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3-01-08 11:28:36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汇编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

  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数,感受几个几相加的加法算式。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个层次是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这环节中落实乘号、乘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算式意义,感受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突出加数相同情况下才能写出乘法算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训练。因此,在练习时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出示游乐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教师把问题强加于人,而是开放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通过拍手游戏、找朋友游戏等练习,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教学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材第12页至14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属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知识和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教材设计了各种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各种实物,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认识除法打好基础。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二、根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举例说明“每份同样多”,并能说出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至少

  80%的学生能比较规范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主题情境,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实物学具,在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积淀经验。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三)应用新知,理解“平均分”(四)全课总结。下面就每个环节的设计流程及设计意图进行说明。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情境引入,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二(1)班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 ,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2、动手实践,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学具图形代替实物 ,按照小组人数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相对开放的,组内利用学具代替实物,各种“实物”的数量也不一样,按照4个人来分,会出现每人分得同样多,也会出现每人分得不同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经验互补,也为教师调整教学预案提供现实情境。这个环节使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3、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利用实物展台,选取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对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 由此揭示这种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经过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过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 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4、在渗透份数,每份数中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课件出示练习三第2题:小红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她有三种分法,哪种分法是对的?先由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想法,再指名汇报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渗透份数、每份数,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4

  【《倍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4题。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3、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请3名女同学,6名男同学上台,诱导启发,并说明: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这节课就来学习“倍的认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3名小朋友,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得出:2个4根及3个4根。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再揭示“倍”的含义(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

  其次,课件出示例3,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摆圆,第一行摆2个圆,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这时,学生很容易理解第二行摆的圆必须有4个第一行那么多,也就是4个2,所以要在第二行摆8个。学生脑海里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并得出用乘法计算的结论。

  最后,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在这一环节中,书中的“做一做”几练习十七第1、4题,目的是巩固新知,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理清“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达到融会贯通。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角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办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自己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办法,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一、说教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利用生动有趣的游乐场情境,让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角和展示角,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结论,二年级上学期就只能说有三个角。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所处承上启下的地位,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能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口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总体设计和说明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感知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利用学生较感兴趣的游乐场为情境图(实物投影:书本第37页的情境图),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知识——角。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再复习旧知,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角的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与张开程度有关,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第二环节:分类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分了两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个步骤是画角、分类,产生锐角和钝角。

  我首先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旧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四张小纸片上画出大小不同的角。再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把这些角合在一起进行分类,让学生商量得出分角的方法,并给角分成几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分法:直角一类(板书),不是直角的一类(板书)。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分法时,我会引导学生把不是直角的一类再分细一点: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板书)。同时,通过让学生说说怎样知道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使学生明确判断锐角、钝角的方法和判断直角的方法一样:都是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用三角板比一比板书上的任一个角),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提供了依据。再告诉学生,他们的分类方法与数学家想得完全一样,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最后,我从具体的素材出发,适时地上升到抽象概念,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锐角和钝角特征的认识,给这两类角分别取名。这样从具体的素材出发,适时地上升到抽象概念,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本课题的教学内容:锐角和钝角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板书)。

  第二个步骤是建立三种角的关系。

  为了理清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我先让学生运用活动角(演示活动角)先摆锐角、直角,再摆钝角、直角,让学生得出三种角开口大小的关系是:锐角<直角<钝角(板书),这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种角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更愿意去经历、去实践。他们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亲自感受到的。因此在第二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体验学习,在画角、分类、交流、摆角、想特征几个环节中,每个活动都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说、动”的机会。特别在做角、分类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利用已有经验进行 “动手实验——分类思考——概念概括——表达陈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对锐角、钝角的认识建立在以直角为轴心的知识体系中,从而顺利、稳固地建立了锐角、钝角的概念。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丰富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我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四项练习: 找出生活中的角、用三角板判断角、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角以及创作画。

  这样的练习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带到了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学生学有困难,学有疑问,学有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中创作画这种综合实践的练习,通过学生用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外,也让他们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说说在这课堂里进一步研究了角,有什么新的收获。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

