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1
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古人云:“音乐感人至深,能使人乐、能使人悲、能使人奋起。”人在婴儿时听到音乐就知道“手舞足蹈”,在幼儿时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往往能作用于他的一生,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事物有良好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并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观点。
一、说教材、说幼儿情况:
1、材料来源:
歌曲《小雨沙沙》,是一首来自幼教刊物上的歌曲。这首歌曲能在春暖花开、春雨飘洒的季节,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它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大班幼儿,通过我对歌曲的了解和分析后我发现这歌曲非常具有儿童化,旋律优美、易记,歌词通俗、易懂,好学好唱。根据歌曲的特点,对于大班孩子可能较简单了。所以我把这首歌作为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希望也能达到好得效果。
2、幼儿情况分析:
在此活动之前,我对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有时让孩子们听一些音乐,他们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音乐不同的性质:欢快、优美、或是忧伤。让幼儿多进行呼吸练习,及怎样用动听的声音演唱。孩子们以前唱歌时,不会用方法,常常用嗓子喊歌。也不会换气,通常唱得上气不接下气,通过练习以后情况好多了。还鼓励幼儿常常在听音乐的同时创编动作。通过观察我发现,每次孩子们听到音乐时,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只是有些孩子不自信、不大胆,不敢把动作做出来。因此,我积极的鼓励每个孩子去创编动作,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这些都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具体为:(1)、萌发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初步演唱歌曲。(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据教材的内容、幼儿的情况、和目标的制定,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活动的难点是: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二、说教法与学法: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对教育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国外流传进来,为越来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作为一节音乐活动,教师除了用柔美的声音,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创设了“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活动是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的。通过cai课件的优美画面和动听音乐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在本次音乐活动中还体现了“协作”的要素,在学唱环节中由为突出。我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导向者,带领幼儿打节奏,合着旋律朗诵歌词,并指导幼儿自己把歌词唱到旋律中。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然后,孩子们练唱时,用了多种形式,如:老师唱一句,幼儿唱一句、幼儿两人拍手唱、加律动演唱等等,处处体现了协作的精神。
3、活动中,不仅仅是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在其他几个方面也有体现。如:“语言智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把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表述出来,达到理解歌词内容的目的。也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在“肢体运作智能”上有体现,幼儿理解歌词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雨和种子”的动作。用他们的身体表达想法与感受。最后,在“人际智能”方面的体现。幼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老师的提问、动作、表情给予回应,还要和其他幼儿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过程中,增进了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我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游戏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歌曲的理解,萌发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传统的音乐活动总给人感觉比较枯燥,老师教、幼儿唱或跳,常常口干舌燥。幼儿缺乏兴趣,有声无情,没有表现力,幼儿无法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我制作了cai课件,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为: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随着欢快的乐曲跳入活动室,营照了音乐活动的氛围。接下来,利用《小雨沙沙》的曲调做练声曲,为后面的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幼儿探索:
利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复杂变成简单。它能把自然界中不易观察到的现象清晰地印入幼儿眼帘。课件中,我把种子发芽这一漫长、很难观察到的过程。用十几秒钟的时间在幼儿眼前展现,让幼儿看到种子的发芽过程。因此,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中感受到“小雨沙沙沙的下,种子在发芽”的美好景象。歌曲配上形象、拟人化的动画画面,声象结合富有趣味性,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学习归纳歌词、理解歌词的目的。正是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才使得幼儿探索的过程显得轻松、愉快。
(三)、学唱歌曲,突破难点:
学唱歌曲,这一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难点。孩子们首先通过看课件,欣赏歌词,然后在画面和音乐的带动下边打节奏边朗诵歌词。有了多媒体教学让幼儿一看到画面中的图象就会联想到歌词的内容。孩子们很快地熟悉了歌词。以往孩子们学唱歌时,都是幼儿跟着老师唱,孩子们显得很被动,不能发挥潜能。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我将学唱歌曲这一环节进行了创新,也加大了难度。让幼儿尝试把歌词唱到音乐中,这是幼儿要学习的一个方法,也是难点。正因为课件中歌曲的旋律和表现歌词的画面配合得很好,当幼儿听到旋律时,就会看到相应的画面想到歌词。所以,通过两遍试唱,孩子们就掌握了歌曲的唱法。利用cai课件就轻松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些在传统教学中是难以完成的。
(四)、游戏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幼儿对歌曲基本掌握的情况下,要进行练习。这里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种形式进行,增进情感的交融,幼儿也巩固了歌词的记忆。而后,请幼儿扮演“小雨”和“种子”的角色,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音乐游戏。孩子们在课件音乐的伴随下,看着画面中出现的“小雨”和“种子”的形象。分别表演出二者不同的动作,较好地区分角色进行游戏。其实,游戏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就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将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所学通过游戏的形式加以体现。
