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幼儿园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乡的汉语老师,我叫艾力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版汉语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小马过河》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七方面来说课。(PPT出示标题及副标题)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二、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汉语阅读能力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尤其是我们班两级分化较大,部分学生甚至对汉语有厌学情绪。但是,在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对于图片、动画很感兴趣,因此我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从而使学生们轻松学习,爱上汉语。
三、 说教学目标
遵循课标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根据四年级学生爱读童话,能初步读懂童话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认识棚、匹等13个生字,会写深、浅等7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
要勇于实践,初步懂得“实践第一”的道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读通、读懂课文;而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巧破难点,顺利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读促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为了更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以“教师的适时引领”为辅的学习方法,目的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能更加喜爱汉语的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启发质疑
首先,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小马、老牛、松鼠的卡通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并介绍学生与这些小动物相互认识。(这样的简单的引入,是为了照顾到待进生,化解他们的畏难情绪。而介绍学生与小动物认识则是为了拉近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兴趣)接着,揭示课题《小马过河》。启发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小马和其他小动物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时孩子们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有了初步了解。我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并解答的方式来帮助其他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我预设的问题有:
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2、它几次来到河边?
3、它最后过去了吗?怎样过去的?
第三个环节:再读课文,探究生字
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所以我以自主识字为主,对学生提出要求:把课文里生字新词用笔划出来,通过学生提问,老师引导的方式,理解生词在句中的含义。
第四个环节:以读代讲、品文悟情
在这一环节中以读为主,我会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读文。
首先出示《小马过河》课文朗读动画,学生体验朗读的情感。 接着指名读,克服学生的朗读困难。
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情境,进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读出应有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在面对同一条河,老牛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却说河很深,能淹死人,两者截然相反的观点促成小马过河左右为难,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浅?为什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目的,这其间随着教学的推进,图文并存的出示,让学生弄清这篇课文的难点,为什么同一条河,每个小动物有不同的答案?弄清这个原因是学生正确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观
因素。因此,让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答案,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观到: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而小马亲自试试,却发觉:即不像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进而使学生深刻的领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第五个环节: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我是根据上一环节来进行的,通过小组竞赛分角色竞赛朗读读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要求学生读出感情,通过学生自读自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悟。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的精华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彰显这一宗旨:
12 小马过河
马
试 (动脑筋试一试)
牛伯伯 小松鼠
深 浅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幼儿园说课稿2
一、设计思路:信息时代的今天,为增加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启蒙知识,拓宽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知识,故设计此次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自我良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感兴趣,有好奇心,求知欲。知道常见符号在生活中的作用,探究并掌握一定的规律;
2.喜欢并擅于观察生活中的符号,能自觉养成按符号标志行事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生活常见符号标志背景图一(包括安全出口,当心触电,男女洗手间,禁止吸烟,120急救电话,119火警电话,110报警电话,可回收,医院等标志符号)
2.常见的生活符号标志:
(1)禁止类:禁止停车,禁止鸣笛,禁止人通行,禁止车通行,禁止烟火,禁止吸烟;
(2)警示类:当心触电,当心滑跌,当心车辆,当心坑洞,注意安全,当心夹手,当心火灾,当心机械伤人当心夹脚;
(3)安全类:紧急药箱,避险处,应急避难场所;
