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看到李培斌这个名字,你可能会问李培斌是谁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李培斌个人的先进事迹,谈谈自己的个人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
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的办公室总是最“热闹”的。邻居打架、两口子闹离婚、老人无人赡养……村民们怀揣着自己的“心结”,来到李培斌办公室找他调解,人多时甚至还会在门口排起长队。
然而现在,李培斌的办公室却静悄悄的。一本记了一半的学习笔记摊开在桌上,血压计和降压药堆放在一旁,两盆绿植的叶子已经蔫得打了卷儿。一起待调节纠纷的当事人电话,被工整地抄录在台历上,时间永久定格在2015年10月14日。
2015年10月15日早晨,因过度劳累,年仅50岁的李培斌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我有时觉得李所长并没有走,还会在我出门前叮嘱我出现场要注意些啥。”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鲁学虎凝望窗外,仿佛又看到李培斌那高高胖胖的身影坐在田埂上,脸上挂着一抹憨憨的笑。
一身正气敢担当
“龙泉稳,阳高稳。”龙泉镇是阳高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29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是一个有着11.3万人口的大镇。在阳高县,李培斌是领导的“稳压器”,乡亲的“出气筒”。“有事找李司法”,成了阳高县流传的一句口头语。
“李培斌是个一身正气的人,危急时刻他肯定奋不顾身冲上去。”阳高县龙泉镇兴隆巷村书记燕续明说。回忆起当年村里发生的一起冲突,燕续明现在仍心有余悸。《法制日报》记者跟随他来到了兴隆巷一户人家门口,鲜红色的大门格外显眼。“这里就是当年发生纠纷的地方,幸亏李培斌赶过来,才有惊无险。”燕续明说。
原来,兴隆巷村有一对夫妻,几年前因感情不和,妻子常住娘家,丈夫因此心怀怨恨。有一天,丈夫带着一帮人,驱车找到岳父家,想强行带妻子回家, 因此与岳父家人发生激烈冲突。见此情景,村支书赶紧给李培斌打电话,让他赶过去调解。李培斌赶到现场,看到的场景让他暗自吃了一惊:七八个光头青年,有的手持木棒,有的手拿菜刀,恶言恶语,气势汹汹,弄不好就要出人命。
看到李培斌来了,几个青年恶狠狠地威胁他说:“狗拿耗子,谁让你多管闲事,小心收拾你。”李培斌毫不畏惧,强硬地说:“我是司法所的,这事必须管。我啥都见过,啥也不怕。如果你们把我打死了,我是烈士,你们就是凶犯!”最终,李培斌大义凛然的气势把这群光头青年压了回去,一场一触即发的流血冲突就这样被安全化解。
在李培斌的调解生涯中,类似见刀见血的凶险场景并不鲜见。阳高县马家皂乡定安营村的村民李亮,至今仍旧对李培斌心怀愧疚。几年前,因村支书催其交计划生育费,李亮酒后拿了一把板斧冲进村委会闹事。“谁要我的钱,我就要谁的命。”李亮挥舞着手里的斧头,瞪着通红的眼睛,满嘴酒气,暴跳如雷。李培斌赶到时,李亮的斧头直逼村支书,情况十分危急。李培斌毫不犹豫冲上前去制止,李亮竟挥动板斧向他砍来。李培斌情急之下边躲边用手一挡,斧头落在了他的左手上,顿时鲜血直流。他不顾疼痛,拼尽全身力气制服了李亮。但是一道一寸多长的伤疤从此就留在了李培斌的手上。“那天多亏了李司法,要不就出人命了。”李亮事后充满歉意地说。
百姓冷暖挂心头
听说记者到阳高县龙泉镇富贵村采访李培斌的事迹,79岁的袁桂如老人早早就站在村口等着了。老人至今仍住着几十年前的青砖房,院墙破烂不堪,还不到一米高,几块木头搭起来就全当是门了。在老伴和四个儿子都去世后,李培斌成了老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人。“李培斌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如今他比我先走了,我又没人管了,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老人话还没说完,布满皱纹的脸上早已老泪纵横。
袁桂如和李培斌相识,还要追溯到8年前。
老人的二儿子张建国因抢劫罪被判14年,服刑期间患上脑萎缩。释放后,太原一监把张建国送回家,却被他母亲拒之门外。情急之下,太原一监找到李培斌,请求调解。
接案后,李培斌马上赶到张建国家了解情况,眼前所见让他心如刀绞。原来,张建国的母亲并不是不想要儿子,而是她实在没有办法让儿子回家。作为一个孤寡老人,袁桂如的生活本身就十分艰难,这时再添上一个患病的儿子,老人实在无能为力。
“儿是娘的心头肉,当妈的咋能不让儿子回家呢?可这情况你也看到了,我们娘俩儿咋活啊!回到监狱,他好歹还有一碗饭吃。”听完老人的讲述,李培斌的鼻子一阵阵发酸。“您先让儿子进家,生活困难我来想办法,党和政府不会不管您的。”听了李培斌的话,老人搂住儿子失声痛哭。
通过与太原一监协商,李培斌为张建国解决了3万元医疗费、生活费。同时,他把此事向龙泉镇党委作了汇报,帮助张建国母子办理了农村低保,逢年过节带些现金、面粉、衣服去登门看望,还从县残联为张建国争取了一把轮椅和阳光家园补助金720元。
30多年来,李培斌成功调解了数以千计的民事纠纷,制止了上百次群体性械斗,使50多对濒临破裂的家庭和好如初,30多位遭受遗弃的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在他的悉心关怀下,20多名失足青年改邪归正,6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和2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痛改前非,迷途知返。
民调十法心为首
