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因此本课我基本以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过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猜谜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以及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接着“那你知道太阳有哪些用处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从中调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最后引出课题(教师板书:8、阳光)

  二、体验阅读,读中见情

  《课标》中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感悟。因此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自然段的分法在《新阅读》中已渗透,故学生可以自主完成)

  2、同位间互读,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

  3、指名读,这时我的要求是读准、读通。

  4、用正确的读音,全班齐读。

  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分组(分段)朗读,将朗读细化让学生初步体验合作的乐趣,建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感情朗读,背诵全文

  1、教师谈话:阳光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还给这个世界上万物增添了生机。下面啊,老师就请大家一同老观看一个短片,感受一下阳光。

  此时播放幻灯片的目的旨在从感官、听觉等角度刺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阳光的喜爱、珍惜的情感,为下面的有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2、带着感情自由练读。

  3、全班齐读。

  4、突破重点:对于课文“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的理解,我放在了朗读之后。我认为只有在充分的阅读之后,才能达到感悟上的水到渠成。不做局限性的总结,而是鼓励个性化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背诵全文。

  6、互动环节:轻松一刻。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进一步深化理解,更好的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四、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课标》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也适当的穿插了一些简单易行的合作学习。如:同位互查,一人指一人读等都体现了这一点。接着我又引入“猜字游戏”等强化生字的识记。

  最后,我以一个开放式的话题:“假如世界上没有阳光”来结束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文意,达到情感的升华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zh ch sh r》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包括拼音教学和一个小诗歌教学。本课是第8课时。根据大纲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的:

  1、借助故事情景,让学生学会zh、ch、sh、r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看图能准确拼读zh、ch、sh、r 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在对比中,学会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z、c、s与zh、ch、sh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对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zh、ch、sh、r的发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出现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这恰恰也是个别地区的一个发音误区,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在教学中我采用提示、设疑、讨论、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生字卡片和多媒体电脑动画一套。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本课:

  1、音乐律动,导入新课

  因为上节课的z、c、s与本节课教学的zh、ch、sh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采用音乐律动和复习导入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联系了本节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去拼音乐园中结交几位特殊的朋友,然后看看谁来迎接我们了,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

  c s,问学生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强调平舌音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接着在来跟它们打招呼,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i ci si,生个别跟卡通人物zi ci si打招呼,再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及发音的要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卡通人物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跟卡通人物打招呼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斩课打好基础。

  2、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以故事引入。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这几个声母。

  首先告诉学生在一个美丽的绿色森林里,什么升起来了,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说一轮红日升起来了,红日的日就是r的读音,

  板书r,紧接着问学生,在图中发现了那些动物?学生说发现了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狮子的狮念的轻一些就是sh,引入sh

  的发音及板书,接下来问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学生说出吃猴子,从而导入ch及板书ch。猴子被狮子吃了吗?为什么?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到树上一只大猴子伸下一根树枝拉小猴,树枝的枝就出现了zh

  并板书。从而总结我们今天就结交这4个声母朋友。这样故事引入后,编一首儿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救猴。”最后,老师带读儿歌。

  3、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发音

  1、小组学习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事实证明,凭借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在这里我出示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单独来学这4个声母。先让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体会怎样才能读好这几个声母,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母,并想办法去学会它。其次,在4人小组互说体会。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总结发音要领。最后给学生范读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这几个声母,以各种方式自读声母。

  2.游戏巩固

  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把书写看成是把声母送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朋友,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游戏一听音取卡

  把自己准备好的卡片摆好,老师念音学生举卡,进一步巩固发音

  游戏二找一找,送回家

  课件逐一出现音节zhu che shu ru 找一找声母zh ch sh r

  分别藏在哪个字里?学生自读音节,遇到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这里是练习拼读教学。

  出现四线三格,把它们送回家,学生上黑板贴字母卡片。这里教学zh ch sh r 的正确书写。

  游戏三看谁记得牢

  它们已经送回家了,看看怎样记住,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说说,学生用各种方法认清形。

