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6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一、说教材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能力是幼儿园体验表达领域中的重要目标。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及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聪明的乌龟》是一则幽默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小乌龟救青蛙为引子,描述了一只乌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狐狸,最终战胜狐狸,获得自由的故事,使幼儿明白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起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跟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布垆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本节活动设计了三个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丰富词汇:缩、连蹦带跳。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通过分析教材,我认为本节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这则故事虽然是童话故事,但是故事中乌龟与狐狸的对白,形象地刻画出一只貌似狡猾,实则愚蠢的狐狸形象和表面可怜,实则机智的乌龟形象,乌龟的机智能够帮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的道理。活动的难点是:能用恰当的语气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活动中,我以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析乌龟和狐狸的心理特点,从而为进行角色的人物对话奠定基础。
三、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选用了课件的方式把故事的内容呈现给孩子看,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相应关系,理解图片的内容,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从而使幼儿对故事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提问法:幼儿的思维活动需要教师的激活,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3、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此外,我还采用了赏识激励法对本次活动加以整合,力求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
通过以上教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始终,以次解决幼儿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说出对话时,能举一反三,具有扩展语言的能力。
五、说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我分三大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出示图片,提出悬念,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教师运用课件演示法,引导幼儿逐幅观察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第三环节,教师运用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同时穿插直观性提问和探索性提问,以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记忆。这样幼儿能克服不良的只求听不求甚解的习惯。
本次活动后,我还准备进行以下延伸活动:
将故事录音带,头饰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和表演。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2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以月光雨为开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月光雨结伴。在体验和想象空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了解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因此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运用视听结合欣赏教学,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谈。《月光雨》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诗歌中,月光雨跳响在树叶上,滑落在房顶上,描绘了一幅幅月光雨嬉戏的顽皮景象,这不仅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并且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体现相应的情景、动态启发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月光下的雨滴散发着一种迷人的神秘色彩。散文诗中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把对月光雨的理解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理解散文诗的基础上,领略诗歌中的语言美,迁移生活经验能根据散文诗的句式进行仿编,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二、说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将本次散文诗欣赏《月光雨》目标定为:
1、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2、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XX上,像快乐的XX”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理解散文意境,学习词语:清凉、透明。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散文内容,理解月光雨中,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活动难点:通过学习,用“月光雨,月光雨,沙啦啦地跳响在XX上,像快乐的XX”的句式来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月光雨》白板课件,散文诗的背景音乐,《雨景》高清视频。
2、知识准备:观察过夜景,对月光下的树,小草,房子有初步了解。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讨论法:语言不能代替操作,但操作也不能缺少语言,更何况诗歌欣赏是语言的范畴。
为了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性,运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讨论法是必不可少的。
2、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月光雨》的情景,并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强化了它的作用,给幼儿带来耳目一新的感知觉,使幼儿对月光下的雨更加熟悉。
五、说学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动口、动脑积极参与。
六、说活动过程:
为了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导入主题,看视频“雨”--欣赏理解诗歌--拓展经验仿编诗歌--诗歌词、句学习--配乐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重点: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难点:能够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总结出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用量有关。
活动准备:每组一份活动材料:杯子、小苏打、盐、白糖、鸡精、醋、空瓶子、匙子、漏斗、气球,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活动过程:
一、以疑激趣——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激发探索的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个好玩的科学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瓶子吹气球》,你们看……
出示瓶子吹起的气球,思考:气球里面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二、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
师:瓶子里装的不是水,是由两种材料混在一起形成的神奇的泡泡液。这两种材料是什么?
1、出示材料,幼儿闻一闻、看一看:醋、盐、白糖、味精、小苏打
2、出示实验表格,集体猜想哪两种材料在一起会产生气体?鼓励幼儿用多种记录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3、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会产生气体。猜想有时很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动手试一试。
三、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师:我们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这两种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
1、讨论怎样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操作过程要注意什么?
