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
一、说教材
《zh ch sh r》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这个单元包括拼音教学和一个小诗歌教学。本课是第8课时。根据大纲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的:
1、借助故事情景,让学生学会zh、ch、sh、r 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看图能准确拼读zh、ch、sh、r 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在对比中,学会zhi、chi、shi、ri 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4、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z、c、s与zh、ch、sh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对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zh、ch、sh、r的发音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课出现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这恰恰也是个别地区的一个发音误区,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在教学中我采用提示、设疑、讨论、对比、电教媒体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生字卡片和多媒体电脑动画一套。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讨论法、比较法、来学习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本课:
1、音乐律动,导入新课
因为上节课的z、c、s与本节课教学的zh、ch、sh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采用音乐律动和复习导入的方法,这样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也联系了本节课的教学。我先让学生在去拼音乐园中结交几位特殊的朋友,然后看看谁来迎接我们了,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
c s,问学生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强调平舌音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接着在来跟它们打招呼,课件逐一跳出卡通人物zi ci si,生个别跟卡通人物zi ci si打招呼,再让学生说出它的名字是整体认读音节,及发音的要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卡通人物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跟卡通人物打招呼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斩课打好基础。
2、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情境.以故事引入。通过学生眼、耳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这几个声母。
首先告诉学生在一个美丽的绿色森林里,什么升起来了,课件出示情景图,学生说一轮红日升起来了,红日的日就是r的读音,
板书r,紧接着问学生,在图中发现了那些动物?学生说发现了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狮子的狮念的轻一些就是sh,引入sh
的发音及板书,接下来问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学生说出吃猴子,从而导入ch及板书ch。猴子被狮子吃了吗?为什么?学生用明亮的眼睛看到树上一只大猴子伸下一根树枝拉小猴,树枝的枝就出现了zh
并板书。从而总结我们今天就结交这4个声母朋友。这样故事引入后,编一首儿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救猴。”最后,老师带读儿歌。
3、联系表音表形图,探究发音
1、小组学习
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事实证明,凭借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自己尝试,就能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欢乐,同时也树立起学好拼音的信心.
在这里我出示表音表形图,让学生单独来学这4个声母。先让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体会怎样才能读好这几个声母,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读,圈出不认识的字母,并想办法去学会它。其次,在4人小组互说体会。然后在学生汇报中总结发音要领。最后给学生范读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这几个声母,以各种方式自读声母。
2.游戏巩固
拼音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简单的游戏,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使枯燥的字母富有生命,把书写看成是把声母送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朋友,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游戏一听音取卡
把自己准备好的卡片摆好,老师念音学生举卡,进一步巩固发音
游戏二找一找,送回家
课件逐一出现音节zhu che shu ru 找一找声母zh ch sh r
分别藏在哪个字里?学生自读音节,遇到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这里是练习拼读教学。
出现四线三格,把它们送回家,学生上黑板贴字母卡片。这里教学zh ch sh r 的正确书写。
游戏三看谁记得牢
它们已经送回家了,看看怎样记住,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说说,学生用各种方法认清形。
4、学习zhi chi shi ri
1. 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zh ch sh r 也交了几个特殊朋友,课件出示zhī chī shí rì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其他学生跟读,教师小结。请同学用喜欢的方式练读,可以自读、互读、“开轮船”读……
2. 与汉字对照读
给它们戴上一顶帽子,让学生认,课件出示。学生自由练读,同桌检查读、汇报读。
5、巩固练习
小朋友,交上了几个新朋友,以歌声来祝贺自己,老师边配乐边教唱语境歌,学生喝着节奏跟唱。这里恰当的利用音乐课的资源,注意了学科间的整合,既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的拼音。
6、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该回家,师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边唱边做律动。
鼓励学生表现好,并且以“今天晚上如果谁梦见了拼音乐园的朋友,明天可不要忘了给老师、同学说说”新颖的课外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再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语文5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童区寄传》,作者柳宗元(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童区寄传》是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性灵愚慧”为主题展开。《童区寄传》是一篇文言文,主要记叙了少年区寄遇劫的经过,赞扬他善于抓住时机,沉着果敢的行动,表现出他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这篇文章语言简炼,层次清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跌宕,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区寄性格的写法.