(4)气象类:晴朗,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冰雹,霜冻;
(5)其它类:旺旺食品标志,中国国旗标志,邮政,医院,常见银行,红十字会,移动,环保。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常见的生活符号,并说说符号的作用;
2.难点:辨认出常见却不注意的符号。
五、教情学情:关于4-5岁的中班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周围事物、现象极其充满好奇,但是他们自己所“从事”的探究活动是比较地单一,笼统,获得的只是些零散的经验,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和小朋友在课堂的合作,家长和小朋友在其余时间的交流,共同为幼儿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潜能,喜欢并乐意探究事物。
六、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特征来认识、学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
直观教学法,运用直观教具来激发幼儿对符号标志的兴趣,并引导幼儿找出简单的识图规律。
2.学法:多感官参与法。用耳朵听,动手、动脑来参与活动,在学习到符号标志的同时,通过老师引导获得认识规律并整合知识经验。
七、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1.开始部分:教师以手势“暂停”“安静”“真棒”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手式--暂停〈左手横平放,手心向下,右手食指顶掌心〉、安静〈食指放在嘴上〉、真棒〈竖起大拇指〉)
2.基础部分:出示事先准备的符号标志,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特征及作用。
(1)先拿出生活常见标志的背景图,引导幼儿先简单感知认识,
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2)其次拿出禁止类图标,让幼儿知道这些都是不能做的事,是禁止类,发现图标的规律,图中间都有一根斜杠。
(3)再次拿出警示类图标,让幼儿知道这些是提醒我们危险,也是不能做的事。发现图标的规律,大多数都是三角形状的。
(4)接着,拿出安全类的图标,让幼儿知道这些是我们在遇到
危险时可以做的。大都是绿色标志,也有特殊的。
(5)然后,拿出气象类的图标,让幼儿知道这些是我们每天在电视上可以看到的天气符号标志,都有一定规律。在云的上面多太阳或在云下面多雨滴等等。
(6)最后,拿出其它类图标,提起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图标无处不在,有许许多多的作用。
3.结束部分:将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谈谈他们还见过哪些图标,或者将他们想到的画下来,画得好不好不要紧。
八、活动的创新之处:没有采用单一的图片,而是不同种类的,各式各样的图标,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隐藏的知识,还能丰富幼儿对生活的好奇与持续不断的探究。
幼儿园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小兔子开铺子》是一首童话色彩极强、非常富有童趣的传统儿歌,兔子、猴子这些可爱的形象,桌子、椅子、袜子等有趣的物品,通过买东西的形式,组成了一首富有动感的、具有浓浓生活情趣的儿歌。儿歌通过“小兔子开铺子”这一情节,将一、二、三、四、五等数词与一些约定俗成的量词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时儿歌的最后一句都是以“子”结束,因此整体节奏明快、韵律优美,画面感、情节性极强,语言琅琅上口,非常适合诵读。
此外,这首儿歌,还蕴含着多领域的教育价值,如语言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等,体现了活动的多元和整合。但它最大的教育价值又在于语言领域,通过将儿歌与课件、操作活动的整合,使幼儿多渠道地参与活动,自主地投入到看、听、说、读、做中去,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及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1)在玩玩、讲讲、看看中学习整首儿歌,读准音,能有节律地进行诵读。
(2)感知数量词,能比较恰当地使用量词。
(3)在操作活动中迁移经验,拓展思维,尝试仿编儿歌,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根据以上活动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在玩玩、讲讲、看看中学习整首儿歌,读准音,能有节律地进行诵读。难点是:在仿编诗歌的玩玩、讲讲中拓展量词的运用。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根据儿歌内容制作富有趣味、操作性强的课件;
(2)为仿编儿歌作相应物质准备的物品图片、购物清单等;
(3)视频转换仪等,以便展示幼儿的操作和仿编结果。
四、说教法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课堂的精髓所在。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为解决教学中“把握数量及量词”这一难点的理解与突破做了基础铺垫。
2.操作法:根据中班幼儿无法凭空想象的特点,在仿编环节注重给幼儿搭好支架,提供大量的有关仿编内容的操作图片,帮助幼儿学习仿编儿歌及感知量词。幼儿因为人手有了一次操作的机会、有了一份的直观材料,降低了仿编的难度,并且使人人都有了一次动手、动口的机会。
五、说学法
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听过听听、看看、讲讲、读读、摆摆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学习、朗诵、创编儿歌。通过采用了教师和幼儿合作对答法,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理解并学习了儿歌的语言和节奏。
六、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看看讲讲: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
1.看一看:(演示课件)噼啪劈啪,小兔子的铺子开张啦!
师:什么叫铺子(卖东西的小店)?(发清楚唇齿音:兔子、铺子)
2.说一说:小兔子的铺子里卖什么?(小桌子、小椅子、小袜子、小瓶子、小帽子)--教师在孩子看看说说时关注读准音(“子”字读轻声)
3.数一数:每样东西有多少?--学说量词:张、把、双、个、顶。
--量词的准确运用是个难点,这里可以和孩子做个讨论,在互动中感受量词的不同运用。
4.看看说说:看!谁来了?小猴子买走了什么?
在这一环节,课件使用的优越性在于,可以使物品一样样依次出现,依次消失,体现较强的情景感,有利于抓住中班幼儿的注意力。
课件中逐一呈现的商品,为幼儿提供一个新奇的、没有相互干扰的视觉环境,以动态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儿歌中的情趣之处,并将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量词这一教学难点。
(二)感受儿歌的韵律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小兔子开铺子”教师一边朗诵,一边演播课件。
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点击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如桌子、椅子等)
2.教师再次完整朗诵儿歌,边朗诵边演示课件。
3.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4.引导幼儿归纳儿歌中的特别之处:有数字1、2、3、4、5;每一句都是以“子”字结尾。
(三)有节奏地学说儿歌1.出示快板,教师一边有节奏地敲击快板,一边朗读儿歌。
2.师:加了快板朗读儿歌和不加快板朗读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吗?
