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8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
20xx年12月20日至20xx年12月31日,我荣幸地参加了繁昌县中小学综合学科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在这些天的培训中,我们聆听了12位北师大的教育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理念、精湛的科学理论,深深的感染着我、启发着我、激励着我。同时,也觉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使我重新看待和审视自己的工作。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却坚定了我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人生至高的追求,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学习、爱生如子、幸福阳光的教师。以下是我这次培训的一点体会:
一、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却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我们自己应该懂得从平凡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以无比愉悦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我们自己应该先学会爱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我们自己应该拥有积极心里情绪,来宽容别人,善待自己;我们自己应该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将身心疲惫的自己释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因此,教育是需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只有这样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需要有素质很高的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学习也要始终贯彻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也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积极有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最后,也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总之,作为新时代教师应该要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真诚爱护学生
“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关心他、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当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爱,甚至让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道德感的缺失,更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每一位教师如果都怀着爱心,不以惩罚为目的,他们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积极主动学习,直至成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埋怨,要做一个有阳光味道的老师;要挤时间,多读书,做一个爱学习的老师;要真诚爱护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2
今年10月1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三亚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2天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现谈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体会:
我先谈谈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18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文喆教授的讲座中提倡的“创设宽松,解放教师是发挥教师创造能力的前提”观点明确,为我们校长抓好教师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今后学校的工作会更好开展。
李明新教授的讲座对基础教育的理解理性、透彻,他用实例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我们今后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曹志祥的讲座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知道今后的教育不能只玩空架子,而要扎实开展,抓出质量。
姚计海教授的讲座使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时刻记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四步曲:尊重、理解、倾听、表达。翟小宁校长的.讲座从观看学校人大附中的图片入手,层层深入,引领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使我们懂得了学校的发展,思想是灵魂,文化是动力。万欣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陆士桢教授的讲座对当代青少年道德取向讲得较为透彻,观点也切合实际,所举案例说服力强,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名师赵谦祥语言幽默、诙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明了一名好校长的标准,我们受益匪浅,更坚定当领导应任人唯贤,任用有才华、敬业的人才的信念。沈湘平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观点清晰,向我们阐述了当代社会生存焦虑的原因,以及人生幸福的内涵,报告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育我们如何去克服生存焦虑,懂得怎样去寻求幸福生活。名师高金英的讲座生动有趣,向我们阐述了当班主任的艺术,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她语言诙谐、幽默,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以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重要。听了刘永胜教授的精彩报告,我们都明确了岗位职责,懂得了当代校长的历史使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设平台,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出努力,我们会朝这一方向努力!郭振有教授的讲座言辞犀利,向我们剖析了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弊端,使我们在深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教改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王建宗校长的讲座精彩、生动,观点明确,使我们深受启发,明白了要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引领老师去完成,努力把学校办成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白淑兰校长的讲座向我们生动介绍了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令人叹服,也让我们领略了名校的风采,同时也领悟到白校长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的崇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袁正光教授的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跟我们阐述了人格素质中真、美、善、爱的价值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重要,进一步让我们领悟到幸福的内涵。赵希斌博士的讲座生动精彩,言辞犀利,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向我们阐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更需要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次学习,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的两所名校,一所是史家胡同小学,亲身领悟了史家小学“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指导思想以及“和谐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我们深深地被卓立校长那种治学有方、理念超前以及不凡的办学风格所折服。另一所是北京市八中,名誉校长龚正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管理,以及通过实地参观了学校的运动场,游泳馆等,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学校求真务实的办学作风和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两所名校,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
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3
20xx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我荣幸参加了“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华池县小学骨干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非常感谢有关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同时,我们还相继考察参观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三所知名学校的硬软件建设,观摩了五节展示课,并且参加了学员研讨会。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课程体系。
吴正宪教授的《数学课程建设》和毋妍老师的《我们走过的`……》两个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吴老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儿童观,我们要把儿童看作是活生生的人,不能把儿童看作是容纳知识的容器。儿童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差异的。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与自信,我们要用心灵去感悟心灵,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用智慧去启迪智慧,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儿,增添活力,奠定基础。毋妍老师结合教学,结合节日,结合校外,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培养有良好习惯的阳光儿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她们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刘永胜等教授就怎样提升育人能力作了报告。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
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
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第三,正确理解教育本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成长性学校生态,在同一教室设计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乐观对待教育事业,潜心育人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学校的力量,首先来自教师。只有教师在学校的办学目标实现过程中处于第一位,才会协助校长落实他心中教育理想。他认为关注学生应该先从关注教师开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这个目标,只能通过教师来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关爱,只能通过人的传递,才显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位教师,在校园、在课堂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让学生‘近墨者黑’。”李希贵认为只有“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为本”、“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至今深深震撼着我。
三、重视教学艺术
本次培训中观摩学校课堂教学、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使我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尤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
培训感悟: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此次培训真正使我认识到了准确定位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4
20xx年6月我们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聆听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赵希斌、程凤春进行现场交流,特别是听取了著名校长刘永胜对学校管理经验的阐述。我很受启发,下面我就谈谈就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要认识到当代小学校长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校长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和学校,二要下大力气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包括学科管理能力、办学思想和日常事务管理能力,三要开阔视野,面向未来。作为校长,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要让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要让我们的学校办出特色:
(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
1、成长需要尊重: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
2、公平在于平等:教育公平包括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我们更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每个孩子都是重要的。
3、成功源于激励: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会害了独生子女一代的。此言并非真理。我们尽管也需要批评,但我们批评就是错误行为,且要给学生改错的机会。教育中的最大的激励就是对孩子的关注,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声问候等,正强化理论提醒我们,要及时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学校可以设计表扬卡,使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对良好行为表现者进行正强化。
4、刻苦伴随愉悦,严重的课业负担,使我们的广大中小学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解放。但我们要认识到,现行高考选拔制度是社会稳定的支撑点之一,课改的方向不容置疑。作为校长在减负方面,我们能做什么,那就是刻苦伴随愉悦。
