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1
学校组织数学教师参加了安徽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我有幸听了11月17日上午zzz三位专家上的3节优质课,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各位老师教学语言精炼,不管是老师的导入语还是提问语都十分的准确到位。
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尤其老师的评价用语更是各具特色,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精彩纷呈,特别是老师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处理的得心应手。而这点正是我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郑桂元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老师让学生看图说话,根据图片内容说一句和可能性有关的语句,将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同时紧密结合了学生身边的现象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
3、这几节课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三位专家准备的课件。
以前为了上课而准备课件,老师围绕课件转,像一名导演一切都安排好的,害怕学生回答出错。而忽略了新课标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三位老师准备的课件突出与学生的互动,根据不同的回答展示不同的内容,如吴冬冬老师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总是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出现,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谈。
这让学生倍感亲切,特别放松,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交流。我惊奇地发现,在这些特级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特别放的开,发言时真是妙语连珠,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使我感受到名师的魅力。
通过参加这次观摩课带给我很多的思考:“应该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我要教给孩子什么?孩子应该学到什么?”通过观摩还让我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在观摩他人的教育方式的同时,学习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促使我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理念。这次观摩活动使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今后,我要吸取他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充实自己,使我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2
开学至今,在写了几篇随笔之后,不少学生慢慢“吼不住”了,开始“我手写我心”了,在随笔里开始坦露心声了;在批改了几篇随笔之后,我也慢慢发现了问题,之前发现都是别的学科的问题,要么难,要么作业多,从最难的物理开始,轮着来,数学,化学,生物,英语,物理,一科接一科。今天在批改随笔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语文的问题,最直接的困惑是,语文如何学好?上课的信息量太大,如何跟得上?在我早作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有同学对语文开始有了一些信心动摇,认为语文有点大、有点抓不住,再加上我这几天的课堂观察,是有必要梳理一下语文的学习思路了。
如果直接回答“语文如何学好?”这一问题,几乎无法回答,即使有人勉强回答,也要对这个回答慎之又慎。因为,“语文”这一概念太过繁杂,太过含混,或者说内涵极其丰富、广博,所以对于如何学好自然无法解释。如果说是“如何考好语文成绩?”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简单,最好的答案就是:做题。当然,有些题目做了再多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处,比如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根源,写了再多估计变化也不大。如果说是“如何学好课堂语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也比较清楚,做好课下的知识积累,跟得上课堂的发言节奏,撵得上老师的问题思考。高一刚开始的两个月内,我的`课堂语文的方法就是课文学习中加入方法,方法建立中加入问题,问题回答中走向文章的深处,尽量把课堂用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阅读意识,不断地把语文从“牵引”推向“指引”的大路上。
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读到了一段内容“于我心有戚戚焉”。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过程观的最好体现。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而这是由长期的学习过程缺失造成的。
.....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习中的困难;一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前一类的问题,是主要的;但后一类的问题更有价值。对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创造思维的能力。对这类问题,要进行分类和筛选,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有的可以展开充分的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反思,有的可以等待条件成熟再进行解决,不必一律要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用问题引领课堂,用问题来组织课堂内容,用问题来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用问题来进入文本深处,用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用问题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有时候真的很重要。回顾这一段时间的课堂,我常常会设计一两个问题来支撑文章的分析,在问题的回答中,课堂的讨论氛围较为热烈,思考的投入度也比较高,可在自主学习这一块,可能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自主的问题意识”。可能针对上述培养学生的“障碍式问题”意识和“发现式问题”意识,我要重新调整,保留“障碍式问题”,分解“发现式问题”,因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发现”很难,如果强硬“发现”就会很容易走向“空洞派”“心虚派”。所以我做了如下处理:
障碍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标记问题,每一课应该都有;质疑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在理解或读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质疑,标记问题,每一课都应该有;解释式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时,尝试解释作者的意图,或者尝试回答自己的问题,每一课一定要有。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具体地明确问题的形式,我又列举了经典的常见的具体的问题形式:
1、这一个词,这一句话,什么意思?(有什么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是为了什么?)
3、这一段文字或内容给我们什么启发?(什么启示?联系当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用问题引领课堂,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语文学习能力,那么我就可以更自由地更充分地加大课堂的容量,自然也就能解决好同学的第二个疑问了。
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3
怀着激动地心情,我参加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举办的音乐学科装备培训班。与会期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处长乔玉全做了《现代文理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添原动力。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这么做的:从跨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就要明确“我的目标是什么”,学校设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处”,帮助每个学生制定自己的个人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制定出迈向理想人生目标的具体步骤。每天下午三节课后,学校便放学,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支配。看上去这里学生挺轻松的,其实,他们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学得也很辛苦。但是这种苦是源自于学生的自我动力,是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自觉学习,我想,也正是在自主、有动力的发展中,学习毅力也磨练出来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也增强了。
二、促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实现自我搭建舞台。
活动是另一种不露痕迹的学习方式,在完成所有国家盒地方课程基础上,南外学生还有8类共152门选修课。当然与之相配的是还有多元的评价方式。我就情不自禁想到了我校的校本课和很多专题类活动,比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学生们不断享受付出与奋斗、成功与成长的快乐,即便过程中有困难,结果也不如人意,但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不但锻炼了自己,还展示了自我才能,增强了自信心,开阔了视野。
另外,北京海淀区教委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李金祥老师还解读了《中小学音乐课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验稿课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
1、教师音乐教育观念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对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把握上。
2、课堂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变化。
3、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强调。
4、音乐教学领域的扩展课更新。
5、音乐课程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6、课程评价突出教育和激励功能。
二、实验新课标修改的原因以及一句的原则:
三、修订后的音乐课标的变化:
1、以“育人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没变。
2、课程的4个领域、3个学段没变。
四、在变化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
1、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2、对课程核心理念--“音乐审美”内涵的新界定。
五、依据这些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具体建议。
1、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2、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
3、重视“音乐本体”在教学重的贯穿运用。
4、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承。
5、重视唱歌(及合唱)教学。
第二部分说新教材:
一、20xx年苏少修订版七年级音乐教材的几个特点:
二、关于合唱的教学方法:
1、齐唱中的声部轮替。
2、同音引入,不同声部先后进入。
3、支声复调形成的合唱。
4、轮唱,二声部至四声部。
5、轮唱织体外的加固声部。
6、齐唱歌曲的局部合唱。
7、主旋律与固定的音型结合。
8、中音竖笛的运用。
以上是李老师总结整理的分享,中间还穿插欣赏了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老师的课,真的很受启发。
我觉得音乐课堂不追求完美,但求有特色。只要肯用心,对作品透彻理解,能够感受到教参以外的内容,还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要始终围绕音乐盒学生,把自己的东西慢慢的形成一种体系。听别人而知自己的不足,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这样才能在以后更好地展现自己、提高自己,从而更好的引领学生走自己的成才路径!
【参加省金典课展示与引领系列活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金典语录03-20
金典语录08-11
金典人生格言09-29
金典中国谚语12-31
金典的谚语大全01-02
金典励志歌曲10-08
金典哲学语录经典09-20
莎士比亚金典的名言11-09
莎士比亚金典名言11-13
金典情感语录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