四、说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运用cai课件,多媒体等教育技术。在整个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cai课件让歌曲中抽象的形象变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幼儿能够较准确的把握住歌曲。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随意点击,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极大丰富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提高了这次音乐活动的质量。让孩子们享受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促进幼儿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当幼儿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时,也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其中办家家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歌曲《办家家》就是根据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歌曲旋律简单、重复,有很强的表演情节;歌曲中说唱结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给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体现了歌曲欢快的风格。
(二)、目标的确定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中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但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从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
(2)、根据角色情境及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3)、在表演时尽量用眼睛看着同伴,体验目光交流带来的快乐。
2、在目标中提到“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同时,创编表演动作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幼儿已有办家家游戏的经验2、图谱3、游戏道具:眼镜、炊具、布娃娃等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主要是激发幼儿兴趣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愉快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2、提问法:主要是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
3、图谱演示法:通过形象的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学法:
四岁左右的幼儿更习惯形象思维,本节课我运用了角色表演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对唱和齐唱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说唱部分通过把难点前置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是谈话导入:“你们喜欢做游戏么?你们玩过办家家的游戏么?是怎样玩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游戏吧。”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来再现办家家游戏情境,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和动作。
(二)从游戏中提升歌词及动作,进行节奏训练。
教师提问:“刚才你们是怎样做游戏的?”有意识反馈并提升幼儿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学习说唱结合的部分并进行节奏训练:
切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活动重点分解并前置,通过积极引导幼儿再现自己游戏的经验来练习节奏学习歌词,为下一步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办家家不光是一个好玩的游戏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教师和幼儿一同听歌曲。
2、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内容,教师边贴图谱边唱出歌词。
3、看图,教师清唱歌曲。
4、幼儿边看图谱,边跟唱歌曲。
(时刻提醒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不要抢,不要喊)4、根据角色唱出歌曲中对唱和齐唱的部分。
“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样唱这首歌?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图谱,指导幼儿分角色唱,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学习歌词,借助图谱的帮助让幼儿听音乐自觉学唱歌曲,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四)创编表演动作
1、幼儿两两结伴,听音乐做游戏。(按幼儿扮演的角色分别进行打扮,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到游戏当中去)
2、教师提升丰富幼儿动作,再次进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时进行目光交流。
4、活动过程中注意要渗透热爱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歌曲伴奏带,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中创编替换新的歌词进行表演唱。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3
一、说活动内容的选择
1、中班幼儿学习的排序活动是多种多样,有按规则排序的,也有按物体数量的差异排序的,而现实生活本身就具备多种排序条件,如:服装花纹上的排序、栏杆颜色上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马路边花草种植的排序等等。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即使不经教师暗示,孩子们也会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又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正是因为生活中这些排序的美,我们教师才可能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也可能是幼儿今后创造有规律的美的启蒙者。同时符合《纲要》要求: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排序主要是指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根据物体的差异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排列成序。排序有助于形成数的序列。幼儿在排序活动中获得了按照物体差异进行排列的经验,了解到每个物体按照一定规则在空间所处的位置关系,这将有助于幼儿理解数的顺序,理解序数的意义,形成数的序列。排序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另外,排序还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排序过程中,幼儿要对物体的大小、数量、颜色、形状进行观察,然后排序、推理、比较,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大小等特征差异上的简单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的多个特征和数量进行不同的排序。