3.培养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的斗争精神.『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文章,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常用文言实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因为我们的学生程度不一,文言文的基础不好,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式.
2.培养机智勇敢不畏强*的斗争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我们现在都多大了?我们这么大了遇到困难会怎么处理?我们知道有哪些十二三岁的小英雄?今天我们跟着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看看在他的笔下给我们讲区寄的故事的?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童区寄传》.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要把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说说,然后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郴(chēn)荛(ráo)遽(jù)惮(dàn)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范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请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并注意断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这一环节中还应该让学生翻译全文,让学生在译中读在读中译,解决教学重难点1。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翻译全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讨赏析,以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1. 结合传记特点,分析人物的基本情况.
2. 试描述区被劫持的情况.
3. 区寄为何不愿做小吏?
4. 如何理解区寄杀死第二个强盗后,"因大号,愿以闻官"?
5. 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区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五个问题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重难点2。
环节4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方式塑造了区寄这一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形象,也请拿出我们手中的笔用这种方法写一个片断.
好处: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环节5课后作业
1. 抄写文中生字词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做课后练习.(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2. 查找柳宗元的文章,或找同一类的文章与本文进行比较阅读.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受贼劫持,伪作恐栗,巧杀睡贼(动作)
再次被劫,巧言诱贼,再杀余贼(语言)
刺史奇之,留为小吏
乡之行且缚者,侧目不敢过其门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江南》是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生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游戏活动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生字,能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等,同时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知识。
三、说教学设计理念
1、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
2、说设计理念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一年级学生学习更在于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图片辅助教学,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其中也安排了游戏学习及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贯穿于整堂课的学习。使课堂形式丰富有趣,也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创设和小伙伴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为两课时,这里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我主要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江南美景图片
(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都很陌生,一年级学生又是刚入学不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为消除其紧张心理,特意安排学生欣赏美丽的江南图片,让学生放松,同时营造优美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赞美江南,过渡新课
(在观看了图片后,教师因势利导的进入新课,带学生去江南)
(二)趣味识字
1、游戏——摘荷叶
出示贴满荷叶、荷花的小黑板,让学生上台来采摘自己喜欢的荷叶,荷叶背面有本课的生字,该生读对了生字才能摘下荷叶。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生字,增强了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2、巩固生字
课件出示荷叶图,荷叶上有生字,请学生依次读生字,课件发出掌声表示鼓励。本环节也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认读生字。
(三)朗读训练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
(2)同桌读(通过两人互读,帮助纠正字音)
(3)指名读(让学生试读,教师加以指导,纠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4)齐读(在集体的朗读下,进一步帮助个别学生纠正字音)
2、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教师有效的范读,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模仿的榜样)
(2)学生模仿教师练习读(给学生时间练读,充分发挥儿童爱模仿的天性)
(3)指名读、检测(检测学生的朗读、针对不足加以引导、纠正)
(4)齐读(集体读古诗,训练学生读出节奏)
3、师生对读、赛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A、教师与学生对读;
B、男、女生对读(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古诗)
(2)快慢赛读
(教师与学生赛读,通过快慢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读古诗时的快慢)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4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三单元“摘果子”一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学生对减法的含义体会不深。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及必要性。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我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目的为:
知识目标、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出并读出算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语言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观察操作,练习,讨论多种方法交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中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三、说学法
学生本课中通过观察操作,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创境——探究”教学模式,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复习准备,创设情境
l 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摘果子”这一情境。“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园,自然过子里的果子成熟了,兰兰提这篮子来摘果子。她请我们一起去,你们说好吗?那我们出发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渡到第二阶段。
(二)探究新知,总结规律
首先让学生看图观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兰兰摘走几个?还剩几个?教师引导学生讲图意提问题,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问题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减法应用题打下基础。接着指名列式计算,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读算式,认识减号。为了加深对减法的理解,我问:“你是怎样知道
还剩3个果子?为什么用减法算?”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寻求不同解法。
为使每个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建立在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同桌摆铅笔的小练习。一人说另一人摆。最后我引导学生: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与减法有关,你能举例说明吗?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减法,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进行小结质疑:兰兰见到同学们学得这样好高兴得忘了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谁能告诉她?如果没有问题进行第三街段。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练习是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看图填算式。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一步掌握。2算一算检查学生离开图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3到5题也是看图计算。其中4,5题答案会有不同的结果,只要学生解释合理,我都给予肯定。为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我设计第6题是比较大小。这道题我采用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合作解决困难,让他们每个人都产生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 因素。最后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游戏“摘果子”让孩子们在玩玩,笑笑,算算中结束本节课。
(四)全课总结,强化新知
一堂课的结束,要让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我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节课我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自主感受,协调发展。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5