①认认真真抓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馈等,学期初要考课标,学期末要会命卷。
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观察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
③引导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
④及时积极的学业评价,增值评价。
⑤坚持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学习作业考试,“一切都是升学率”。
(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支撑环境
学校给教师最大的福利就是教师能得到发展。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少一点管卡,多一点理解
2、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帮助。
①帮助教师做学习型教师。校长带头读书,向教师推荐文章。图书不怕破了,丢了,就怕没人看。建立逢会必学制度。
②帮助教师做研究型教师,以课题为载体,学习理论,更新观念,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
③帮助教师做反思型教师。教案设复备空白处和课后反思空白处进行反思,自录自评课,学生对喜欢的教师提建议,问题采集本,邀请同伴听评课。
3、少一点竞争,多一点合作。
4、少一点评比,多一点引领。淡化校内骨干教师的评比。不搞百分比,也不搞末位淘汰。面对不科学不公平的评比,想不通是正常的,想得通就不正常了。对于绩效工资的分配,建议,多强化集体荣誉,然后再设师德奖,合作奖,个人发展奖,尽可能不制造矛盾。分配方案条款宜少不宜多,内容宜模糊不宜细致,执行宜温和不宜强硬。
二、作为小学校长,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才能和学识,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待人。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校长必须充分运用管理权,制定强有力的、切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并注意在执行过程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做到奖罚分明。
二业务服人。好校长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才华表现就是课堂教学。因此,校长应博采众长、虚心治学,创立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才是校长赢得教师信服、树立校长尊严的“王牌”。
三服务待人。校长管理就是服务。校长应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校长千万不要有迎合上级、训斥下属的两副面孔,否则教职员工是不会买账的,还会引起怨恨、消极怠工,以致离心离德。
四公正待人。学校教职工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如果校长不能出于公心,公正客观及时地评价他们的工作,就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事关荣誉、奖励、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绩效分配等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的问题,校长要公则生廉、廉则生威。
五情感动人。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校长管理要有点人情味。讲规定讲原则是对的,秉公无私、不讲情面也不能说错,但是面对教师群体这一特定对象,还要讲求领导艺术。如有教职员工碰到困难、生老病死、子女上学、参军就业、婚丧嫁娶等等,校长要口勤腿勤、主动关心、走访问候,送去学校领导的温暖,这样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三、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核心素质的培养
教师的关键素质分为职业态度、个人素质、专业基础、教学组织。
(一)、教育价值观与职业态度
1、尊重学生、悦纳学生不以粗鲁的方式在身体和情感上攻击学生,不然就会形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一般情况下,以公平、关心、体谅等态度对待学生,关怀学生的人生命运而不是分数,教育必须有梦想,必须承载梦想,释放梦想。教育是唤发学生内心的天分与热情,教育理想信念缺失就像是骨头缺钙一样教育也有七年之痒,有了要重新找回当初的感觉
3、珍视并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定要教师的宽容、理解乃至欣赏。爱说话的孩子不一定有成就,但是你压抑他的特点永远不会有成就。
4、良好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与学生建立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关系;与学生建立令彼此愉悦的关系;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关爱的关系;与学生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
(二)、观念更新,它是真正实现课改的.关键
一个老师思想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的种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必然地表现于整个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之中。“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和管理,”抓教师观念更新,就要抓:育人观,学生观,教材观,教学观等。
(1)、文化建设。它是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必须在推进校本教研机制的同时,大力推进新的教师文化建设,只有形成了与课改要求相一致的教师文化,才能增强校本教研的实质性和教师工作的自觉性。
(2)、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牵住“质量的缰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不应盲目做什么实验田,我们应以科学的教育推动质量的提高。任何一线改革都不应是头脑发热的产物,也不是学术炒作而诞生的婴儿。基础教育的改革,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
本次学习,通过著名专家的交流和著名校长对学校管理经验的阐述,实地参观考察北京师范大学附一小学的校容校貌。亲身感受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一小学那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那种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和那种民主、和谐、超越自我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其中每一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明确的办学思想,和谐的办学特色。从课堂教学到教学评价及教师的成长,都是以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出发到点。只有教师工作快乐,才能带给学生生活的快乐,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发展的学生,让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不断地开拓,进取。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5
在这个丹桂飘香,阳光灿烂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83人有幸鳞选,怀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标,相聚在北京师范大学这片学习的乐土,完成为期一年的20xx年新疆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
这次培训是国家支援新疆教育的举措之一,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得以实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教育工作的大力扶持。
来之前,心怀忐忑顾虑颇多,到了之后,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学校不仅安顿了完善的食宿,全方位的学习培训课,甚至连交通,安全等问题也全部考虑周全。为此,我们新疆班的全体学员对北京师范大学给予的关心和照顾都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特别是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国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回首这一个多月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张燕玲教授《现代科技时代的文言文教学》的专题讲座,真是心生感慨,让我懂得语文教学要从幼儿时期抓起。
六经注我,而后才是我注六经。因为,0——13岁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孩子有意识的学国学,从幼童时期起步,3—6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小学阶段背诵《论语》、《孟子》、《老子》、《礼记》中的经典名句,及《爱莲说》、《马说》、《陋室铭》等短篇40余段,1万余字;初中阶段背诵先秦、唐宋等名篇60余篇,2—3万字,烂熟于心。初中以前奠定好基础,高中阶段就可以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经历、情感、知识,丰富和深入理解一切典籍了,而且还可以把精力放在认知学科数理化上,为以后的科学发展创造赢得能力!然而这却不是在学校的课堂能完成的。要想达到理想的语文教育效果,这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共同的努力。
很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止步于经典的扉页前,许多语文老师连明清时期的章回体小说都不曾读过或读不懂了。单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我们甚至一度在试图绕过经典训练而奢望开辟出康庄大道,到头来却发现四面楚歌,举步维艰。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告诉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我们免费借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我经常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作为新疆班的学员之一,我倍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也将在这有限的一年当中互帮互助、全力以赴。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本领,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本地的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新疆的教育工作者,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博州广播电视大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这么多的外部援助和扶持,使我对培训学习充满信心和力量。北师大之行,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提升了我的人生境界,感受到了教育的伟大,更坚定了我对教育的信仰。
最后,我真诚的向选派我来参加培训的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以及支持和帮助我的北京师范大学致以衷心的感谢!祝愿博州广播电视大学事业蒸蒸日上!祝愿北京师范大学永远屹立世界学术之巅。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6
8月13号在教研室宋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名师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坐上了北去的列车。一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说有笑,甚感兴奋,因为毕竟是去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进行研修。一提及北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长城、故宫、天安门……可惜的是这次我们既没登上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也没看到雄伟壮观的故宫,更未见到世人瞻仰的天安门广场上那庄严的升旗仪式,因为时间太紧。可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却收获了很多很多。我认识了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焕发的张梅玲教授,幽默风趣、班级管理有方的高金英老师,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的赵希斌博士,充满智慧、读懂学生的吴正宪老师,态度严谨、高瞻远瞩的刘永胜校长,多才多艺、思维活跃的王立主任……每位专家的研究目标都是一致的——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可是他们每个人的讲授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学员。每次上课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可没有谁觉得累,反而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每个人的思维都已被专家们的讲解所激发,课堂上留下的是阵阵赞叹、阵阵掌声、专家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声,当然留给我们每一个人更多的则是思考,深深的思考,思考自己平时教学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是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当今教育战略的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么简单。那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到底应该会什么,应该怎样做呢?结合这次学习,今天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最深刻的感受。
一、学会尊重,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没有尊重就没有爱。而尊重学生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不以粗鲁的方式在身体和情感上攻击学生;
2、一般情况下以公平、关心、体谅等态度对待学生;
3、在特殊情况下以“专业”的方式调节、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照顾学生的体面和尊严。
针对这三方面想想我们尊重学生了吗?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顽皮时是怎么做的?倘若我们做不到这些那么所谓的爱学生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学校其实就是一个让学生犯错的地方,正像吴正宪老师所说的,善于使用错误资源才是真正的教学智慧!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面对孩子的错误,讽刺、训斥、责骂等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形成逆反心理,或是自暴自弃甚至产生其他不良后果。而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能容错是一种胸襟。纠错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学生犯了错误,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应当理智耐心地注意方法,分析处理。纠错的方法有很多,如当面指正、个别谈话、冷冻法、暗示法、感化法等。也许这些方法不能立即奏效,但不能急于一蹴而就。不管哪种方法,都应注意以鼓励为主,通过教育,把孩子引向健康成长的方向。所以教育要——学会等待!学会尊重!