3、《指南》里的典型性表现说:中班的孩子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喜欢动手动脑。他们常常在游戏时进行排列。比如用拼插玩具做的头冠,你会发现头冠的一圈是有规律的。做的桥,你也会发现桥的支柱是有规律的。这些都说明他们对排序感兴趣。
二、说教法的选择
1、为了避免幼儿学起来枯燥,被动,所以我选择了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的这一方法。希望孩子们在色彩丰富的画面里,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学起来觉得轻松有趣。活动最后时以开火车的游戏形式结束。这些都是为了活动有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也符合的《纲要》指出的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2、操作法是排序活动中的基本方法,排序的整个过程都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幼儿通过大脑思维的活动和小肌肉群的活动来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一直处于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真正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和玩中学。
三、说目标的制定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中班的孩子已经对简单的排列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我们把各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能自发地发现其规律。根据这些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这三方面的目标和重难点:
目标:
1、在欣赏与讲述中理解绘本内容同时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这一目标就是为幼儿学习新的排序做准备。因为我觉得应该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2、学习简单的按规律排序并大胆尝试自编规律。4~6岁幼儿几种排序能力的发展顺序依次为:正排序、逆排序、传递性、双重性。我们这是中班的后期,马上要升大班了,所以选择了简单的传递性排序和双重性排序。但中班的幼儿在运用策略完成排序任务上表现还是较弱,幼儿也往往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中班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索,并乐在其中;基于这些原因制定了“学习简单的按规律排序并大胆尝试自编规律”的目标。
3、懂得并感受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中班的孩子“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情绪反应,能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所以希望孩子们也能分享到小动物们有了项链的喜悦,小刺猬有了朋友的喜悦。
突破重点:(发现规律并能延长序列,学会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间隔排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小刺猬的项链里只的有一个颜色的规律;小兔的项链有了简单的两个秘密,既有颜色的规律,还是两种颜色,但已经有了大小的规律;小猴的项链里有大小的秘密,有颜色的秘密,颜色还是三种,两颗小豆子的颜色也不一样。
我注重在引发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在活动中,小刺猬的项链就是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颜色简单只有两种。大小没区别。后面的小兔和小猴的项链就是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要求孩子一边看一边说规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语言的加入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清晰的思路,知道小动物的项链是怎样的规律。
化解难点:(按规律尝试不同排列方法,实现自由排序。)小朋友们都爱模仿,为了孩子能有大胆尝试的想法和行为。我每讲下一个小动物的排列方法,都要问“它和小猴子会穿成一样吗?”“它和小兔会穿成一样吗?”有意无意的暗示幼儿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操作时也提醒幼儿要有不一样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4
说教材、说幼儿:
文学作品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远远超过我们已有认识的意义。80年代以来,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逐渐让人们明白一点,儿童语言发展有赖于3种知识的整合习得: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想飞的小象》这个文学作品不仅向幼儿展示丰富有趣的情境事件也正是为幼儿提供这3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
故事中从小象形象活泼可爱,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对外界充满好奇,从一开始想学飞,到在学习飞翔的过程当中遇到麻烦,再到后来与身边的小动物以及爸爸妈妈交流后,小象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自己的力气大也是一种能够帮助人的能力,千万别小看自己。本故事构思新颖,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能引起幼儿好奇,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同时本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也就是说这个文学作品接近中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也是对幼儿进行良好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好教材。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他们自觉获取语言材料的能力"、"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等,根据以上纲要精神,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围绕活动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我对活动目标进行领域间有机的整合,制定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能力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认知目标: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我将"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三"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挂图结合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以及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回忆、提问、梳理等手段来实现活动的重点。通过出示句型图谱"我不会……,可是我会……"来鼓励幼儿用此句型进行完整讲述来突破活动的难点。
说准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一下准备:
物质准备:
1、小黑象头饰一个、活动挂图六幅(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角色扮演及故事挂图正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2、"我不会……,可是我会……"句型图谱(图谱的出示让幼儿更加清晰、容易地掌握句型结构)。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各项本领。(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和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的内容。)
说教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我采用多种教学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益;
