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3-01-06 12:06:14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汇编15篇)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塘童趣的夏天,让我们欣赏到了生机勃勃的荷叶,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以及他们快乐的心情。课文语言活泼清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能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特别是低年级,就更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的运用,都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篇课文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再相互学习,充当小老师,给自己的伙伴纠正错误,让孩子更加自信,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齐读、分角色读。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4.动作记忆法。每一自然段都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表情动作,还有言语情感的变化。让孩子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并记忆教学内容。

  学法: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充当小老师教大家读,入情入境理解文章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一个轻松的话题导入课文。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很快进入正题。这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荷塘美景,把孩子们带到了绿意盎然的荷塘边,让他们欣赏生机勃勃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唤起他们对夏天、对荷叶的热爱之情。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课文中还有几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美丽的荷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哪些小朋友。就此很快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集中孩子们的思维,导入课文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本,整体感知。

  告诉同学们要想表演好,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美。这样很自然地将孩子们的视线转移到了课文上,激起他们主动读懂文本,读好文本的积极性。孩子们根据要求选择自己爱读的一段,通过自读、范读、指导读、评议、小组合作推选读书代表这几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展示出来,有了前面的感情铺垫,孩子们的表演就更加放松自然。

  (三)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这就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教同学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男孩女孩分开读,提高注意力。不仅要识字,还要记忆,采用分解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语音记忆等方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扫清障碍后,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让孩子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能够背诵课文的目的。

  (五)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除了课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会有哪些动物、植物会对荷叶说话呢?它们对荷叶说的内容是什么?给孩子们设定想象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来组织语言。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趣味浓厚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猴子在下山时,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看见什么都喜欢,但抓到这个丢了那个,结果一无所获,只好空手而归。本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洁生动,五个自然段分别对应五幅插图,如同连环画一般使小猴的动作、形象更加直观化。

  二、说学情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体系来看,这些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以及本期前两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五、六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说说故事情节。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有目标,要有始有终。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本课故事性强、画面丰富、结构类似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的情景教学法。

  (2)以扶为主的扶放教学法。

  (3)读思结合的品读感悟法。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课文。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我采用谜语激趣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问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然后随机出示小猴子的图片问,谁能有礼貌地跟小猴子打个招呼?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小猴子的距离,重点强调“猴子”的“子”要读轻声。接着相机板书“小猴子”,并提醒注意“猴”的书写,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想办法记住“猴”字。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猴子,你觉得它今天心情怎么样?对了,它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它要下山去啦!我们也一起去,好吗?相机板书“下山”,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用一句话过渡下一个环节:这只小猴字在下山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师生协作,自主学习。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运用学生已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课文的体会,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活动过程中:

  1.首先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有几个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图画。再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出示课件):

  (1)小猴子下山干什么?

  (2)它下山到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第(2)个问题。最后请各组代表一边看课件,一边回答第(2)个问题。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启迪思考:课文二、三、四段与第一段的写法是一样的吗?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归纳出第二、三、四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一样,都用了一个“小猴子( ),走到 ( ),看见( ),就( )。”的句式来写的。

  这时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师小结:课文的前四段写法一样,所以我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问:这只小猴子追到兔子了吗?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学习最后一段。这一段的学习中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图文结合明白小猴子最终一无所获,并让学生找出说明小猴子此时心情难受,却没有办法的一个词语?(“只好”)学生找对后,再启迪思考: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最后再由老师点评、鼓励。

  (三)创设情境,表演课文。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首先教师发言:刚才我们较好地学习了课文,你们谁愿意扮演这只小猴子,来表演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吗?