一、 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 我对教材的理解
1、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Flash课件,为每两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纸和十个卡片苹果。
三、 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 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 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课堂,故事主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这,我就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9?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孩子们喜爱的魔术表演情境,让学生边看魔术表演边复习1?——9的数数过程,并体会“9添上1就变成10”的过程。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可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朵花、10颗星星……”最后让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数字娃娃找家”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这里先是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5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创设了神舟六号发射现场倒计时的情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了能够与宇航员一起倒计时而喝彩。整节课的气氛到了高潮时刻,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不正是同时和他们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科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吗?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活动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现在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了,果园里的叔叔想请全班同学来帮忙摘苹果,但苹果摘下来以后,要把它们放到这2个筐子里,同学们想想,如果让你来放的话,可以怎么放?”学生以同桌2人为一组,自己进行分工:一个负责写记录表,一个负责分苹果,然后,让学生看着这些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展示,学生说出了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是:看到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的组成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发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边的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猜糖游戏和对口令游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为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65页“做一做”和第67页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今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课文说了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全文语言浅显,体现了母女真情。
二、说学情。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的同学较多,大多都是家中的小皇帝,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根本就不懂得去关心别人,去体贴别人。因此,老师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希望恩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去体贴他人。
三、说学习目标。
鉴于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本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能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学会讨论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领悟到要学会关心身边爱自己的所有人,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四、说教法
本课教学安排用两课时完成,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所采用的教法。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中,我将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
1、读中悟情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2、伴着音乐朗读,读中感悟。
从平时的接触中知道,唱歌是孩子们的最爱,我设想如果在课堂中应用的话,效果应该说是不错的。而且从一些公开课上,也时常能够看到同学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课文,使朗读有更大的收获。因此在本堂课中我也想尝试一下,让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读,从音乐中感悟,从读中感悟。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识字,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的任务是写字。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程序如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课前播放《生日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自然段。(引读第1、2自然段,并理解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3、4自然段。(通过朗读理解这两个自然段。)
3、配乐分角色朗读全文(课件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师生共读)
4、小结: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精心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爱护着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向课文中的小云一样,多关心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妈妈。
(四)拓展练习。
(五)写字练习。
(六)总结谈话。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7
说教材:
《分与合》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会学习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4和5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说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了解4、5的数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
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设置多种问题情境来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经历“具体→抽象”的探索过程。所以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使用“数学课件、教具图”等直观教具。
关于学法,新课程的最高理念为: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做到好学、乐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经历了探索、交流的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提升技能。
说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忆旧迎新趣味导入。
2、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3、自学指导展示评价。
4、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5、巩固诊断夯实基础。
出示课题,开始新课
环节一、忆旧迎新趣味导入
出示课件,复习巩固。
环节二、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三、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四、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五、巩固诊断夯实基础
出示练习题。
课堂总结:你今天都学习了什么?能不能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8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日月明》,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一篇课文,它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因为字意的理解基本上可以通过会意字的特点进行分析。因此,我把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上。《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认了以下几个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汉字。
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激、促、查、教”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以达到“生成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整篇课文我贯彻了一个闯关的情景,而在这个情景中我引入了学生非常熟悉和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人物,这样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闯关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从而也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这是一座识字城堡,里面住着识字大王和小王,看到这样美丽的城堡,同学们想不想进去呢?(想)好,那你必须先通过老师的第一关:说出城堡的名字(日月明)(课件出示)。
2、齐读课题《日月明》。
过渡:很快城堡的门就打开了,我们就随之进去了,可是奇怪的是我们发现城堡里没有任何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还没过第二关:读生字。(课件出示)
(二)多种形式,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汇报: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读。(老师随即贴出相应的生字)。
3、学生齐读。
4、小老师带读。
5、开火车认读。
6、卡片游戏
7、去音读生字。
过渡:过了第二关我们就认识了这个城堡里的识字小王,那你还想认识谁呢?(拼音大王)下面就让我们来过第三关:记字形(课件出示)
(三)牢记字形,理解会意字
1、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一部分生字)。
2、猜一猜:通过图片猜是什么字 ( 另外一部分生字)。
3、你觉得我们今天所学的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有趣呢?),引出会意字。
4、你能给这些字组词么,能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吗?