  四、说板书

  本堂课板书比较精简,首先板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再板示课题,最后板示锐角、直角、钝角三种角大小的关系。这样板书不但便于学生辨别,也突出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6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目标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图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 目标确定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了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之一;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且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目标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主动参与实际操作,深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本领完善认识,体验成功。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对枯燥的训练往往不感兴趣,但对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信息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先创设了小动物放学回家的情境,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有关乘法数量关系的数学信息,并通过3个问题,给学生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学过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应用。问题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在具体的情境图中能够迅速而全面地发现数学信息,对于正确解题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让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老师适时加以引导,使信息更加明确化,为后面的列乘法算式打下基础。问题二: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此,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提名汇报交流,让学生在说自己的问题听同伴的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三: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问什么这么列式,计算时应用了哪句口诀?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应用意识。之后的练一练通过故事串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练习题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故事中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浓厚的兴趣投入到练习中更深一步提高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形成自己的本领。

  存在问题:

  本节课由于教室光线有点亮,多媒体课件效果并不好,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完全的提起来,再由于实际把握的不好,课后的练习题处理的较少。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7

  一、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4页《平均分》

  二、教材简析

  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它的含义又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这部分知识就充分显示出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材安排了两教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例1通过主题图创设情境,由“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例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例2是已知总数和份数的等份除,例3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的包含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例1、例2。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顺利地理解除法含义。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钟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体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出“平均分”的含义,形成表象。而两年级学生的思维完整性还不够,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多种方法,为除法的认识和计算作准备。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始终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并通过动手操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形成清晰的表象。(转载数学网)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础的问题解决在新授后同步完成;综合的实践应用放在课尾,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鉴于以上教学法的设想,我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做了自己适当的处理,并试图用以下一个教学流程来展示我的教学:

  1、通过分配奖品的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各自的作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平均分配礼物,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会用简洁而完整的话叙述平均分的结果。

  3、通过判断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引导学生按要求平均分,并能把不平均分变成平均分。

  4、再次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在汇报交流时,进行分法的优化,渗透除法的计算。

  5、开放创新的综合练习:“我是小小设计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为演出服选择纽扣式样和数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灵活创新地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下节课包含除作准备;同时,能在最后的结果中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大),商就越大(小)”的除法规律,并注重学生审美意识和统筹安排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施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庄市小学的活动可丰富啦,在刚刚结束的语文知识竞赛当中,XX班的XX、XX、XX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学校准备了6本精美的笔记本奖励给这三个小朋友,你觉得怎么分比较好呢?(学生自由发言)

  (2)这三个小朋友非常聪明,在数学测验当中她们又获得了并列第一名,还是6本笔记本作为奖品,这次你会怎么分?

  (3)比较这两种不同的分法,你发现什么?到小组里说一说吧。

  (4)小结:是呀,像第二次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什么?(平均分)

  (5)第二次你们为什么平均分呢?(因为他们名次相同)

  第一次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这样分?

  (6)师:是的,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平均分,有时却不需要平均分。

  现在这三个小朋友想把6要笔记本送给结对的两个小伙伴,怎么分比较好?

  (每个小朋友都分3本)

  (7)这种分法叫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把6本笔记本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3本。

  谁能这样说一说?自己说一遍吧。

  (8)6本本子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2个)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我们也可以看作平均分成2份,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3本)可以说每份都是3本。说明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二)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1、创设情境

  新学期,XX小学的爱心小火苗行动开始了!每个小组也把准备好的奖品送给你

  们组结对的小朋友吧。看看你们组的学习用品是什么?共有几件?要求平均分给几个结对的小朋友?

  2、小组合作,分一分,说一说,并把结果填在纸上

  汇报;媒体任意出示下面几句话:

  把4个铅笔盒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12块橡皮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

  把8把尺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把。

  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本。

  3、同步练习,巩固平均分的特点

  寒假里,XXX家来了几个结对的小朋友,他拿出了好多好吃的招待他们。想一想,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1)10个香蕉:4、6

  (2)12个面包:3、3、3、3

  (3)8盒年奶:3、3、2

  (4)把八块巧克力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谁分的对呢?(书上16面第二题。用手势表示)

  师:第三种第份分得的同样多,为什么不对呢?