二、学会幽默,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教哪一学科,都应让学生对其充满兴趣,那样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快乐。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他的知识能有多么渊博,而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说到幽默,北京市模范班主任高金英老师是我见过的最为幽默、风趣的老师了。六十多岁的高老师如果仅从外貌来看你绝对会把她当成是邻居大妈,个头不高却已经发胖的体型,看似普普通通的一个老太形象。可一上午的讲座却完全改变了对她的最初印象——这个老太太真不简单哪!四个小时的讲座在高老师理论结合实践的讲演中,并适时穿插的笑话、小故事、魔术,让我们听起来是那么生动有趣,感觉时间是那么短暂,那么的意犹未尽。当时就有那么一种冲动——真想永远的跟着高老师上课,做她的学生真是一种幸福,你想不学习都难!做一名具有阳光心态的教师,不断的丰富自己,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一个老师的肚子里至少要有二、三百个故事。当时我就想,作为成人我们都喜欢这种幽默有趣的课堂,何况是学生呢?但是幽默不是刻意学来的`,我们可以让自己朝着这方面努力发展,阅览群书、上网查阅,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积累,善于发现。
三、学会反思,为了不断的追求卓越,改变自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 教育工作是一张无法突破的网,它需要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记得有这样一件事,一个麦收季节,一位司机开着大型收割机在割麦子,等到仓里满了准备往外倒时,却忽然发现舱门未关,所有的麦粒都已经撒在了麦田里。试想一下假如那个司机在上次倒完之后能够及时检查仓门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干的越多失去也就越多。不过司机的疏忽造成的损失仅仅是几行麦子,可如果老师平时也这么疏忽大意,等我们教完一年回过头来看时,耽误的则是学生的一生!这个例子用在这里不知是否恰当,但我认为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不正像师傅及时对机器的检修吗?一步一印,一点穷追,那样方能聚沙成塔!
那么具体怎样落实教学反思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反思的参照标准。
第二、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三、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第四、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听老师或学生的评价。
第五、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四、学会研究,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首先要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即:有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把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意识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教学论文开始,逐步提升个人的研究素质。
要有勇于实践的精神,敢为人先。 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要有善于学习的品质。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做研究型教师更要能时时处处学习,向理论学习,向经验学习,向问题学习,向人学习,向现象学习……
其实说到做研究,我感觉这个目标对我还很遥远,因为研究型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而自己尚在教育教学的探索之中。现在的我只有时时督促自己在教学中多思考,多用心。
总之,这次学习收获颇丰,我感觉几天的学习不仅让我知道到如何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怎样去做一名有价值的老师。最后想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会做、会说、会写、会策划就是一个好老师!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我更坚信,在开发区领导们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开发区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灿烂!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7
20xx年8月我肩负着韩集联校所有教师的期望,跟随开发区名师工作室“名师成长工程”来到北京,感受教育带给我们的清新与进取,领略专家的博学与才华,汲取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在短短的五天中,我有幸聆听了张梅玲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上课》、赵希斌博士的《专业教师的关键素质与技能》、高金英老师的《做有价值的老师》、王文湛司长的《学习纲要、重在质量、提升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吴正宪老师的《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刘永胜校长的《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鲍传友教授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生涯规划》等讲座,使我在思想认识、理论理解、业务水平上都有了新的提高。听了诸位专家的报告,感觉平日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被他们的睿智、幽默所感染。我敬佩他们乐观、进取的态度;敬佩他们平和的心态;敬佩他们独特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和专家们相比,我不由地感到心中惭愧。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此有诸多感悟与大家分享。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大爱之心。有人说,教师像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然而从这次的培训中,使我知道了我们的人生可以有不同的追求。鲍教授说得多好,我们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是保姆,是亲人;不是孩子王,是大朋友;不是一般的老师,是人生路上的导师。
感悟到做老师要有恒心。听了刘永胜校长的报告,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做教育要有恒心。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让每一个生命之花都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是每一位做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应坚持在我们的手中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信念。姚明说过:“坚持不一定能胜利,但放弃一定会失败。”小学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又琐碎的,但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就是伟大。我们有可能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度过我们的教书生活,但我们的每一天的工作却关系到千家万户,正如陶燕珍老师所说一个学生可能是教师的百分之几,但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你可能只教一个孩子一年,但是却关系到这个孩子的一生。
感悟到教师从未有过的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他的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其实,态度决定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
让我们听高金英老师的,就这样尝试一下吧: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然后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再者要懂得研究教学和职业规划。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丧。教学研究中带来的新鲜感和职场中不断进步的成就感是带来职业幸福感的催加剂。吴正宪老师不正是这样要求我们的吗?
还有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教师,带给学生幸福,其实自己也幸福。所以,不要忽略我们的幸福感,那是我们生命继续的源泉;不要抱怨、等待,自己的幸福只有自己去创造!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在学习期间,一共上过十位老师的课,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这几位老师中,我找到了共同点,一是幽默感,二是渊博的知识。说实话,没上课前,我就在想,听报告而已,有什么好听的呢?肯定又是照本宣科的东西。我记得在最后一天听鲍传友老师的课,因为5天紧张的学习我真的很想睡一觉,但是没想到,一听鲍老师的课就开始来精神了,很认真地听他解读人生,也很认真地做笔记。感觉他的过人之处就是他用抑扬顿挫的声音,用生动的事例,把他对人生的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而且他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乏幽默感,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还体会到一些生活的真理。但是想想自己的课,课堂气氛,我觉得自己最缺乏的就是幽默感,开学之后,面对自己的学生,多给一些笑脸。我要在这方面好好地努力!