3.引导幼儿朗读儿歌,在速度和节奏上逐渐提高要求,即要清楚、干脆、有节奏地来朗诵儿歌,以增加挑战性。
(四)学习仿编儿歌
1.为小兔子进货创设了一个拟人化的情境,通过课件(听录音),帮助幼儿理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将商品图片贴在进货单上
3.学习仿编儿歌
(五)活动延伸
1.在学习区里,引导孩子们按照进货的情况,仿编儿歌,记录下来。
2.在交往区里,“小超市”丰富物品七、效果预测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孩子们都感兴趣的电话教学方法,图文并茂的进行了故事讲解和诵读示范,孩子们也在轻松的操作活动中理解了故事的内涵,学会了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单位量词,效果还是不错的。
幼儿园说课稿4
一、活动来源:
为了充分利用我园的现有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十分注意孩子们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幼儿园体育室内有有一些皮球,孩子们对这些皮球很有兴趣,时常摸一摸,拍一拍,于是皮球便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玩法,不同的年龄也就创造了不同的奇思妙想,孩子的自创的一些方法,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根据中班孩子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乐意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游戏,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的心理特点和运动能力的基础设计了一系列玩皮球的活动。本次《接送宝宝回家》就是根据孩子皮球跳来跳去所产生的一个活动。
二、设计意图:
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能够熟练掌握助跑跨跳的动作,因此本次活动选用皮球作为主要教学用具,以游戏方式来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
本活动主要是充分利用我园现有活动资源,创设活动情景,利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孩子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基础,尊重孩子的能力差异和动作发展的不同层次。通过活动中难度的不同实现不同发展目标,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感觉
三、目标分析
1、学习在一定的距离间相互滚球、接球。
2、会与同伴合作完成胯下传球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去郊游》进入活动场地。
二、听音乐《健康快乐动起来》做热身活动。
播放音乐,练习走、跑、跳等动作,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关节,为游戏做好准备。
三、两人一组,学习滚球、接球。
(1)教师用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玩球的兴趣。
师:我们中班的小朋友都非常热爱运动,所以,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皮球,一会儿,就让我们和皮球一起运动起来吧。
(2)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做听声音的样子,引出四位动物宝宝。
师:小朋友,老师听到有说话的声音,让我来听听是谁?原来是小狗、熊猫、小猴、小兔四位动物球宝宝,它们听说小朋友要和球一起来运动,所以它们也起来要和我们一起来玩了。
(3)启发幼儿尝试练习滚球、接球。
师:刚才四位动物球宝宝对老师说,它们最喜欢玩滚来滚去的游戏了,今天,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呢。
启发幼儿尝试练习,在幼儿练习的基础上,老师与一名幼儿示范。
(4)两人一组,练习相互将球滚向对方,教师随时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扩大滚球间距。
五、游戏:接送宝宝。
(1)师:四位动物球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来给它们做爸爸妈妈来送它们上幼儿园吧。暗示小朋友送宝宝时动作要轻柔准确,体会妈妈爱护宝宝的情感。
(2)启发幼儿探索“爸爸妈妈”们怎样有秩序地排队送宝宝上“幼儿园”,并探索出送宝宝的方法。
引导幼儿分成四组,排成四队,间距合适。听到口令后,幼儿双腿分开,由排头开始,依次将球从双腿间滚向下一位幼儿,比比哪队动物宝宝最先安全到达“幼儿园”。
(3)以“球宝宝放学回家”再次玩游戏。
六、随音乐《亲亲猪猪宝贝》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七、带领动物球宝宝参观幼儿园。
八、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游戏《接送宝宝》是主题《了不起的我》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习在一定的距离间相互滚球、接球,会与同伴合作完成胯下传球的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在本次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我用四个“动物球宝宝”贯穿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动物球宝宝”喜欢玩“滚来滚去”的游戏,到接送“宝宝”上幼儿园,由于“动物球宝宝”的贯穿,也提高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活动结果预测:
预计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活动中孩子的平均心率约在130-140次/分,练习密度在40--45%。基本达到预计的认知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活动中,孩子是精神是放松的,情绪是愉悦的,参与活动的意识是主动的,参与活动的难度可选择的,每个人都能够在自身的原有能力上得到发展,同时在生理心理上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从而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说课稿5
导读:美术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纲要》中也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因此,在该环节为了促进幼儿创作及幼手能力,评价时时出现,并运用幼儿熟悉喜爱的语言“找到了一只蜗牛”,“雨下得太大了蜗牛会出来吗?”