  (要求是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它是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份数和份数搞错了。)

  那你觉得在平均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要看清分的份数,再看看每份是不是同样多)

  (三)进一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究多种方法

  1、师:我们学校也准备了一些图书要送给手拉手兄弟班级呢。15本书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本?你们会怎么分?小组合作分一分吧。

  2、汇报结果(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聪明的学生就会在平均分的时候,用上乘法口诀来帮忙,为学习除法作了准备)

  3、每人动手分一分

  低年级的小朋友制作了许多贺卡,一共有九张,平均分给三个手拉手班级,每个班分到几张,选你喜欢的方式按要求分一分,并说一说分的结果。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么分?

  4、想一想,说出分的结果

  大队部还准备了12个书包,平均分给希望小学4个班,每班分到()个

  (四)全课总结

  (五)再次体验,拓展思维

  1、创设情境,提出活动要求

  六一节的时候,我们要和结对的小朋友同台表演呢。学校设计了一些演出服(出现5种式样的衣服,)少了些什么?一起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小组合作为这些漂亮的衣服配上纽扣吧。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都有12粒纽扣,平均钉在一种式样的衣服上,每次要分完哦,你们想平均钉在几件衣服上,试一试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在练习纸上。

  2、学生汇报,媒体出示结果

  12钉在(1)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2)粒。

  12钉在(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6)粒。

  12钉在(3)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4)粒。

  12钉在(4)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3)粒。

  12钉在(6)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2)粒。

  12钉在(12)件衣服上,每件衣服钉(1)粒。

  问:仔细观察结果记录,你们发现了什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钉的件数越多,平均每件的纽扣数就越少呢?(总数不变)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案,选出你们觉得最适合这件衣服漂亮的配法,将纽扣粘在真正的样品上。完成的小组,就一来将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吧!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36页“分糖果”,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的数量比较多,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这一活动也为学生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大数目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重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

  难点:表格记录

  二、教材处理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先按照智慧老人建议的办法,动手分一分,然后请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的过程,教师到表格上,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再请大家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表格中,学会如何记录,最后,全班体验交流分法的多样化和结果的一致性。不管学生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符合规律,都给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说教法、学法

  1、复习铺垫,使学生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情境激趣、导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主题图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法的多样性。并能用语言表述分东西的过程。

  4、最后,通过数学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续进行平均分的活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引入课题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要利用他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好复习,能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充实,又能激励学生应用迁移、类推规律,主动探索新知,本课中我运用所学知识为学生体验大数目的平均分做铺垫。

  (二)情境激趣、问题探究

  1、利用本课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要求学生拿出20根小棒,代替糖果,桌上摆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分一分,并把分得的结果记录数学书36页的表格中。

  组织学生汇报

  请不同分法的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分的。

  3、教师小结:不论用什么方法、不论分几次,最后结果都是每个小朋友分得4块糖。

  (三)、体验感悟

  小组活动,教师出示题目,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

  1、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四)、实践应用

  组织分豆子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抓一把豆子。先平均分2份,得2分,再平均分3份,得3分,看谁分的高。

  教师巡视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交流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出示一袋乒乓球。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些乒乓球大约有多少个?学生猜测。如果这些乒乓球大约有40个,谁想再来猜一猜它们到底有多少个?学生继续猜测。

  2、说说下面的数各接近哪个整十数? 19 28 37 42 53 86 99

  二、尝试估算

  课件出示:星期天,老师准备买这些生活用品: 热水瓶:28元 烧水壶:45元 水杯:24元请帮老师估计一下,带100元钱买这三种物品够吗?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估算方法。

  4、集体验证。 同学们通过估算得出老师带100元买这3种物品够了,那么这三种物品到底一共多少钱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8+45+24=97(元)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估算的方法帮老师解决了买东西的问题,真是谢谢你们了!其实,估算很简单,只要把一个数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进行大约计算就行了。在生活中像这样利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回经常碰到。

  三、应用估算

  1、秋天到了,阳光小学二年级1班和2班的小朋友要组织秋游活动,瞧,瞧,他们已经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出发了!