6、指名三名学生上台完成老师的板书。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成为比识字小王更厉害的识字大王呢?那就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吧!
(四)朗读课文、感悟会意字
1、学生齐读词语。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生对读。
4、学生拍手读。
(五)课外拓展,加深理解
1、你还知道和认识哪些会意字呢,和大家一起说一说吧!
2、生活中搜集更多的会意字,并把它讲给爸爸妈 妈听。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9
我说课的题目是《谁画的鱼最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九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为欣赏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通过欣赏农民画让学生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表现一条大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色彩、花纹,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能大胆的作画,画出一条大鱼及鱼身上美丽的花纹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好习惯,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大。
四、教学方法
本着“高效课堂,快乐教学”的理念针对一年级学生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分散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课特点,课中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景导入法、直观教学法、指导观察法、启发想像法等;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
五、教学过程
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本课的教学中。(直观了解鱼的形态各异;感受自然的美。)
讲授新课
(一)首先通过图片分析鱼的外形结构
(二)接着出示很多美丽的鱼,分析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先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条小鱼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发现小鱼的各种外形,花纹和色彩。
(三)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纸上画一条大鱼,出示两条一大一小的鱼,通过对比发现哪一条更适合,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应该怎样画一条大鱼?接着我示范如何画?采用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
(四)接着出示一条更大的鱼,再这条大鱼的对比下我的鱼就显得小了,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对比。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老师画的鱼变大?通过欣赏农民画家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添加小鱼和人将大鱼衬托的更大。
(五)出示我事先完成的一幅作品,再出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赏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海底绘画比赛,将评选出最大最美的鱼。
在评讲环节,我让学生做评委并评选出优秀评委,一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在点评的时候学习借鉴其他学生优秀的地方。
最后让学生投票选举出本次比赛最大最美的鱼,并颁发奖品以此作为鼓励。
六、小结
小结的部分我依旧通过欣赏海底世界的录像来结束本科的教学,一是将学生从比赛创作中拉回到课堂中,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鱼儿。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0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低年级的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学就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足以证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一、说教材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60—61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理解了位置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它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和掌握其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倾听与交流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用生活中有关“左右”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渗透“事物之间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认识“左右”位置的关系,准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况下体验左右的位置,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使课堂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在愉快的“玩”中巩固了知识。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5)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所以本节课利用多种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2、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境激疑
新课开始,我利用课赛情境,让高兴的同学举手。从而引出课题:《左右》。
二)、互动解疑
1、说一说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常用左右手做哪些事情?
学生举例的过程,既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基础的过程,也就是他们自己熟悉左右的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象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样,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充分感知自身的左和右,让他们在各自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玩一玩
通过带着学生玩“举右手,抬左腿、摸左耳??”这些“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帮助学生借助身体器官认识并正确分辨左右。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右手为突破口,借助身体的器官,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领会左右的含义,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通过自主寻找、合作讨论、游戏反馈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合作交流的能力,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与合作性。
3、摆一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叙述摆学具,通过摆的活动,让学生把身体的左右迁移到生活中来,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在听老师的叙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如何用语言来叙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东西,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三)、启思导疑
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握手,请学生判断,老师是用右手握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老师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
相对,用右手握手方向刚好相反。通过质疑、释疑,让学生发现“左右”的相对性。
四)、实践运用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是谁?
2、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课本61页练一练第3题)
3、我问你答
4、拓展延伸
有一个小朋友要上楼,你能告诉他应该走哪边吗?