  4、学习zhi chi shi ri

  1. 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zh ch sh r 也交了几个特殊朋友,课件出示zhī chī shí rì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小结。请同学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可以自读、互读、“开轮船”读……

  2. 与汉字对照读

  给它们戴上一顶帽子,让学生认,课件出示。学生自由练读,同桌检查读、汇报读。

  5、巩固练习

  小朋友,交上了几个新朋友,以歌声来祝贺自己,老师边配乐边教唱语境歌,学生喝着节奏跟唱。这里恰当的利用音乐课的资源,注意了学科间的整合,既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的拼音。

  6、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该回家,师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边唱边做律动。

  鼓励学生表现好,并且以“今天晚上如果谁梦见了拼音乐园的朋友,明天可不要忘了给老师、同学说说”新颖的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再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二、说学情。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的同学较多,大多都是家中的小皇帝,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根本就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去体贴别人。因此,老师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希望恩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去体贴他人。

  三、说学习目标。

  鉴于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本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学会讨论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领悟到要学会关心身边爱自己的所有人,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四、说教法

  本课教学安排用两课时完成,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所采用的教法。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中,我将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

  1、读中悟情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2、伴着音乐朗读,读中感悟。

  从平时的接触中知道,唱歌是孩子们的最爱,我设想如果在课堂中应用的话,效果应该说是不错的。而且从一些公开课上,也时常能够看到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课文,使朗读有更大的收获。因此在本堂课中我也想尝试一下,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读,从音乐中感悟,从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识字,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的任务是写字。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程序如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课前播放《生日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引读第1、2自然段,并理解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3、4自然段。(通过朗读理解这两个自然段。)

  3、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课件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师生共读)

  4、小结: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精心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爱护着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向课文中的小云一样,多关心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妈妈。

  (四)拓展练习。

  (五)写字练习。

  (六)总结谈话。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8

  说课的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九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

  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九种蔬菜。

  当学生为九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

  三、主动识字。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四、读中感悟。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习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写字。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与教学处理:

  《地球爷爷的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已落地的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爱科学,学科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与朗读,难点是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由于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他们对科普读物十分感兴趣,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结合低年级学习特点,我充分借助网络教学,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索中了解生字,读懂故事,开端了解“地心引力”,对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中的科学秘密产生兴趣。围绕新课标要到达的三维目标来订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分两课时完成)

  (1)了解“俩、摘”等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球、玩”等6个字。

  (2)能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读好有恳求语气的句子。

  (3)能读懂课文的内容,对“地心引力”征象产生浓重的兴趣,并大抵了解这一科学知识;从而地身边的一些科学现明探求的欲望更强。

  本节教学重要完成我会认,我会读的知识技能。在引导学生明白课文的同时,引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绪态度。

  4、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课件、卡片、磁铁、铁钉、头饰

  二、说教法

  兴趣是儿童的老师,从儿童喜好的故事入手,突出地球爷爷'手'的与众差别,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开课前的故事引入、初读学习小老师领读及学习中实行运动,使学生得到学习成绩感,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再现生动形象的画面,更利于引发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到达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与语言本领。我在教学中充实运用网络媒体本领,开展情趣教学法。如:课文动画朗读导入,小猴摘桃识字游戏,学生登台实行,地球知识展示,脚色朗读课文。同时如许运用网络媒体本领,也到达了寓教育乐的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1、从一年级起培养孩子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而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理想地达到这一点还不太可能,但我们必须从一年级开始着手培养,万事万物总有开始之时。

  2、教学应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在低年级尤其应该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地心引力',同时对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地心吸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故事。(要求:一边看,一边想。)

  2、从故事中你认识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3、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后齐读课题。)

  过度: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看谁最聪明。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序号,并把本文的生字、新词标画在课本上。

  (2)同座互相检查画出来的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小老师指名读,领读)。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同学思考:是谁摘下了桃子?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教师导言:通过初步学习,我们了解到是地球爷爷用自己的手,帮助猴子和小兔吃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那么,地球爷爷的手究竟长得什么样呢?请同学们互相学习,找到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再和你的小伙伴们进行交流。