教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等。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4岁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教师结合挂图以及深情并茂的故事演讲可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听到、看到的故事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将习得的句型,贯穿始终。
除以上教法我还运用激趣法、赏识鼓励法等。
学法主要有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为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幼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舞台,让幼儿想说、敢说,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圆满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任务。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运用已学的句型句式,进行交流讲述,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森林运动会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由教师扮演的小黑象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请孩子们应用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法,猜猜由哪些动物分别获得森林运动会的冠军,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下子便被激发出来。由此自然的引出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黑象",并采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幼儿猜想这只想学飞的小象,能学会飞这个本领吗?孩子的答案五花八门,兴趣持续高涨。
(二)小黑象讲述故事——《想飞的小象》
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故事演讲,引导幼儿带着 "故事里的小象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这个问题,认真倾听故事,寻求答案。 并在故事演讲后,通过提问法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倾向如:小象为什么想飞?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对小象说些什么?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出示挂图,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
(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这一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法,结合挂图二次讲述故事,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体验作品内涵,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同样运用提问法并在幼儿讨论后对答案进行总结,梳理。如: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完成第二个活动目标: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本环节,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合观念,在帮助幼儿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故事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借此解幼儿的情感发展现状。通过谈话法,鼓励幼儿大胆地,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本领,并引导幼儿明白虽然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年纪小,但是千万可别小看自己。老师也知道你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本事呢?能告诉大家吗?"
当幼儿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学习、理解和体验已经达到较好的程度时,教师还应进一步创设机会,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引导幼儿根据句型图谱创造性地进行用"我不会……,可是我会……"的进行语言表述。并在幼儿取得成功时,运用赏识鼓励法,予以肯定。
(五)活动延伸
我们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成网络状的活动群,这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从模仿到创新,从接受到运用的整合过程。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对语言艺术的敏感性,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增长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语言得到发展。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5
中班幼儿是各种动作和能力逐步形成的时期,培养幼儿对信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是建构式教材的重点之一。
一、说教材:
中班幼儿是各种动作和能力逐步形成的时期,培养幼儿对信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是建构式教材的重点之一。新年刚过,幼儿们对红彤彤的新年还余兴未尽。红色象征着喜庆热闹、吉祥祝福。选择这个课题引导幼儿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分辨多种颜色和按规律接龙是与建构式教材整合多方面知识相吻合的、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说教学目的:
1、练习快跑,巩固跑步的正确姿势。
2、培养幼儿对信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3、区分颜色、能按规律接龙。
三、教学重点:
看颜色做跑、爬、跳等相应的动作。
四、说教法:
针对这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目的,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竞赛和游戏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师幼交融互动。物我交融互动。活动是有组织、有规范、有秩序、适合整体发展的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1、以热身运动,引发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2、以“你追我赶”这个游戏让幼儿知道正确跑步的姿势,和探索怎样跑得快的决窍,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共同向上的精神。
3、以“红色冲刺”游戏,进一步训练幼儿跑、跳、爬的能力,培养幼儿对信号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4、总结性小结。
本次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敞自由活动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真正做到师幼交融,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6
一、设计意图:
在绘画中,线描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画法之一。线描在绘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线描是画面最基本的造型,主要体现了绘画的灵魂所在和精神文化的韵律。
