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华]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欧洲历史上,正是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际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笔下,我们开始了一场难忘的大历史之旅……
固步自封的年代,一切试图革新的倾向,都是不合时宜的,一切企图在虚伪而又被认为是万能的道德之外发展法治的观点,都是异端邪说。于是改革家空有抱负而鲜有实践之机,变革在重重困难中或夭折,或走样;道德纯正的人尽管其行为获得了统治者的赞赏和平民的钦佩,却难以获得效仿——无人想去发扬和继承其高尚品质。对他们来说,阳奉阴违,道貌岸然所带的,比这虚名要现实和功利的多;真正的时代思想者只能在被打压中度过一生。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
一个年轻的、曾经试图励精图治的君主,在诸多程式阻碍下,只能循规蹈矩,延续枯燥。他并不甘心:也许出于负气,或者是无奈的消极反抗,此后(1587年)很多年,众臣再也很难轻易见到他出席各种仪式——漫长的怠政在明王朝的历史轨迹上延续 。从他观赏中官掷银取乐表明,“一个喜欢活动的人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做出积极的创造” 。他的壮志,他的宏图,已是历史云烟,难以再续。立,何其难也,而破,也是千难万难。
“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在安逸的光景中,守成名正言顺的成为单调生活的旋律。于是,一切变得不那么重要,一切似乎可以无所谓。安逸,足以造就肆无忌惮的不思进取。在平淡无奇的格式生活中,枯燥成为了年轻君王的.必修课。他的苦闷,乃是历史的悲剧。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的品德可谓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却鲜有人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们大多活在官方的宣传和平民的称赞之中。他们的信条和个性使他们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们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们的榜样办事”。就如很多人希望别人皆雷锋,却很少考虑自己也应该那样无私。他们只是“可以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却无法引起公众行为上的追随。海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具有强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道德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他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意严格要求别人。于是他的所作所为,令各方面感到为难和纠结。万历十五年,岁暮天寒,“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的松了一口去,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为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做作安排了”。
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打扮成道德标杆,高尚莫比,严以待人,却无法严以律己,甚至宽以待己;相应的,同时他们也就把自己当作道德监督者,实践总是别人的事,而他们只需对此指手划脚,品头论足。因而他们总是正确,别人多少——如果不是总是的话——有错。明朝历史上,就有一位这样的人物——张居正。“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据说张居正大人的官轿,32人抬着(按当时礼制皇帝也不过16人规模),约有50平米,分为会客室和卧室,全套明式家具,还有个独立卫生间。轿四周有围廊以供观景怡情。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
在作者看来,“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治,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促进人类共同行为准则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它。但是将道德——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荒缪的异想天开。道德必须被遵守和实践,乃至被信仰,否则便是虚伪的。然而缺少制度的规制和约束,在功利主义——毋庸质疑,我们大多数人是这样的——作用下,道德就很难突破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中的困境,成为难堪的所在。而法治,则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富勒语)。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而正如苏力教授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当前,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书中对历史的反思,以古为鉴,今人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给中国留下一个天翻地覆、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创造法治历史时代的机缘。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2
初读万历十五年是在高中,上着自习课偷偷翻书,恰巧当时一并读的还有奥威尔的1984,都以不同截面讲述着历史,或联系或影射或虚构,不同于历史课本上非黑即白的脸谱化叙事,仿佛在冬日的车窗上擦一道透亮,看清了抹外面的世界。再读已是十年后,年少的好奇与抗争已消磨无几,反倒是书里的人物萧萧然跃于纸上。
全书七个章节,主要讲了六个人物,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用原书的话说这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万历皇帝,九岁登极,也曾励精图治,却屡遭打击,最终荒废朝政掷银为乐。张居正、申时行,位极人臣,力图用各自的方式挽狂澜于既倒,双双失败。海瑞,清廉近苛,终身郁郁不得志,满腔抱负付诸等待。戚继光,百战百胜,却在南御倭寇北拒蒙古后被罢免死于贫病交迫。李贽,狂狷放浪,挑战礼法,为世所不容。这些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起于青萍之末,散于微澜之间,用一生找寻着答案,却找不到答案,心向远方,却处处碰到边界。
所以,公元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这个历史上少见经传的年份,万历皇帝端坐深宫,透过重重楼阁望向台阶上垂垂坠落的暮色,寂寞宫廷春欲晚。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所有与他有关的人事清算殆尽,力图复兴的改革无疾而终。申时行殚精竭虑,凭着多年练就的处世智慧对这个庞大帝国千疮百孔的残躯修修补补。海瑞终于绝望,一心践行的孔孟之道代之以七次辞呈。戚继光英雄迟暮,而此刻,西班牙即将出征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努尔哈赤正摩拳擦掌。李贽辞官剃度,十五年后狱中于剃刀自刎,死前用血水写下了七十老翁何所求的临终遗言。
一个个孤独漂浮的灵魂。
历史太重,再曲折的经历也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没有永劫回归,也就无所谓验证每次抉择的对错。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不停的做着选择题,却没人告诉我们正确答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3
读完《万历十五年》,我想重点通过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这三个人物来分别分析明代的社会制度,政治状况和伦理道德。