  挑选一个学生扮演小猴子,另外的学生可以戴上头饰扮玉米、桃子、西瓜和兔子参与表演。提示学生要注意“高兴”“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这些词的动作及表情。学生表演完毕,教师及时总结学生表演情况。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文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小公鸡和小鸭子》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容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四、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五、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六、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动物的头和它们的脚,引导学生连一连。(根据图片出示特征,进行连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和”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2.指导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2)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4.开火车朗读生字。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5.同桌互相认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大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结合插图,想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里?他们干了什么?指名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提供的句式说话。

  (3)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为什么小鸭子不能捉到虫子。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公鸡捉到虫子时的高兴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的着急。

  (5)指导学生感悟小公鸡的团结友爱的特点。

  (四)小结。

  师:学完课文,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选举代表上台发言。

  预设:学生甲: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学生乙:我懂得了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学生丙:我要像他们学习,做一个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课文主要讲了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提醒下,一次又一次才把通知说清楚。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明白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1个偏旁;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4.了解发布通知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三、说教法

  教学效果的成败取决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有:在认读生字时主要让学生采用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抢读等不同方式对生字进行识记。在组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时,我主要采用了自由读、同桌两人互读、指名读等方法。

  四、说学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特点及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法的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四大板块。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课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老虎、狗熊、狐狸、梅花鹿等图片,并配以音乐,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动物的名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

  2.在板书课题时,相机教学“动物”的“物”字,在这里要读轻声,认识牛字旁。

  3.再次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向学生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拼读,读准字音。

  (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标出自然段序号。

  过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接下来的这个环节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检查认读。

  (1)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小老师领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2)去拼音读词:打乱顺序抢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巩固对词语的识记)

  3.交流识字方法:利用白板中的计时器功能,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内交流。学生谈到的识字方法可能会有:

  (1)熟字加一笔、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

  (2)图片识记:出示熊、虎等图片。

  (3)组词识记:让学生在白板上拖动生字给“通、遍”组词。

  过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低年级的孩子的有意注意的时间非常短暂,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

  4.做游戏:猴子摘桃。

  (三)再读课文。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由于课文比较长,共有18个自然段,我挑选了生字较多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在反复朗读课文中读准、读通、读流利。

  2.接着读2—6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由于这篇童话情节反复,读懂了第一部分对于后面内容的学习就不难了。

  过渡:书写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本节课的一项教学任务。在指导写字时,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能力与书写能力,塑造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点”,利用放大镜将生字放大,让学生观察怎样才能将这个字写正确、写美观。

  2.教师范写,边写边说书写要点,学生书空。

  3.生描红,练写一个。

  4.在展示台上展出,师生共同评议。

  5.再次练写。

  (五)小结。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三、教学目标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生活实际,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四、说教法

  在这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现场感知法。

  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课堂开始我采用现场感知法,让同学们现场亲自感受一分钟,并与课堂的40分钟形成对比,从而使一分钟的概念形象化,为整篇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悟读法。

  整个课堂里,我始终贯穿着读。朗读时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初读,了解文章大意;再读,领悟时间的宝贵与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生字词的学习,也是在读中学,学里读。

  3.适时点拨法。

  学习生字词时,我们不仅要解释它们,更多的是创设情境以便适时点拨学生自己去领悟。并时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依托文本来教学。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五、说学法

  根据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于是,本课我准备让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现在,我将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课堂开始采用现场感知法,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4.教师指导写字。观察字形,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5.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二)读悟课文,把握大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而言,他们可以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课文了。所以,循序渐进的初读,不仅层层递进,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课文的第二环节,采用多种悟读方式。

  1.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语调。同时,教师引导复述课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几个镜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三)通读全文,感知质疑。

  我会请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从课文的结尾我们读到元元非常后悔,元元后悔什么?

  2.元元迟到20分钟,是因为元元贪睡20分钟吗?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的珍贵。

  (四)精读品味,升华情感。

  1.品读第1自然段。

  丁零零,闹钟响了。啊,元元该起床了,还得上学去呢。可是课文里的元元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学生读第一段。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2.品读第2--4自然段。

  引导抓住“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来体会元元“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叹息和心情。并指导朗读,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再抓住“好一会儿”“才”“跑”“眼看”“车子开了”来体会元元又一次的叹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并指导朗读,读出更多的叹息、焦急、后悔、自责的语气。

  抓住“等呀等”“一直”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3.品读第5、6自然段。

  引导抓住“红着脸”“低着头”“非常后悔”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元元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元,你会对自己说句什么话?