在结业仪式上,老师代表们还说了自己这几天学习的体会。我不仅从专家的讲座中吸取营养,还从同行中找到不足。感谢北师大、感谢名师工作室给我提供这样的好机会,我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学习、潜心研究、科学实践,力争做名师,追求细化的目标,不断反思,不辍研究,用发展的观点来要求自己,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学,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和学生的沟通技巧。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关怀下静静地生长,而我们,就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的开放。
再次感谢名师工作室给我的这次机会,我一定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我的实际行动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最好的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8
为了全面促进全州教育的公平、均衡、提质和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对教育事业不遗余力的大力支持下,临夏州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第一期临夏州农村校长研修班于4月7日至4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全州共有100名农村小学校长参加,我和本县其他11名农村小学校长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4月8日早上,在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学院召开了第一期临夏州农村校长研修班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主持,来自“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学典礼,临夏州教育局纪检组长张军在讲话中说明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并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
这期培训课题内容围绕教育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教学、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开展,北师大小学校长培训学院诚心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和知名校长作专题讲座。我们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良好机会,潜心钻研,静心思考,学以致用。下面就本次学习谈两点体会:
一、听取专题报告,提高理论认识。
一共听取了15位教授的专题报告,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方面理论,这里只谈一谈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博士《新课堂建设》专题报告的感受。
课堂建设要从教走向学,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要从传递型走向服务型。教师要从演员走向导演,要从前台走向中间,学生要从成绩走向成长,要从师育走向自育。因此换个角度看问题,很多问题就不一样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院长ppt中播放的一段视频,一个小女孩被家长逼着背“5的乘法口诀”,当背到“三五十五”这一句时,反复多次也过不了关,结果哭泣不止,闹出了很多笑话。其实,视频中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家长和教师“拔苗助长”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更警醒我们:高效课堂必须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绝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特别是无意义的死记硬背),而必须调动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索、自主感悟才能掌握。视频中的小
女孩影射了许多当前还在传统权威式的课堂中受“压迫”的孩子的现状。如果教师能对学生多一点启发,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引导,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找规律、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以及口诀间的内在联系,那么我相信,记住乘法口诀将不再是一件痛苦的差事、而是一项充满乐趣的研究活动了。
通过教育方式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发达国家教育面向未来,中国教育沉浸记忆,学生对外面的信息不了解,这就要求教育方式的建设,课堂教学要培养以下的能力:问题的能力,选择的能力,价值的能力,服务的能力,规则的能力,发展的能力,展示的能力,资源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会≠会学,教师教会≠会教,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要克服重教不重研,重讲不重学的现象。
二、学习考察,开拓视野
根据安排,4月10日、11日,班主任老师带领我们分别参观考察了海淀区万泉小学、大兴区第二小学,参观了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各种功能教室,听取了景小霞、兰祖军两位校长的报告,感受颇深。
大兴区第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让我们拉起手来”,它具有“平等、包容、合作、尊重、同情、感恩、责任、诚信…”的内涵。并且从而制定了学校相应的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各团队组的文化,并且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仅仅围绕且践行着这种文化。
万泉小学则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现代世界人”作为自己的育人目标,制定了“健康体魄,阳光心态,平学善思,创新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和谐、竞争、创新”的管理理念,从而打造一个个具有个性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创新发展的团队,使学校发展具有团队意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发展性,取得了一个个成果扬名国内,接轨世界,办出了特色,由特色使某些领域发展为精品。
总之,通过10天的培训学习,感受颇深:发达地区的办学条件是我们无法学习的,但他们的教学、管理理念我们可以借鉴,他们执着的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9
在有限的时间内,北京教育专家和教授以生动的例子、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吸引了我们,感染了我们,引导了我们。让我们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对我来说,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与著名的老师和专家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教导,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信仰,成为一名勤于阅读和思考的老师。在与著名教师和专家的密切接触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成功的真理,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肤浅,让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经历:
一、乐观对待教育;静心教书,潜心教育人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我未来的工作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首先,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情感角度获得心理平衡。第二,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宽容他人,善待自己,超越自己,少与学生斗争,解放自己的疲劳,成为一名快乐的老师。
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新教材和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创新的想法。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是专业方面,还要扩展到各个领域,不断提高修养和素质。首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把持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要把学习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把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足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努力实现更完善的目标。最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视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讨论。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和教育的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重视教学艺术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在教学中,要有多种课堂方式。只有各种形式的课堂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下课后,老师一定要明白教学生什么,学生是否发展了,是否改变了,学生是否走出教室,走进教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准备教材,还要注意学生能学到什么,是否发展。同时,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思维舞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有进步感的课堂,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还要看学生能提高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
四、要做创新型、研究型教师
通过这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自己与著名教师的距离。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好指导者?通常我们厌倦了处理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仔细探索和思考。想想看,我认为我仍然有很多缺点:
1.角色定位不准确。
2.教与研分离。
3.缺乏激情和创新。
五、学会欣赏和宽容。
一是学会欣赏。假如学生总是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兴趣和热情。相反,你可以在错误中找到闪光点,当学生看到希望时,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热情,直到成功。启示是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折翅天使。
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扩大这个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获得成就感。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用灵感、表扬和激励来代替指责、批评和抱怨。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0
5月19日上午,我们非常荣幸地聆听了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的专题报告《生命视野中的教育观》。钱教授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博学精深,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生命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去敬畏。钱教授用一组组详实的数据:每个人来到世界的机率近十亿分之一,每25个出生者中会有一个患先天缺陷,每40个孩子就有一人5岁前夭折……用一张张鲜活的图片:母亲自然分娩时的痛苦嘶喊,剖腹产时的刀割撕扯……向大家诠释每个孩子基于父母的那份美丽的牵绊,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艰难,我们应该敬畏,应该感叹!