  2、学生自学交流。

  3、检查汇报。

  4、相机引导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体会地球的手的作用。

  5、作实行:磁铁吸引铁钉,用这个例子,形象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引力”。

  6、扩展:你还能举例说出地球有“手”的例子吗?(请学生泛论,老师也可借机为学生报告牛顿发明地球引力的故事,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7、小资料:地球知识。

  (四)全班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三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1、数一数。(小朋友,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一个数数比赛,看谁能从1数到10)

  2、 播放歌曲《数鸭子》(有一位小朋友她也把这些数字放在儿歌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3、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齐读课题。你们想知道这首诗是怎么写的吗?请听老师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

  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诗中的生字。

  3、 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①、小老师带认读生字。

  ②“三、四、十”开火车读

  ③去拼音抽卡片认读。

  ④排序:小—大、大—小、双、单数读。

  ⑤游戏:“找朋友”

  ⑥比较字形:九—几、去—去、八—入

  (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1、观察古画,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2)两个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2、从图中找出“烟村”、“亭台”和“花”,议议诗中是怎样描绘它们的。

  3、讨论:诗中的“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是表示什么的词。

  4、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啊!谁来当当诗中的小朋友来读读诗句。

  5、多种形式读:

  ①分组读

  ②男女生读

  ③师生对读

  6、指名背

  7、齐背

  (四)实践活动

  1、填空(挖去诗中的数字,由学生补充完整)

  2、出示:粉笔、书本、铅笔(让学生用本课的生字说话)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回去把这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四、 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在这篇浅显易懂的课文中渗透着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炼,就能学到本领。

  根据课文及本学段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从而对学生渗透自强自立的良好思想。

  二、说教法

  1、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我们非常提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上课中我总是将尽可能实施这一教学思想,不断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达到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根本目的。

  2、以读为本。

  在读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这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朗读安排的层次性,力求做到每次读课文都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学生互读、评读、跟读、表演读等形式组织教学。

  3、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何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习课文相融合,使其不枯燥,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我们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十分相似,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仿照课文说话的训练。在之前的教学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读不断巩固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了解,提高熟练度。并在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每段中反复的部分,帮助学生完成说话。

  三、说学法

  1、游戏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尽可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抢答、擂台赛、表演等富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安排了几次合作学习,如讨论识记字形,互读课文、表演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并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

  3、角色换位法。在学习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课文中的某一动物,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很有利于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突破难点,真正实现人本对话。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我决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进行生字的教学,并做到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对话,并为下一步的语言训练做好准备。同时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附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小鸭和老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认识他们吗,并讲讲自己对他们的了解。(直接了当地导入较节省时间,简述两种动物的特点将为理解妈妈的做法埋下伏笔。)

  2、你们愿意听听他们的故事吗?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用教师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课文,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2、圈出生字,和每个生字宝宝打三声招呼。

  3、开火车带拼音读生字。对于平翘舌,前后鼻音要做重点指导。

  4、如果生字妈妈的拼音帽子脱掉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呢?

  (在小组中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

  5、 抢答游戏。在黑板上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老师指哪一个,学生抢答。并选择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还可以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可以和哪些汉字交朋友。回答对的发给小红花。

  三、再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1、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相信这回再来读课文一定难不倒你们!

  学生在小组中再读课文,鼓励较好的学生帮助差生。

  2、师:在读之前谁能给自己第一遍读课文提提要求。即读准字音,还要流利。(在读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可以让接下来的评读更有方向性。)

  指两个小组派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可用擂台赛的形式。

  3、生评读。评后可再请两人读。

  4、出示挂图,找找哪一自然段讲图上的内容。

  5、愿意读小鸭这一部分的孩子站起来读,坐着的读写小鹰的一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读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指导。

