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时间:2022-10-25 17:50:33 幼儿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大班6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模板锦集六篇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1

  说教材: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在不断的熏陶、感染下,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爱祖国的情感。但相对来说我们对孩子进行爱祖国教育比较局限于语言类活动,《大中国》这首广泛传唱的歌曲,则以强烈的音乐感染力表达了真挚的爱国情怀,可以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中产生爱祖国的情感。

  虽然这是一首成人的流行歌曲,但其节奏明快,歌词形象具体,旋律欢快、雄壮、有力。前半部分主要是用欢快的旋律阐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和祖国之最的内容,最后一小段的旋律是比较舒缓的,起伏较大,抒发了强烈的爱祖国情感,用高音使爱国情感得到升华。大班幼儿通过两年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如:他们能够区分《摇篮曲》《进行曲》等不同节奏和性质的乐曲,并能用简单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内容,有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大中国》这首歌曲中前后欢快和舒缓的旋律差别比较明显,幼儿能根据欢快、缓慢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性质。另外大班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对祖国的`知识经验积累也能帮助他们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所以虽然这首歌曲音域较宽,不适合幼儿演唱,但无论从歌曲的旋律还是歌曲的内容看,都是比较适合幼儿欣赏的。

  音乐欣赏活动《大中国》是建构式课程主题《中国娃》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中国娃》这个主题中覆盖了很多内容,如聪明的中国人、祖国之最、娃娃到北京、有趣的汉字、国宝熊猫等,而《大中国》这首歌曲内容涉及到祖国的地域辽阔、民族团结、祖国之最等,所以我觉得这个活动放在主题开展的中期进行比较合适,在开展过相关活动后,幼儿积累了少数民族、祖国之最等相关的经验后,更容易理解歌曲内容。

  说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三个目标:

  1.萌发爱祖国的情感和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作品欢快、雄壮的特点。

  3.尝试用合适的动作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感情。

  这三个目标从情感、知识、能力的角度依次递进,把情感目标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有了爱祖国的真情实感才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歌词和感受旋律,在此基础上达成第二个知识目标。而第二个知识目标又是第三个能力目标的达成基础,因为让幼儿在体验作品的特点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引导幼儿更好地进行表现表达。第三个能力目标设置,考虑到的是大班幼儿已有初步自主表现的能力,《纲要》中也提到:要为幼儿提供自主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法。在欣赏中尝试让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和表达,不仅可以更好地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能借助动作更形象地表达对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大中国MTV一段 多媒体课件 大中国CD音乐

  2.经验准备:积累少数民族、祖国之最等相关的经验

  说教学流程:

  观看MTV,激发兴趣(情感激发,为下一环节做辅垫)分段欣赏, 理解歌词(目标二服 务) 完整欣赏,感受旋律(为目标二服务) 自主欣赏,表现表达(为目标三服务),整个活动,在层层递进中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一)观看MTV,激发兴趣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MTV形象生动的画面和歌手深情的演唱把视觉和听觉合二为一,非常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孩子一开始就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可以在活动一开始就很好地把幼儿的爱国情感激发出来,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欣赏歌曲的活动中。

  (二)分段欣赏,理解歌词

  1.老师分段演唱后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3.教师帮助幼儿分析不易理解的几句歌词。“兄弟姐妹”、“两条龙”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这个环节采用分段欣赏的形式更有利于幼儿听清楚歌词和分析理解歌词内容,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当幼儿提到哪句歌词时就运用多媒体课件点击出示相应的风景画面,这样有了多媒体画面的出示,把歌词内容进一步形象化,更易于幼儿理解和熟悉。另外,活动中还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在歌曲中说到“兄弟姐妹”、“两条龙”这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兄弟姐妹指的是56个民族,两条龙指的是长江与黄河,这里作词者就用了比喻的手法,但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样的比喻并不能马上理解其含义,所以我有必要通过提问法来帮助幼儿分析和理解歌词,使幼儿对整个音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地了解。

  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法和提问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内容,使幼儿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适时地提问和出示画面还使幼儿使终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回忆已有经验,对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三)完整欣赏,感受旋律