如果他不走右边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
你知道为什么“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了吗?
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他们都是靠哪边走的?
走路时我们要注意什么?(结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结: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交通规则,我国规定每个公民都靠自己的右边行走或行车。现在请同学们都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一走歌谣:同学们,请记住,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闹。走马路,也靠右,安全第一永记住。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体会吧!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1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9加几》。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内容。它包括课本96-98页的例1、例2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一、说教材
《9加几》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能够准确的计算10加几何相应的减法。这些知识都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内容也为以后学习其他数的进位加法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习目标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指定了以下学习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题目;同时,学生在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中,深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打打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凑十法”,因此,我确定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中我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的进行判断和推理,但思维水品总的来说还很低,思维过程往往只依靠具体的表象,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更高效的完成本节课预设的各项学习目标,我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教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与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旋律,结合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世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法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再加上他们入学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充满约束的课堂容易产生烦感,虽然孩子们身上有这些小缺点,但是他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是值得我们惊讶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活动得出极端9加几的各种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凑十法”,本节课我准备了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每位学生准备18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称个,是真个教学活动的呈现。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应该体现“身边的数学”这一特点。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境为切入点,利用课件展示我校学生在运动会上精彩表现的照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在追问孩子们是否想继续参观,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此时的学生一定都是情绪高涨的,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让学生接受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便可继续参观。
挑战的目的就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件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复习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首先,利用口算卡片展示9+( )= 10和有关计算10加几练习,然后以天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一个数可以分成1和几”,最后,让学生口算9 + 1 + 1 =( ) 9 + 1 + 5 =( ) 9 + 1 + 3 =( )。这三项挑战内容的设置层层递进,为本节课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做好了准备。
顺利闯关的孩子们一定很兴奋,适时用语言对学生的情绪加以控制,让孩子们用数学的视角去参观运动会的场景。
第二个环节: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时我将例1和例2结合起来,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为三个步骤来教学。
第一步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一步骤中,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过程,由于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回报结果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汇报的情况可能会有三种:(1)数数法,即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3)先将外面的4盒分成1和3,将一盒放进箱子里和原来的9盒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10 + 3 = 13。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我安排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的开始,我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来观察例1的主题图,让他们说一说图上包含的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9 + 3 =
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9 + 7 =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归纳算法,巩固记忆,这也是本环节的最后一个步骤。根据一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深刻理解“凑十法”的过程是有难度的,必须将这个抽象的过程形象化、转变成自身的时间,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此时,我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与例2的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活动后进行汇报,请学生到讲台上讲述操作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在计算9 + 3时,可将3分成1和2,1和9凑成十,10 + 2 = 12;同样的,计算9 + 7时,可将7分成1和6,1和9凑成十,10 + 6 = 16。(板书)这时黑板上已经有了三个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这三个算式都是关于9加几的加法,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产生“分小数”的想法,对这种敢想敢说的行为要加以鼓励,可以让学生采用像板书上呈现的方法来验证“分小数”的想法是否可行。
第三个环节:巩固新知,灵活运用。
通过本环节的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真实的掌握学生对于新授知识的理解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部属。一年级的学生好胜心强,表现欲高,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据这一特点,我安排了3个练习。首先,用课件展示菠萝、苹果的实物图,色彩鲜艳的水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通过此题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个练习时根据图意写算式,先让学生互相说题意,然后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处理第三个练习时,我将简单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再把他们放在“梯子”的剪贴画背景中,让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再让学生寻找规律,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加数都是9,每个算式中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这个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少1,适时追问这个1到哪里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了十,从而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全科总结,完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着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对于本节课的小姐,我也尝试着让学生来参与。学生通过说本节课的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做一总结,方便日后复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六、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已经都呈现在黑板上,在设计板书时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简洁易懂。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637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第八课时,所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练习课,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由于图中第一次呈现大括号的形式,所以教学中需要教师作适当地讲解,对图中每个符号的出现,都应让他们清清楚楚,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