我班部分幼儿已经过一年的线描绘画学习,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想象力、创造力也有所发展,但也有部份幼儿仍机械地模仿教师的范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胆想象、勇于创新,本次美术教学活动我就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社会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题材,绘画内容的选择没有固定性,可随广泛寻找、有机调整。而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以及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大胆创作的同时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中的要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如下:
1、学习用线描画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重点刻画,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
2、大胆想象,进行夸张的刻意绘画,体验奇特的想象带来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大胆想象,能进行夸张的创意绘画”;据孩子们的绘画水平,我将“能用线描画的方式对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重点刻画”设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我做了材料上的准备如:彩纸、线描笔、范画;同时在活动之前还让孩子们熟悉、了解了各种各样动物所特有的特征。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故事导入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通过讲述故事来导入课题,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环节中我还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想象和观察,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后我又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了孩子们进行想象之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
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幼儿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说活动过程: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引题-想象-操作-展示交流四个环节。
(一)以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述故事:小男孩皮皮特别喜欢孔雀开屏。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已和孔雀结婚了,他们还生下了一个神奇的宝宝。这个宝宝很像皮皮,又很像孔雀妈妈。
2、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神奇的宝宝会长成什么样子呢?”“什么地方会像皮皮,什么地方会像孔雀妈妈呢?”3、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如:这个宝宝长了一张人脸,有孔雀的尾巴。
(二)欣赏范画,进行想象:
1、师:“老师把皮皮的宝宝画了出来,你们来看一看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呢?”2、出示范画,幼儿欣赏、观察、讲解。
3、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进行小结:原来人和孔雀结婚生出来的宝宝既有人的样子,又有孔雀的样子。
4、师:“如果是你,你想和什么动物结婚呢?”“这个动物有什么特征?”“生出来的宝宝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5、请幼儿来说一说,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宝宝既要有人的特征也要有动物的特征,同时还帮助幼儿了解动物所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特征。(如:猴子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老虎额头有一个王字;狮子的脸部有鬓毛;鱼有鱼鳞和鱼鳍;蛇没有脚;兔子有长耳朵;大象有长鼻子;猪有大鼻孔和大耳朵;刺猬全身长满了刺;蜜蜂有蜂针;长颈鹿有长脖子等。)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一种动物进行作画。
(三)创意画:
1、教师说要求,进一步提醒幼儿生出来的宝宝既要有人的特征,也要有动物的特征。
2、幼儿作画,教师做巡回指导。
3、请幼儿拿着自已的作品让同伴来猜一猜自已画的是人和什么动物生出来的宝宝?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7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些物品和材料,而孩子们都把这些材料物品装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来,我们让孩子们把这些塑料袋都整理好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在过后的几天我们奇怪的发现,塑料袋都被孩子们拿了出来当玩具,他们有的把质地比较硬的塑料袋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拿着塑料袋跑来跑去;还有的把塑料袋弄平当手帕在折。这个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却成为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们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的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当孩子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二、本班幼儿的情况
我们中三班的孩子大多都是外地的,在家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来陪他们学习和游戏,而且父母基本都不会买昂贵的玩具给他们玩,这也许是他们对塑料袋会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有着同龄孩子所共有的年龄特点,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动手做游戏乐”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剪、折、贴技能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四、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纸、彩纸、玻璃纸、动物纸等;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篓筐;音乐磁带。
2、对塑料袋的性质有初步的认识。
3、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塑料袋有一定的认识;分组讨论,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
遵循新纲要中: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六、活动流程
整理塑料袋――故事“塑料袋的梦想”――分组讨论,想办法――幼儿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并尝试让塑料袋飞起来――塑料袋的其他玩法
七、活动过程
1、 整理塑料袋。(两分钟;主要教法:教学活动情景化)
师“呀!是谁把塑料袋弄成这样?”
师“小朋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幼“我们一起来把它捡起来吧!”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及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在现场孩子们捡塑料袋非常起劲,一下子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处理塑料袋,同时引出故事“塑料袋的心愿”。(五分钟;主要的教法:故事教学法)
师“现在我们怎样来处理这个塑料袋呢?”