2、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3、展示结果,分享经验:你们组刚才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
四、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
师: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
1、幼儿讨论:多用材料、套气球速度快点、用手捂一捂瓶口……
2、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3、总结: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而且两种材料用的越多,气球就会吹得越大。尝试的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就会越成功。
五、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
师:你们知道今天用来吹起气球的这种气体叫什么名字,在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各种各样的饮料中有它、医生帮助病人缓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员灭火要用到它……)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 科学就在身边”。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活动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物质材料,幼儿学会往瓶子上套气球
四、教学环节与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对一个问题,不要先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指导儿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这种经验来解决别的问题。鉴于此,在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做中学五类快乐教学法。
“做中学”主张“幼儿在前、教学在后”,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先传授知识再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它不注重结果,不追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概念,而是激励幼儿从玩、做、想、试、用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快乐。在做做玩玩的轻松氛围中,“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建构学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玩中学、做中学、想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五类教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不是独立分割开来的,下面我结合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具体介绍一下。
1、以疑激趣——抛出问题,怎样用瓶子玩吹气球的游戏?(玩中学)
气球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最普通的玩具,以前有过各种各样的玩法,今天我们要怎样玩?玩出什么新花样?
活动一开始,教师巧妙的将“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通过吹起瓶口气球的形式再现出来。游戏的形式让科学现象变得直观、生动、趣味,使科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变的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有的只是创造与快乐。
2、以趣激学——寻找神奇的泡泡溶液,探索出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想中学、做中学)
师:瓶子里装的什么材料这么神奇?我们来猜一猜、做一做,找到它吧!
这个过程中幼儿要通过观察杯子上的标记来判断杯子中的材料,要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相互间说议的过程中发挥想像,在与别人的讨论中扩展思路,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猜想、验证,孩子会体会到猜想有时不可靠,遇到问题最好亲自动手试一试。
3、学以致用——尝试用瓶子吹气球,更加直观的感知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了气体。(用中学)
师:找到了能够产生气体的材料,你打算怎样用它们帮助瓶子把气球吹起来?这一步是活动的重点,孩子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会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间的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不可或缺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4、快乐体验——让气球吹得更大,进一步验证产生气体的多少和材料的用量有关。(乐中学)
师:如果再做一次,你打算怎样才能把你们组的气球吹得更大呢?幼儿在总结上次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遍吹气球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有了第一次的体验,他们会做的更投入、更认真、更成功。教师可借机对幼儿进行“只要用心思考、反复实践,任何事情都会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这样的情感渗透。
5、拓展延伸——吹起气球的神奇气体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激发继续探索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才能让幼儿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保持对周围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今天实验中产生的这些气体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吗?老师告诉孩子,这些气体不仅广泛应用在我们特别喜欢喝的汽水饮料中,医生可以用它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消防员叔叔可以用它来灭火,多么神奇啊!我自然喜欢继续去探索它的奥秘!到这里,幼儿探索的欲望被再一次点燃,我相信,参与这节活动的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这节课的内容带回家,会继续去探索。
以上是我对这节活动的一点浅见,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4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艺术领域活动之一,打击乐《木瓜恰恰恰》。为了让大家更加熟悉这首乐曲的风格,先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大家可以听出,这是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演奏和创编活动。由于我们班的节奏乐活动较多,幼儿已具有较丰富的演奏经验,因而将这节活动设置在我们班举行。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结合作品的风格特点和我班幼儿现有水平,我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能力方面的目标:幼儿进一步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他声部协调一致。
3)、认知经验方面的目标: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达到简单的分声部演奏。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前四句的句末,边拍“XXX”边念“恰恰恰”部分。活动的难点是:能够准确地进行分声部演奏。