义的理解。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3、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大括号、问号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准确熟练地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图片、小棒等。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大部分学生对猜谜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有极大的兴趣。经过两个月的常规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正在逐步的得到规范,有了初步的数感和问题意识,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很欠缺,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训练。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情境教学法。
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具体,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企鹅在冰山上玩耍的情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验到用数学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找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在这篇浅显易懂的课文中渗透着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不要事事依赖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炼,就能学到本领。
根据课文及本学段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从而对学生渗透自强自立的良好思想。
二、说教法
1、以学生为主体。
现在我们非常提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上课中我总是将尽可能实施这一教学思想,不断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达到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根本目的。
2、以读为本。
在读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这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唯一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朗读安排的层次性,力求做到每次读课文都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学生互读、评读、跟读、表演读等形式组织教学。
3、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何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习课文相融合,使其不枯燥,做到有的放矢,这是我们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备课中我发现课文中的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十分相似,所以我安排了一个仿照课文说话的训练。在之前的教学中我通过一系列的读不断巩固学生对这一段文字的了解,提高熟练度。并在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每段中反复的部分,帮助学生完成说话。
三、说学法
1、游戏法。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尽可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抢答、擂台赛、表演等富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在高涨的热情中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安排了几次合作学习,如讨论识记字形,互读课文、表演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并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风。
3、角色换位法。在学习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课文中的某一动物,你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很有利于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突破难点,真正实现人本对话。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我决定用两个课时来完成,在第一课时主要是进行生字的教学,并做到读通课文。第二课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对话,并为下一步的语言训练做好准备。同时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附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小鸭和老鹰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认识他们吗,并讲讲自己对他们的.了解。(直接了当地导入较节省时间,简述两种动物的特点将为理解妈妈的做法埋下伏笔。)
2、你们愿意听听他们的故事吗?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用教师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课文中。)
二、自主识字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课文,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
2、圈出生字,和每个生字宝宝打三声招呼。
3、开火车带拼音读生字。对于平翘舌,前后鼻音要做重点指导。
4、如果生字妈妈的拼音帽子脱掉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呢?
(在小组中讨论识记字形的方法。)
5、 抢答游戏。在黑板上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老师指哪一个,学生抢答。并选择一个学生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还可以多请几个学生来说说可以和哪些汉字交朋友。回答对的发给小红花。
三、再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1、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相信这回再来读课文一定难不倒你们!
学生在小组中再读课文,鼓励较好的学生帮助差生。
2、师:在读之前谁能给自己第一遍读课文提提要求。即读准字音,还要流利。(在读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可以让接下来的评读更有方向性。)
指两个小组派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可用擂台赛的形式。
3、生评读。评后可再请两人读。
4、出示挂图,找找哪一自然段讲图上的内容。
5、愿意读小鸭这一部分的孩子站起来读,坐着的读写小鹰的一部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读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指导。
四、写字。
教学“自、己”两个生字。
1、师范写,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生书空,练写三个,师巡视
3、根据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摘果子游戏,读生字词。
二、教学小鸭学游泳一段。
1、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可用换位思维法,想想你若是这时的小鸭,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会怎么想?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之前也提出朗读的要求,要读得有感情。
3、评读。(在评读理解中可相机让更多孩子来读好对话)
首先指导学生读好小鸭的口气。而后在这里我是这样来突破本课难点的。
师:鸭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鸭的?(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吧。)
还有另外一只鸭妈妈说:“好,我带你去吧。”说说你觉得哪一个妈妈更棒,说说理由。(在引导理解时要注意鸭子自身的特点便是天生会游泳,所以妈妈鼓励她自己去游并没有危险,反而能鼓励小鸭学会自己解决困难。)
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 教学小鹰学飞翔一段。
1、过渡:刚才同学们学得特别认真,读得也很有感情。现在我们还要学习小鹰学飞翔这一段,有一位同学说:“老师,你带我们来学吧。”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来回答呢?
(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段的强烈愿望,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说说想要怎么来学习。)
2、在小组中自主学习。可鼓励学生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来学习。
3、(反馈)鼓励学生认真听,认真看,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4、自主选择角色,朗读全文。
四、语言训练。
1、鸭子会游泳,老鹰会飞翔,你还知道其他动物有什么高超的本领吗?
(如猴子会爬树,猫会抓老鼠。)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如下句式:
XX说:“妈妈,我想——,您带我去好吗?”