  1.音乐前后旋律有什么不同?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感受前后两种不同的旋律。

  3.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前后两种不同的旋律。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重点要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所以在选择音乐时要选择音像效果好,旋律中配器较为合理的音乐,这样就能突出歌曲的性质,渲染歌曲的气氛。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运用了倾听法和图谱演示法。倾听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倾听法主要让幼儿用多次不同方式的倾听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首先采用完整的倾听,请幼儿说说这首歌曲的音乐前后有什么不同?再通过图谱演示法,以图谱中不同的图案、线条表现乐曲旋律的变化,给孩子直观的视觉感受,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欢快、舒缓两种不同的旋律,最后通过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明确前后两种不同的旋律。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交替运用,幼儿对歌曲旋律的把握就较为清晰和明确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能理解前后两种不同的旋律,在老师的引领下增强了幼儿感受旋律的能力和对比欣赏的能力。

  (四)自主欣赏,表现表达

  1.再次欣赏MTV,观察歌手的演唱动作,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幼儿随音乐自主表达。

  为了突破让幼儿自主表现这个难点,在引导幼儿对歌曲内容用合适的动作进行表现时主要运用MTV动作示范法和同伴互学法。MTV中歌手的示范动作可以引发能力强幼儿的表现灵感,自主创编合适的动作,能力弱的幼儿可以模仿MTV歌手的动作进行表现。在这个环节中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幼儿间可以相互学习。既满足了能力强幼儿自主表现的愿意,又带动能力弱幼儿进行表现。这样一个运用MTV动作的示范符合纲要中提到的: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获得美的熏陶。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通过动作表现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五)延伸活动

  1.可以在区角活动或者午餐前后反复欣赏、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旋律。因为一个作品的特点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全部领悟到的,可以让幼儿在反复欣赏中,不断去感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2.也可在区角活动或者午餐前后播放《我爱你,中国》《中国,慈祥的母亲》等爱祖国的歌曲,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爱祖国和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因为爱国教育需要长期感染和熏陶,光光一个活动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机渗透,潜移默化的实现。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2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从众多的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目标分析

  本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 对目标的分析: 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标志》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社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过程分析

  总述: 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 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 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 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 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 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

  分述:

  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我以“棋”的有关问题性情景,导出学习内容:安全标志。 在活动的开始我设计了大部分幼儿都接触过的 “棋类”问题引出一张嵌有各类安全标志的棋盘,继而通过“要想下这盘安全标志棋,首先要认识棋盘上的一些安全标志”为要求,提出今天学习的任务,这样就能让幼儿很有兴趣的进入学习活动。 第二环节为活动的主要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这部分含量较大,分量较重,是解决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出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先思考,如果请你把这些标志分成三类,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组小朋友操作分类,感知三类标志的色彩、形状及图案等特征,初步建立类概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围绕四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这些标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

  请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选择一类标志进行研究、讨论、相互交谈。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回忆,并借助于孩子社会见识资源及能力发展差异来实施“生生互动”型学习。第三层:本过程采用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集体性学习,分别由三组选派1 至多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探究的把类标志的符号及图案所表示的含义、标志名称、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间,我一是随机地结合幼儿交流进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如:当心火灾(应怎么办?)、当心触电标志(应该怎么做?)、必须戴安全帽(在哪儿见过?)、必须戴防护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图景在幼儿脑海中的再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安全标志。二是引导幼儿去寻找发现一类标志的共同特征,即颜色、图案、符号、形状等,学习并记忆一类标志的规范名称并初步理解一类标志的概念如:这类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

  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势利导的进行社会规则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四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联系周生活中的人、事、物,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些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三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采用游戏法让幼儿分组玩“安全标志棋”,对所学的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简单介绍玩棋的规则、方法后,要求幼儿5人一组自行结合分成四组,推选小组裁判并分成黑白两队开始下棋,这环节的一安排,主要引导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记”,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安全标志的知识,并与起始部分相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