总之,首先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2)、物质准备:画有各种水果及果篮的图谱,磁带,打击乐器。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活动的第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律动活动培养良好情趣。在活动的第四步,让幼儿边拍边念“恰恰恰”时,给游戏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点燃幼儿的创造之花。
2、电教演示法:在回忆印尼风情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幼儿以直观经验。在幼儿将音乐与图谱匹配的过程中,同样利用多媒体课件,以鲜明的小形象引导幼儿,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为更好的进行难点部分—分声部演奏奠定基础。
3、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演奏歌曲基本节奏型时,鼓励幼儿通过反复论证得到更合适的演奏方法,主要是让幼儿体验乐曲结构。第二次操作是在幼儿熟悉乐曲后的配器演奏活动。
此外,我将适时地采用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运用练习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是: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学一学、拍一拍、敲一敲等的活动安排丰富,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目标。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两次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创编更好的演奏方式,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等,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来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个人演奏、集体演奏等方式,复习巩固节奏练习。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次活动,活动流程为:
激发演奏兴趣—自由探索—游戏体验—相互交流—乐器演奏1、激发演奏兴趣,调动已有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以节奏明快的音乐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以节奏为主线,从形式、内容上极大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2、自由探索(幼儿欣赏音乐,创编并学习基本演奏型)初次听到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幼儿不自觉的就会用不同的声势来表现,给孩子一定的时空,让他们自己探索、创造节奏型。充分体现新《纲要》“以幼儿为主”的价值观。
3、游戏体验(幼儿看图谱拍节奏,并在前四句句末边拍边念)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感知音乐的性质及其变化,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师的教学艺术,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本次活动的认知目标。
4、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在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到此,能力目标就基本完成了。
5、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来后,通过整体演奏、分组演奏、教师指挥、幼儿指挥等形式,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6、活动延伸:
活动的目标基本完成,然而活动却并未终止,还要引导幼儿持续不断的探索更好的配器方案,以达到分声部演奏的最佳效果。旋律优美的印尼乐曲能够激发人们本身的形体表演欲,因而在活动的结束部分可以引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让幼儿在轻松欢快中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此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植物都有根,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各种植物蔬菜的根菜场等地随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不同的植物根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不同的根有不同的名字和作用。然而幼儿虽然经常看到根,比如幼儿园的种植角,和妈妈一起买菜拣菜时,孩子们都会接触到一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导,这些根他们看在眼里却并未记在心上,甚至有些孩子还并不知道我们吃的萝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根的正确认识,了解根的种类,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欲望。我们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并能按根的特征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了解根有蓄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跟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幼儿乐于探索,能大胆表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知根的有趣,主要是根的特征、用途及生长过程。通过探索发现、多媒体课件、歌曲引路、游戏体验及品尝根制品,使活动得到深化。
活动的难点是:根据根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主要通过小组商量尝试活动,在动手的过程中意识到根的外性的不同及分类,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通过集体评价,使幼儿的分类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们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半圆形摆布在前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智慧袋、各种根种在沙盘里、水盆每桌一套、创编歌曲、多媒体课件、根的实物食品、轻音乐3、经验准备:幼儿对根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尝试法操作:尝试教学理论提倡“先试后导”,强调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这与规程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尝试性的操作主要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尝试活动活动。第一次是用智慧袋引起兴趣后引出课题,主要是探索根的外在感觉和形态,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获得感知。第二次尝试是对根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分类活动是观察活动的延伸和应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根,共同体验根在生长过程中的的作用。由于我加入了音乐,情节,编成了一个根的生长的小音乐游戏,这给游戏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根的生长作用,更是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不同的根的形态。教师的适时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显示了无穷的力量。