  4.梳理全文。

  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走进教室才后悔的?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出示课文中描写元元非常后悔的句子。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说话练习。

  (五)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为此做一下引导:“20分钟等于半节课,在半节课中,同学们可以学到多少知识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自己在半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迟到20分钟就等于错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而耽搁的20分钟是由一分钟引起的,可见一分钟重不重要呀?”通过这一反问,让学生在此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每一分钟都有很大的用处,进一步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加强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跟元元类似的经历。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课件出示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教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二、说学情

  一方面,学生喜欢《三字经》这种短小的韵文形式,这本身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另一方面,课文就意思的理解上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虽不要求学生能逐字逐句的理解,但需要大致理解意思。而对文字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课文的朗读,因此本课教学存在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认读“初始、初夏、性格、个性”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说教法

  从活动入手,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表演故事,配乐朗诵,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教师讲和学生说相结合,使学生对《三字经》的认识更系统、完整。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朗读。

  3.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同桌交流第一节韵文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请教老师。

  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

  2.课件出示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六)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第一道是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题是“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了“新”“平”“些”这三个字组成的不同的词语,意在培养学生通过同一个字组成不同词语的词语积累的观念和方法。

  二、说学情

  这篇课文内容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借助拼音,学生可以自己阅读并理解其内容。因为低年级学生常常出现与文中贝贝相同的丢三落四的情况,所以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四、说教法

  1.生字认读时多采用游戏的方式。例如:开火车认读、小老师领读、我是小小神枪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2.朗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认字、同桌对读相互帮扶、师生对读掌握语气、指名朗读检验效果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疏通自己朗读时的各种阻碍,以达到通顺流利朗读的目的。

  3.生词积累时用一字组词开花的方式,让学生爱上组词和积累,扩大自己的词汇量。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呢?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可以组成很多词,比如:家具、道具、刀具、玩具……

  “文”这个字我们天天都能和它见面,你知道我们能在哪见到它吗?(语文书上)那这个字还能组成哪些词呢?(文明、文化、文学、文章、文本)

  看看这个字由几笔组成?——教书写。

  (随文识字、随认随写)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游戏——我是小小神枪手(将生词写在气球上,让学生以射击游戏的方式来记住生字生词的读音)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想过为什么吗?(联系生活实际,将文本中的内容迁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惜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1.端正工整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会写字。

  2.读一读,记一记。(养成学采集并积累的好习惯)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以时间为序,通过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小朋友在不同的时间应该做的事,以及他的心理想法的变化。以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例,来告诉同学们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成长的事。

  二、说学情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让课堂充满乐趣,不仅是低年级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采用多种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多种形象直观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三、说教学目标

  1.会拼写、拼读本课13个会认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出本课的7个会写字,认识一个新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及理解本课的词语。

  3.感受并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同学们都形成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五、说教法

  本课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愿意识记的字、自己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记住字形,老师的引导只是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点拨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在课文感悟中,使同学们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六、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设问学生,你们每天都是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上学,这些事情都是你们自己愿意做的吗?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学习会认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

  2.教师拼读生字,学生跟读。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会认字的巧记方法。

  4.教师点评:本课的会认字中“接”的拼音是“ jiē”不是“ jīe ”;“觉”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 jiào ”,组词(睡觉),也可以读

  “ jué”,组词(感觉);“梦”可以拆开来记:木木夕;“伙、伴”都是和人有关系的字,所以偏旁是单人旁;“却”的拼音是“ què”而不是“ qùe ”。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一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戏和回家睡觉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玩踩影子游戏,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到了该睡觉的时间。而且他知道睡觉有睡觉的好处“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教师讲解“各种各样”这个成语的意思。

  2.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二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小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回答:做了睡觉和起床上学这两件事,他更喜欢睡觉。)

  教师讲解:从文中“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这句话能看出他更喜欢睡觉。课文中的小朋友虽然更喜欢睡觉,但是他依然选择了起床上学,因为他知道到了该上学的时间,而且他知道“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3.教师找同学朗读第三段,同时同学们思考: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欢哪一个?