一、设计意图
曾看到国外一位教授对他的学生讲过:“你们将来教美术,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更使他们感受美。”我觉得,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中,她能激发人们的情绪情感,与学前儿童的认识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完全吻合。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而,我根据季节特征及孩子们生活的经验选择设计了《雨天的蜗牛》。该活动是融渲染、剪、粘于一体的美术综合活动,在塑造和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蜗牛,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帮助。并在此过程中使幼儿认识巩固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发展小肌肉动作进一步培养了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从幼儿发展水平及认识能力出发,我为本活动制订了两条目标:
1、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
2、感受色彩的美,增强动手能力。
由于在日常美术活动中较多地是进行一种技能或方法的学习,而在本活动中,巧妙地综合了各种美工手段,所以将本活动的重点定于“学习用渲染、剪纸、粘贴的方法来表现雨天的蜗牛”.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潜移默化与暗语引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述、示范引导中使幼儿主动地感受、感觉各手段的运用,使之表现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幼儿的自主性。虽说日常活动中也时常渗透着剪,但这一材料的提供都画有实线或虚线,而在本活动对幼儿的要求更上一层(空白色纸上剪出大、小圆及长方形)。对幼儿的剪能力又有了新的挑战,因此将“学习在正方形的纸上剪大小不同的圆”定为难点。活动中,教师充分运用眼神、动作、手势的提示使幼儿了解剪圆的方便方法,并在自己操作中探索、寻求更佳的方法,从而突破活动的难点。
三、活动流程
本活动主要分二个环节,第一环节以教师示范为主,第二环节在幼儿自主操作,探索创作中展开。
第一环节的展开与进行,在本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明显、夸张的动作及富有暗示地眼神引导幼儿感受制作的整一过程,为目标及重难点达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其实也是本活动进行的特点)
活动中没有出现一句特指性的语言,都是在教师带有提示的动作中进行的。“滴答、滴答,下起了雨,小雨从天上慢慢落了下来……”(既使幼儿感受语言的优美又使幼儿感受到雨是从上到下落下来的。)
第二环节(目标达成并检验目标的过程)是幼儿探索、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站到了合作者、欣赏者的位置上,鼓励引导幼儿自主去发现,主动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形体概念(剪圆),巩固空间方位(摆放蜗牛身体)并充分感受了色彩的美,从而达成重点与难点。
美术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纲要》中也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因此,在该环节为了促进幼儿创作及幼手能力,评价时时出现,并运用幼儿熟悉喜爱的语言“找到了一只蜗牛”,“雨下得太大了蜗牛会出来吗?”(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画面的湿度)一看到有进步的孩子马上予以鼓励、表扬,在评价中既使幼儿体验成功感,又为能力弱的幼儿起到典范作用。
幼儿园说课稿6
《小马过河》是篇童话。课文借小马过河这件事,说明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而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还要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篇童话情节生动有趣,对话很有特点,又特别接近儿童的口语,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课文篇幅较长,故事含义深刻,对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会有一定困难。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训练重点可放在:
①按故事的经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读懂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明白老马讲的道理;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我找出一些词句,不但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词语的一般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理解这些词句所包含的意思。如:小马所以“难为情”,是因为没完成任务,“低下头”是因为“不动脑筋”,没“试试”,而感到惭愧。“不动脑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实指小马没有“仔细想过”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对于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我在课上让学生找出这几个动物的对话,边读边想,并让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小马“不动脑筋”的句子。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到前面学过的段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老牛说水很浅,小马就“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立刻”这个词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松鼠说水很深,小马又“连忙”收住脚步,“连忙”这个词也说明小马没有动脑筋。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入一步了。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句话是这篇童话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时我突出以下特点:
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思维。
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如: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难为情,低下了头)妈妈用什么态度对小马说话?(亲切)妈妈说了些什么?(“光听……是不行的。”“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
(因为别人的话,是根据别人的感受来讲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光听不想,就无法了解实际情况,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像小马光听不想,就不知道水到底是深还是浅,自己到底能不能过河。)
(3)应该怎样做才对?
(动脑筋,亲自试试。)
(4)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懂得了什么?
纵观整节课教学,教师不但抓住教材特点,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还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并十分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起点的学生,力争提高全班学生的语文水平。
幼儿园说课稿7
说教材:
这是一节以计算为主的综合活动,感知物体数量及其数字对应关系是中班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而数学是枯燥无味又抽象的一门学科,特别是中班幼儿,往往对学习数学很不感兴趣。针对孩子这与特点,我运用了故事引发孩子兴趣、请小朋友帮忙鼓励孩子参与其中、利用游戏这一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轻松获得知识、经验,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主要考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把数学融入到故事、情节、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理解、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这一精神,结合中班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能力目标:了解几种常见飞禽的本领,激发幼儿观察、探索飞禽的兴趣。
3、技能目标:帮助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物体,正确认读数字5,学习5的形成,知道4添1是5。 在本次活动中,我还大胆的尝试利用二次比本领的机会,让孩子在理解5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向孩子渗透顺数、倒数、单数、双数等粗浅的数学知识,加大了难度,给孩子一定的挑战。
说准备:
在活动过程中,我准备了必须的图片,方便孩子直观的了解数的形成,为孩子获得知识提供必要的辅助。
说教法和活动过程:
活动分成5大环节:
首先,老师运用故事导入法,向孩子介绍燕子、猫头鹰、啄木鸟这几种飞禽在吵架引出本次活动,由于孩子平时缺少对飞禽这方面的了解,所以,本环节以老师的介绍为主,孩子的讨论交流为辅。
