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歇后语

时间:2022-09-20 07:47:23 歇后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京味儿歇后语大全汇总

  京味儿歇后语之一:天安门的狮子篇

京味儿歇后语大全汇总

  天安门的狮子---对儿摆着。注:天安门前后的石狮子都成对儿摆放,比喻成双成对的东西。

  皇城角儿上看墙---多饶一面儿。注:这里的皇城实际是紫禁城,站在角楼看城墙总能看到两面儿,比喻言语行动过份,适得其反。

  故宫里插柳条儿---竖不起来。注:紫禁城里除了御花园,一律不准种树,以策安全,因此种树也活不了,比喻自己不争气,别人扶不起来。

  太和殿的匾---无依无靠。注:太和殿的匾额悬挂在殿檐下,背后有空隙,比喻无人帮助,孤立无援。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注:卢沟桥上雕刻的石狮子极多,难以数清,比喻事物数量太大。据文物部门统计,卢沟桥上有石狮子485个。

  香山的卧佛---大手大脚。注:香山东面的卧佛寺,供奉一巨大卧佛,手脚为常人的两倍半,比喻花钱不计算,随意出手。

  京味儿歇后语之二:永安寺的狮子篇

  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注:北海南门里的永安桥正对白塔,其北侧的牌楼“堆云”下有一对向北的石狮子守着桥头,好像再北侧的永安寺大门前的石狮子,而且头朝着寺门,比喻自私自利的人。

  万春亭上聊天儿---说风凉话儿。注:万春亭是景山上正中最高处的亭子,四面透风。

  十三陵的石人张嘴---没话可说。注:十三陵神道有翁仲12个,其中四个武将张着嘴却不会说话。

  前门楼子搭脚手---好大架子。注:脚手即脚手架。

  钟鼓楼上的家雀---耐惊耐怕。注:旧时北京钟鼓楼定时击鼓撞钟,而在其楼檐下的家雀(麻雀)却习以为常,并不惊怕,比喻遇事不惊的人。

  皇上家的祠堂---太庙(太妙)。注: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明清太庙,祭祀皇上的祖先。此处谐音。

  京味儿歇后语之三:潭柘寺的石鱼篇

  潭柘寺的石鱼---好看不好吃。注:潭柘寺龙王殿廊下有一悬挂的石鱼,色如红铜,敲击有声,但不能吃,比喻华而不实的事物。

  潭柘寺的佛光---照远不照近。注:潭柘寺历史悠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只说,因此名气也大,招引许多远方香客,但是附近百姓反倒很少参拜,比喻并无真本领,在近处吃不开,只能在远处招摇撞骗的人。

  卸甲山的松树---一边歪。注:卸甲山位于密云西北,山上的松树多向东南歪斜,系该地多西北风的缘故,比喻众人意见一致,都是一个倾向。

  万寿寺弯腰---顶上见。注:现在的西三环紫竹桥北长河北岸有万寿寺,系慈禧的行宫,原来每年农历四月在此有庙会,同时在西顶娘娘庙也有庙会,熟人在万寿寺庙会相见弯腰鞠躬后,总会说“顶上见”,就是还会在西顶庙会再见,比喻遇事要争个高低。

  土地庙着火---慌了神儿。注:京城土地庙极多,庙一着火,着慌的肯定是那些供奉的神仙,比喻遇事慌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

  周瑜当当---穷(都督)嘟嘟。注:北京人管进当铺当东西叫“当当”,周瑜系三国东吴水军都督,谐音比喻说话唠叨,一件事儿说个没完没了。

  京味儿歇后语之四:西太后听政篇

  西太后听政---专出鬼点子。注:慈禧听政时期,正是帝国主义侵华事件频发时期,处理的“洋务”极多,谓之“鬼点子”,比喻那些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袁世凯做皇帝---好景不长。注:袁世凯改元“洪宪”仅83天,比喻做一件事或过好光景的时间很短。

  喇嘛的帽子---黄啦。注:藏传佛教宗喀巴派的喇嘛头戴黄帽子,比喻办事情不成功,失败了。

  吃了烤肉到卢沟---宛(晚)来宛(晚)走,注:烤肉宛是北京著名的烤肉馆儿,宛平城位于卢沟桥畔,谐音比喻来得晚走的也应该晚。

  六必居的抹布---甜酸苦辣全尝过,注:六必居是北京有名的老酱园子,其抹布当然是擦抹过各种味道,比喻饱经风霜,经历坎坷,见多识广。

  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侯,注:砂锅居,正名和顺居,北京有名的“烧、燎、白煮”馆儿,过去每天只做一口猪,经常是午间就卖完了,过午才来只能等明天了,比喻办事情要赶早,不能耽误时间。