一个生命由于来到这个世界的路径、程序及种种遗传因素等等的不同,生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体差异,而这些差异左右着孩子未来体质、认知、情绪情感等多方面的一生发展的起点。
作为一个教育者,蛮干盲干,源于不了解生命。我们应当做一名“有心,有力,有情,有义”的老师,从生命的起源找到爱生的源动力。孩子是无辜的、无助的,我们有义务在尊重生命的存在与差异前提下,努力发现各自生命的价值与潜能,让其充分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将其带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中去,引领其做个有人性的人、有信仰的人,做个人格健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要回到原点,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终极目标是“人”,过程也应该是“人”。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好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将来他一定会生活得非常充实与幸福,甚至大有作为。
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让我们每个教育者怀着敬畏之心面对每一个孩子!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1
当我坐在熟悉的教室里一遍遍回想,短暂而又宝贵的北京学习恍如一眨眼,但那生动的一幕幕画面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今后也将深深地镌刻在我语文教学的绵长的道路上。五天的近距离聆听教诲使我既感受到专家们知识和专业上的博大精深,又看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学者风范。北大博士生导师程郁缀老先生对中华民族诗词的深入浅出的阐释和他满腔的爱国情思感染着我们,牵动着我们的一颦一笑。厚重的情思使得课堂上的听者时而笑声朗朗,时而潸然泪下。他举手投足中投射出的深厚渊博的语文素养成为我心里沉甸甸的收获,留待我今后用心细数。还有北师大赵德成博士那心细如发的学生心理剖析、赵希斌博士的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教学理念以及北京的小学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乔亚孟老师、武琼老师的生动的教学案例讲解和年轻的徐轶老师从编者角度对教材及新课标的细致解析,都使我如获至宝。同时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倾囊相授的无私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五天紧张的学习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笔尖下记录的有大师们精彩的讲解,有自己瞬间的灵光乍现,更留下了诸多的思考。五天的学习带给我的是从内到外的洗礼,是旧的思想和做法的清空,是新的思想和教法的充盈。如何提升自己?又如何改变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了我心中至今抛之不去的课题。
一、理念的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度决定深度,眼界决定境界。作为教师在素质上应该是多侧面的整合体。不能像淮南甜美的橘子到了淮北就变成了不能吃的东西。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技术,还包括教育价值观、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这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北师大赵希斌博士《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听到大师们深入的理论分析,对应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如下几点是应在教学中提升的重中之重,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我们的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找准起点和落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北京特级教师武琼老师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文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强调了教学要找准起点和落点。教学的起点是研究学生的学情,落点就是落实学段教学目标。要关注孩子的阅读心理,阅读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使课堂探究成为思维的凝聚和情感的交流。武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这样才会生成高效的课堂,学生的语文思维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语文课堂不是课本剧、不是朗诵会,更不是没完没了的分析、理解和体会。同时,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一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二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二)坚持一个理念:尊重个体。
以学为本,以学定教。《新课标》再次强调语文课堂上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关心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独特性。赵德成教授在讲座中用丰富的实例和互动的方式,使我感受到:孩子的心灵及生活是复杂的,注重情感,是我们教学重中之重。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这一点不但体现在备课上,更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其实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教师行为世范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谨言慎行。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和包容学生,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认识中。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掌握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和谐共生。
感谢这次北京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具备了远见卓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坚守语文本位。才会在语文教学中获得超越、有所发展。
二、教学行为的改变:
取经得益它山石,学为己用以攻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堂应该踏踏实实体现一个“实”字,坚守真实,追求高效。学习中多位特级教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令我耳目一新、眼界大开,也使我认识到要让语文课堂沉淀下来,要追求经济、高效的语文课堂。
首先,教学设计上要体现科学性。
不摆花架子,不上假课,不舍本逐末单纯追求课堂上的热闹。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课标的年段要求、教材训练点和组元训练点,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来确定教学内容,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找准教学起点、关键点和落点。抓原则性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设计,启迪孩子们的思维。从《课标》原点开始做教学设计,抓住一点带动全文,比如抓住“灵魂性的词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从前到后一句句地嚼,找到文章灵魂性的东西”。关注语言形式,关注表达和运用。改进课堂提问,促使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发展。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确定“关键性问题”和“整体性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追加一些必要的辅助性问题。选择使用恰当的方法,将学生从起点引向我们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走出一个误区——教材即教学内容。
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一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应以《课标》为标准“拎出教学内容”,不演绎教材,用教材、用内容教学。在这次北师大学习中听取到诸多专家对《新课标》的剖析,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仿佛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本源。对语文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重视“双基”,着力“言语”生成,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通过“用教材教”,把训练点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表情达意的训练。既要重视阅读感悟还要重视读写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思维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实现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
再次,课堂训练要有效。
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之源在于“读”,读中发现、读中感悟、读中学习、读中训练。只有多读,学生才能真正走近文本;只有多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发现和学习到文中的“言语”;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将知识掌握牢固。在阅读中发现语言规律和语言现象,尤其是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多种读中体会。同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在这次学习中多位专家指出:要改变以往拿腔拿调、装腔作势地有感情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位智者,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学习和发现“言语”知识和技能,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技能。从一般到特殊抓住情感点,联系生活的体验来体会真实感情,并且真实地用恰当的语气朗读出来。
最后,为语文课堂添魅力。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只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武琼老师如是说。追求高效课堂,坚守真实,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更科学、更有效,经得起推敲。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教”功,应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内功,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广博的语文学习中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形成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去学习和发现新知。回顾以往的课堂,我在这方面是很欠缺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语文课堂的魅力更是鲜见得很,课堂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课堂教学又怎么会高效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赵希斌博士说:老师的知识有多丰富,课堂就会上得有多精彩。我想,教师只有博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学知识、学方法,拓宽眼界,提升意识。这次的北师大之行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几次课堂学习,更多的是留下了深深的反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我今后个人成长和课堂提升应遵循的座右铭。北师大之行虽已结束,但我的教学成长却正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2
20xx年9月25日至30日,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50名教师赴北师大参加“启师·沃土计划”——“三区三州”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田家炳中学骨干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第一期)为期六天的培训。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用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风格、风趣幽默的语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在解读自己的同时,引起了我心灵最深处的共鸣,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我们还到北京市门头沟区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参观学习,感受到了京西带来的震撼,体验到了一所郊区学校的崛起历程,体会了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幸福而努力的精彩。或多或少明白了做有生命温度的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初识北师大
九月的北师大,依然淡定、古朴、美丽、典雅,充满着历史的厚重和学术探究的气息!校园里匆匆忙忙行走的学子洋谥着青春的活力,德高谦逊睿智的学者浸透出师者的儒雅和涵养,这一幅画卷勾勒出北师大所承载的责任……教育的未来和方向!