第二个环节我运用了情景感染法:请孩子们帮小鸟们比本领这一情景,让孩子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重点了解5的形成,难点是比较4和5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运用的是游戏探索法:《规程》指出:“幼儿园活动组织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教育寓游戏之中。”根据这一精神,我采用了游戏探索法,利用手指游戏,来进行巩固复习,手指用起来比较方便,游戏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而且在生活中随时可以带孩子玩一玩,进行巩固复习。
第四个环节我运用的是逻辑推理法:让孩子第二次为飞禽们比本领,在这一环节运用了猜测、推理、点数、验证的方法,向孩子初步介绍顺数、倒数、单数、双数,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掌握,只是渗透这一方面的知识,然后我变了一个小魔术,把四副挂图折叠起来,装订后变成了一本绘本,可以让孩子随时翻看,讲一讲,说一说,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
最后我运用的是交流提升法:“开心聊吧”,在活动中孩子对飞禽有了一定兴趣,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飞禽,讲一讲它的本领,鼓励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绘本,或者利用早间区域活动时间和小朋友合作来画绘本,做好了可以用来讲故事,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动口能力,还能复习数学知识,一举多得。
幼儿园说课稿8
一、说设计意图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的视野”,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床,常有孩子把鞋子、袜子拿错、穿反。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鞋子、袜子、鞋垫为活动材料的《找朋友》数学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体目标是:
1、认识目标:
(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
(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说活动准备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活动准备是服务于活动目标,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幼儿操作的材料上,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鞋子、袜子和鞋垫。这些物品让小班孩子具有亲切感,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师共同探索。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鞋架一个、夹子若干、玩具小熊一只。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转换活动场所,衔接下一个活动环节。知识准备是已学的儿歌《袜子歌》
四、说教学方法、重点
(一)这是一次数学配对活动,其中有机整合了语言领域的儿歌改编活动,但教学仍以配对游戏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认识、形成“双”的概念和正确为鞋子、袜子、鞋垫正确配对这一环节上。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找朋友”里面,以幼儿为主体,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为鞋子、袜子、鞋垫配对,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形成“双”的概念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
说课的要素及特点
1.说课的要素
说课者、听说课者、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说课的教材(包括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构成说课的四个基本要素。另外,切实可行的教具也是辅助要素。
2.说课的基本特点
(1)理论性
不但要求教师说出“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求说清楚“为什么这样教”。这个“为什么这样教”,就是“说理”,它使得说课十分必然地带上了很强的理论性。因为要对“为什么这样教”作出解释,教师就必须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去阐明内中的道理。
(2)合理性
说课中的教学环节设计,必须要符合教学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能说出来,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实施。无论是对教材的分析处理,还是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创新,无论是对教学手段的筛选应用,还是对评价手段的探究实践等,都必须说出合理的依据,摆出充分的理由。
(3)综合性
说课需要说课者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评价方式、板书设计甚至精彩教学片段等多方面说明自己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理由,其综合性既体现在说课环节的多样化,也表现在说课者素质的全面化等方面。
(4)灵活性
说课,所说的是针对教学正常实施的情况。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备课时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对学生情况的估计偏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欠缺,对实际生活的联系不紧等,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说课中体现对临场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也就是针对具体学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幼儿园说课稿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了解两栖动物独特的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两栖动物的名称,感受两栖动物奇特的本领。
3.让幼儿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以为教材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青蛙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的知识。
教材难点:幼儿学习排列青蛙生长过程。知道一些两栖动物的名称,感受两栖动物奇特的本领。
三、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
采用谜语引出课题,引起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1.让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进入实验室采访,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
2.采访结束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教师进行总结,体现了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处于支持者、引导者的地位。
3.让幼儿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用题纸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第三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青蛙送回家,用行动来体现保护动物,爱护青蛙。
四、活动方法的选用:
整个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尝试法、游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等活动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五、总结:
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我紧紧围绕新纲要的思想,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从而使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是中班下学期的内容,本活动要求幼儿对9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正确说出总数,幼儿4--5岁,对数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手口致的点数,可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方便打好基础,因此,我把这个活动内容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故事、观察、操作,使幼儿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并初步感知相邻数。
2、思维拓展目标通过活动判断9以内的数量,体验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能按数量与数字匹配。
二、说准备
为了这个教学活动的兴趣性、直观性及操作性,我准备了动物卡片,小鸟卡片,房子卡片,花朵,种子,铅笔等。
三、说教学方法