  京味儿歇后语之五:会仙居的炒肝篇

  会仙居的炒肝------没早没晚。注:前门外鲜鱼口会仙居卖炒肝,从早到晚不间断,比喻一些人办事不计算时间。

  王致和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注:前门外延寿寺街原有王致和南酱园,以生产豆腐闻名,延续之今一直未断,比喻某些行为名声不好,但是一些人还觉得有利可图,愿意干。

  六月天下暴雨------猛一阵子。注:北京夏季多暴雨,雨势虽猛却时间短,比喻某些人干事情开始时劲头儿足却不能持久。

  端午节的黄花鱼------正在盛市(势)上。注:端午时节正是北京的黄花鱼上市盛时,谐音比喻某人发展势头正在最盛之时。

  七月十五吃月饼------赶先(鲜)儿。注:月饼本是八月十五吃的食品,七月十五就吃了,提前一个月,抢先了,谐音比喻凑热闹,赶新鲜,追时髦的人。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注: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圆而亮,比喻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的人。

  京味儿歇后语之六:厂甸的大糖葫芦篇

  厂甸的大糖葫芦---串上了。注:琉璃厂厂甸每逢正月有庙会,定有长约五尺的大糖葫芦发售,比喻某些人为了共同的目的而互相串通好了。

  三十晚上吃饺子---没外人。注:除夕夜家家吃饺子,没有客人在座,因为都在自家团圆,比喻某场合在一起的都是彼此信得过的朋友,可以推心置腹。

  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注:天桥的艺人以卖艺为生,卖艺之前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介绍其技艺,等待观众聚集后才开始练习,比喻那些只会说不会干的人,不实在地做事。

  小铺的蒜---零揪儿。注:一般人家吃蒜都是到胡同里的小铺零买几头,而不是成辫子的储存,买时掌柜的从蒜辫子上往下零揪,比喻办事不整在,零敲碎打。

  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注:北京有许多窄小的胡同,在这样的胡同里赶猪,只能直进直出,比喻说话痛快,不拐弯抹角。

  门头沟的财主---窑(摇)头儿。注:门头沟是京西矿区,煤窑众多,窑主多是有钱的财主,谐音比喻对某件事情的否定或不同意。

  京味儿歇后语之七:开瓶儿的二锅头篇

  开瓶儿的二锅头---冲劲儿足。注:二锅头是北京特产高度清香型白酒,早年有“烧刀子”之称,入口热辣,谓之“有冲劲儿”。比喻为人做事有闯劲儿,泼辣,敢作敢为。

  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喜)。注:豆汁儿乃北京特色小吃中最具地方色彩者,能否喝豆汁儿可谓判断老北京儿的标志。谐音比喻个人喜好某件事情或某个物件,别人干涉不着。

  四牌楼的警察---管不着那一段儿。注:街头警察都是分地段各负其责,在自己管辖地段之外的不能越界办理,比喻责任分明,但不管非自己管界的闲事。

  艾窝窝打金钱眼---蔫有准儿。注:京城道教名刹白云观有窝风桥,桥洞内悬挂一个巨大铜钱,钱眼中有一小钟,游人用小铜钱打大铜钱,击中小钟的会发出清脆响声,寓意好运。艾窝窝则是用糯米做的小吃,以其打金钱眼当然不会有声。比喻办事情心中有数,不是声张,稳妥的人。

  蝎子拉屎---毒(独)一份。注:蝎子蜇人时会分泌有毒的液体,谐音比喻那些做事太独,不管别人的人。

  窝头翻个---现了大眼。注:窝头是旧京平民的普遍主食,上尖下圆,中空为圆眼儿,如果把窝头翻个,就显现出圆眼儿了。比喻想出风头反而出丑的人。

  京味儿歇后语之八:凉白开沏茶篇

  凉白开沏茶---没味儿。

注:比喻没有吸引力的人、事情或作品。

  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注:旧时北京街头卖食品的多用荷叶包装,但是用荷叶包钉子必然露出钉子头来,比喻大家都想显示自己而不愿意听从别人,不齐心。

  挑水的回头---过井(景)了。注:旧京百姓多吃井水,有专门挑水、送水的力夫,俗称“挑水的”,谐音比喻过时、落后,追悔,带有感伤色彩。

  宛平城的知县---年年换。注:明清时期,皇帝每年要到先农坛籍田,收获后向先农坛所在的宛平县知县交税,以示带头守纪。但是知县收皇帝的税又属以下犯上,本该杀头,念起为国收税,以罢官处之。比喻那些每年都在变化的事物或人。

【京味儿歇后语】相关文章:

2017京籍与非京籍"幼升小"入学流程08-08

京博军训心得12-27

经典趣味儿童灯谜12-11

西周的两京制度介绍06-27

京式果铺的做法10-10

经典趣味儿童灯谜大全12-11

关于趣味儿童灯谜12-05

经典的歇后语05-17

歇后语08-10

经典歇后语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