  课件出示:二(1)班39人 二(2)班42人 图上还有一辆限乘30人的汽车。 (1)通过看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估算这两班大约一共有多少人?

  (3)学生估算

  (4)反馈。得出这两个班大约一共有80人。

  (5)如果他们要乘车去秋游,根据你们的估算结果,你认为他们应该租几辆汽车?

  (6)小组讨论。

  (7)汇报讨论结果。

  2、对号上车课件出示:开过来2辆客车,1号车上写着“得数大于80”,2号车上写着“得数小于80”。同学们纷纷排队上车,有几个同学手里分别拿着车票,车票上写着下列算式: 90-11 31+52 23+41+29 26+29 98-17 38+39 100-10-12 92-44 如果得数大于80的上1号客车,得数小于80的上2号客车,你能帮他们估算一下,让他们对号上车吗? 先把自己的估算方法给小组同学说一说。学生汇报。

  3、 第31页的“做一做”。

  4、第32页的第二题。(小明原有20多枝水彩笔,妈妈又给他买了12枝,他现在的彩笔数量是一个不确定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拓展估算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以后同学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今天,我所讲授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分能干什么》。

  《一分能干什么》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感受一分以及一秒的长短。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始终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实践能力”为主旨,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学习的广阔天地。

  我把本节课分为三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以及估计一分或几分的长短。

  第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这四个活动依次层层递进,活动一、听音乐初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活动二、进一步体验一分钟的长度,以及初步感受一分钟能做那些什么事情。活动三、估计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前两个活动学生已经对一分钟有一定的了解,此活动设计让学生对一分钟的体会有所升华。活动四、估计比一分钟更长的时间,学生已经会估计一分钟的长短,此活动是对前三个活动的延伸。

  第二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等方式认识秒,并总结出1分=60秒。

  第三个环节: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中我注重一下几点。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在本节课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首先,通过听一听、做一做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感受、体验“1分”的长短,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动脑,通过学生“自创”的各种估测的方法和手段,较为准确地估测“自己喜欢做的事”“歌曲的长短”等所用的时间,使他们在活动中

  去经历、去感悟、去体验、去验证、去认知。这样学习气氛活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境。

  通过课件的演示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实现了寓教于乐、趣中求学的教学目的。

  3、注重交流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上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采用同伴互助、小组讨论合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机会。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当然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和专家给予指正。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确定位置》是国标本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十单元的内容。这是“空间与图形”领域有关“图形与位置”的内容。主要教学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本单元有三方面内容:一、确定位置;二、认识东南西北;三、认识平面图。本节课所说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位置”。主要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不感到困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首先呈现一幅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做操图,标注出两只小动物的所在位置,这既是示范物体所在位置的描述方法,又明确观察的方位,为下面回答问题统一观察方位。接下来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座位,说说小动物的房间号,在书架上找书,到电影院找座位等。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真正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安排这节课内容时,还很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两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经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

  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寻找物体排列的规律,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确定位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座位票、几排或几组的标志牌,以及磁性黑板及贴片等。

  二、说教法

  1、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为本课教学服务。

  2、结合例题进行典型示范。结合例题学习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排列的规律,根据例题标注,进行典型引路,引领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3、充分组织好学生活动。教学时,要尽可能设计真实的情境,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同时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说学法

  1、实践探索。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贴近,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与巩固也是在学生的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2、合作交流。本课虽以实践活动为主展开学习活动,也应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打算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体验,激发情趣。

  打算事先放好标志牌(第几排)让学生排在教室两边,凭票重新找座位。设计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排第几个。简要讲述,并指认几个座位进行提问。2、学生凭票找座位。坐好后多提问如:谁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谁知道?×××坐在第几排第几个?请每个同学找到你最要好的朋友,看他坐在第几排第几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3、导入并板书课题;4、练习:①师报第几排第几个,让这个位置上的学生起立。②电脑出示例题中小动物们做操的图景。提问某动物的位置,请每个同学选两只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告诉同桌它站在第几排第几个。引导学生关注例题标注,作为典型示范。