  在区角活动中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对拼图游戏很感兴趣,对这些玩具他们常常会爱不释手,有时候遇到块数比较多的复杂的拼图他们还会几个人一起合作着拼。而且拼图游戏在小班开始就有所接触,到了大班孩子的拼图经验相对比较丰富,对他们来说拼图是个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但是我发现孩子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兴趣指向比较浓,却缺乏一种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如何把“拼图游戏”作为教育的一个载体,把孩子们的学习变的更有方向和目标,并在游戏中能帮助幼儿提炼经验,拓宽思路呢?今天的这个数学活动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新纲要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在这儿教师的作用是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根据他们的兴趣来创设探究的条件和空间。

  2、分析教材:

  拼图是一项综合的思维和协调能力训练,对孩子来说有不少的益处。其一在拼图游戏中可以让幼儿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出一个“整体”,以及“一个”整体“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其二培养幼儿平面组合的概念─积木是立体的组合,而拼图是一种平面组合的概念。其三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并且从观察与判断中学习分类。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培养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玩拼图能学习推理思考能力,因为小朋友会经由尝试不同的选择,到决定正确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经过假设、判断到选择的过程,让他学习运用逻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活动教材。

  《创意》活动主要是通过拼组各种几何图形来激发幼儿的拼图兴趣,发展空间知觉能力,培养幼儿多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尝试多种的拼图方法,并引导他们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这也对孩子能力的肯定和赞扬。并且在,操作环节中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训练孩子多向思维,拓宽孩子思考问题的空间,集中了幼儿学习的方向性,使他们的活动从兴趣主导的游戏过度到了目标明确的学习活动。当然游戏化的活动环节也让孩子玩得轻松,学的愉快。

  3、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学习数学的领域目标为依据。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拼出各种图案,并能在记录单上记录拼出的多种组合方法。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感受拼图游戏奇妙之处,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图形图案,并能在活动中学习统计作品中各种形状与数量的方法,记录在记录单上。活动的难点是: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一种卡片与其他卡片的多种组合来进行多元化的操作,支持幼儿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答案。

  4、操作材料

  教具:各种颜色的彩纸,各种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拼摆的机器人,幼儿用书十月份册。

  有颜色的几何图形片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操作的兴趣。而拼图卡片上的编码则是为了方便幼儿记录,缩短记录的时间,给幼儿创设充足的动手操作和思考空间;也可以帮助幼儿复习和巩固序数概念。同种编码的卡片有重复也是为了给幼儿的操作提供更多变化的空间,使他们的操作结果能更加丰富。记录纸的设计从节约能源的目标出发简单方便;考虑常态教学的效果尽量不要配班老师帮忙;同时节省展示空间。

  二.说教法

  1、言语激发孩子。用”你真棒!“”争做智慧大王“”你真象个小学生“等语言来激发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语气,肯定孩子的成绩,继而提出新的.要求。让幼儿和老师互相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自信心,从而突出本次活动趣味性的特点。

  2、物质奖励,贴红星。

  3、游戏主导活动。”游戏是幼儿重要活动方式之一“,我深深地感觉到游戏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朋友“,在成人看来是非常枯燥的事情,只要赋予它游戏的色彩,孩子们就会很感兴趣,会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寓教于学游戏教学形式,使孩子乐意参加活动,并在多元、刺激的智力操作活动中得到快乐获得满足。从而为”下一次“打好基础。

  4、承上启下的提问激发思考。我的每次提问都是为下个环节做准备的,常常是前个问题的提出能在下个环节中得到展现或揭开谜底。使幼儿充满惊喜和期待,回答问题、发表见解的声音更响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踊跃,思维更活跃。

  三、说学法

  突出同伴引领。每次操作都邀请幼儿示范或小结,使幼儿听到的是来自同伴的一种声音。他的经验和思维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强硬灌输的。这样就更方便并引导幼儿去深入思考,开阔思维,引发再次操作的的欲望。

  四.说教学程序

  一、观察、比较各种几何图形。

  1、我先出示几种几何图形拼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拼图卡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目的在于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拼图卡的特征(一样:形状、大小;不一样:数量、颜色、编号、组合形式)并为幼儿思考如何运用拼图卡的特征来组合成图形来铺垫经验。