“我这份工作是有遗传基因的,我爷爷和父亲都做过村干部。在我的记忆中,他们经常帮助乡邻们解决纠纷。我当时觉得,他们真有能耐。”李培斌生前在一次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近30年的调解生涯中,李培斌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调解法则,起名叫做“人民调解十法”:用情感染法、以柔克刚法、先守后攻法、正义震慑法、亲情促动法、群众抨击法、稳定大局法、感化教育法、诚信担保法、类同案推代教育法。这套调解法则已经在全省司法系统推广,成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活教材”。
在调解过程中,李培斌还总结出“三心三勤”的心得经验。“三心”,就是要有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把小事情当大事业做的事业心。“三勤”,就是耳勤、嘴勤、腿勤。有了这“三心三勤”,再灵活运用“人民调解十法”,再大的疙瘩也能解开。
几年前,阳高县培仁学校三年级学生张某课间向后座的同学扔铅笔,无意中扎伤了同学童某的右眼。受害人家长痛哭流涕,多次来到学校,要求解决孩子的医药费问题。然而张家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赔偿。
“李所长接到此案后,深入双方家庭,耐心细致地做两家的思想工作。”培仁学校副校长兰天德回忆说,起初受害人要求赔偿10万元,否则誓不罢休。而张某的爷爷则表示一分钱也拿不出。一个月里,李培斌走访双方及学校20多次,反复劝说,双方态度一天天变化。最后,当事人和培仁学校三方达成协议,由伤害家长赔付受害人5000元,学校出资3.7万元,这起校园伤害案得到和平解决。
“在师傅那儿,很多头疼的事情都可以调解。”李培斌的“徒弟”鲁学虎说,2015年10月14日中午,龙泉镇道北养猪场的老景找到鲁学虎,说他淹了后院邻居的房子,引起了纠纷,想请李所长前去说和。当天下午,正在大同参加全市司法所长培训会的李培斌接到了鲁学虎的电话。李培斌让鲁学虎第二天上午接他回去,给老景的纠纷做调解。然而鲁学虎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成了他和师傅之间永远不能兑现的“约定”。
李培斌同志个人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龙泉司法所原所长李培斌同志的事迹经本报及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山西持续引发反响。11月25日,山西省委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李培斌同志学习的活动。
通知指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李培斌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他满怀真情、服务群众的爱民情怀,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扎根基层、默默无闻、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学习他推动和谐、维护稳定的担当精神,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坚持维护法律,秉持正义,认真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学习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始终做到心中有戒,守纪律讲规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以李培斌同志为榜样,切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通知要求,要迅速在广大干部中掀起学习李培斌同志的热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紧紧围绕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六大发展”、实施“六权治本”,重塑山西形象,进一步振奋精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为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省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培斌同志个人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三
“哎,我的二儿子不要我咧!”2015年10月25日,山西大同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又一次拨打了儿子的电话,可是仍旧无法接通。“妈,不是跟您说了二哥出远门了嘛,您打电话给二嫂吧!”老人的女儿在一旁赶紧安慰一脸焦急的母亲。老人不知道,二儿子李培斌永远不能再接听她的电话、喊她一声娘了。2015年10月15日,因过度劳累,李培斌突发心脏病,与他挚爱的亲人不辞而别。
在龙泉镇司法所墙上,张贴着李培斌的人生格言: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他还在墙上张贴承诺: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等候矛盾纠纷报案,3分钟之内行动,尽快赶赴现场,解纷止争,防止矛盾激化。工作31年来,化解矛盾纠纷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心里装着工作、装着百姓、装着家人,可是唯独没有他自己。
一部24小时开机的手机