师“塑料袋一直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上蓝天呢?”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及评析
刚开始有一个孩子说要扔掉塑料袋,可是好多孩子说要玩塑料袋.大家讨论一至通过要玩塑料袋。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
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语言》)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25分钟;主要的教法:操作法)
师“要求幼儿自由分组,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及评析
在活动中,教师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就是: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装饰活动,中等能力的可以让他们在追逐跑中寻求塑料袋高飞的办法,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尝试不同质地的塑料袋,不同长短的线,使塑料袋飞起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不同情况。
我们还发现女孩侧重装饰,男孩则偏爱放飞塑料袋。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我们观察到了孩子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动脑做出了一些“创新,如:一个幼儿在用绳结塑料袋口的时候,由于小手肌肉群控制能力差不会系,他就把绳字饶在袋口用透明胶把它贴在了一起;一个幼儿用双面胶直接装饰,他觉得这样比较好看,教师对于他们的做法都给予了肯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在探索塑料袋飞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告诉
幼儿怎样让塑料袋飞高,而是让幼儿在积极的跑动中,和相互比较中自发的认识到跑的快,塑料袋本身的质地,绳子的长短都会影响塑料袋的飞行。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4、引导幼儿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五分钟;主要的教法:示范引导)
听音乐想象塑料袋的不同表现方法。(在头上变成花结,在嘴巴上变成号,在屁股上变成尾巴等)师生一起玩充了气的塑料袋。
活动中幼儿的情况及评析
幼儿在这一环节跟随教师和音乐玩塑料袋情绪非常高涨,活动中有模仿有创新,为幼儿进一步的建构有关知识能力打下了基础。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塑料袋的其他玩法,对塑料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总的来说“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说教模仿训练——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 注重学的过程,在相互的观察,帮助中学会了装饰,探索到了一些关于塑料袋的秘密。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及其地位:
歌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理解,而且儿歌的前三句的格式为重复格式,有利于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同时这首儿歌的内容符合我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接近中班幼儿现阶段的最近发展区,可以发展我们班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大胆创编儿歌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
(1)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儿歌内容。
(2)能力目标: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感目标:通过创编儿歌让幼儿体验创编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2、重点难点重点:在这里,我将理解儿歌的内容,设计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创编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收集幼儿小时候的用品,照片等。在发现区布置“我小时候”的展览,展览的内容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物品,身高体重增长图以及小班的美术作品等。幼儿用书挂图《别说我小》一副。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活动,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直观法:以多媒体课件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使活动生动活泼。
2、采用提问法:在活动中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
3、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通过直观法让幼儿交流讨论是个很好的时机。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他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独自在家的孩子,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我在幼儿旁边理由孩子在表演过程中理解的进行表演,和表演以后进行表扬。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2、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的的活动,人们的记忆效果会明显提高,采用游戏体验法是让幼儿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我在活动过程中共设计了三大环节:
1、第一大环节,让幼儿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内容;
2、第二大环节,谈话“我会做的事”;
3、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我将这三大环节灵活的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
现在我就先说一说第一大环节: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这一环节共设计了三个步骤:
1、活动开始,我以木偶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用好听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听一听木偶在家是怎么做的。
2、提问:你们都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小姑娘都帮谁做事情了?帮他们都做了那些事情?这里我用提问的方法,一方面,是帮助幼儿回顾儿歌的内容,另一方面,让幼儿用“我会XXX”的句式表述,为后面的创编教学难点作为前期的经验准备。
3、请幼儿跟木偶一起朗诵儿歌,这主要是为了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句式、结构的理解,使我的教学重点得以解决。
接下来我就说一说第二大环节:谈话:“我会做的事”,这一环节我共设计了两个步骤: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讨论,使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让幼儿学会用“我会我会XXX”的句式。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自己在家时,家里的大人会说你小吗?为什么?你承认吗?你能帮他们做什么?”鼓励幼儿积极的回忆自己的经历,当幼儿提到相关事情时,教师可以将图片贴在黑板上或出示劳动工具,以增强孩子们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一大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孩子们讲话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幼儿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把儿歌内容迁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中,同时,我会适时出示图片和常用工具,自然地过渡到教学的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
接下来就是第三大环节:创编儿歌。
我引导幼儿用分部创编儿歌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
首先,引导幼儿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创编到儿歌当中,前面部分不变,只创编后一部分,让幼儿学会用句式“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XX“创编。其次,当幼儿把后半部分编好后,继续创编前半部分,让幼儿学会用句式“XX你别说我小,我会xx”创编。再次,在创编的过程中,我会将小图片提供给他们,帮助幼儿记录儿歌创编。最后,鼓励幼儿把创编的儿歌在集体面前进行朗诵。主要是为了让幼儿取得成功时,为幼儿提供展示和感受成功的机会。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个循序渐渐的培养过程,为此,我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儿歌说给爸爸妈妈等人听,并且和幼儿一起将幼儿自己创编的儿歌图片贴好,装订成册,投放到图书区,供其他幼儿欣赏、交流,作为活动延伸。