  这样设计,从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一个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位置后,再把书上的例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来完成,这样使学生把在现实的情境中掌握的方法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会学得轻松而又扎实。

  第二环节:深入探究,体会领悟

  打算安排这样几步:1、介绍第几组第几个;2、练习:每个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位置……(同上述第一大环节的提问差不多);3、延伸:将位置用不同方式表述,即×××在第几排第几个或第几组第几个,并且提问:除了这两种说法,还能怎么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如倒数第几排第几个,×××的后一排第几个,第几组倒数第几个等)。

  这样设计,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已不是太难。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换成“第几组第几个”介绍自己的位置,既能满足每个学生的表现欲望,也能有效地巩固这部分知识。提出“还能怎样说”这个很有数学思考价值的问题,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第三个环节: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设计这样几步进行练习:1、“拜访好朋友”。从小动物们做完操回宿舍楼休息,过渡到做“想想做做”第1题,电脑出示左图景,让学生合作:A、一生说动物名称,一生说住第几层第几号;B、一生说第几层第几号,一生说动物名称。2、“助人为乐”。设计并出示情景:小白兔迷路,帮忙送它回家……3、“到图书馆借书”。做“想想做做”第1题的右图(电脑出示),找《新华词典》或其他书。4、“帮朋友找座位”。(电脑出示情境)关于电影院位置的特殊安排宜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问:一次看电影,小华的票是3排7座,小红的票是3排8座,他们是坐在一起吗?5、“你说我贴”做“想想做做”第3题。以小组合作共同做游戏的形式进行。按要求贴图片,如:在第×排第×个贴××。一个组上黑板贴,其他组贴在纸上展示,组内分工合作。

  这样设计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用途,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最后一道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既让学生动口,又让学生动手,有动有静,有张有弛。

  第四环节; 总结评价,交流收获。

  总结学习情况,评价小组合作情况等,让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2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1、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可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让学生小结等形式。说的内容有许多,今天这节上可以说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角的特征、说操作过程、说判断的理由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学生操作的学具、老师的教具以及板书等,向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教师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说。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节课中邹老师在学生认识了顶点和边后,加以示范性的说明并配合手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规范了顶点和边。在之后学生找生活中的角并说一说的时候,也给与了师范性的演示。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3、动手操作,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动手操作是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直观性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思维活动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外部活动,来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做一些角,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可以达到统一和谐。在制作角后的交流中学生也有很多亲手指一指的机会,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学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较差,往往是肚子里知道却说不出怎么想的,或是不能完整地把思维过程表述出来。教材在教学各个内容时安排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作增强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说一说就是要借助语言,把想的过程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学生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增强语言的培养就是增强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4、学会倾听,成为数学语言的中介

  我们低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说话最初都是需要高级“翻译”的,这个翻译从哪里来?就是我们的老师。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更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教强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常反映。

  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度的中介,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在平时的上课中,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完整,用词准确。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

  我叫×××,来自于×××小学,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设计这三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过渡:首先我谈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

  (2)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是:让学生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二、说教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谈话引入法

  2、现有知识与实际需要矛盾冲突法

  3、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

  1、操作实践法

  2、联想类比法

  四、教学准备(为了开展教学活动,我打算做如下教学准备。)

  1、电教媒体

  2、为每小组准备一张估测记录单和一把没有毫米刻度的硬纸版做的尺子。

  3、教师准备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币、一张电话卡等。学生自己准备常用直尺。

  五、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这一阶段里,我按照谈话引入、复习旧知—→实践活动、引起冲突—→现实需要、引入新课这一流程开展活动。

  2、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我抓住这一节课是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这个契机,围绕“学生身高的变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准备这样设计谈话: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老师有个惊喜的发现,发现大家都长高啦!你知道你现在有多高吗?请大家估一估,这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提问:刚才我们测量的数据中,有几个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给大家说说这些长度单位吗?