何为师,何为范,每一位老师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定义,知识应该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我们才能自信地站在三尺讲台,诲人不倦;只有端正自己的言行,感染身边的人,我们才能无愧地面对学生。
二、静下来审视自己,挖掘阅读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老师开了一节公开课,公开课特别成功,有人好奇,就问这位老师的课备了多长时间?老师说:为了这节课,我足足备了一辈子,但对于这节课的现场准备我只用了15分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时常温习的小故事,很多时候,老师做久了,我们都变得“油”起来了,缺乏了激情和动力,心态也就变得浮躁起来了——教材太“熟”了,曾经备课的初心在周而复始的重复中早已被我们丢在了身后,提本进班上课成了常态,不再读书,不再思考,但若要真正地开设一节像样的公开课,却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这次培训在与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我发现我们真的需要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一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有丰厚的积淀。这个积淀源自于你读过的书、你写过的文章、你走过的路以及你见过的人等等。廖伟博士的《批判性阅读》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给我们的思维注入了更多的“源头活水”。也许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阅历丰富,尤其是对各类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勤于笔端的写作,使的眼界更加开阔,更善于思考和反省自身,从而督促自己更好地成长。
结合我们的实际,我觉得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在今后的活动里,首先能静下心来对初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中高考考试说明进行精读甚至研读,从读书的氛围中静下心来,明确自己所上的每一堂课在课标和考试说明中的地位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其次,还要读培训时老师们给我们所列的读书清单:《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的美丽风景》等,从书中与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
三、加强学习,能做研究型教师
北师大李琼教授的专题讲座《成长路径》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从理论结合案例告诉我们如何从经验型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我以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课堂教学,却忽略了研究的意义,而研究的意义就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用李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是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能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这就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先决条件。对于教师而言,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首先要有角色转变的意识,即:有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把丰富的感性认识,有意识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教学论文开始,逐步提升个人的研究素质。
其次,中国矿业大学向丽娜教授《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讲座用全员共同参与学习的方式很好的诠释了“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这一理念,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讲究的是感悟,是主动的去撷取,去开拓未知的地方。研究型教师更要能时时处处学习,向理论学习,向经验学习,向问题学习,向人学习,向现象学习……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合作探讨。就目前而言,微课题的选题和论文的写作方面是我们一线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研组活动中在今后的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提出更多的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选题和想法并进行深入探讨,将团队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整合,不至于在今后的微课题和论文评比变成摊派式任务,使大家都能主动去完成。现在的我很难谈得上多少研究,课题和论文的研究要从自己日常最平凡的教学工作入手开展,督促自己在教学中多思考,多用心。教授们的讲座,让我触摸到了教育科研理论的脉搏,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也充满了信心。我将努力学以致用,带着问题研究,带着课题研究,将科研真正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
四、放慢节奏,改变心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成长
通过聆听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张建国副校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与北师大二附中金宝铮老师的《优质课例分享》的讲座并观摩课堂教学,我觉得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师的感知去寻找某种心理平衡长期以来,针对我校目前的现状,特别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的情况,学生学习基础差、主动性不好,部分学生纪律涣散,我觉得我们除了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外,我觉得我们必须得放慢脚步。我理解的放慢脚步可以是减少复习、导入、授新、练习、总结这五个基本环节的某些环节,也可以将讲授的内容降低难度、分解成更多突破口,还可以分层次布置作业或者批改作业的方式更加多元等等。这样更细化的教学会占用更多的时间这也是难以操作的缘由。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指出,真正地学习是三位一体的对话过程,即与教材(知识)的对话,与他人(教师或同学)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课堂上,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自我对话、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促使学习真正地发生,新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果说教育是慢的艺术,那么数学教学更是欲速则不达的,需要给学生留下思维觉醒的时间与生长的空间,以学定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其实有时候会觉得我会挺“心疼”这些孩子们的,学习上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作为一名教师还和他们斗气,还板着脸走进教室,甚至还挖苦讽刺他们,那更会摧毁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北师大培训的时候走进教室的每位老师脸上都洋溢着的笑脸给我这个即将不惑的学生当头一棒,脑海里闪现的是我们所教的那些孩子的神情,心里五味陈杂,若这些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该如何面对,假如我就是这些孩子又该怎么办啊!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讲台上这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有多么温暖,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一次次换位的思考有多么重要。在今后的时光里我希望自己能够心中有爱,与学生一起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就像裴淼教授所说:与之同渔,共享打鱼的乐趣;用心平气和的情绪与孩子们交流,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与孩子们沟通。
六天,短暂的学习,丰硕的收获,虽不能立竿见影,但也有许多顿悟。这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充满了教育智慧,给我带来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及许多教学上实用的东西,使我开阔了眼界。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机会,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会努力的将学习所得用以教学实践,当然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教育无止境,且思且进步吧!
在路上,我们追逐教育梦想的田中人!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3
20xx年11月18日至28日,教体局安排我们一行六人到北师大学习,我们怀着愉悦的心情、本着踏实的态度认真的聆听了北师大安排的每一节课,感受到了北师大严谨的学风,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特别是听了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姚计海教授的校长与教师的心理沟通这节课后触动很大:
我所在的学校以前是一所普通高中,从20xx年起,按照上级规划部署,逐步转型为职业高中。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老师们对学校前途深表忧虑。因此,作为校长的我,在与教师们沟通时困难重重,可想而知。
目前学校里,校长与教师的沟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校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构建起来。以我校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以前学校拖欠老师们各种奖励津贴一直拖欠未发,导致教师们怨气很大。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教师们不管这些,他们简单地认为是学校领导不认账了。因此,沟通起来难度很大。
第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低,导致教师们不愿意与领导沟通。(慰问,包括一些退休的教师也对他们关怀直至,使老教师感到了温暖,中年教师感到了鼓舞,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第五、重视交流,加强指导我们学校由以前的普高转型为职业高中,教师们在知识传授的内容、方法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作为校长,更应该带头顺应形势,主动走出去,学习兄弟职业学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职生管理的书籍。为了做到这点,我为每位班主任配发了中国职教界名师余国良同志的《爱与智慧――解密中职教育密码》直接吸取前辈专家的经验。
第六、坚持正义,维护团结在一个单位工作久了,领导、教师之间难免产生一些误解或产生一些解不开的疙瘩,这就要求校长坚持正义,学会解套,维护团结稳定。所以校长有时要学会精明,有时也要学会糊涂。不必闹明白的事就不要追根求源。要压事化解矛盾,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健康发展。稳定是大局,只有稳定的局面,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关于沟通的策略
1、事先准备。校长在与教师沟通之前,心里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明确自己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达到什么目的;制订计划:可以列一个表格,把要达到的目的,沟通的主题,方式以及时间地点对象等列举出来;预测可能遇到的争端和异议:首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其次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可能性进行详细的预测。明确双方的优势劣势,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大家都能接受的目标。
2、确认需求。在沟通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无法达成最终共同的协议。应该通过积极聆听,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去了解对方的意思。同时通过有效提问更明确的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目的。沟通过程中有三种行为:说、听、问。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行为,可以控制沟通的方向,控制谈话的方向,而且在沟通过程中要及时确认,当你没听清楚,或者没有理解时,要及时沟通,一定要完全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做到有效沟通。
3、阐述观点。在确认了教师的需求后,校长应该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观点的时候,按照"属性―优势―利益"这样的顺序来表达,对方更容易懂,容易接受。例如在与教师沟通工作安排时,我们可以阐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并说明这样安排的好处,同时也一定要说清楚这样安排对他(她)本人和学校的发展带来什么利益。
