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2-11-21 19:00:59 幼儿园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画书的内容,体验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敢于想像和猜测。

  2、在生活中,知道遇到危险时不害怕,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逃脱。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我的幸运一天》,谁知道“幸运”是什么意思?

  2、师:从封面上看,你猜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

  当小猪遇上狐狸猜一猜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为什么(幼儿猜测)今天到底是谁的幸运一天呢?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1、理解“狐狸帮小猪洗澡”的情节。

  (1)提问:狐狸都忙着干些什么?

  (2)狐狸在忙碌的过程中心情怎么样?

  2、讲述“狐狸为小猪准备午餐”的情节。

  (1)这下,聪明的小猪会想什么办法不让自己被送进烤箱呢?

  (2)观察“狐狸为小猪准备午餐”情节,提问:“狐狸在忙些什么?”

  3、观察狐狸为小猪按摩的图片情节。

  (1)猜测:狐狸这下会把小猪送进烤箱吗?

  (2)师:狐狸会想什么办法让猪的肉变的更嫩一点呢?

  小结:狐狸三次要吃掉小猪,可小猪三次都幸运的躲过了。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当孩子看到我日渐大起来的肚子时,很多孩子好奇的问:陈老师,你的肚子怎么变大了呀,是不是要生小宝宝了?陈老师,你的宝宝是怎么出来的呢?我笑着反问他们:那你们是怎么出来的呢?当时孩子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我是妈妈在医院,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弄了个小洞才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肚脐眼里冒出来的;有的说:我是从妈妈的膝盖上生出来的……听了他们的答案后,我迫切地感到要帮助孩子们形成最初的正确、科学的生命观,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说目标

  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需求,我从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两方面制定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2、情感目标: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活动的重难点都是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突破活动的重难点,更好达成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物质方面的准备:课件《我从哪里来》、教学挂图、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音乐《感恩的心》及感恩妈妈的PPT图片一张。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整个活动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方法:

  1、比较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引导幼儿比较老师怀孕前后的身体变化,从而自然的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形象地帮助幼儿正确了解胎儿每个阶段生长的过程,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表述能力。

  3、多媒体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很直观的让幼儿了解关于生孕育的知识,同时也吸引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4、讨论法:在整个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鼓励孩子提出问题然后与同伴、老师共同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真正落到实处,活动氛围更加融洽。

  5、表演法:在活动的`最后组织孩子进行表演《感恩的心》,进一步升华本次活动的情感教育,知道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五、说活动过程

  下面将进入我的活动过程,活动一开始出示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发现老师现在怀孕要生小宝宝了,从而引出问题:小朋友,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进入活动的第二部分也是活动的重要部分:通过让幼儿观看直观的flash课件《我从哪里来》了解了很多有关生命孕育的知识,使生活中大人们难以启齿,遮遮掩掩的问题迎刃而解,使幼儿能从小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命孕育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讨论,大胆地表述生命孕育的过程。如: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等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及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变化。之后,再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引导幼儿主动观察胎儿每个阶段生长特征,自由讨论,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意识,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更好的完成社会认知目标。紧接着进入活动的第三部分,通过观察老师怀孕前后身体活动的变化照片,如:上楼、捡东西、做操等对比图片,让幼儿直观的感受妈妈怀孕后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在此部分教师充分运用了观察讨论法,提出问题: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的身体会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

  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活动的最后创设温馨的氛围,组织幼儿为妈妈表演《感恩的心》,让孩子在轻松、温馨、感恩的氛围中结束此次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我充分尊重了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充满了好奇心的特点,鼓励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提出为什么,此阶段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向幼儿介绍小生命的形成、成长和分娩的过程,我采用了图片和课件的形式,让幼儿直观的了解生命的形成过程,通过这种多媒体演示法和图片观察法,使孩子在一个很轻松、快乐的讨论氛围中掌握到了科学知识,很好的完成了社会认知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和教师自己怀孕的契机,利用图片、课件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蒙知识。本次教学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整个活动尊重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了幼儿热爱生命的情感。但也有不足之处,在活动的导入部分,老师的对比照片不明显,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使简单的导入活动变得复杂化,同时也拉长了活动时间。整个活动如果在以老师怀孕为线索而展开讨论的同时再渗透本班孩子妈妈讲述在怀孕过程中的感受的视频,或是邀请已怀孕的妈妈来到活动现场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不容易及艰辛,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这样将会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也请各位老师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意见。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小朋友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小朋友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小朋友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小朋友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小朋友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小朋友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小朋友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小朋友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小朋友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小朋友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小朋友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小朋友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小朋友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小朋友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小朋友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小朋友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小朋友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小朋友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小朋友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认真观察,鼓励小朋友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小朋友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小朋友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小朋友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小朋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小朋友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小朋友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朋友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小朋友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小朋友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最近一段时间幼儿对自己的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很感兴趣,经常三五成群的在一起比谁的皮鞋踏出的声音响,谁的皮鞋踏出的声音好听,正好切合这一点,我选择设计了《我的皮鞋踏踏响》这个活动,通过歌曲来学习十六分音符,而且唱准二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这个难点,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唱唱、踏踏、中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通过此活动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说目标