  通过估测学生身高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已知长度单位有关知识的回顾和对经验的总结,架好了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3、实践活动,引起冲突

  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刚才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个同学的身高,那么测量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可能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长高了没有,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测量能知道我们到底要穿多少号的衣服,更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觉得测量能让我们知道房子呀、树木哇都有多高,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周围的事物,也能使我们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学生身高测量这一个体事件扩展开来,引导学生放眼周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举例,使学生对测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测量应用的广泛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到掌握测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估计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填写记录单。

  最后,我发给每小组一把特制的没有毫米刻度的纸尺,要求学生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测量。学生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测量的结果。

  纸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学生精确测量非常困难。我有意制造这个矛盾,是为了使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现实需要发生矛盾冲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准确的量出物体的长度还必须寻找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从而产生要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这就为下面新知识的探索设置了有利的悬念。

  3、现实需要,引入新课

  这时我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精确知道它的长度,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讨论内一下。

  学生经过一翻思考会提出这样的设想:我们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有的学生也可能会直接说出可以用毫米做单位。

  这时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你从哪儿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认为厘米作单位太大了,要创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刚才有同学说用毫米作单位,他说对了。毫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探究体验,形成知识(在这个阶段,我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版块)

  版块1、认识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这一阶段,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直尺,然后配合学生的汇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是一个放大的直尺)通过动画,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对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正确的导向,提高课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这个教学重点。

  版块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我准备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币、电话卡等让学生明白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1毫米。

  (3)让学生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4)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1毫米。

  (5)用手势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6)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毫米做单位。

  (7)完成p3做一做,让学生体验测量的过程。

  设计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借助实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毫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表象,使学生对毫米的认识逐步深入,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这样不仅提高了估测的能力,而且还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服务的思想。

  版块3、小结

  我由学生自主小结,畅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5面练习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然后,让学生量数学课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单位)

  接着,要求学生估一估课本中的纸多少页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

  设计这一实践活动的意图,是想通过估计、测量、验证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毫米长度观念的形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体验了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有利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数学书的厚度解决了学生先前遇到的问题,也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课的引入,注重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总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身高的变化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接着,在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的活动中引起认知冲突;然后让学生用眼观察直尺、结合课件认识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接下来,让学生在类比联想中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最后,让学生在实际测量活动中深化拓展知识。当然这是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实际上教学流程还要随着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变化。

  我的课说完了,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大家指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1、内容

  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课时《平均分(1)》,教材第7页至9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2、地位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分数的基础,是较关键的数学概念。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3、编排的特点

  (1)在对比与活动中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例1中通过创设“分一分”的活动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不同的分物情况,使学生在对比中获得对“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小结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同时关注分的结果。

  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即突出体现了学生对平均分物过程的参与性,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的结果。

  例2则呈现了在生活中两种平均分物的情况之一:等分,教材即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又突出平均分的结果。

  (3)注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实现“多元表征”的统一。

  让学生边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可以不断加深平均分在学生脑海中相应表象,从而为建立除法概念打下基础。

  教材在例题和多个练习的设计中,都在:“分一分”“摆一摆”或“圈一圈”的活动后,增加了“填一填”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编排,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都作了充足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进行平均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想:渗透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难点:掌握平均分(等分)的方法。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的目的就帮助学生把提炼和升华理论知识。

  三、说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创设参观科技园学生分食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引导观察:由小精灵带领大家来观察,卡通人物更具有儿童情趣,学生更乐于参与活动。多让学生说一说,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三)操作活动:用手中的学具,来亲自动手分一分,同桌之间再相互交流分法。在活动中探究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探究和学生演示等活动,最后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得出结果,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分的结果。

  (五)积淀经验:课堂回顾,总结本课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点,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准备。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设计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提供主题图动画素材,通过观察,建立平均分的表象,提升语言表述能力。通过课件出示主题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把图中小朋友分东西的场景进行描述,尤其是对“分橘子”、“分糖果”的情景进行猜想:小朋友手里拿的橘子、糖果应该放在哪一堆里?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情境的原因是孩子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在观察分食品的场景中,那种要求分的公平、一样多的分配方案是出自孩子们内心需求的,因此,会很自然的产生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让他们初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2、情境导入,实际操作。利用各种学具代替实物,按照小精灵的要求将这些“实物”进行分配,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分的过程及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相对开放的,学生利用学具代替实物,按照3个人来分,会出现每人分得同样多,也会出现每人分得不同样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展示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经验互补,这个环节使进一步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