妈妈说:“XX,你自己去吧。”
过了几天,XX学会了XX。
3、让学生来争当小作家,也来说一说,发小红花奖励。
(这个环节需要前面的教学做充分的准备,这个句式起到了一个“拐棍”的作用,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顺利地进行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1、说说你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当你向父母请求帮助时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今后爸爸妈妈要帮你,你该怎么做?
2、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这第二点是课后的习题,大概要说,我觉得直接这样问不是特别好,你再考虑一下。)
六、写字教学。
教学“东、西”两个字,教法基本同上节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小学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规,将
一组词语组成了韵文让学生认读。内容是:太阳闹钟小
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
四组排列整齐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忆。
课文配以相应的图画,不仅能使学生借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认识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写“鸟”字,认读其他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按顺序仔细观察图画,能把图画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初步训练学生健康的生活常规,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本课时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按笔顺正确书写“鸟”字。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辅以直观教学法,联系生活等手段组织教学。
学法: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习韵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说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画出当上小学生后一天中你最喜欢做的事,并用拼音写一句话。(这个课前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了选择的余地。)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一)、借助音画,激情导入
1、听《上学歌》,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2、你为什么要来上学?
3、小组交流绘画:当上小学生以后一天的生活并读一读写的句子。
(直观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伴随激情的对话和优美的音乐,将识字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的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由发言,展示识字途径
今天,老师把大家喜欢的词语都收集在一块了,咱们一起走进早晨的生活,去学习喜欢的词语,好吗?(课件出示全文)这些字你认识吗?
认识哪个就读哪个。
还没学呢,怎么认识的?
(简单一问,展示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方法及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对其他孩子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想在课外多识一点字。)
(三)、自学词串,整体感知
课堂上还有这么多字不认识,怎么办?
1、小组里读读生字,会读的读给大家听,不会的互相帮助。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获得发言权,特别是一部分胆小、后进的学生,也能在组内得到表现的机会,而不是让课堂成为几个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同时,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是释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2、开火车读 ,六列火车同时启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后,开火车读,六列小火车同时启动比赛读。更好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团结互助性,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逐行学习,说话练习
1、教师引导,学习第一行
(课件出示鸟叫,闹钟响)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觉呢?
你们看,图上画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图片1)(调动学生的眼耳等多种感官,增强识字情趣,使之出现思维异常活跃,情感特别丰富,识记创新能力较强的状态。)
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闹钟也响了,好象在催小朋友们赶快起床呢!
(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随时评析纠正。
齐读。教师评价小结,老师也感受到了这是一天生活的开始。
2、小组互帮,学习第二行
组内观察图画,练习说话
一起拼拼生词,读一读
说说哪些生字最易读错.最后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3、集体自由发言,共同学习三四行
观察图片,说说顺序(先……再……然后……说话训练,同时结合生活常规教育)
自告奉勇,读读生词
当当老师,评价优缺
做做演员,朗诵表演
第四行同样采用集体自由发言的方式学习.
(从教师引导-小组合作互帮-集体自主学习,由扶到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朗读、说话、表演等学习活动,应采取积极、肯定的评价,要“准备好一百顶高帽给你的学生戴,让他们天天带着荣耀回家。”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赏识,以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五)、再读韵文,体会韵味
(出示整篇韵文)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的,可是你们串起来读啊,让人觉得很美,就像是一首小诗,所以我们叫它韵文。轻声读一读韵文。
你们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韵母变色)
瞧,发现了什么?原来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怪不得读起来这么顺口呢!
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强调韵尾,做动作)
老师读得怎样?