  新的教育观强调幼儿兴趣、态度的培养,注重自身的探索与体验,中班的幼儿已具备了好奇好问,探索的条件,但始终还缺乏意识性,因此这次活动的重点在于通过自身的探索感受到音乐活动到来的快乐,具体目标定为:

  1、引导幼儿在踏踏、跳跳、唱唱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初步学会演唱。

  2、在节奏的快慢变化中让幼儿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的、饱满的情绪影响孩 子,以自己的形式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采用的教法有:

  情绪体验教学法:音乐活动离不开情感的作用,而幼儿的情感往往在情境中产生,幼儿的`年龄小,创设音乐作品相适应的环境,我创设出了一个“小猪”的形象,延伸出了一个关于小猪的皮鞋的情景故事,使他有如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这角色的意境,不由自主的去学习,更好的掌握和表现作品。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游戏法、演示法、交流讨论法与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音乐节奏的表现力,达到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法

  教师在设计好的情境故事中,边演示图谱,边用身体动作帮助幼儿更快的学会歌唱,并唱准旋律音调,把握并踏准节奏。

  五、教学过程

  本活动分成练声、学唱、结束部分。

  1、练声部分通过歌曲《农场里》的演唱进入主题,由于这是一节新授课,发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整个活动更加完整,在这里我没有采取平常上课时经常用到的师生问好的发声练习,而打破常规先唱完整的歌曲,然后将歌中小猪邀请好友来再一一唱出来,再配上动作来表演,这样既完成了练声,又使幼儿身体活动起来,更好的进入准备状态。

  2、学唱部分首先是导入活动,以“皮鞋”为线索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很自然的过渡到这一环节,在活动中应用了副歌前置导入法,在手法上强调了重复的节奏形式,引导幼儿的兴趣,邀请幼儿唱出了与老师皮鞋一样的节奏,用动作和嗓音来模仿歌中的重要节奏,为正式学习歌曲作好铺垫。

  其次是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通过教师清唱及出示动作图谱,询问“我的皮鞋哪里唱的长,哪里唱的短?”来引导幼儿找出难点、重点部分的节奏,并重点练习,并在图谱中用形象的大小脚印表示,大的踏得重而长,小的踏得轻而段,更好理解歌曲中的快慢的关系。

  最后在学唱歌曲时,引导孩子和小猪一起来歌唱,然后学踏踏响的部分,加入踏脚的声音用“你们想不想在小猪刚才走过的路上留下你们的脚印呢?”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幼儿共同的边唱边踏来达到踏踏、跳跳、唱唱中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让幼儿享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的目标,在复习歌曲时,运用小猪的朋友也想来到我们这里,请小朋友去带领小动物来,幼儿轻松自由的带领小动物边唱边踏到我们这里。在这其中可能还有部分幼儿有唱错节奏的部分。这样环节比较轻松、融洽。

  3、结束部分用小皮鞋开皮鞋踏踏响音乐会来结束活动。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6

  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自由探索并能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一些简单的民间童谣。

  2、材料准备:短皮筋、长皮筋、音乐、小椅子、场地布置等。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活动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我用了适宜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组织教学,运用游戏法、操作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的赏识,把幼儿的创造之花点燃,此外,我还适时的使用了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自由探索,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活动过程

  (一)热身,热身运动采用的是民间游戏《拉大锯》、《炒黄豆》、《打拐》,教师小结:这几个有趣的游戏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都玩过,激起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游戏中用到的小皮筋分了两种颜色,也为后来的游戏分组作好了准备。

  (二)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结合了民间童谣《马莲花开》,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

  2、听音乐,放松练习。

  3、通过民间游戏《跳格子》,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并练习跳皮筋多种方法。为了孩子们都能参与到探索的.游戏中来,我利用了小椅子做道具,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皮筋的多种跳法。(如:单脚跳、双脚跳、双脚交替跳、叉花跳等),然后幼儿再分队游戏。等幼儿基本掌握皮筋的跳法时,加大难度,提高皮筋高度,幼儿再进行游戏。在此过程中,让幼儿自由探索并初步掌握了跳皮筋的方法,锻炼了孩子们的腿部力量,提高了孩子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也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合作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部分