  3、对比分的结果,特殊中认识“平均分”。利用实物动画操作演示,选取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对比,并交流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

  【设计意图:经过平均分和没有平均分的对比,让学生再次体验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过程和分法,建立深刻的“平均分“表象——每份分得同样多”。】

  4、讨论小结,确立“平均分”的含义。从学生的分配方案中,揭示“平均分”的概念。由此揭示这种公平的分法——平均分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交流,引导一部分学生能比较清楚地说出平均分的过程和方法。】

  5、联系生活,感悟概念。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平均分的亲身体验,学更容易将生活经验转化为学习经验,有利于学习经验的迁移,对平均分的实际意义理解更深。】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教学例2)。读题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引发思考:可以怎样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将数学活动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寻找问题中的“关键词”,加深对文字含义的理解。这对于学困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2、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一分,再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完成“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任务,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探究平均分之一“等分”的方法。在不同分法的交流中,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解题策略有

  进一步的体验。】

  3、交流分法,提升对“平均分”的认识。说一说你的平均分物的方法,讨论:结果是怎样的?提出结论: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结合分后的直观图和语言表述,再次强调平均分的含义。】

  (三)应用新知,理解“平均分”。

  这个环节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辨析练习。完成“做一做”,根据学生差异,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操作,再让学生交流分的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判断“哪种分法对”,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渗透份数、每份数,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基本练习。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盒?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进行交流,并规范表述:把多少平均分,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里重有通过“连线”的方法展现平均分的过程,并与后面所要学习的包含情况所采取的“圈一圈”的方式进行区分。练习后,同样设有语言表述的环节,体现对语言表述能力培养的连续性。】

  3、深化练习,渗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看图完成填空,让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这里的枫叶都是分好的,安排了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片枫叶的内容,学生可以一片一片地数,也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计算,对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作了很好的渗透。完成后,让学生根据枫叶图,把平均分的结果完整的说一说,并通过动作与语言的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

  (四)课堂回顾,升华“平均分”。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教师让

  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汇报给同学、老师和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活动、操作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来总结今天的学习活动,升华对“平均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xx小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比一比》。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方法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结合情境先教学“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再教学“两个四位数的比较”,最后进行“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

  由浅入深地探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接着,教材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比较大数的方法。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学生在探究与活动中学习和提升知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发展数感。

  教具准备有:教学课件、数字卡片等。

  二、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动脑、动手,交流比较方法,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生活中大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数学学习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同伴合作交流,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三)猜数游戏,应用新知。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下面我就这四个环节做一下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同学们,‘五一’期间各大商场搞促销打折活动,让我们一起去逛一逛电器商场吧。”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实践活动,探索新知。

  本环节主要通过“购买电器”、“中大奖”等活动来完成学生对新知的自主探索。

  活动1“购买电器”: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及价格。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想挑选每种商品中最便宜的电器买回家,你们能帮助我吗?此问题旨在将生活中的大数应用到数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生根据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3、呈现学生反馈材料,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4、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以上活动旨在让学生探究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发展,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不同观点,正确地加以肯定,请他们尽可能地说明理由,对于错误的说法,要及时教育学生不能取笑他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比较较大数的方法,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提高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2“中大奖”:

  在商场里有许多竞猜活动,谁能把以下六种商品价格在最短的时间内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谁将获得一个奖品。同学们赶快参与吧。(课件出示:MP3387元、燃气灶809元、热水器1725元、数码相机4300元、浴霸345元、台灯99元)

  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比较,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猜数游戏,应用新知。

  两人一组,一人想数,一人猜。想数的人只能说“是”或“不是”,猜数的人提问,直到把数猜中,猜的次数尽可能少。

  通过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精神,这样的活动形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然后汇报交流,体现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

  (四)课堂评价,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生活中还有哪些大数呢?举例说明,并比较。

  通过总结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并学会评价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10-29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说课稿12-08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11-14

小学二年级数学说课稿04-2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06-16

小学数学说课稿11-25

《小学数学乘法》说课稿08-14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6-26

小学数学优质说课稿11-25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