“培斌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一天到晚响个不停,吵得孩子没法休息!”说起李培斌的手机,他的妻子杜润梅略带埋怨地说。在李培斌家里,《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了这部他生前使用的手机。这是一部略显过时的黑色三星手机,屏幕上有一些划痕,褐色的皮革手机套边缘已经磨破了皮。
“我常常跟他讲,您中午把手机关了打个盹儿,他无论如何都不肯,于是每次刚迷糊一会儿就被电话铃吵醒。”李培斌的“徒弟”、龙泉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鲁学虎说。
“培斌实在是太忙了,吃不上饭是经常的事。”杜润梅说,李培斌无论吃饭还是睡觉,时刻都绷着工作弦,就连生病时仍放不下手中的工作。2010 年,调解完一起工伤纠纷后,李培斌急性胆结石发作,被送到市里做手术。住院期间,他仍然通过电话联系还未调解处理完的当事人,忍着疼痛劝完这个劝那个。主刀大夫对他说:“你是长期着急上火引发的胆结石,今后无论如何切记不能着急。”李培斌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出院第二天,他就赶到了龙泉镇东关村因建大棚征地引起纠纷的现场,当时他的腰上还缠着绷带。整整3天3夜,他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召集有关人员座谈讨论,个别谈话。在调解过程中,因为伤口疼痛,再加上身体虚弱,李培斌脸色煞白、满头虚汗,有几次差点儿虚脱。最终,矛盾调解成功了,李培斌却又一次住进了医院。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有照顾好他的身体!”妻子杜润梅红着眼圈说,虽然培斌看上去胖胖壮壮的,不像有病的样子,但是他患有非常严重的高血压。因为工作忙,所以一直没有好好治疗,十多年来病越拖越严重。
“有一次我急眼了,把家里的门锁上,跟他说不去医院看病就别出门!可是他掏出手机跟我说,不是我不想去,你看人家着急找我去调解呢,不能让人家等着啊!”说到这里,杜润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夺眶而出。
一辆舍不得坐的公车
在龙泉镇司法厅,记者见到了李培斌生前的“专车”。这是一辆银灰色的朗逸轿车,是2012年他当选十八大代表后,山西省司法厅考虑到他经常大同、阳高两地跑,给他特配的一辆工作用车。
“3年了,这辆车他一共没用上十次。他总是说司法所经费少,舍不得油钱,所以就近办事就走着去,远了就骑那辆摩托车去。”鲁学虎指着司法厅院里一角停放的一辆嘉陵牌白色摩托车说。
“有一次我看见他大冷天骑着摩托车调解回来,戴着一副白手套,冻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小鲁说,当时他心里酸酸的,想劝“师傅”下次坐公车,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由于李培斌不会开车,鲁学虎成了他的“专职司机”。现在,鲁学虎一见到这辆车,就会想起李培斌坐在车上的时光。“那时我开着车,师傅坐在后面说要打个盹儿休息一下。我给他放上一段他最爱听的晋剧,他笑眯眯地合上眼睛听着,到不了5分钟后座就响起了呼噜声。”
李培斌去世后,家人和同事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笔永远无法报销的费用。在办公室和家里的抽屉里,散落了一大堆旧发票单据。有北京的、太原的,有油票、有出租车票,还有缴纳特殊党费的收据等等,粗略一算上万元。除了这些单据,还有各种荣誉证书、奖章和奖杯,整整装满了3个大纸箱。“他会把各种证书、奖牌擦拭得干干净净,整理得整整齐齐,放在一起。在他眼里,这些荣誉比生命还重要。”鲁学虎说。
三间尚未建完的平房
燕北塞外,寒风凛冽。记者来到李培斌的家里,见到了四年前他建起来的“新房”。这是位于县城郊外的3间砖木结构的平房,加上院子总面积大约50 多平方米,家里的人多了空间显得很局促。在院子里,堆放着尚未用完的砖头和木料,厕所还没有建,只是用铁皮围了一个空间,里面放了一个塑料桶。
就是这样的3间平房,还是李培斌借钱建起来的。李培斌工作31年,辗转3个乡镇,租房居住了28年。近两年在大队和热心群众反复鼓动下,才建起现在的这3间房,总支出6万元,其中向亲戚借款就达5万6千元,至今尚未清偿完。而他微薄的工资除帮助更困难的群众外,还拿出不少用于补贴工作开支。近年来,他自筹资金2.48万元建立法律服务中心,在全镇每所小学开办了“校园法律服务专栏”,帮助企业、村庄规范法律服务阵地。
李培斌的妻子杜润梅,至今仍然没有正式工作。当选十八大代表后,不断有人鼓动李培斌说:“你现在出了名,应该去找领导解决一下妻子工作,你就算不为自己,也该为子女着想。”李培斌坚决地说:“党代表不能代表私利,儿孙自有儿孙福,我爹也没给我留下什么。”
在李培斌的家里,一共有七八个大大小小的腌菜缸,里面有萝卜、茄子、大白菜,还有大蒜。“师傅说,买鲜菜太贵,所以就做成腌菜,吃的时间也长。”鲁学虎说,李培斌去大同市参加司法所长培训之前,一大早买了一堆胡萝卜白菜,打算回来做成腌菜。可是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希望本文李培斌同志个人先进典型事迹心得体会能帮到你。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习李培斌先进事迹学习总结体会03-19
学习李培斌先进事迹材料报告09-19
学习李培斌个人事迹材料09-19
李培斌个人事迹材料09-19
学习李林森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1-28
学习李彬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09-15
学习国培的个人心得体会07-19
学习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7-22
个人国培学习计划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