  在放松活动之前加了一个活动延伸,启发幼儿想一想皮筋除了用脚跳还可以怎么玩?孩子们想出了很多玩法。教师翻花绳,又一次激起了孩子们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最后放松活动结束。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7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8

  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我该怎么办》。

  一、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的照顾多,保护多,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遇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在现实生活中,常会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为了让幼儿懂得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我便设计了“我该怎么办”这一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积累一些遇事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智慧树”“智慧果”“皇冠帽”这些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游戏材料,同时还根据教学制作了课件,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来让幼儿选择、判断,提高幼儿兴趣,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二、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把目标定位为:

  1、学会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好办法,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具有应变的能力。

  3、能积极参加游戏,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培养竞争、合作意识。

  三、接下来说说我的活动准备:

  1、“智慧树”(小松树)四棵,“智慧果”(各色塑料果子)若干,“皇冠帽”若干,红绿旗人手各一面。

  2、多媒体课件

  四、下面说教法:

  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1、提问启发法2、直观教学法3、赏识激励法4、游戏体验法5、情境教学法,这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做做、讲讲中,感受到建构知识的成功喜悦之情。

  五、再来说学法:

  《新刚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本次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有:1、观察分析法2、讨论法3、竞赛游戏法4、互动法5、操作法6、多种感官参与法等,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学习,让活动气氛快乐和谐。

  六、接下来说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1、谈话引出课题2、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3、激励:评出胜利者,为胜利的幼儿颁发“皇冠帽”,在音乐中结束活动。4、延伸活动:角色表演,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内自己进行情景表演,练习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第一个环节:以讨论、谈话方式,引出话题。

  师: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个妈妈骑着车带着她的女儿上幼儿园,忽然车子一滑,她们从车上摔了下来,那小女孩只擦破了一点皮,妈妈却怎么也站不起来,可能是腿受伤了,这可急坏了小女孩,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看谁的办法又好又快)幼儿听完后,开始讨论回答,老师要及时小结,告诉幼儿正确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方法。

  首先老师谈话导入: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时也会突然遇到一些危急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谁想的办法多。

  接下来老师引导幼儿:(1)了解竞赛活动的'游戏规则。

  请幼儿自由组合分成四组。(提供形状、颜色不同的椅子让幼儿按其特征自由分组)

  师再介绍竞赛游戏规则:在每一组桌上都有一棵“智慧树”,只要答对问题,你的“智慧树”上就会长出一颗“智慧果”。让我们来比一比,哪组“智慧果”结得最多,这组的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顶皇冠帽。

  (2)幼儿开始进行讨论题比赛,要求幼儿具有合作的意识。

  先请幼儿观看课件一:小朋友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幼儿讨论回答,答对的挂上一颗“智慧果”。

  观看课件二:小兔和妈妈逛商场是走丢了,狐狸大婶要带她去找妈妈,小兔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三:亮亮和小朋友在公园玩,突然亮亮掉进了河里,小朋友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四:小红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昏倒了,小红该怎么办?

  观看课件五:有一个雷雨天,小红和朋友走在路上,小红想到树下避雨,小朋友不让她去,为什么?

  第三个环节:激励,评出胜利者,为胜利的幼儿颁发“皇冠帽”,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第四个环节:活动延伸;在活动结束后,为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内自己进行情景表演,练习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七、说说活动预测和反思:

  本次活动的生成来源于一个偶发事件,但这一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是安全教育的内涵,如何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是空洞的说教幼儿只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所以我主要采用了竞赛的游戏形式,让幼儿通过讨论、分析,知道了一些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首先以讨论、谈话方式,引出话题。富有探索性的开始环节,让幼儿学会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接着以游戏《智力大赛》,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处理突发事件的好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竞争、合作的意识,并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敢于尝试、判断,充分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9

  一、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

  数学活动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而幼儿园数学教育向幼儿进行的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大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会进行推理、分析,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我开展了大班数学活动"我和时钟交朋友"。

  时间是无直观形象较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8:00入园,4:3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纲要》中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贯彻新《纲要》精神,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为有趣、浅显的数学知识,我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二、接下来我来说一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起主导作用。贯彻《纲要》的精神我把本次目标定位为

  1.知识目标:认识时钟,尝试辨认整点、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和操作能力,并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认识时钟,尝试辨认整点、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能叫出名称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则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接着我来说一说教法学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贯彻《纲要》的精神,我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等方法。这些方法是使用克服了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经验和得到快乐的体验。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变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运用直观视听法、操作法、讨论谈话法、合作游戏法等学习方法,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现在我来说一说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时钟》、大钟面一个、小钟面人手一份、