4、处理异议。尽管做了充分准备和不断努力,但在沟通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异议,这时更要注意沟通的技巧。在沟通中遇到异议时,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某些观点,然后找出其中对你有利的一点,再顺着这个观点发挥下去,最终说服对方;也可以采取一种借力打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要强行说服对方,而是用对方的观点去说服对方。当然,在沟通过程中发现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有错误时,也应该及时调整改正。一个能听进谏言,知错即改的校长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领导力,反而能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形象。
5、达成协议。有效沟通是否达成,一定是取决于最后是否达成了协议。只有通过双方的沟通反思调整,当时达成或者稍缓达成共同的认识和协议时,沟通才是有效的。为了尽快达成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营造:感谢、反馈、庆祝。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双方的观点要形成双向的正负反馈,对能达成的协议要表示庆祝,并且要将沟通的结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为任何有效沟通的结果仅仅意味着一个工作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实践告诉我们:作为学校灵魂的校长只有站在理论和实践、共性和个性、理想和现实的三个结合点上树立积极沟通理念,通过花时间与老师们沟通,倾听老师心声,传达期待,才能真正体现管理的本质。这是因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心理沟通。作为校长要明白"否定,是使教师消沉的最好武器。""讽刺,是毁掉教师自信心的良方。""抱怨,是疏离感情的催化剂。"人在集体中生存发展,彼此最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因此,获得尊重,受到赏识是减缓工作压力、产生积极行为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努力增加与教师沟通的机会,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夸奖都会使组织成员增强信心。认识到这些,不仅利于缓冲教师压力,调节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让我们永远记住"积极沟通理念+良好沟通方式=有效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4
几天培训下来,我渐渐走近了貌似陈旧的北师大,走近了看似朴素的教授们。张国龙老师幽默的授课风格、生动的叙事方式、深厚的文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这样一个人困马乏的下午,一个打瞌睡的学生都没有,全场掌声笑声不断,可见他的人文素养“感人”之深;盛鲁杰老师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精彩连连,对文本的解读,深入浅出,足见他的文学功底之厚;赵希斌,从专科理工男到文学博士、从车间工人到教育学名家,可想其背后读过多少书。读书,终身学习,则是这些大师们的源头活水。
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区区一个乡村教师?回想自己,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语文教学高效有趣,深入浅出?差距,远矣!如何培养自己深厚的人文素养,如何变为有情怀的教育人,如何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一个深刻的人,一个有气质的人,一个脱离了世俗羁绊的人?我想便是安静地读书,安静地教书,安静地生活,做最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会说,我也这样想,教学中只要把考点抓住了,知识点讲清了,学生考好了就足矣,至于读书,当需要什么知识现学现用不就好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中不断读书学习呢?我想,功利性学习的范围是非常狭隘的,收获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长期坚持学习,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其回报才是不可估量的。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长年累月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坚持长期读书学习,才能享有随之而来的成功、荣誉和财富。这几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不正是这样吗?他们取得今天的成就,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不也就是通过长期的专注学习,阅读大量优秀的书籍,才达到了现在的高度吗?
经过这次培训,我暗下决心,必须用行动诠释和践行“读书乃源头活水”的观念,想储备好源头活水,我以为:一是要勤于思考。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来,不少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教师脱颖而出,但为数不少的教师还处在等待、观望之中,有时也有改革的念头,但期望出现现成的方案,照着别人的套路前行,这种想法是不行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都要在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立足于自身实际,通过读书与实践,摸索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方案,没有独立思考是搞不出来的。所以说,每一名教师在读书时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二是要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生命的喜悦!在读书中学会与压力相处,学会在读书中款待自己的心灵,一本书,一杯清茶,静静的回归自我,远离无关紧要的不平衡、嫉妒、焦虑、自怜,去关心教育。三是要让读书成为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没有接触过、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学生随意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当前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有些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那么就要求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在工作中,个人小书架上更多的是专业的东西。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角色的转变,书架上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满、不断的转变!但不管怎样,必读书、书必读!当我行路艰难时,我需要读书、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创新;而行路顺畅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行路艰难甚至无路可走的情形随时都会出现,于是,我对自己说“永不停息的读书、学习吧!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格,这是甚至比获取知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一件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生存的方式!通过读书来为自己储备源头活水吧!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5
7月12日,我满怀兴奋和期待踏上了北师大学习之旅。五天的考察学习,专家教授们生动鲜活的事例,幽默诙谐的语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理论论述,对我们进行了一次高水平的理论引领。与权威专家教授的零距离接触,更让我们领略了教育专家的大家风范。短短五天的学习,让我们快乐的收获着,而更多的则是思想的洗礼。
一、心怀感恩。
感恩于区教育局领导精心组织的本次学习活动;感恩于北师大姜男博士的精心安排;感恩于北师大教授专家们的倾囊相授。在此我代表所有的校长们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勤于学习。
每每聆听专家教授的讲座,在钦佩他们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同时,心为之向往,若如此惟多读书。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涉猎;读陶行知、读杜威,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的支持和共鸣;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们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81岁高龄的何克抗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成为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依然站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沿,在我们深深佩服的同时,更看到了学习之重要。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三、感悟新思想。
听了各位教授专家的报告,我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论透视和解读。学校办学的关键是要真心实意的依靠老师,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老师管理方面,要在关怀与理解,尊重与支持中,使老师能够与学校同步获得发展。领导就是服务,为老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搭建发展的平台,改善生活条件是学校领导最基本的要求。老师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教学的成功,并得到学校、社会、家长的认可。校长要树立人才观,不断扩大15%的人才范围,用人才引领学校发展。
当然,作为校长更要体会老师工作的酸甜苦辣,了解老师的喜怒哀乐,善于容纳个别、尊重差异,即使对个别“不宜从教者”也不能简单的换岗换位,而应更多的理解交流。只有抓住这5%的人灾,才能实现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理解学校文化。
通过参观考察北京润丰学校和顺义一中附小,是我对学校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校园文化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更要内化于心。优秀的学校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就一所学校而言,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课程,某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校长室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创新者,要努力构建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的学校文化氛围,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五、努力方向:
1、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德育,培养优秀的班主任管理队伍,以德育促智育,全面落实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
2、带领全校教师走学习发展之路。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活动平台,让老师在教研中提高,在教研中成长,不断培育名师,让名师来创造名校。
3、充分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上下功夫,用文化建设展示学校,以文化建设发展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布置要突出个性,展示文化氛围,更要在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师生行为文化学习借鉴,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品牌建设上,学校将以打造乡村中学家庭教育新模式为突破口,配以排球、摔跤两个体育特色项目,不断擦亮学校品牌。
这次北师大培训学习,为我们拓展了新的教育视野,增添了新的教育管理智慧,要办好教育,谋求发展,“理念”是前提,“团结”是基础,“敬业”是根本,“创新”是源泉。我们要深层次的理解专家思想,探究名校成功的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增强自身优势,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6
本周二在北师大教授的引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听评课活动,无论是从上课的两位老师的准备上和改进,以及专家进行的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高浪老师和尚鹏鹏老师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展示出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的较高水平,无论是学案的编制、课件的制作和课堂流程讲授都很值得我学习体会。对于高浪老师对于功的分析方法和对学生的培训,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而尚鹏鹏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运用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醒我平时在工作生活中要多注意和留心收集材料。通过多种教学资源来吸引学生和把握课堂节奏,积累资源成为一种教学的资本。
与上次的课相比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课,课堂展示出了一种不一样的光彩,同时也暴露目前的不足和疑问:首先,翻转要从思想上彻底改变,而不是仅仅套用模式。其次,对于微课,深度应该如何进行把握。还有当发现有大量学生在自学质疑课上自学的理解上出现偏差时,是应该及时打断纠正还是应该留到下节课来解决?教师在自学质疑课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应该怎样贴合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对于这些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我看来这些应该是进行灵活处理的,可是关于这个度,对于个人来说又应该怎么看待?