  四、写字。

  教学“自、己”两个生字。

  1、师范写,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生书空,练写三个,师巡视

  3、根据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摘果子游戏,读生字词。

  二、教学小鸭学游泳一段。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可用换位思维法,想想你若是这时的小鸭,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会怎么想?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之前也提出朗读的要求,要读得有感情。

  3、评读。(在评读理解中可相机让更多孩子来读好对话)

  首先指导学生读好小鸭的口气。而后在这里我是这样来突破本课难点的。

  师:鸭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鸭的?(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

  还有另外一只鸭妈妈说:“好,我带你去吧。”说说你觉得哪一个妈妈更棒,说说理由。(在引导理解时要注意鸭子自身的特点便是天生会游泳,所以妈妈鼓励她自己去游并没有危险,反而能鼓励小鸭学会自己解决困难。)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 教学小鹰学飞翔一段。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读得也很有感情。现在我们还要学习小鹰学飞翔这一段,有一位同学说:“老师,你带我们来学吧。”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来回答呢?

  (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的强烈愿望,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说说想要怎么来学习。)

  2、在小组中自主学习。可鼓励学生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来学习。

  3、(反馈)鼓励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4、自主选择角色,朗读全文。

  四、语言训练。

  1、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吗?

  (如猴子会爬树,猫会抓老鼠。)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如下句式:

  XX说:“妈妈,我想——,您带我去好吗?”

  妈妈说:“XX,你自己去吧。”

  过了几天,XX学会了XX。

  3、让学生来争当小作家,也来说一说,发小红花奖励。

  (这个环节需要前面的教学做充分的准备,这个句式起到了一个“拐棍”的作用,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顺利地进行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1、说说你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当你向父母请求帮助时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今后爸爸妈妈要帮你,你该怎么做?

  2、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这第二点是课后的习题,大概要说,我觉得直接这样问不是特别好,你再考虑一下。)

  六、写字教学。

  教学“东、西”两个字,教法基本同上节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语文5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童区寄传》,作者柳宗元(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童区寄传》是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性灵愚慧”为主题展开。《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区寄遇劫的经过,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沉着果敢的行动,表现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这篇文章语言简炼,层次清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区寄性格的写法.

  3.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文章,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学生程度不一,文言文的基础不好,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2.培养机智勇敢不畏强*的斗争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多大了?我们这么大了遇到困难会怎么处理?我们知道有哪些十二三岁的小英雄?今天我们跟着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看看在他的笔下给我们讲区寄的故事的?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童区寄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要把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说说,然后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郴(chēn)荛(ráo)遽(jù)惮(dàn)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范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请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并注意断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这一环节中还应该让学生翻译全文,让学生在译中读在读中译,解决教学重难点1。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讨赏析,以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1. 结合传记特点,分析人物的基本情况.

  2. 试描述区被劫持的情况.

  3. 区寄为何不愿做小吏?

  4. 如何理解区寄杀死第二个强盗后,"因大号,愿以闻官"?

  5.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区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五个问题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2。

  环节4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方式塑造了区寄这一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形象,也请拿出我们手中的笔用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断.

  好处: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环节5课后作业

  1. 抄写文中生字词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做课后练习.(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2. 查找柳宗元的文章,或找同一类的文章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受贼劫持,伪作恐栗,巧杀睡贼(动作)

  再次被劫,巧言诱贼,再杀余贼(语言)

  刺史奇之,留为小吏

  乡之行且缚者,侧目不敢过其门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3

  一 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他们不同——正在冬眠呢!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位于第一册教材的第七单元,它在这册教材中起着总结和提高的作用。 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且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于是,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这一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每一个层次都注意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虫 目”;(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2 、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3、 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 、精读 、有感情地朗读 、表演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朗读能力。

  重点与难点

  本文采用拟人 、比喻的手法介绍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特点,生动有趣,因此,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就成为本课重点,了解青蛙冬眠的习性是本课的难点。

  二 说教法

  因为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依据教材特点,拟订以下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法 。通过课件创设美丽的雪景图,以及教师丰富的表情 、动作等,为学生创设美妙的情境,使学生醉于境中,开心学语文。2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强调,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还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因此,教学中,我不越俎代庖,多读精讲,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性话的情感体验,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三 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读书入境法、合作探究法和联系生活法等进行学习。