  五、然后我来说一说活动过程

  1、师以“猜谜”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谜面: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师以猜谜的情景引入,营造快乐的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猜出谜底是时钟。并让幼儿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引发他们对“时间”感兴趣。

  2、认识钟面,

  师出示一面大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提问: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师小结: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3、播放课件《有趣的时钟》,引导幼儿了解时钟。

  (1)以跑步的游戏,

  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并认识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师:今天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

  你们看分针和时针跑步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师连续操作两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师小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2)认识整点:

  “小朋友们,谁能看出这三只小时钟上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让幼儿观察、比较,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3)看图片拨时间。

  请幼儿看几张图片,并以游戏的口吻提出:“现在要来考考小朋友,看谁把刚才的知识学会了。”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然后运用图片上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并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最后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活动渗入到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在这三个环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主要是依据借助多媒体教育环境创设意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以有趣的情景中,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提问,使教学贴近于生活,寓教寓乐,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3、结束部分:

  此次活动是以游戏:“小羊,小羊几点钟?”结尾的。幼儿可以通过这个游戏来加深对时钟的认识。游戏规则是由老师扮演老狼,小朋友扮演小羊,老师摆出时间问小朋友:“小羊小羊几点钟?”小朋友要马上回答出来,当老师问到6点钟的时候,小羊得马上跑回家,否则将被老狼吃掉。

  本次活动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最后我来说一活动延伸

  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幼儿科学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在一次活动中内能完成的,它将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环节。我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3点钟到了……并在教室内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7:00起床、7:30进餐等,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以上是我的说课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谢谢!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意图:

  童年是一段“快乐来得很多,忧愁去得很快”的纯真年代,也是许多人成长后眷恋不已的寻梦园。幼儿园是幼儿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在不知不觉中,三年时光过去了,六月成了孩子们和幼儿园说再见的日子,那么三年当中她们记住了幼儿园什么呢?她们真的对幼儿园熟悉吗?《纲要》中指出教学内容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所以为了让她们将幼儿园的美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她们即将离开的时候,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的幼儿园》。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让她们敢说,想说、喜欢说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因此结合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扮演角色,尝试用清楚较连贯的语言介绍幼儿园的某个地方。

  2.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3.通过活动,对幼儿园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幼儿园

  因为幼儿语言组织能力还有限,因此在这三个目标中,我将目标一能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幼儿园定为难点。目标二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定为重点,为了解决难点和重点,我将在活动中利用情景游戏,扮演角色的方式吸引幼儿参与其中,从而化解难点和重点。

  三、说活动准备

  我感觉每节活动的准备就像是部队的粮草,没有粮草部队就无法有充足的精力,粮草是保证部队胜利关键的一部分,所以我在这节活动中做了以下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导游的工作有所了解、对幼儿园的各个地方较熟悉

  物质准备:幼儿园各个地方的实景照片制作成课件,以帮助幼儿最直观了解幼儿园各个地方。导游小旗子每组一面,导游证每组一个。

  四、说教法学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获得发展,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在活动中既要充分体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同时要体现幼儿个体的主动性,为此我采用了协商、交流、共同构建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幼儿通过活动共同学习与成长。我采用的教法有:情景创设法:运用导游这一角色形象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将幼儿自然地引入到活动中来,并以此来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参与的欲望。观察指导法:这种方法是针对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指导的方法,它体现的是教师对活动的调控能力。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认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升华情感。我采用了讨论、交流法、分组合作,观察法等学法。

  五、说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主要从情景导入激趣——集体交流——分组讨论——寻找并解决问题——再次分组交流——角色模拟这几个方面进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告诉幼儿一个好消息: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有许多老师来我们幼儿园参观吗?她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说我们幼儿园很大很美,也想来参观呢!这不,幼儿园的园长想从我们班挑选一些小朋友来担任这次参观活动的导游。向小客人们介绍我们的幼儿园,你们愿意吗?