老师为什么能读得好呢?因为老师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多美又多有趣!你们想试试吗?(放flash)(通过放电影这一形式来指导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树立了模仿的榜样,同时也教给了朗读的好方法--想象朗读法.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看完动画,提出要求:小朋友们也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读通顺,还不能一字一顿,也不能拖腔。
齐读。指名读。(在学生诵读时,不光要求他们读正确、通顺,还要防止一词一顿,也不能拖腔,速度要适中,语气要轻缓,最后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在朗读韵文的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在这些词里,你最喜欢哪一个?用它来说句话。两个呢?三个呢?(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练习用上一到三个喜欢的词逐渐把话说具体。)
(六)、利用游戏,复现生字
六个小组来比赛,每组选一个小朋友上台背对屏幕猜词。然后逐个出示生词,其他小朋友可以用动作、语言来描述,猜的小朋友从生字卡中把这个词找出来。答对小组得金星。
(利用游戏形式,复现生字,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本课的生字。)
(七)、 掌握姿势,写好汉字
首先我请学生回忆写字时的注意点.接着
1、唱写字歌,作好写字准备。
2、(出示“鸟”字)古时候的人看见小鸟的样子,造出了“鸟”字,请你仔细瞧,发挥你的想象,说说它的哪些部分和小鸟很像?
数数有几笔?
找出已学过的笔画。
学习新的笔画,书空。
3、在田字格中边范写,边讲解要点。
4、在习字册上描红。
(在写字教学中从描红入手,仿临结合,在书写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在内容上做到难易区别对待,不平均用力,力求事半功倍,低耗高效。在写字过程中,努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最后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
(八)、扩展延伸,发展思维
1、小组讨论交流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早晚或星期天的生活常规。
2、集中交流,练习仿说(可以用自己的话,能模仿书中的词串练说更棒,可以是一句或多句)。
如:爸爸的晚上
落日门铃回家
晚饭洗澡看报
电视脱衣睡觉
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从教材入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练习仿说,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在练说中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思维的多维性,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言给予相应的鼓励。)
(九)、作业
必做题:
1、临写鸟字四遍。
2、背诵韵文。
选做题:
1、学着文中的图画画一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规。
2、学着文中的图画,拍摄一组家人(爸爸、妈妈、爷爷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规画面。
( 作业采用自助餐式的,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择题而作。作业设计注重对字词的巩固和对课文的适当延伸,并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尝试。不追求结果,重在过程参与,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选择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5
说课的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识字(二)中的第三篇课文《菜园里》。本课以一幅菜园丰收图为背景,配有九个蔬菜名称,和一首带有六种蔬菜特征的韵文组成。本文极具生活特色,体现了让学生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的意识。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又能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加以巩固。
说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跟着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场,对于各种蔬菜的认识也是来自于饭桌上的。又因为一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结合图片展示蔬菜及名称,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字,感知生活。
结合本课的特点,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随父母去一次菜市场,认识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张你认识的蔬菜的卡片。2、课件,生字卡片,蔬菜图卡及词卡。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说教法:因为本课以识字为重点,把看图、识字、学词结合起来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生字、新词,解读来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读教学中,我采用领读、开小火车读、你听我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识字教学中,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相结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说教学过程
遵照学生从直观到形象的心理认知特点,我为第一课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兴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说:“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如:我课件出示买菜画面,并出示九种蔬菜的实物:“这节课我们要给它们贴上标签。”这种实物的出示,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形象教学,又调动起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九种蔬菜。
当学生为九种蔬菜命名感到为难时,出示儿歌,通过小组读、讨论,判断九种蔬菜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探究。在教学前,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引发学生积极质疑,主动探究、思考的习惯。
三、主动识字。
在认识了各种蔬菜后,利用给蔬菜贴上标签的游戏,引导学生主动识字。教师用“用什么方法来记这些字呢?”既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权力,又能让学生在原有生活实际基础上快乐地识字。识字后,通过各种游戏让学生加以巩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四、读中感悟。
字词的教学离不开文本,学习字词又是为了能更好地朗读、理解课文。字不离文,文不离字。在学生学会了本课要学的生字、新词后,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到文本中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节。本课的儿歌琅琅上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因此,我通过合作组读、同桌读、对读、齐读、指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蔬菜的特点,体验读书的快乐,同时通过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学有空间的情况下设计了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儿歌,给你知道的蔬菜编儿歌的环节。既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识字,又强化了学生对其它蔬菜的直观形象认识;既培养了美感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补充,确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写字。
一堂课中,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写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我安排了“卜”“心”的书写教学环节。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努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1-29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说课稿11-08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说课稿12-09
关于美术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04-18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7-27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说课稿11-03
小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15篇)11-29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20
【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说课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