  2、引导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一下。科学领域的知识明显地具有”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根据大班幼儿的现有的经验他们自然会想到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来证明,以事实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符合新《纲要》中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的要求。

  二、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图形并记录结果。

  1、教师出示示范记录单,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记录。因为每块拼图卡都标有编码,在这儿我直接引出记录即能方便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避免环节上的重复,又能提醒幼儿操作一次就记录一次,培养他们做事的条理性和效益性。

  2、通过幼儿个别操作示范引出拼图特点--平面多方位的旋转,开阔了幼儿的思维,有一次归纳和提升了幼儿拼图经验。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我们能不能用3块或4块甚至更多的卡片一起来拼这个图案。相比较前一次的操作这一次是有要求的。请幼儿示范时即能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还可以再次强调操作记录的注意事项。

  4、比一比谁拼出来的答案多。以往操作活动中我发现经常有很难收拢的现象,所以今天我以”比一比“和贴五角星的方法来激励孩子自觉上交记录单,使环节之间尽量紧凑,时间也不会浪费。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在培养幼儿做事干脆、不拖拉的习惯,树立时间观念,向小学生活靠近。

  三、发现一张卡片与其他卡片的多种组合形式,激发幼儿二次操作的兴趣。

  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发现问题并激发幼儿的二次操作,这儿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活动的重难点。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我正是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启发他们进行再次操作,帮助幼儿经验提升。并且在操作前的示范中我交代了记录的另一种方法,使幼儿的操作有条不紊的、有目的地进行,而不再是无序的。操作结束后的同伴交流、相互分享经验也是同伴引领学习的过程,同时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也得到培养,使活动的重难点得以解决。

  四、感知各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再次提升经验。

  在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在拼图游戏发现其他更有趣的现象。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小鸟小鸟你真好》是省编教材大班上学期中的一首歌曲,是一首优美、抒情、动听,充满爱的歌曲,它描述了老鸟为了小鸟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老了,行动方面已经不方便,再去捉虫真的很困难,造成了生活上的问题。小鸟长大了,懂得了老鸟的困境,不怕辛苦,总是照顾着老鸟,每次捉虫的时候,总是让老鸟先吃饱。体现了小鸟尊敬长辈,照顾长辈的美德。歌曲是2/4拍节奏。我们知道,节奏是音乐要素之一。因此,知识点是2/4拍节奏的强弱特点。歌曲还运用了领唱、齐唱的方法,表现了老鸟和小鸟的情感;还运用了两个间奏以及多处付点音符,掌握好这些知识点,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情况分析:本班幼儿对歌曲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理解能力较强,对领唱、齐唱的歌曲特别感兴趣,但对唱法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进一步的学习。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而且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尊敬长辈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根据材料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活动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领唱、齐唱和间奏的歌曲,唱时有表情。

  2、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3、教育幼儿学习小鸟敬爱长辈。

  (四)、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讨论:我是怎样尊敬、照顾长辈?

  2、颜色鲜艳的插入大挂图一幅,老鸟小鸟的胸饰若干,录音机、磁带等。

  二、说教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人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主要运用了视听唱、整首教唱法、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第一种是视听唱: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的大挂图。充分的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和示范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如:老鸟怎么啦?小鸟是怎么照顾老鸟的呢?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做?唱就是指幼儿的歌唱,幼儿通过欣赏老师范唱,然后把最好听的一句唱给其他幼儿听。在反复的歌唱中理解歌词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演唱。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第二种是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指让幼儿在多次听唱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完整地唱一首歌,整体教唱能以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音乐感受,使整首歌曲要义、情绪都能保全完整,不割裂,在学唱过程中能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第三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三、说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就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现。因为幼儿学习歌曲,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感知音乐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另一方面就是指导幼儿通过自由表达的机会,将自己喜欢的“哪一句”歌曲展示给大家,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四、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激发兴趣——欣赏歌曲——整体教唱——幼儿游戏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听音乐:“可爱的小鸟”导入课题。随着清脆、悦耳、优美的音乐,师问:“谁来了”?安定了幼儿的情绪及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2、观察图片,听故事: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大树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4、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后问:“你们喜欢小鸟吗?为什么?”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提问,来发展幼儿的思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欣赏歌曲