  因为每次老师来园参观,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这次听说要有小客人来参观,而且由自己来担任导游,就更加兴奋了,这个环节的导入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活动进行了很好的铺垫,同时老师说了是挑选一部分幼儿,这又促动了幼儿想大展伸手,一比高下的竞争意识。

  二、基本活动

  1.集体交流:我想介绍某某地方

  幼儿虽然积极性被调动了,对导游的`工作性质也有所了解,但是她们对幼儿园的认识到底有多少呢?如何才能做一名称职的导游来介绍幼儿园呢?为了帮助幼儿解决这些问题,我采用先集体交流的方法

  首先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想向客人介绍我们幼儿园的哪个地方呢?”因为是以导游的角色贯彻整个活动,所以仍然以角色身份来提问,当幼儿回答某个地方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应的实景图片,因为幼儿是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深刻,那么每个孩子的记忆点是不同的,直观的实景图片能让所有幼儿的记忆被唤醒,对幼儿园整个大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2.分组讨论:我这样来介绍

  当幼儿将大多数地方都说出后,我就请每组幼儿选择一个地方,利用图片小组进行交流,大家一同商量如何介绍这个地方。教师在每组之间当听众,同时注意出现的问题。

  3.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当大家讨论完毕后,教师根据听到的问题,有目的的请几个组来扮演导游,大家当客人聆听。大家针对幼儿的发言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如老师可以提问:你觉得他哪里说得比较好,哪里还能更好?你听懂他说的话吗?如果你是客人,你最想听到什么……

  这里我为什么不向幼儿示范讲解如何介绍幼儿园,而是让她们先分组尝试呢,是因为我的原则是让幼儿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如果先讲解,那么大多数幼儿的发言将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同时老师也发现不了问题,这样让她们自主讨论,老师选出有问题的那些组来表演,让所有的幼儿来发现问题,同时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自己也会更加注意应该如何组织语言,应该如何根据这个地方的特点来介绍。不知不觉中教学中的难点也就解决了。

  4.再次分组交流

  当幼儿总结出第一次的不足后,大家再次分组交流讨论,如何更好地介绍这个地方,如何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介绍。这时,老师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每组幼儿的情况给予相对应的建议和指导,尤其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所以老师要注意多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鼓励她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让她们也有表现的机会。

  二、结束部分角色游戏《我是最棒的导游》

  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而游戏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因此当每组幼儿都交流完毕后,我们就开展角色游戏,每组其中一人带上导游证,拿着导游旗担当导游,带领小组幼儿到园内某地方,向大家介绍这个地方。然后再更换角色,大家评选出最棒的导游。

  说延伸活动:游戏可交换进行,当幼儿对某个地方介绍熟悉后,大家交换地点,再介绍别的地点,让幼儿对幼儿园每个地方都越来越熟悉。在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自己介绍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将得到提高,并且不知不觉对幼儿园的一切也会记忆深刻。从而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也将日益增加。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请幼儿带领小班幼儿开展此游戏,以保持对游戏的热情,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去感染小弟弟小妹妹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六、说本次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中,我感觉有以下亮点

  1.老师能做到以幼儿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她们自主学习在先,做到了先学后教。

  2.心理学研究标明,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事物她们容易记住,,所以活动一直以角色游戏为主要线索开展,避免了说教的枯燥,让幼儿一直有兴趣参与其中,同时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3.语言的发展并不仅仅靠一节活动就能达成目标,因此最后的角色游戏延伸,既能让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带动更多的幼儿去关注幼儿园,从而越来越喜欢幼儿园。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要组织的是大班唱歌活动:《唱唱我的名字》

  首先我来分析一下教材:

  歌唱活动《唱唱我的名字》节选自巴赫所做的《康康舞曲》,此乐曲节奏明快,流畅,歌词内容既有规律又有趣味性,很容易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更好的演唱,我将原歌词“杰西卡”改为“卡秋沙”。在整个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手段,使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得到满足。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在演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重点)

  2.幼儿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地接唱。(难点)3.幼儿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创编有趣的动作自由的表现歌曲。

  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课件

  2.歌曲图谱一张

  3.配乐演唱录音我还采用以下教法辅助教学:图谱教学法、情境创设法、视听结合法等。

  另外我还将引导幼儿运用练习法、比较法、游戏法等,使幼儿在快乐中习得新经验。

  活动过程:

  主要分为五大环节

  一、通过拍手,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二、结合课件和图谱,分析理解歌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情绪特点

  三、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快乐学习并表现歌曲

  四、引导幼儿填名字演唱,使其产生自豪感,体验与同伴互动演唱的快乐

  五、游戏“找朋友”,接唱自己的名字,感受歌曲和游戏带来的快乐我的活动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幼儿学习与演唱的兴趣我通过创设“欢迎外国小客人”“小客人唱歌介绍自己”,引出歌曲,并结合课件和图谱,引导幼儿分析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性质特点,有效地调动幼儿学唱的兴趣。

  二、开展有效互动,引导幼儿自主与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你想做什么样的动作?你的名字该怎样唱呢?然后引导幼儿自己探索。课件中幼儿照片的展现,“唱唱你和我”,既拉近了师幼的关系,又激发了幼儿自主表现歌曲的欲望。另外我通过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自信、快乐的演唱歌曲。