这个活动,对象是中班幼儿,我们班幼儿年龄偏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坐不住、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些特点,我采取愉快式教学法,以情景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4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讲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利用幼儿爱听、爱看的特点,我用故事《春姑娘来了》来吸引幼儿注意力。
2、指导观察,判断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卡片,让幼儿说说图中有什么不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3、运用故事转折,挑起矛盾,引出相邻数。
4、运用操作,加深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判断,几数量与数字匹配。从而进一步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培养幼儿动手的能力次活动通过这4个教学环节,既遵循了概念数学规律,又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在这个活动中,我整合了语言、常识、计算等领域,是一节完整的数学活动。
幼儿园说课稿11
一、主题活动名称:
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中班下学期主题四《春天,你好》中的一个活动:醒来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春天里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帮助幼儿记住故事主要情节,简单了解几种常见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冬天动物冬眠及春季天气特征的知识经验。
2. 故事课件,小鱼、青蛙和小蜜蜂的头饰,幼儿操作卡片。
3.《郊游》磁带、轻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动物间的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激发幼儿产生主动探索小动物的好奇心,产生爱惜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并对文学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五、活动内容分析:
《醒来了》这一活动是主题《春天,你好》中的第五个活动,前面的四个活动,如《春游去》、《春回大地》、《郊游》等都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春天的勃勃生机,使幼儿进一步萌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小动物
不错的 ,幼儿天生喜欢,但是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怎么样了?出来了没有,它们又在干什么?这一切的问题都在吸引着幼儿,去求知、去探索。《纲要》中明确规定: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还应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新的关注点、兴奋点和新的发展需要,适时适宜的组织活动,培养孩子的好奇、好问、乐于探索的精神等。基于此,《醒来了 》这一活动是前几个活动的深化、升华。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能进一步增进幼儿对动物与季节变化的认识,还能使幼儿通过不同形式的学说 故事 角色的对话。强化语言的学习,增加对动物的情感认识及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从而在趣味性活动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动的重点与难点。
六、 活动过程实际思路:
(一) 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这个目标主要是通过本主题的前四个活动来实现的。第一个活动带幼儿去春游,主要是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气息,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的春的秘密; 其它三个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进一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春天天气特征,自然变化的认识 ,在春的怀抱里,在不同的活动中,
不错的幼儿身心得到陶冶,会不断发现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发芽了,小花开放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总之,幼儿的好奇心会不断增加,兴趣也越加广泛,感性经验也愈加丰富 。尤其是活动开始,听着熟悉的《郊游》乐曲,做着舒展。优美的动作入场,更能自然引发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开展概述活动:
1. 首先 以游戏引题: 温暖而又美丽的春天来了,一些小动物也出来了,教师分别扮演小鱼游,青蛙叫跳,小蜜蜂飞、叫等动作来引导幼儿猜。这种师演生猜的师生互动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与好奇,同时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 接着 播放课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个画面(点击出四个画面),每个画面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请幼儿思考,例如:画面一,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谁能看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为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画面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出春季的主要特征。画面二,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鱼醒来了,看见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里怎么样?”“它会怎么说?”这些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具体、明了,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回答每个幼儿之后,点出课件对话,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对每一个幼儿的回答,都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给予不同程度不同 形式的肯定.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不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3.幼儿自我发现后。结合课件,师配乐讲述故事,请
不错的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小动物在什么季节醒来了?为什么?”本环节主要是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萌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有的动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鱼,小青蛙等,春天来了,它们就醒来了,从而简单了解动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4. 再次通过课件,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 、小青蛙、 小蜜蜂的对话。如运用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这种灵活有趣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有成效的掌握了动物间的对话,并把其中的礼貌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了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 故事表演,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加喜欢文学作品。
(三)幼儿合作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画面:
幼儿操作卡片,讨论并思考:“春天来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也醒过来了?这些小动物会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以拓展幼儿的思维,使幼儿从对故事中小鱼、小青蛙、小蜜蜂的了解与喜爱转到对春天其他小动物的关心与喜爱上。讨论之后,请幼儿分组、合作把自己图片上的小动物送到事先设计好“美丽的春天里”,共同布置“醒来的春天”的生动画面,然后师生一同来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作品。通过操作
不错的幼儿爱动物的情感得到升华,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培养。
(四)活动延伸:
通过操作活动的评价:小动物都回到美丽的春天里,自然中院子里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欢小朋友.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动物,喜欢动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后,听着《郊游》乐曲,师生一同到寻找春天里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使活动目标再次通过延伸活动得到强化与落实。
这是我对《醒来了》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注重了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趣味性。