  1、欣赏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2、欣赏录音机播放的歌曲,要求幼儿专心倾听。师问:“歌曲中有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师问:“你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根据《纲要》精神,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此活动环节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的、胆子较小的幼儿,通过问唱,幼儿不仅注意力能集中,还能得到较好的练唱机会。

  (三)、整体教唱

  1、幼儿学唱歌曲:

  2、整体教唱歌曲,重点指导幼儿唱好休止音及间奏的停顿。

  3、分组进行领唱、齐唱的练习,要求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4、在上环节的基础上,幼儿对整体歌曲的旋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运用了整体教学法,以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重点指导幼儿领唱、齐唱的方法及间奏的停顿。

  (四)、幼儿游戏

  1、教育幼儿学习小鸟敬爱长辈:组织幼儿讨论:平时你是怎样对待长辈的?长辈盲目的疼爱,造成了幼儿总是以“我”为中心,不懂得怎样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因此,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音乐游戏——《小鸟小鸟你真好》:幼儿自由结伴,在欢乐的音乐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爱长辈的情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又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以游戏为基础活动,每个活动都离不开游戏,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把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5

  一、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手脑眼并用的活动起来,《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这中配合说简单也不简单,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说难也不难只要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完成。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集体作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幼儿手脑眼结合协调并用的,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是比较适合幼儿。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保护好他们对艺术表现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的以上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认知、技能等三方面内容的目标。

  第一点是: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表现艺术美的兴趣。萌发幼儿乐意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情感。第二点是:在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协调好与同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协调能力。第三点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造型各异的建筑并尝试协作完成一件作品。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纲要》中也曾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把第一点作为我活动的重点。这条目标将会体现在我整个活动当中。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我会抓住这一特点让活动以不同于常的形式出现。比如:我会在课前带孩子们玩“我设计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让他们对幼儿园建筑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演示各种不同造型的幼儿园建筑进一步引起他们对绘画的兴趣。而绘画时不是单一的想象而是手脑眼多种感官结合来进行。这样,让他们在新奇之余会跟着不自觉的丰富、积累经验。第二点是认知方面,虽然大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掌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其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够完善。况且,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也不够所以要通过协商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作品是有些难度的,所以就把他当作一个具体目标来执行。并且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美。第三点是我活动的难点。由于整个绘画是靠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与合作伙伴间配合好与否密切相关的。活动中难免发现问题。这时必须让幼儿学会解决这问题,其中的道理是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时时会用到的也就是说可以被幼儿持续所用的。因此我把它当作难点来执行。具体绘画中我不会强调幼儿所设计造型的规范性及准确性,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在观看教师的演示指导后,凭借自己的经验与同伴适当的商量交流来尝试完成一件合作设计画。将他们现有的理解、想象引导到更深的方面,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现行的《纲要》要求我们所选的教育内容是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希望幼儿园》这一美术活动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就大班幼儿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观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体形象性思维较为成熟,而抽象逻辑性思维则处于萌芽状态。简单地说他们的好奇心已不再仅仅是看别人表演而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得以满足。幼儿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技能,在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把它们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有许多与他们一样大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美。活动中激起幼儿为他们设计一个漂亮的幼儿园的愿望,进而让幼儿在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温暖,获得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同时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通过说说、画画使他们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是需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的,这时绘画的人手眼要协调而与其配合的人动作也应是协调好的。活动中选择了“合作画”这种集体创作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可以用许多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虽然,这样的绘画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由于教材难易度恰倒好处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所以使整个活动成为他们满足自己求知欲,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时也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达到掌握某种技能的游戏过程。这也正是响应了《纲要》在艺术领域内容选择中提出的能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应教学的需要,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首先,要求幼儿在课前已有“我喜欢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活动经验;其次,通过家园共育活动方式,邀请家长一起配合让幼儿简单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情况及有关帮助他们的爱心活动资料搜集。 这样,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为激起幼儿合作创作画《希望幼儿园》美术活动做铺垫。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相关建筑,为幼儿参与本次活动课前知识技能的做铺垫。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图片和创设一个为贫困地区小朋友设计一间《希望幼儿园》的主题情景来贯穿活动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张全开的图画纸,油画棒等学习用具。