  三、巧妙利用图谱,有效解决活动难点活动中我将节奏和音高的变化巧妙的融入富有情境性的图谱中,如高音部分用“小气球飞高”来表现,既利于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又轻松解决了活动的难点。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分析与设计,下面我就现场做课,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我的幸运一天》是一本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绘本,从内容上看绘本选取了两个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小猪和狐狸),生动幽默的阐述了一只糊里糊涂的小猪居然认错了门,把狐狸的家当成了小兔子的家,但他临危不惧,最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虎口脱险的过程。从画面上看绘本,正文是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以暖色调来烘托喜剧的效果,文字不多,简洁明了,而且绘本中画面的结构安排、细节的繁复、造型的设计都是围绕孩子阅读的感觉来设置的,是连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十分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这正体现了指南中语言领域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很感兴趣,能较好的接受和理解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挑战性的、幼儿感兴趣的绘本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贯彻指南精神,对活动从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三个难度出发,确立了一下目标:

  1、阅读绘本中画面及人物情态,初步理解会本内容感知“幸运”一词。

  2、感受绘本的风趣幽默,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知道于是不慌张,要积极的想办法。

  在这里目标具有三维性,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体可操作。本次活动我把阅读绘本中的画面及人物情态,初步理解会本内容为活动的重点、难点是感知和理解“幸运”一词,并预设各教学环节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客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教学方法是一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次活动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绘本阅读的特点,由始至终贯穿了直观演示法,通过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使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并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高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活动中我还运用了猜测讨论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开拓幼儿的积极言语,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整个活动我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预设运用一下学法帮助幼儿学习: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化阅读中使幼儿借助表演、游戏来了解绘本中的角色、感受绘本内容、体验其中的乐趣。

  观察法:观察法是幼儿通过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察直接获得印象。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在看的基础上,幼儿才会想说、有话说、说得生动。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幼儿准备了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并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程序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老师以多样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不仅要预设老师的`讲向导,而且要预设幼儿的学、思、陈。

  本次活动我预设了以下流程:

  一、激趣引题;

  二、师幼共同阅读和理解绘本的内容和含义;

  三、导入悬念,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并做到各环节之间的相辅相承、有机结合。

  下面我详细说明整个教学活动的程序:

  环节一介绍绘本中的角色,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对组织这次活动来说,一个有创新、新颖的导入,能大大的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悬念来导入的形式。悬念1、故事中角色,我设计提问,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小猪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小猪和狐狸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从而引出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悬念2、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请幼儿说一说什么是“幸运”,猜猜绘本故事中谁会幸运,在这里初步让幼儿感知“幸运”,并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师幼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和含义。

  在这一环节中,我结合课件与幼儿一同阅读,教师导、幼儿阅,师幼开展积极的互动讨论,幼儿和幼儿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分四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阅读从开始,狐狸把小猪抓起来的几个画面,让幼儿觉得狐狸真的非常的幸运,也为小猪的走错路、敲错门感到紧张,并产生狐狸会不会把小猪吃掉的悬念,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愿望,在这一部分中,我通过层层设想,引导幼儿画面细节的观察,如: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是什么反应?吓到了、害怕、惊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流汗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可怜的小猪会说些什么?这时候狐狸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是什么表情?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述,同时请幼儿个别和集体模仿,小猪和狐狸鲜明的对比神态、动作、语言等,加深幼儿的印象,增强对作品开始部分的感知。

  第二部分,共分三个层次。层次一、狐狸给小猪洗澡;层次二、狐狸给小猪做午餐;层次三、狐狸给小猪按摩。在这个环节中我有效地运用设疑、插向、推向等方式,层层递进,推动活动的开展,不断激发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好奇和探索。

  层次一,狐狸为什么要给小猪洗澡?他是怎么给小猪洗澡的?猜猜小猪会说什么?

  层次二,猜猜狐狸为什么要给小猪做午餐?小猪会说什么?幼儿讨论后,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完整的讲述画面的内容。

  层次三,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推推这、拉拉那,全身上下又捏又敲,小猪感觉怎么样?狐狸给小猪按摩后,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视线始终集中在精彩的画面情节的变化上。从一开始小猪的害怕到后来的沉着应对,同时通过游戏、表演等方式,请幼儿轮流扮演狐狸和小猪,互相按摩,让幼儿体验接受别人按摩的舒服的感觉和给别人按摩的辛苦劳累,丰富相关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幼儿视、听、触等各种感官参与,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逐渐了解角色的不同心理变化,小猪即在拖延时间做逃跑打算,而贪婪的狐狸呢?则为烤猪肉更美味而不辞辛苦,此处内容的理解为后面教学环节的深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解决的重点、突破的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三部分,围绕小猪能否逃脱展开讨论、推测。请幼儿看最后一页,揭示小猪有没有逃脱这个结局,并设向,你觉得今天是谁的幸运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认为?使幼儿感受到情节转变的喜剧效果。