《纲要》中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本活动就较好地融入了语言、艺术、科学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对话等有趣形式,较好地完成了本活动的目标,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让情感教育融入活动的每个环节。尤其是最后,把醒来的小动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儿爱动物的情感由意识变为行动,对动物的喜爱,保护之情得到很好的强化、延伸活动中,教师情感式的过度语“小动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怀抱里,它们会感激小朋友,喜爱小朋友,咱们一起到院子里,大自然里去找醒来的小动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
3.幼儿主动探索贯穿始终。如活动前,让幼儿到大自然中主动探索春的秘密;活动中,幼儿自主思考,主动发现故事中存在的秘密;活动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醒来的小动物,与它们交朋友。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中。
幼儿园说课稿12
一、设计意图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比较多,小孩子独立动手的机会相对不多。同时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社会经验缺乏。因此当幼儿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时,他们不知如何去解决,有的甚至用哭来表示。
在我们班我经常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吃点心时会遇到剥不开食品包装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针对此现象,我设计了《狗宝宝的生日》这一活动。
通过情景表演,创设问题;讨论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初步体验;游戏比赛,体验升华四个环节,让幼儿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激发孩子们独立动手解决困难的欲望,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是最棒的。
二、活动目标
社会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环境影响,去感染幼儿,激发幼儿,从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指定一下2个目标:
1、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认知目标)
2、学习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情感目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难点:学习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重点解决:通过情景表演和图示的方法,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难点突破:教师有意识的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以及鼓励的语言,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让幼儿通过自身不断地尝试,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以上目标我做出了以下准备。
1、幼儿准备:每人一个橘子、每人一份含有各种包装的糖果、碟子人手一份。
2、教师准备:“生日歌”音乐、图示卡、狗宝宝头饰一个、情景表演的小朋友。
五、活动流程
1、情景表演,创设问题——2、讨论分析,解决问题——3、自己动手,初步体验——4、游戏比赛,体验升华
(一)情景表演,创设问题
以小狗过生日为情境,创设小狗遇到剥不开帮帮糖这一情节冲突。让幼儿进行思考铺下伏笔
(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提问、交流、图示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到,遇到困难不能哭,要学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让幼儿尝试着去帮助小狗,在解决问题中,不仅使小狗认识到而且使孩子们也认识到,遇到困难要学着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三)自己动手,初步体验
纲要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曾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提供幼儿熟悉的桔子作为操作对象,通过幼儿独立剥桔子,让幼儿体验自己很棒。教师并给予独立完成剥橘子的孩子以鼓励。为下面有难度的操作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四)游戏比赛,体验升华
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更具挑战性,更加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巧克力,看谁先吃到。让幼儿在既可以玩又可以吃的宽松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习剥巧克力,从而进一步体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与快乐。接着以组为单位,提供难度更大的不同包装的糖,让幼儿进行剥糖比赛,使活动推向高潮。
幼儿园说课稿13
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游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活动形式的丰富性。
根据本班幼儿的接受能力,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听懂并能理解游戏规则。
2.学习怎样去形容水果。
3.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图画,根据画中特色去猜出谜底。
活动准备:水果图卡
为适应活动目标的需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教师先问问幼儿吃过哪些水果?请幼儿发表一下自己喜欢吃什么水果?以次导入主题。
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猜果谜的游戏。教师可以加一些肢体动作,适当的补充相关资料。如:弯弯曲曲的一条藤蔓,一片片绿色的叶子遮满棚架,像铃铛挂在上面,可是铃铛不响酸又甜。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以次加强幼儿的猜谜线索。当幼儿猜出谜底时,教师和幼儿分享谜底(葡萄.西瓜)的特征和吃起来的味道。
接下来,请幼儿一边看着书中的图画,一边以轻松的心情分享刚刚猜果谜的趣味。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水果图卡拿出来,和幼儿继续玩猜其他果谜的游戏。
最后,学习词语:葡萄.西瓜
教师自制词卡,引导幼儿说出葡萄和西瓜的外形特色和它们吃起来的味道。并且提问:
小朋友,请问葡萄的外形像什么呢?葡萄吃起来的味道又如何呢?
西瓜的外面是什么颜色的呢?里面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吃西瓜会吐什么东西呢?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在本次活动中,各个环节采用游戏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同时,也将为获得好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说课稿14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红黄蓝绿”这个主题的一个部分。幼儿通过前两周的活动,感知了美丽、丰富的色彩藏在哪里——红彤彤的太阳、黄橙橙的梨子、蔚蓝的天空等等。在秋景迷人的季节里,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观发现秋天的变化,并感受到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正是这样的生活经验,为本次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秋天的颜色》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诗。它从多角度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以及颜色的绚丽多彩。重复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通过仿编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说教材:
(一) 活动目标:
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能观察到秋天的各种变化,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基本讲清楚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及其变化。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知道秋天是美丽多彩的。
2、按照散文诗中的内容仿编句子。
(二) 重点和难点:
到了中班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语言发展比较好了,但让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习www.chinajiaoan.cn按散文诗的内容仿编句子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另外,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对文字符号有一定的认识,在绘画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将图文结合记录仿编的句子也将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