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制作多媒体动画“根的生长”,让幼儿对根的生长有全新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4、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活动提供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根的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分一分、尝一尝、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根发生了兴趣。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二次尝试操作活动中我们就鼓励幼儿分根的不同种类,引导幼儿按特征的特征进行分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着不同的分法。当然,幼儿不一定一次就能分成功,他们不断调节自己的分类标准。通过介绍性评价,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拓展了分类面。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根的生长过程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用了游戏体验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导幼儿体验根的生长生长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操作分类——游戏体验——品尝交流——审美延伸
(一)激发兴趣(情境:智慧爷爷的智慧袋)“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智慧爷爷的形象,为幼儿创设了“感受各种各样根”的语言情境和物质情境,引发幼儿观察根的兴趣。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智慧爷爷作为情节发展主线,从形式上,内容实质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自由探索(看智慧爷爷的根)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第二环节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我们为每组提供了充足的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幼儿比比、摸摸、说说各自看到的根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获得经验是零碎的,那怎样进行加工整理呢?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对幼儿获取根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材料的投放在孩子的视线前面,故讲评时可结合实物进行,避免了空洞性。为了拓宽幼儿对根的认识,教师还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和实物作了一个概括,点到了课题中根有趣的含义。
(三)操作分类(情节:帮智慧爷爷菜地分类)分类活动是前一次观察探索活动的应用,而幼儿分类往往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行,分类标准(依据)也在不断改变。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说一说、分一分、在尝试和自我纠正中完善各组的分类。这里主要是按根的自然属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我们允许产生错误和争论,引导幼儿在多次操作、反复尝试中积极思考,自己修正,学习到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因此,只要幼儿分得有理,他们就完成了帮智慧爷爷整理根的任务,就可以把分好的根送到智慧爷爷的家,这样幼儿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在第二、第三个环节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征和操作分类的目标(目标1),同时目标三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主要是探索态度和乐于表达方面。
(四)游戏体验(体验根的'生长作用)幼儿感受根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其生长过程。因此,及时设问“你们知道根是怎么长大的吗?幼儿通过联系实际经验的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幼儿真切地理解根怎样慢慢蓄水,吸水,固水的过程,其动感使孩子感知生命的力量,替代了图片死扳不动的传统方法。为了使幼儿的兴奋点上升,全体幼儿又在一个音乐游戏中自编自演根的生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成长过程的快乐。教师适时赏识又给每个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此环节较好地将艺术融入了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这一环节落实了目标2。
(五)审美延伸(根制品展示)活动结束,我们不能马上告一段落,关键是引导幼儿持续不断地对根产生兴趣。小朋友知道了根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接着以加工制作,或许还可以从中生成更有价值的活动。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6
一、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
由于世界上不断发生地震灾害,牵动着全世界人的心,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了解和学习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本领。我一直琢磨着,通过什么教学手段,提高幼儿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呢?而且这样的知识对于孩子是枯燥的,怎么办呢?这时候我看到了一部红袋鼠自我保护系列故事,其中有个故事叫《轰隆轰隆》,故事的题目运用了拟声词形象生动。故事中通过一对小动物角色的对比,讲述了遇到地震时应如何处理,也让孩子们了解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于是我就结合着这个有趣的故事设计这个活动!
(二)幼儿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着一定的安全意识。他们掌握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能玩水,不能用剪刀指着别人,避开危险物,但是当他们面对自然灾害,孩子们对在如何自救,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方面很是缺乏,在学校演练活动中,孩子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加上现在地震频繁发生,为了让孩子从小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学习地震发生时避震的方法,所以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知道要点提示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理解故事内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
2、了解地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教育幼儿遇到问题不慌乱,敢于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3、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
这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们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在“抓住故事中心,讲述自己的看法或评价别人的发言”,难点放在“体验同伴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的情感”,从整个故事两段体的讲述和深入,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难点逐渐攻破。当然,培养幼儿懂得学会关心别人和分享被关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因此,本次活动是先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是一个累积良好体验的好机会,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觉得他这样做好吗?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2、集体与个别讨论、回答相结合。如:他们在厕所等了老半天了,会不会得救呢?他们被救后心理是怎么想的?又会说些什么?你们来给故事编个结尾吧?