  第四部分,通过回忆绘本的内容、感受绘本的风趣,进行经验的提升和迁移,我预设提问:你觉得绘本里面哪里最好玩、最有趣?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一页进行讨论,你从这下看出,小猪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猪,狐狸又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经过这次走错路、敲错门的教训,小猪回家后还做一件怎么样的重要的事?他为什么要画地图?地图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什么用处?进行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如果遇到困难和危险也要像小猪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环节三结束部分导入悬念,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没有让幼儿完整的读完,而是导入悬念,如果你想知道小猪是怎么样逃出狐狸家的,那就到绘本里找警察吧。从而激发幼儿再阅读的兴趣。

  我在本次活动中,对幼儿阅读的画面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因为阅读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优秀的绘本就是百看不厌,可以反复阅读、精读。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制作集画面、音乐、对话为一体的动画课件,让幼儿观看,还可以生成很多活动,如:看、说、画、创编、表演等等,放到课后延伸部分,让幼儿在阅读区域中与绘本充分互动,感受文学作品中精确生动的语言,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3

  一、说设计意图

  今天我给大家展示的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交通规则我知道》。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都知道,交通安全无比重要,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增加交通安全知识是必要的。几次带幼儿外出活动,尽管老师多次强调注意交通安全,可总会有幼儿在路上东张西望、追追打打。一到横穿马路时,很多幼儿驻足不定,不知所措。面对这些即将升入小学,但还缺乏遵守交通规则意识,也不知具体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的幼儿,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幼儿了解、认识交通规则,萌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提高危险防范能力,让孩子真正地走进社会这个大家庭。这也符合新《纲要》所提到的"选择的教育内容既贴进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同时也符合《纲要》中"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这个活动。

  二、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社会经验,我设计了一下几点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实际情况,此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尝试了解各种不同的交通标志图,能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正确表达它们各自的作用;

  2、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3、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其中活动难点是解读交通标志图。活动重点是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三、说活动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能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为了使本次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1、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交通标志图"的信息图片。

  2、立体的交通标志(停车标志、红绿灯、左右转弯标志),"十字路口"场景布置。

  3、教师事先与一位交警取得联系。

  4、多媒体课件:

  (1)喧闹的马路;

  (2)正确的交通行为与错误的交通行为画面(内容有:红灯车停,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行人靠左走;在马路上追车奔跑;在马路上玩耍、拍球等;过马路跨越护栏;行人走天桥。)

  (3)配乐儿歌。

  四、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电教演示法:以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活动生动活泼、直观;

  2、提示法:在活动中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和发展智力;

  3、交流讨论法:在活动中适当的让交流讨论,有助于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

  4、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本活动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六、说活动过程

  要想使活动目标顺利实现,要想活动的重难点得于突破,那就要取决于活动过程的开展。本次活动将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话题,以"设置悬念,观看交通安全事故视频"为切入点,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标志"、"交警指导、遵守交通"、"欣赏儿歌、归纳小结""模仿游戏、体验生活"四个主要环节,提高孩子独立在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识,学习保护自己。

  第一环节:我以"兰兰的爸爸去幼儿园的路上发生了可怕的事情"设置悬念引导孩子观看交通事故视频,直观地再现了生活情景,很快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紧接着提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等问题,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讨论交流。通过交警解答,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生生互动,师幼儿互动合作学习机制。为下环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解读交通标志图、了解标志的作用,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红绿灯这个交通标志外,你还看见过什么交通标志?"引发幼儿持续探究、学习的愿望。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通过展示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交通标志图,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听、找,帮助幼儿认识常用的交通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正确表达它们各自的作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第三环节:交警指导、遵守交通。在这一部分,通过以交警考考幼儿的形式,引导幼儿判断分析课件中所出示的常见的交通行为画面,帮助幼儿了解哪些是正确的交通行为,哪些是不正确的交通行为,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活动中,交警的参与,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而交警及时适当的应答和肯定,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第四环节:欣赏儿歌,归纳小结。这是一个过渡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儿歌声中,进一步掌握过马路的正确方法。儿歌内容简单,朗朗上口,句子工整、押韵,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记住了过马路的正确方法,让孩子紧张的注意力得到暂时的蔬缓,为下一个游戏环节作铺垫。