  教师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往后按段落来朗读课文,对于朗读得较好的同学,教师应该给予奖励。

  (四)小结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时间观念,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并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事。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通过描述端午节去外婆家吃粽子的故事以及对粽子这种食物具体的描写,使同学们了解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和粽子这种食物,在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萌发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本篇课文,让同学们能够继承优秀传统节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可以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同时,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大部分学生会观察汉字的结构,能够找到关键笔画,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书写汉字。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粽子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读好长句子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够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会认字,学习7个会写字,认识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好长句子,熟读成诵, 当堂达标。

  3.在学生感受端午节过节吃粽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练习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培养学习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五、说教法

  在本文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教师把粽子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品尝,通过直观的互动方式来展开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六、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教师把亲手做的粽子带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且请同学们描述自己吃到的粽子是什么样的?什么味道的?(学生描述)教师揭题,《端午粽》。

  2.教师解释课题《端午粽》是两个词,端午和粽子。解释二者的关系: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吃粽子等节日活动。

  (二)检查预习,引导初读。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

  3.还词入文,再分节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三)重点品读,理解感悟。

  1.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教师朗读第一自然段。解释“盼着”一词表现了外婆渴望“我们”回去的心情。

  3.教师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的?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外婆包的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带有一股清香,吃起来又黏又甜。和我们刚刚吃的粽子一样。)

  教师讲解: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更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粽子的样子。

  4.教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外婆包的粽子都有什么花样?

  (学生回答: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教师讲解: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分给邻居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好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到幸福和喜悦。

  5.教师朗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讲解: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通过教师对屈原的介绍,使同学们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6.教师设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哪些传统习俗?学生踊跃回答,交流拓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7.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全篇课文的阅读都要带着幸福喜悦的心情。

  8.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对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在本环节,理解内容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方面培养。本课的长句子比较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读通的情况下再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感受端午节传动节日,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7个生字。

  2.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书空,记住笔顺。

  3.怎样写才好看?学生交流写字的要领。

  4.师范写,生练写,再投影作品展评。

  在写字教学时,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通过展示平台,我一笔一画地来教学生书写。虽然这样的书写速度很慢,但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操场上》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热闹非凡的图画,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分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注意力比较分散,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本节课,我们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写好足字旁。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照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

  4.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四、说教法

  我设计了让学生看图说、看图贴以及多种形式反复学习,内容上,有借助拼音和去掉拼音读,有读生字、读词语;形式上,有小老师领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领读、齐读,有开火车读、分组读、男女生读等。我还采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让学生认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和字形,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多种形式的学。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学生上课时操场上的图片)

  师:这是哪里?(生:操场上。师:这就是我们下课时的活动场所,板书课题)现在是什么时候的操场。生:上课时的操场。这时的操场是安静的。

  师:(听,下课铃响起了)。操场上一下子就怎么样了。生:热闹了

  (二)看图学习生字词

  1.师:指挂图,操场上的小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现在观察图片,谁能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体育活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小建议,我们在看图的时候要有顺序,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图片)

  师:我们试着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说。把话说完整。

  (1)好了,图上的体育活动,你们都说出来了。那现在我们看图学习汉字。借助拼音读这些词语。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我们现在去掉这些生字宝宝的帽子,看你们还会不会读。(出示没有拼音的词语)

  (3)看来我们的拼音宝宝帮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词语,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说吗?(操场上真热闹呀!同学们有的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玩得可开心了!)

  (4)师:这一课我们的书上出现了很多的词语和短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指名读生字,男女生比赛读)

  (5)去掉拼音宝宝再读。

  (6)(出示归类好的提手旁的字和足字旁的字。)师:谁来说说老师为什么这样分组放呢?看看老师这样排列的目的是什么?生:有一组是提手旁,有一组是足字旁。

  (7)第一组这些词语表示动作的是哪个字?表示打球时的动作的是哪一个字?从这几个动词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打、拍、拔”这几个字都是提手旁的字,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它们都是跟我们的手上动作有关)

  (8)第二组的词语表示动作的是哪些字?我们一起说。这些字都是跟我们脚上的动作有关,这些字都是足字旁的字。观察一下,足球的足和足字旁在书写的时候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是为了给右边的字留个位置。

  (三)指导书写“足”和“跑”。

  1.出示足和跑的结构、音节。

  2.观察“跑”在田字格的位置。强调书写时左小右大,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包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足”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最后的撇和捺要舒展,落笔在一条横线上,要站稳。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师评价。