本次活动运用了谈话法、讲解演示法、记录法等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幼儿所熟悉的且优美的散文诗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再用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最后让幼儿大胆地将仿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展示给同伴,让他们相互交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四、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对秋天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他们学习的正是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在这样的前提下,幼儿有谈话的内容,想说的愿望,教师再及时地将他们仿编的内容记录下来,幼儿会有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因此,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来进行仿编,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状态。
五、说活动准备:
活动的准备主要分两个部分:
1、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观察秋天,寻找秋天的颜色并做记录,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知识储备,做好课前的准备。
2、每人2张句型卡、油画棒,是供幼儿记录所用的。
六、说教学程序:
1、欣赏散文诗,初步理解内容。
幼儿在课前与父母一起观察了秋天,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开始时,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十分重要。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所看所听的表达出来,然后再请他们欣赏散文,将他们的以往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整理,使他们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
2、欣赏第二遍,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
第二遍欣赏时,教师结合挂图,让幼儿将头脑中零散的画面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更便于幼儿的学习和理解。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在有了前面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大胆地讨论,他们就能很快清楚地说出秋天小草为什么是黄色的,枫叶为什么是红色的等等,进而来感受秋天的绚丽多彩。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幼儿跟着朗诵散文诗,能更好地加深幼儿的记忆。
3、仿编散文诗。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学习了散文后,对散文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再用句型卡的方式,图文结合,引导幼儿先学习句型,让幼儿能完整地学说“我问。。。 , 告诉我说:‘秋天是。。。 。’”为幼儿用散文的方式进行仿编做一定的铺垫,然后再让幼儿将空白处加入自己对秋天的认识,更容易让初学的幼儿学会仿编。这样他们就会树立自信心,以此来激发每个孩子尝试仿编的愿望。
然而在一节活动中难以让每位幼儿来展现自己的想法,纲要中提出:“为幼儿创设展现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及满足他们交流成果的愿望。”因此,我请幼儿在自己的卡片上进行仿编记录,然后提供一面墙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课后可以让他们能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从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提高。
幼儿园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数数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数的感念是很抽象的,中班幼儿还处于知觉形象思维阶段,对抽象的数字感念很难掌握。这段时间刚巧碰上春游的话题,幼儿对游动物园很感兴趣,基于幼儿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我把逛动物园这个情节融入到感知认识9的活动中去,把数学活动情景化、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观察、数数、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数量9,感受数与量的关系,并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玩中学,做中学。
二、说目标:
根据幼儿的身心噶站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以下目标:
1、感知认识数字9,理解实际意义;
2、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阶段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发展要求,我把重点放在感知认识数字9,理解实际意义。针对我班幼儿对数的不够敏感,我把认识数字9作为这个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法:
情景法:通过创设动物园这个大的环境,给幼儿营造轻松的氛围,动物园里多样的动物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身临其中看看数数动物,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创设逛动物园数动物这个游戏,让幼儿体验数学学习的有趣。
五、说学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学具,感知数量,认识数字9,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操作法:通过幼儿对学具的操作,在与学具的交互作用中,巩固幼儿数量和数字的认识。
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的学习,让幼儿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大胆数数和表达。
六、活动流程和过程:
整个活动我以导入激发兴趣-------观察数数、感知数量---------利用形象、认识数字------拓展思维、建立数量关系------操作练习、巩固学习五个环节进行展开活动,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区游动物园,高兴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动物园是幼儿向往的地方,所以幼儿听说去逛动物园,能马上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感知认识数字9(这个部分是我这节课的重点,为很好的解决好这个重点,我为幼儿创设了动物园这个大环境,并提供丰富的可供幼儿自由点数的动物,让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能自由观察,大胆探索,开心数数。同时也整合了科学的内容,认识动物园里丰富多样的动物。
1、感知数量9师:动物园到了,侃侃动物园里有些什么动物,他们分别有几个,让幼儿自由观察点数好多的动物都是9个,(狮子有9个,猴子有9个,熊猫有9个……)(动物园里丰富多样的动物,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探索提供活动和条件,唤起幼儿观察和数数的积极性,同时动物园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大胆尝试、表达)
2、认识数字9师:动物园里有这么多的数量9的动物,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象什么?请幼儿用绳梯动作来演示(数字是一个很抽象的感念,中班幼儿还处于直觉形象思维阶段,而且我班幼儿对数字不够敏感,所以我把认识数字9定为这节课的难点,为解决这个难点,我把抽象的数字学习转化为形象的物体和动作,如9象气球,两手至于头顶成圆形,气球越飞越高,快抓住绳子往下拉,两手捏拢拉至胸前,使数字的认识更形象更具有趣味,方便幼儿对数字9的认识和掌握。)
3、建立9的数与量的联系师:9除了可以表示动物园里的动物,还可以表示什么呀?
(幼儿对9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前面的感念都是比较形象直观的,通过幼儿思考9还可以表示什么?把幼儿掌握的9的数感念提升,拓展幼儿的思维。)
(三)、操作练习
1、添画9的圆点
2、看动物印数字
3、看数字画圆点(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巩固幼儿对9的认识。)整个活动我紧紧围绕感知9的数量,认识数字9展开,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11-25
幼儿园精选说课稿11-21
幼儿园的说课稿10-24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10-23
说课稿幼儿园10-24
幼儿园比的说课稿11-09
幼儿园说课稿05-11
幼儿园的说课稿11-09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参考: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1-16
关于幼儿园小班说课稿:幼儿园优秀说课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