二、说活动准备。
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主要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通过像看动画片似的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所表达的主题。还提供了纸和笔,让孩子进行故事结尾的创编。发挥幼儿的想像力,拓展幼儿的想像空间,从而激发孩子们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演示法是因为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在活动中我采用以观看课件演示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如“猜猜看这次火帽子又想到了什么逃生方法?火帽子的做法对吗?红袋鼠会对他怎么说呢?”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了本次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讨论法是因为让幼儿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从而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可以有效的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通过课件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这个环节我播放了声音,让幼儿大胆的想象,ppt显示的地面在晃动,通过声音和画面引起幼儿继续听故事的兴趣,但我不公布答案,由这个问题直接引入第二部分。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在这个环节刚开始让幼儿学习看着图标来说故事中的对话,出示“窗户”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帽子,火帽子,窗户不能跳,一旦跳下去,还不摔成泥!”慢慢的幼儿学会看图标复述对话,同时幼儿在回答问题也能充分的运用故事中的语言。
3、创编故事结尾。
在这一环节通过孩子的自由讨论,手中的画笔将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现出来,孩子们讨论时充分发挥想象力,也让孩子沉浸在故事中。成为故事中的一员。现在我来具体说一说。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在这一环节首先播放了轰隆轰隆的声音,我是想通过恐怖的声音带给孩子一种紧张的气氛,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并融入角色中思考问题“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该问题把幼儿带进一个思考想象的空间,创设了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这个环节是讲述故事,由于故事内容层次分明,所以我采用了分段讲述,分段提问。
①第一段先欣赏故事:(春天来了,,看你急不急)
在理解故事内容基础上,提问并帮助幼儿学习主要对话:故事看到这里,谁能告诉我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火帽子想到了什么逃生的方法?红袋鼠又是怎么说的?鼓励幼儿能用故事中的对话说一说。
在这里,我请孩子们一起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发生地震的样子,我的策略是摇动身体上下晃动等,来感受地震带来的害怕,从而心里产生对红袋鼠和火帽子的担心和关心。
②第二段欣赏故事(火帽子,心里真着急一直到结束)利用ppt展示和提问“猜猜看这次火帽子又想到了什么逃生方法?火帽子的做法对吗?红袋鼠会对他怎么说呢?火帽子困在厕所里,心里很着急,他会对红袋鼠说些什么呢?红袋鼠又会说社么呢?”主要让幼儿讲述遇到地震之后的一些逃生方法,判别这些方法是不是正确的。像坐电梯如果停电会困在电梯里,跳窗户会受伤等。并学习故事中的有趣对话,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知道两个主要角色遇到事情的不同。在遇到地震时,火帽子火急火了、慌张行事。红袋鼠沉着冷静,不慌不忙。这样让孩子们对故事更加感兴趣,以此增加故事的悬念。我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幼儿来说一说红袋鼠和火帽子遇到同样一件事情而采取的不同态度,从而让幼儿知道,遇到事情不能慌张,要沉着面对。
(3)创编故事结尾,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
①运用提问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创编故事结尾。他们在厕所等了老半天了,会不会得救呢?有谁会来救他们呢?怎么救的?他们被救后心理是怎么想的?又会说些什么?你们来给故事编个结尾吧?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把讨论的结果画下来并进行完整讲述。
②在这里,主要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幼儿亲自表现并感受到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③我提问:在遇到地震时,火帽子和红袋鼠的表现是不同的,你更喜欢谁?为什么?火帽子接受了帮助心理会怎么样?红袋鼠帮助了火帽子心里又会怎么样?
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让我们听听红袋鼠是怎么说的。利用视频帮助幼儿了解遇到地震的正确逃生方法,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我们要学习红袋鼠遇到到困难勇敢克服的精神和相互帮助的精神。在遇到灾难时要沉着冷静。在活动结尾可以问孩子:“平时你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应该怎样应对?”,从而扩散孩子们的想像。以上是我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附故事:
轰隆轰隆
春天来了,红袋鼠和火帽子一起出去旅行,晚上,他们住在一栋小楼里。
突然“轰隆”响,楼房像摇椅,灯泡乱晃荡。火帽子着了急:“快快快,地震了!快,快,坐电梯,赶快逃出去!”
红袋鼠大声叫:“火帽子,火帽子,不能坐电梯,一旦停了电,困在电梯里,看你急不急?”
火帽子心里真着急:“不坐电梯,不坐电梯,我们从窗户跳出去!”
红袋鼠大声叫:“火帽子,火帽子,窗户不能跳,一旦跳下去,还不摔成泥!”红袋鼠拉起火帽子,躲进厕所里。
“轰隆”,“轰隆”,又地震了,楼房晃来晃去。停电了,屋里变得黑漆漆。
火帽子待在厕所里,心里又气又着急,对着红袋鼠,大发驴脾气:“红袋鼠,红袋鼠,困在厕所里,不如跳出去!”
红袋鼠很伤心,可是他勇敢又坚毅:“火帽子,火帽子,不哭也不闹,朋友来相救,就能逃出去……”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遇到地震,千万别学火帽子,一定要记住:第一,赶紧离开屋子,从安全出口撤离,不要坐电梯,以免停电了摔下去。第二,不能冒失地从窗户跳出去。第三,如不能及时离开屋子,一定要找到像厕所那样比较小的空间藏好,等地震过去之后,救援人员就会来援救的。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6篇】相关文章: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8篇07-19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汇编10篇07-23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模板9篇07-16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集合8篇07-02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汇总七篇08-02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模板集锦9篇07-29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语言模板汇编8篇07-27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3篇06-11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大班4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