  (四)朗读指导儿歌。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生字词,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汉字大闯关的游戏。

  2.大家都完成得很好,我们一起摘苹果。

  3.这些词语我们都认识了,我们就来大声地读儿歌。做到三个不,“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4.指名读。正音。

  5.齐读儿歌。

  6.儿歌是有节奏的,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停顿。师范读,标出停顿的部分。学生再读。

  7.出示任务单(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

  8.学习到这里我们也学累了,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关于运动的歌,来缓解疲劳。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个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本文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然后通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学中通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三、说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学“想”?师:在上课之前啊,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一瞧找个新朋友是谁??(出示生字:“想”)你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识它呢?(加一加,找朋友)教学“心字底”(板书)

  2、出示:“我多想去??”(学生说)

  (出示课件)在课前啊,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个问题,让每个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去的地方,小朋友们都想到了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你想去啊?

  3、哇,你们有这么多想去的地方啊。那么今天,许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旅行团去旅游好不好啊?旅行团还需要取个名字,你们想要取什么呢?

  (二)旅游识字

  1、我们要去旅游的地方可是好多好多人都想去的地方,(出示“北京城”)这个地方就是——北京城。

  2、北京城可是有很多很多很漂亮的景点。(出示景点)

  3、(出示北京组图)怪不得那么多人都想去北京城呢。哪个小朋友能准确读一读这三个字?

  教学“北京城”?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个“北”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这个字该怎么认呢?(找朋友,比一比)这个字啊跟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字可像了,这个字是?(比)?接下来这个字是?(京)谁来教一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记住它呢?(我们之前学会一个生字,这个字我来考考小朋友看谁还记得它。出示“惊”,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呢?哦,把惊吓的惊字的竖心旁给减去了就是北京的京字了。)

  还有最后一个生字小朋友,这个字是?(城)这个字又该怎么认它呢??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北京城)

  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北京城啊?

  许老师需要小朋友用你们的话来告诉我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北京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北京城。

  2、我们要到北京城啊,(出示火车图)就要坐上火车,坐火车啊可是要坐上很久很久的,要坐上两天一夜啊,因为北京啊距离我们这里很——(出示:遥远)。

  3、了解完了北京,我们“”旅行团就要出发啦。火车轰隆轰动轰隆地开了两天一夜,终于开到了北京,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地方是?

  (出示“天安门”图片)

  教学“安”字

  这个字该怎么记住它呢?

  看完了天安门,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天安门呢?谁再来说一说。

  4、看完了天安门,我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天安门前面的广场上。这两个字啊就是“广场”。

  教学“广”

  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5、(出示广场的图)每天啊,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这里,为的就是参观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是一个怎样的升旗仪式,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

  6、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每天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

  教学“升”

  这个字该怎么认呢?

  教学“旗”?

  这个字又该怎么记住啊?

  9、看完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小朋友们此刻心里有什么感受啊?

  出示: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你们能不能把刚才看完视频的心情透过朗读这一句话表现出来呢?

  这个句子比较长,不容易读好。我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在这两个地方稍微停顿一下,一定能读得更好。我们一起来试试。

  看完了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谁能够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出示:我多想去看看

  (三)指导生字“广”“升”

  1、教学“广”

  广场上的广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该怎么写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地观察田字格里的广字,数一数广字有几笔,每一笔再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师范写。?生练习写。

  2、教学“升”?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写?四、复习巩固?

  1、?我们参观完了北京了,要准备回家了,小朋友们是想要坐飞机回家呢,还是坐火车啊?

  2、想要坐飞机回家啊,那我们就要出发到机场去了啊,今天啊开飞机的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生字朋友,只有小朋友把它们的读音给读准确了,飞机才能开的又快又平稳哦。

  3、飞机游戏?