  完成一次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了的,而是与其前延后续密不可分的,所以课前知识的渗透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另外,艺术氛围浓否对艺术活动的进行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创设一个理想的作画空间让幼儿能轻快愉悦的进行作画。首先应有一个足够大的幼儿合作画的场地空间,然后还要准备适合进行本次活动的辅助材料和用具。当然,好听的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绘画时放一些幼儿熟悉的极富表现力的音乐,帮助幼儿再现一些生动的形象是能激起幼儿想象的。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照片、图片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激发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幼儿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 的理念。整个活动的前部分是老师与幼儿的互动,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活动中老师为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和热情,积极创设了一个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领的情境,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但有师幼的互动,主要还是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思路,大胆去探索、尝试、合作创作。我认为整个活动的指导难点是如何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言语进行交流,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并体验这种合作的乐趣,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

  六、说教学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八个环节:经验准备-欣赏引题―激发兴趣―幼儿操作―展示交流等五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式提问,直奔主题。( 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说说我们们幼儿园有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地方,还想在幼儿园里添加一些什么建筑?” 这样一边演示一边用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二)通过欣赏和观察,积累知识经验,并激发幼儿进行融合再现的意愿。

  1、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幼儿园的经验准备后,孩子对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把握幼儿园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等特点,有了一些了解,为合作设计活动做铺垫。

  2、欣赏重现,以谈论的方式,激发兴趣。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3、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幼儿进行分工组合。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

  (三)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分组合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幼儿分组操作:在幼儿确定构思和意图之后,启发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由操作探索,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次活动的知识点(难点)。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请每一组派一位幼儿(讲解员),大胆的向大家分别介绍自己那一组设计的幼儿园有哪些特点?新奇在哪里?从而体验审美愉悦,达到自我评价。这一环节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大班说课稿――我想这样飞(彭爱云)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想飞”是一个从“飞行”切入的主题,其更深层的内涵是:激发孩子朦胧的渴求意向,使之升华为鲜明具体的“飞天”理想,并进行顺势引导,让孩子们的创造想像以及如何实现理想的现实认识都获得发展。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大胆想像,激发他们想“飞”的欲望,并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探 索欲望增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三、活动目标

  通过以上活动教材内容和幼儿情况分析,结合新《纲要》精神,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大胆想像,激发幼儿想“飞”的欲望。

  2、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萌发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相信通过努力,想像会变成现实。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有关飞行器的知识。

  2、教具准备:为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显示飞行器的光盘、准备了孩子们绘画的纸、笔,以及展示绘画作品的展板。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一、我们现在这样飞;二、未来的飞行设计师;三、“我想这样飞”画展。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从感官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认识球体

  一、教材内容分析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幼儿发展情况分析及目标制定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增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本活动目标为:

  1、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球体的特征。

  3、引导幼儿运用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研究,体验与同伴探索交往的乐趣。在游戏中体验几何形体的有趣。

  三、本活动的重点是:

  让幼儿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感知球体的基本特征。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经验,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本活动的难点是:

  如何让幼儿在探索、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

  四、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纲要》指出"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将准备:

  1、大量的几何形体玩具,皮球、乒乓球。

  2、橡皮泥、报纸等可塑性操作材料(延伸活动)。

  3、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幼儿的操作。

  五、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玩一玩这些玩具,找一找那些玩具可以滚动。"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任意选择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让孩子自由地玩玩具以激发幼儿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初步感知球体的一个基本特征及可以滚动。在此基础上,我让幼儿进行了第一次操作,请幼儿任选两种可以滚动的玩具。

  2、引导幼儿操作尝试在幼儿选择过两种玩具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选的这些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小朋友们比一比,试一试。"这一环节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来感觉到自己的新发现,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求知的快乐。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上前试一试,玩一玩,指出哪些玩具能向不同方向滚动。通过集中交流统一认识,感知球体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的特征。初次尝试后,孩子们对球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引导了幼儿进行第二次的操作。