  第五环节:模仿游戏、体验生活。这是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也是本次活动动静交替原则的体现。通过上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孩子们对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孩子们的知识、能力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体现教育寓生活、游戏之中。我组织孩子们和交警玩"过马路"的游戏,通过交警的指挥,交通标志的提示,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

  七、说延伸活动:

  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因此

  1、课后教师可将交通标志图放入语言区,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探索。

  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充分利用适当时机对幼儿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练习和教育。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说亮点:

  整个活动,有三大亮点。

  第一、注重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活动当中,我整合了社会、健康、语言等领域的内容,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活动设计体现了幼儿的认知特点,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第三、活动中我采用"请进来"的办法,把交通警察请进课堂,给孩子们讲交通知识,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活动中因为有交警的参与,幼儿学习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活动的开放性和真实性。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4

  活动目标:

  1、能比较清楚地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理由。

  2、知道书能使人增长见识、喜欢阅读。

  活动准备:幼儿带来最喜欢的书放在书架上。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介绍:

  教师向幼儿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呢?”

  “为什么喜欢?”

  幼儿自由结伴,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理由。

  2、讨论阅读的'作用:

  教师设问。

  ——“你觉得阅读对自己有说明帮助?”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教师将幼儿的体会进行小结归纳。

  ——“书能让我们增长见识,许多我们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书能让人变得聪明起来。”

  幼儿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

  3、与朋友交换图书:

  幼儿之间相互交换图书,想同伴介绍自己这本书的故事梗概。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15

  这是一个心理健康活动,从这个活动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的用意,她要升华的是孩子爱的情感,要让孩子知道爱父母,怎样爱父母。由于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了自私,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回报,所以对孩子的关爱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孩子首先爱的是自己,然后再是亲人,再是身边的人,再往后就是对祖国的爱,在大班进行爱身边亲人的教育是非常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也是极为需要的。

  一、评选材

  这个活动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也都在与自己的父母相处,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一点一滴,这些都为这个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也使孩子在活动中有话可说,但是很多孩子只是能感受,却不知道自己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对父母的爱,这个活动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更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也应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及做哪些事。

  二、评目标:

  虽然我并没有看到过这个活动的目标,但通过观摩整个教学活动,却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活动的目的所在,那就是对孩子爱的教育,让孩子学习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而且活动目标的达成度是很高的。

  三、评准备:

  1、教师自身的准备:活动中教师态度温和,声音轻柔,非常得有亲和力,这就使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孩子在活动中没有一丝紧张感,孩子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为活动创编了手的情境表演,虽然很简单,却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诠释故事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物质准备:教师在活动中准备了砖块、爱心卡和音乐,这些材料是随手可得的,但却都体现了教师的用心:所选取的音乐紧扣活动主题,又能给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砖块是让孩子来体验付出和分担的,更能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该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爱心卡是鼓励孩子让旁边听课的老师画的,增进了全场的融洽,而且最后汇集爱心卡,让孩子集中交流,互相分享彼此的经验。

  四、评环节

  观摩活动之后,我觉得活动主要有四个大的环节组成:引题--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搬砖感受父母的辛苦--表达对父母的爱,四个环节一气呵成,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节都能充分地为活动的目标服务。特别是在活动中采用让孩子搬砖的方式,其用意是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以及自己应该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减轻他们的负担,这种简单的方式却很好地将付出与分担诠释了出来,非常具体和直观。

  五、评教法

  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很多个提问,但每一个提问都是开放性、发散性的,孩子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师充分关注到了所有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六、教师

  本身的素质教师是非常有亲和力的,说话轻柔,很能让人觉得亲切、放松。在活动中教师都能做到与孩子蹲下来说话,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而且对于孩子的每一个回答教师都能给予积极的回应,给予肯定,为孩子营造了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七、建议

  今天这个活动是让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我觉得以后可以生成一个有关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从对自己的爱,到对父母的爱,再让孩子学习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比如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残疾人、各行各业辛苦工作的人,还可以让孩子知道要爱各种小动物、爱大自然、爱祖国等等,相信在这样一系列的爱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后,孩子的心胸会更宽广,爱的涓涓细流会连绵不断。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大班《我的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给幼儿园大班毕业赠言06-21

说课稿《浮力》(通用10篇)11-19

幼儿园大班毕业寄语(精选100条)06-14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通用10篇)11-09

大班幼儿园毕业感言(通用13篇)07-06

幼儿园大班课题开题报告(精选8篇)03-16

在幼儿园大班教学活动中运用“讨论”的策略03-01

幼儿园大班教师毕业感言(精选10篇)07-12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05-25

中学语文优秀说课稿《荷塘月色》(精选13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