  四、总结

  我们终于回到家了,北京好玩吗?有一个山里的小朋友啊,他也可想要去北京城旅游了,我们下一节课再带着这个小朋友去北京旅游好吗?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夜色》是20xx年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以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勇敢的品质。

  四、说教法: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整体感知,个个击破”。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发散性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1、坚持识字为主。

  识字仍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要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坚持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识字教学。

  2、加强诵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低年级教学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朗读、诵读和欣赏、体味上,在读中引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指导学生的朗读要体现三个层次: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认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其次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三)整体感知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四)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彩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4篇课文。?《彩虹》一课主要描述的是富有奇思妙想的“我”站在“彩虹桥上”后的无限遐想,“我”为爸爸下雨,帮妈妈拿镜子,荡秋千“我”的裙子变出彩云从而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关爱家人的孩子。

  二、说学情

  课文的阅读的学习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学习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呼唤着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正确认读并掌握本课生字12个,会写7个生字,尝试造句子。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好长句以及问句。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了解“我”对家人的情感。

  教学时间: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3个课时。本节课是课文的第二课时。

  四、说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除了朗读课文以外,也要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学习相关的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主动探索。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以问题导入,回顾课文中的彩虹指的是什么?如果你有一座彩虹你会在它上面做什么?并翻开课本观察课本中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中的内容。

  (二)第二环节: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注意听文中字词的读音,以及听问句的朗读方法。并要求学生手指课文,注意听。然后再听完录音之后要求学生将文章的段落标出来,明确每一行空两个字的为一段。

  (三)第三环节:分析课文,领会内容及情感。

  这一环节,我只要安排学生在读中思考,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我首先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并让学生思考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学生明确桥指的是彩虹。并且指出“美丽的”形容彩虹,说明作者很喜欢彩虹。然后请全班女生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提醒男生看书听读音有无错误。随后找出第二自然段一共由几句话组成,并思考:“我”问了爸爸什么?“我”想用它干什么用?“我”为什么要下雨呢?学生找出答案,并画出重点句子,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我”对爸爸的关爱。

  同样的方法学习后面三个自然段。明白“我”对妈妈、哥哥的爱。

  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首先齐读段落,男生注意听字词的读音。随后,请学生思考:“我”问了妈妈什么?“我”想用它干什么用?“我”为什么要做月亮。妈妈高兴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并明白“我”对妈妈的爱。

  最后,学习第四自然段,由同学们齐读段落。并找出:“我”问了哥哥什么?“我”想用它干什么?“我”为什么要把秋千挂在彩虹上?哥哥会高兴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并明白“我”对哥哥的喜欢。

  (四)第四环节:朗读课文,深化情感。

  课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读中体会。本环节让学生再次分组进行朗读,随后思考,文中“我”对爸爸妈妈哥哥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明白“我”对家人的爱。

  (五)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将课堂进行延伸,思考:如果你有一座彩虹桥,你想在它上面为谁做些什么呢?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说,乐于分享能力。

  一系列的“读、悟、议”,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的目的。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静夜思》。这一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主题是家人。李白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说学情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对古诗诗境、诗情的感悟处于空白。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朗读古诗,结合诗句理解关键词语,在诵读过程中感知诗意、诗境诗情。

  四、说教法、学法

  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德国的教育学家底斯多慧说过,差的教师只会奉献真理,好的教师则会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在进行本堂课的教学时,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自己阅读、比较朗读、共同学习等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古诗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古诗教学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魅力,重现诗的意境,体悟诗的情感。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以“意境、情感”为教学主线,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挖掘简单字眼背后丰富的内涵,达到“入得诗境,悟得诗情”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特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识字读题。

  1.导言: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

  2.出图配乐,渲染揭题。

  3.板书课题,学生认真观察。

  学习“思”字:

  (1)结构;

  (2)回顾学过的心字底的生字,发现心字底的字的特点,进行组词练习,总结释疑方法。

  4.明确诗题信息,指导读好诗题。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过渡:真好听,安静的夜晚诗人思念什么呢?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入这首古诗。

  2.自由读: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借助拼音,自己大声读古诗,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读古诗,正音。

  4.学习生字。字宝宝想来考考大家?

  (1)学习后鼻韵母的生字:床、光、乡。观察变红生字的注音,你有什么发现?