  3、幼儿第二次的操作尝试第一次操作,幼儿在自由玩的过程中发现球体可以向不同方向滚动的特点。第二次操作则更进一步,主要是让幼儿探究球体与圆形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这是本活动的难点,首先引导幼儿与圆形比较观察,认识球体,动手比一比,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孩子依据比较观察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和幼儿小结:能向不同方向滚动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是球体。在不断的探索中,幼儿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巩固对球体特征的认识。应用已获得的经验辨别哪些物体是球体。

  纲要强调,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因此为了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到形、体的重要和有趣,我引导幼儿应用已获得的经验辨别我们周围的哪些物体是球体。先请幼儿在周围能看到的环境中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在深一层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实现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体现活动的价值。

  5、延伸活动在延伸活动中,我创设操作活动情景,请幼儿帮玩具加工厂制作球体的商品,激发幼儿制作球体的欲望。做好后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教师提供报纸、橡皮泥等可塑性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这些不同的材料制作球体,通过自身的参与动手制作进一步巩固了对球体的认识。

  本活动设计体现了《纲要》中科学教育的理念,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为幼儿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力求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在活动中,通过尝试操作法、比较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充分体验自由、快乐的情绪,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使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站立的折纸动物的研究与制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立体造型的一般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2.对动物的造型表现进行适当的夸张与装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对动物的了解与制作,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平面思维向立体形象思维的转换,研究与实践动物站立的方法。

  难点: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根据多种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美术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袤的森林和宽阔的草原,去看看动物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吧!比比哪位小朋友发现的动物种类最多。(录像)

  它们的生活真是太精彩了,你刚才发现了哪些动物?

  小结:大自然真是伟大,创造出了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动物。接下来让我们再进一步的去欣赏一下吧。

  二、展开

  1、 欣赏图片:有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能对它做个简单的介绍吗?学生说动物身体造型特点和身上的图案花纹(板画)

  2、 这些可爱的动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以外,还有很多艺术家创作了许多动物雕塑作品。

  3、你看了这些雕塑作品有什么感受?

  虽然他们使用的材料不同,但雕塑作品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立体的能够站立)

  4、 我们今天也要来制作一只立体的能站立的动物。但用的材料却是一张纸,一张纸怎么能站得住呢?请小朋友帮章老师想个办法,怎样让一张纸很快的站起来呢?(请学生上来)

  其实让一张纸站起来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折、可以卷……

  5、 今天我们美术课就采用折的方法吧。来制作一只能站立的折纸动物(课题)

  6、拿到一张纸你可以根据你想做的动物形象来选择:对折、二折、三折

  7、“猪”的身体折了几次?(一次)

  如果你要制作的动物头部和背部高度基本一致,你就可以把头和身体画在一起一次性完成。注意:对折的地方不能剪。

  哪些动物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鳄鱼、熊、豹……)

  如果头部略高,你可以分头和身体两部分,把头部剪下来贴到动物的身体上。哪些动物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狮子、兔子、牛)

  如果想做斑马,就要对折两张纸,把头部和身体再组合起来。哪种动物可以用这种方法?(长颈鹿)最后可以用画和贴的方法把动物身上的花纹布置好,一只能站立的折纸动物就完成了。

  三、学生作业

  1、通过折、画、剪、贴等方法制作一只能站立的动物。

  2、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个“动物乐园”。

  四、作业展评

  1、学着模仿你所制作的动物的行走或叫声到台上来,让同学猜猜你制作的是什么动物。

  3、 同学评价作业。

  教学反思:

  也许是我觉得学生比较喜欢动物,也许是我觉得上动物的内容课堂效果比较好,经过简单的挑选,我就确定了开课的内容——能站立的折纸动物。只有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在备课中我找到了许多有关动物的资料,并经过精选,挑选了一段介绍动物的精彩录像和一些动物图片。的确,学生被出示的画面所深深的吸引,所制作出来的作品生动,充满童趣。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6-13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6-09

大班幼儿园说课稿10-26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10-23

(热门)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7-04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优)07-05

(荐)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7-05

语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2-15

幼儿园大班体育说课稿11-05

幼儿园大班课程说课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