  1、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的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过程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表演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等。

  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

  2、合作探究法。新课标倡导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小画家们怎样作画?”等等。在讲到动物冬眠习惯这环节时,让学习小组合作问答句式进行创编等。

  3、联系生活法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正如美国某位教育家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堂上,我积极引导他们把学习语言的触角伸向课外,给他们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如:“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冬眠的特点?”学生兴趣很高,一下说出了“蛇、狗熊、刺猬”等等很多动物。再此基础上进行问答句式的创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导入:咱们班小朋友个个都是画画能手,说说你们会画些什么?你们会画这么多画,太棒了!现在有一群小画家,不用颜料不用笔却能画出画,太神奇了!想去看看吗?如此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随后师揭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齐读课题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读课文,画出生字,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音读准,之后让学生认识生字,可采用自由读、学习小组读、班上交流等多种形式,使生字在课堂多次利复现,让学生迅速记住生字。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可按以下流程组织初读课文:同桌一起读——指名读,读完评议——小组赛读——师生合作读。

  四、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激情范读,引生入境。课件演示雪地背景图,师激情范读一、二句,学生学学文中小动物,读出小动物来到雪地中的欢快心情。

  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重点引导学生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小画家们画了什么?怎么画?

  (2)它们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

  (3)青蛙为什么不参加?哪些动物也要冬眠?

  (4)仿照书上问答句式,进行问答句式创编训练

  (如:狗熊为什么不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4、形式多样,感情朗读

  通过师范读,生带动物卡片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五 拓展思维

  演示课件:老虎等动物雪地作画

  引导学生谈话:雪地里又来了一群小画家,他们画出来的画会是什么样的呢?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动笔画一画。

  六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精华的体现,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本堂课,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青蛙

  竹叶图 梅花图 枫叶图 月牙图 冬眠图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画》是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认识文中“远、色、近、听”等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首谜语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谜底是画)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认字,练习朗读。

  2、难点是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揭开谜底。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识写分流”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我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通过反复读课文,再让学生圈出生字。现在的识字不是像过去那样孤立地一个个学习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课文里去识记。当生字与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识字难度就大大降低,这不是抽象的识记,而是一种有意义、有趣味的识记,孩子们通过反复阅读,不知不觉中就把生字记住了。然后,我把要认识的生字做成卡片,让学生抽读卡片,同桌互读等。再用“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已认识的生字,这样,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通过观察图画,用课件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等,(例如,把耳朵贴在画上听水流的声音和小鸟打招呼等。)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我由已学过的儿歌谜语《猜一猜》引出课题《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放映出山水画,或直接观察课文中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内容,由远到近,说说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山、水、花、鸟)

  2、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圈出生字,通过同桌互读,抽读卡片等学习生字,教师指导、正音,然后再通过玩“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生字。

  《三》、再读古诗,引导质疑,揭开谜底。

  1、逐句讲解诗句与画面的关系。(课件)

  (1)、出示“远看山有色”。老师描绘:远远看去,一座座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那么山是什么颜色呢?(青色)

  (2)、出示“近听水无声”。同学们把耳朵贴在书本上听听,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是画中的水,不是生活中流着的水。)

  (3)、出示“春去花还在”。春天过去了,可花怎么还在开放呢?(因为是画上的花)

  (4)、出示“人来鸟不惊”。请小朋友们和小鸟打招呼吧,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哇!”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因为是画上的鸟,不是真的小鸟。)

  2、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首诗讲的是什么呢?(画—一幅山水画)

  3、指导朗读及背诵。

  出示课件:“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六、说板书设计。

  1、 画 有色 无声 开放 不动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0-28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04-27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7-27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11-08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阳光》说课稿11-08

【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04-2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自己去吧》说课稿09-04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识字2》说课稿01-09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说课稿11-08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说课稿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