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1
10月11—13日,临沂市《品德与生活》讲课比赛在费县举行,共有十五节课。费县教育局为承办这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安排比较到位,各项服务措施也很齐全。大会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很热情、主动,为这两天半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感受。
(一)课前交流独具匠心。
这次参加讲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就是课前交流不再是随意的、散乱的,而是预设的;时间把握准时,毫无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之嫌。比如:
1、沈付静老师《我来试一试》一课中的课前交流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方式:“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整堂课气氛都很活跃。
2、耿冬灵老师的《我长大了》一课的课前交流。师:“我们又见面了,可以说是朋友了,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那你们平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我喜欢……”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这都是多么有心的预设呀!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这一个个精彩的小开头拉开了一堂堂好课的序幕。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教科版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特点是图文并茂,但需要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组织材料。这次参与讲课的老师在挖掘教材方面都做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模本。
如:教师在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将课本上的内容小手会做事,会认东西,会说话,会表演几个环节 用游戏穿插起来。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同时还加入了手影的课件,让学生拓展了视野。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样。
这次做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学生身体的多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平邑的韦敏老师在教学《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急救电话,了解各种急救电话怎么打,并且让学生扮演医生,警—察等角色,亲自体验,短短的40分钟,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提倡学生课前调查、搜集资料。
这次每节课都安排了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在品生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上,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们这次讲课的老师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学理念。如:《谁把这儿弄脏了》一课中,调查周围有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在说什么》一课中,展示收集到的交通标志;《牙齿刷的白又白》一课中,学生课下做用醋泡鸡蛋的实验,都充分表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和显著成效。
(五)所有讲课教师的自身素质都很高。
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语言富有智慧,教学态度亲切和蔼,堪称一位位顶级的导演,让我自叹不如。
但是,也有个别课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瑕疵:
1、课堂教学环节太多,各环节设计的煞费苦心,琳琅满目,但却让学生疲于奔命,让听课老师看得眼花缭乱。
2、个别老师的课堂不太注重实用,给人做秀的感觉。
俗话说,人无完人。同样,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要这节课有一点值得肯定,那么这节课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这次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2
xxxx年3月至6月,我有幸参加了xxxx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实属一种幸福。学习中我却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这个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的课程改革就为孩子们架起了一座美丽的舞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它特殊的性质,使这一梦想成为可能。它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在这次培训议程中,我有幸观摩了三堂来自不同市区的同仁们执教的《品德与生活》优质课,真切地体味到《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浓浓绿意。
一、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课堂
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生活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所以我们要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走向生活 。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感受到
孩子们那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二、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享过程的课堂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品德与生活》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殿堂里,人的生命将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自由,享受着尊重,享受着平等,让《品德与生活》课堂成为一种诗意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快乐的园地,是我们永恒的美丽追求!。
三、一个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生生心灵交融的课堂
有人说:心和心的碰撞,纯真对纯真的回答,是人间最深刻、最透彻的信息交流。我想,让每一次《品德与生活》教学在学生心灵上真正留下痕迹,甚至成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
体味,亦是一种美丽。之所以美丽,源于心灵深处的真实独白。我坚信:在《品德与生活》这门新课程的旋转舞台上,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更好地展现自己!更茁壮地成长!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3
x月5日,我们xx部分品德老师在xx中心小学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中除了有三位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品德课外,还得到了杭州教研员方xx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点评,更对xx中小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顾本次活动,我对方老师提出的“呈现个性问题,给予共性方法”有特别深的感触。品德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品德课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它的生活性就要求我们要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而每个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差异,导致他们的生活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有其独特的个性。如何最大程度地让课堂上的孩子都感觉到,自己原先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品德课上得到了解决和指导,这是每个品德老师所追求的。因此,课堂上如能将孩子们的个性化问题呈现出来,这样的课堂对孩子个体来说就是有意的基础。结合陈老师执教的《我会学习》一课,教学要呈现的是低段孩子在学习中的分心原因和现象。首先,陈老师巧妙地通过大雄的故事,将教材上的4类分心原因呈现出来:动作拖拉、做小动作、走神和学具没有及时整理。这些的确是造成低段孩子作业分心的最主要原因,所以孩子们在给大雄想办法的时候,其实都在说自己的事儿,这也是孩子在这个环节能积极踊跃的原因。然后,陈老师用“妞妞的苦恼”展示了孩子在家学习时易分心的现象。的确,不少孩子在校能专心学习,可回到家里就容易受这样那样的影而响分心。这样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是体现了许多孩子的问题,但陈老师以妞妞回家看课外书为例,却没有击中多数孩子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十分喜欢看课外书的,再加上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不愿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因此当陈老师问“你有没有像妞妞这样分心的时候”时,几乎全班孩子都用稚嫩的声音肯定地回答:没有!呵呵,多可爱的孩子们啊!
很多时候,我们品德课的教学设计从理论上看是完美的,但到了课堂的实践地,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缺憾。幸许,这时候我们得俯身听听孩子的声音,静心看看孩子的生活,重新推敲我们的话题。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4
20xx年11月11日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浙江省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研修班的培训,和来自龙游、长兴的八十多位老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精彩的讲座,欣赏了两堂优质的名师示范课。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其一,品德课要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中得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接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其二,品德课要活动化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思考道德问题,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品德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其三,品德课的开放性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力求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范例,应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因此,开放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课前参与的重要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喜爱老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5
很荣幸能成为小学品德培训班的一员,也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网上的课程文本、学习资料,观看了视频中专家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实施品德课程教学思路和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视频一改常态,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理论的引领和案例的分析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使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我对《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它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实践活动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在是教师以“告诉”的方式,而是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情。如在《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以“你们想与动物交朋友吗”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与动物交朋友和怎样很好的保护动物。新教材的应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把新教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培训心得体会12-09
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10-18
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01-01
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10-14
【荐】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12-13
小学英语培训的心得体会11-23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10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10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1-09
小学音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