  (2)认读后鼻韵母的词语:床前、月光、故乡 (小老师领读词语、四组轮流读准,读出美感)

  (3)识记“疑、举、低”三个生字。

  “疑”组词练习。

  “举”做动作识记。

  “低”学生交流识记办法,教师指导书写,学生先书空,后练写。

  5.朗读去掉拼音的古诗,要求声音响,读准确。

  (三)理解诗意诵读诗文

  1.指导读出节奏。

  (1)听老师读,注意停顿。

  (2)自行练读后,指名朗读古诗。

  (3)指导感知押韵,读好押韵:看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有什么相同点?

  指名再读,一二组和三四组赛读。

  2.指导读出意境。

  (1)借助图画,理解诗意.

  (2)出示望月图,引导看图,图画与古诗相结合说说诗意。

  (3)指名讲诗意。

  (4)带着理解一起读诗。

  3.感知诗境,体味诗情。

  (1)配乐渲染,进入诗境,想象说话。

  一轮圆月挂在空中,明亮的月光洒落在你的床前,好像( )。

  (2)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的比喻。

  联系以往学过的课文,理解“霜”字中蕴含的一分清冷,并指导朗读。

  (3)比较理解:诗人忍不住举头凝望,诗中“举”可以换成“抬”,“望”可以换成“看”吗?读一读,想一想,讨论一下。

  A.借助举重照片理解“举”,指导做动作朗读,体会诗人的心情。

  B.造句感知“望”的意味:用“看”造个句子,“望”呢?(板书:望月)

  C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4)想象说话,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望着这轮明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这时,他想对亲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思乡)

  (5)配乐朗读:是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无边无际的大地上, “明月与李白”对望,静夜里静思,他更加地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万般思念都化作了这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六、拓展延伸

  思乡思亲是永恒的主题,思乡诗还有很多,送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后同学们可以在我们的古诗书中找一找,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健康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能力。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少,对课文朗读的能力不强,正处在学习的开始阶段。不了解棉花这种植物的生长特性,现在学生的识字量在900字左右,能初步阅读课文,对益虫益鸟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祈使句请求的语句,读好文中的角色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害虫的科学常识。

  四、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动画激趣法”“游戏学习法”“情境演读法”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

  五、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得好。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方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3.有感情朗读法。

  4.积累词语法。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棉花,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出示“棉花”。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的用途吗?现在老师带同学们到棉花田里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好吗?请小朋友们站起来,展开翅膀,闭上双眼,慢慢地飞起来,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河流,慢慢睁开眼睛,咱们飞到了棉花田里。

  2.课件出示:瞧,这是谁呀?棉花姑娘在向我们亲热地打招呼呢!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棉花姑娘为什么哭了?

  3.同学们:棉花姑娘到底为什么哭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了课文你们就知道了!师相机板书课题——棉花姑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画出生字、生词)

  2.出示生字词、句子:多种形式的让学生反复地读、记忆。相机介绍蚜虫。

  3.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02页,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请6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2.现在你们知道棉花姑娘到底为什么哭了吗?出示第1自然段。相机理解“可恶、盼望”。并指导朗读。你们想知道棉花姑娘后来怎么样了吗?

  3.请同桌合作从2—5自然段中,把棉花姑娘请来的医生和那些医生会捉哪里的害虫,在课文中圈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学生反馈,师生评价。相机理解重点词语,提炼板书。

  5.组内分角色读读2—5自然段。

  6.请学生戴头饰表演课文。

  7.同学们,想知道现在的棉花姑娘开心吗?漂亮吗?请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棉花姑娘,现在你最想对谁说点什么?

  2.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益鸟、益虫?

  小结:这些益鸟、益虫会帮助人类除去害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今后遇见它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

  (1)今天老师带着大家飞到棉花田里,认识了棉花姑娘。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2)看来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马上就要和棉花姑娘告别了,棉花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选做题,请小朋友们带回家想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五)布置作业

  1.说一说:把今天学的课文《棉花姑娘》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搜集有关益鸟、益虫的资料,可以在家庭本上画画、抄抄。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01-0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数星星的孩子》说课稿04-25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01-06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01-0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08-15

一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汇编15篇01-06

小学语文一年级说课稿10-31

小学语文经典说课稿11-06

小学语文的说课稿04-29

小学一年级语文《影子》说课稿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