北师大教授还提出教师要注重更高层次知识点的衔接和引导,教师应该站在更高层次去引导学生,要求教师复习一下大学物理,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概念。
通过培训,今后需要做出的改变第一点是积累资源,以备不时之需;二,做一个有准备的课堂组织者,处理课堂上学生各种未知的错误;三,对课程进行锤炼打磨,缩小范围和长度,先从一节课抓起,完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四,要学会反思,常去反思,提高自身。
说心得体会有点俗,思索很久,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题目,且将就一下吧。
李老师所讲的内容,方方面面影响着我。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脑子里不装点“诗经唐诗宋词”的,就称不上优秀。匆忙的2个小时,李老师信手拈来的古诗文有上百首,或易或难,用在合适的语言中,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且没有咬文嚼字的痕迹。试问我,记得几首?了解几首?几首会用?这样逼问,我似乎只记得教与学生课本上的几个句子。汗颜至极。
谈起古诗文的特点及我们教与学生的目的“让古诗的.阅读成为感受美和发现美的历程,在品鉴唤醒心中的诗情画意,超越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提升人生的境界”。大半年的时间,同学生分享过很多诗歌,目的性很差。以后一定要教会学生手法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美”。
任何的备课,都应该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来设定。在备课之初,就应定下目标,所有的设计要考虑原始目标。目标不宜太多,一课一两个目标最好。目前主张整合,但是整合并不是把作者相关的文章都拿过来学习,而应该有一篇核心文本,学生通过对核心文本的训练与学习,相应的方法,来解决其余文章中的问题。所以,整合之初,要定好我们打算采用的核心文章。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精读文本,为的是从不同角度刺激和强化学生的前见,使其思维更加发散和深刻。我们老师要认真找好课外精读文本与核心文本的连接角度。一但衔接不好,就会让学生产生强加之词的感觉。
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时间关系,先分享这些。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7
我很幸运的参加了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班主任高级培训班”,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收获很多,借这次机会不仅养了精气神,而且学习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从各位专家的讲座中我深深地受到了影响,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的生活就好像万花筒,班主任的生活则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班主任工作的琐碎、繁杂且不说,光是每日面对那一群年龄差不多,思想各异,性格亦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时,真是费尽心思。班主任是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是啊!我们要不断反思,反思班主任往往倾注于班级琐事而忽视学生教育,反思班主任注重形式教育而忽视研究内在过程,反思要研究学生个性,严中有情,情中有爱,反思过多的研究思想教育,而忽视学生心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刻的在反思中努力寻找新的教育思想和育人途经。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原来的教育观念针对新时代的学生早已落伍了。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懂得了我们教师要努力改变育人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在专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述中,我感受到很深的是,要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在处理学生某些问题时,不要只看表面,也不要急躁,要全方位了解事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把事和人结合起来,不要对学生有偏见,要尊重他们。有时候学生做的事也有自己的理由,如果我们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理解理解他们,用他们的这一优点盖过他们做事中的缺点,也许他们更能接受,还会自我反省的。我明白了我们要从心理上去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有针对性地去实施思想教育。我们还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去填补自己的空白,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用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总之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以人为本。
我是一位比较年轻的老师,教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在学习专家的教育经验中,在自己的不断总结中,我懂得了做个优秀的班主任要有一个好心态。以前自己有了烦恼心情很不好,有时影响了我的工作,上课没精神,其后又觉得对不起那些学生,我知道了要把个人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留在教室之外,不要由于自己而影响学生,这是不负责任的。渐渐的我一上班就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烦恼放在下班后,不断进行反思,自我教育,调整好心态,提升自己。
通过这次班主任培训学习,我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方法,心态得到了改变,我会不断总结经验,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把育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教育的真谛是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作为一线班主任,让我们都伸出双手,拿出全部的爱,扶好我们的学生走出人生第一步,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享受成长的幸福、快乐吧。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 18
20xx年4月13日至19日我聆听了十位专家的讲座,感受颇多,尤其是吴正宪老师《以高质量的研修活动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她讲到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量角器,吴教授能把它讲授的那么生动,激情且富有创造性的思路使我茅塞顿开。
吴正宪先生,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在讲座中完全把理论融合在了自己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她的成功秘诀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感动着学生,也被学生感动,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
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就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只要是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都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
因此从此刻起,我也不再“教书”,我要开始“育人”,把善良的品质,真诚的爱,神奇的思维孕育其中,做他们可以信赖一生的好朋友,这就是我心中的魅力教师。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1-20
银行培训培训心得体会开头,银行培训培训心得体会主题10-26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08-23
拓展培训培训心得体会05-18
培训者培训心得体会08-14
舞蹈培训培训心得体会09-02
现场培训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12-31
酒店培训的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12-21
夜场培训心得-培训心得体会12-22
培训师培训心得体会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