活动特色:本次活动中,我在中班已有实际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讨论问题和分步骤的方法,帮助引导幼儿进行创编儿歌的内容,并在创编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图片和劳动工具支持幼儿创编。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9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小树叶找妈妈》,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科学活动《小树叶找妈妈》。
1.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小树叶找妈妈》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结合本季节开展的主题:金色的秋天,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的兴趣。
2.教师对幼儿进行保护树木教育,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
3.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获得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
难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应的方法帮小树叶找妈妈,最后通过送小树叶回家,巩固对树叶特征及名称的认识,幼教之友《幼儿园中班说课稿——科学活动《小树叶找妈妈》》。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
2.磁带一盒;
3.物质准备:叶标本三种;杨树、柳树、枫树的挂图;彩纸若干张。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在帮树叶找妈妈时,享受助人为乐得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帮助小树叶找妈妈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
2.问题设置法: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得?激发情感的提问: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帮它做些什么?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用小树叶拼贴出美丽的图画。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二)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树叶(杨树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三)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请小朋友找一片你喜欢的树叶和自己做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你的好朋友它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它的妈妈是谁?
(四)体会成功的喜悦(课间操)
帮助小树叶找到妈妈,并于它们一同跳舞。
(五)知识拓展(知道树的种类、作用)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了解其他树的种类。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六、延伸活动(制作叶子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表情畅想曲》是渗透五大领域多方面内容的中班综合活动。《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幼儿年龄特点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人的感受。表情可以表达一个人内心情境的变化,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时会哈哈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们认识表情,能够减少幼儿在活动中的矛盾纠纷,从而更好的学会与同伴相处,为体现“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基本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的。
(二)目标定位
根据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表情;
能力目标: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情感目标:善于与他人交流,构建积极健康的心境。
(三)重难点分析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于:
1、重点:认识多种基本表情,并理解基本表情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可以通过表情了解他人的心情。
为了解决重点和难点,在活动中,我在为幼儿提供了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为他们创设了轻松、快乐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以及难点的突破。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组织活动,完成教育目标,我作了以下准备:
1、空间准备: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围桌而坐。教师操作台布置于前方。布置的“化妆舞会”的场景。
2、物品准备:1、表情相册(多媒体课件);2、各种空白表情面具多个(与幼儿数量等同);3、勾线笔(与幼儿数量等同);4、音乐《表情歌》。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想说、敢说。”在活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的原则,采用了以下教法:
(一)直观演示法: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表情相册)和表情面具来辅助教学活动,我把动静结合、写实写意相结合的多媒体画面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始终,让幼儿自主观察,给他们一个直观上的认识。
(二)谈论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在这个活动中,我多采用启发式的谈论法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续编故事那一环节,幼儿小组讨论后,我并没有立刻把故事中任务的表情陈述出来,而是给足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来续编。
(三)游戏法:角色扮演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鉴于此,我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和孩子们一起举办了一个化妆舞会,这次的游戏和以往不同,因为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而且这次我们都带着表情面具,可谓别具一格,相信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兴趣极浓。
三、说学法
一般来说,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中。但是教法并不能代替学法,所以我应用了以下学法:
(一)观察法:整个活动一直都是幼儿在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的。例如,在活动的开始,幼儿欣赏表情相册,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发现小伙伴们多种多样的表情。
(二)讨论法:讨论法的应用同样是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在欣赏完表情画册之后,我鼓励幼儿小组讨论,并通过讨论来回答我“小朋友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的问题。讨论法呼应了“善于与他人交流,构建积极健康的心境”的情感目标。
【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集锦十篇】相关文章:
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锦十篇07-30
精选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集锦十篇07-13
【精华】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集锦十篇07-12
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集锦10篇06-11
【精品】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十篇06-05
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06-21
有关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锦五篇06-18
关于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范文集锦十篇08-16
【实用】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