书中,万历皇帝早期曾是充满激情的,曾希望励精图治,他阅览各朝实录,同学士们讨论历史兴亡,亲自徒步十余里前去求雨……但随着文官不断地对他提出劝谏,对他不合道德的意图作出抗议,万历皇帝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自秦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以来,君主受限的因素变成了伦理道德。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通过所谓道德礼法,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已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一种权威性的象征。纵使身为九五之尊,天子依然受制于群臣。万历皇帝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之后,索性以“无为”来对抗文官,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在我看来,个人私欲同伦理道德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相背的,而万历身为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绝不能有逾距的行为。如果将私欲比作阴,道德比作阳,那么一众文官都不希望皇帝有阴的存在。他不能立心爱的皇贵妃之子为太子,也不能在死后同贵妃葬在一起,他无法置文官的意见于不顾。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是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时期,但是万历年间,皇权却依然受到束缚与限制。这是合理的,因为皇权理应受限以保证政治的清明。但这又是不合理的,因为朱元璋废除宰相设内阁是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而到了后世,这种制度却过度僵化,以至于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万历皇帝只能成为被体制束缚的傀儡。
从第一章开始,这本书就提到了张居正。张居正是个有执政才能的人。他生前权倾朝野,死后却惨遭抄家清算,甚至连“太师”之名也被夺去。他的不幸下场除却他自己处事不妥的因素以外,还离不开众文官集体对他的参劾。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明朝时期文官集团是非常具有团体意识的,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同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敌人,来凭借多数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张居正一生勇于改革创新,着实有功劳,他生前被人忌惮,还有很多人试图同他交好,而在他倒台之后,大家却又集体检举他的表里不一,独断专行和待人不善。这应该可以称作是“世态炎凉”。书中写,同乡之间,甚至是同年之间参加科举获得功名的官员,甚至考生与主考官之间,都是应当相互关照的。明朝时期文官俸禄微薄,为了彼此之间相互照应,产生了很多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团体。张居正在任官时期凭借自己个人好恶提拔官员,以致很多有权力的人都是他的亲信。而申时行在担任首辅之任时,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不断调解官吏之间,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各种矛盾。有人曾背地里评价他,说他并没有什么建树。申时行只觉得他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在他看来,如果他的施政记录是一张白纸,这反倒证明了一切都被纳入规范之中,都在正常运转。不管这两个人以怎样的方式处理政务,都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明朝政治体制之下官场上的腐败。
很久以前就看到过海瑞备好自己的棺材,然后去痛骂皇帝的故事。海瑞这个人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那就是正直,甚至正直到了古怪的地步。他力求节俭,吃穿用度一律从简,甚至连文书用的纸张都做出了严格限制。他的刚正不阿受到了一致的赞扬。文人饱读四书五经,知道什么是忠义,他们知道怎样能够流芳百世,所以哪怕放弃生命也要来贩售自己的道德。我们没办法揣测海瑞本质上是不是出于这种情怀,但是他确实身体力行,比谁都要清廉正直,爱惜百姓。
这到底应该如何形容?我们为他的高尚人格而感动,称赞他的品性,称赞他的节操。但是这种崇高的背后,实际渗透着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所恪守的伦理道德。这种道德观念经由历朝历代留存至今,皇帝用道德来统治人民,但自己和自己的臣子却无一避免地受到了道德的洗礼。没有人能逃脱精神上的禁锢,道德已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当统治者试图利用道德来稳固自己的政权时,道德却也使政治体制越发固化。即使如此,皇帝和官吏都不是绝对的“阳面”。他们嘴上往往颂扬着道德,行动上却将个人私欲排在前面。海瑞受到集体表彰,但背地里,百官排斥他,厌恶他,弹劾他。宋代大儒朱熹对于四书的注释被列入了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明社会风气理应更加纯良,而人们内里的私欲却与表面的道德越来越远了。
从主观上来说,我很欣赏张居正先生。虽然他也有短处,但是我认为他总体上是功大于过的。“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海瑞对他的评价。他的励精图治,他的锐意改革,还有他出言讥讽无能者的行为,都让我很有感慨。看到第三章的题目“世间再无张居正”的时候总觉得唏嘘不已,隐约能感觉到黄仁宇先生对这位首辅应该也是一种惋惜的态度吧。
全书开篇提到“……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再看本书目录,从万历皇帝到首辅张居正,从将领海瑞到思想家李贽……每一个章节都对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了着重叙写。受着种种限制束缚的万历皇帝,活的得一直都像他死后所葬的地下玄宫一样凝固与窒息。海瑞同张居正一样都是在不断求索,希望能找出一种合适的方式,使帝国能纳入他们所设计的政治规范内。然而最终他们的命运都是无望的,生在一个道德伦理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僵化的里,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早就写好了的悲哀,正如这个即将走向覆灭的社会制度。
同大多数进行整体性理论概括的书籍不同,《万历十五年》以单独的个体为着眼点,以1587年为时间主轴,向前后左右不断延伸,向我们展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社会状况,由此又能够见微知著,从而窥见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在明朝中期之前,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明朝中后期以来,便不断没落,再也不复昔日的荣光。
万历十五年总会带给我一种沉重感,书中的很多人都在努力地伸出手试图挽回着什么,然而更多的人选择无动于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努力者的功夫都是于事无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只好选择放弃。或者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放弃了什么,又顺从了什么。一代王朝走向覆灭,而摇摇晃晃的封建制度也最终轰然倒下,只留下了落后的中国。这是社会的必然,也是社会的悲哀。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4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不厚的书,作者没有写整个明朝波澜壮阔的历史,只是截取了其中短短的一年,写了这一年中有深远影响的几个名垂青史的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
万历:《万历十五年》里最少不了的就是这位万历皇帝,这是他的朝代,这是他当皇帝的第十五年。他是被大多数人所鄙夷的荒唐君主,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三十年不上朝,不承担应有的责任。可是细究根源会发现,他之所以这样也有着他的无可奈何。
登位之初,他就得到了德高望重的张居正教导和辅佐,处处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成为一代明君,他也时时这么要求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心目中的这位完美人臣只是对他要求严苛,而对于自己却十分放纵,顿时,他的道德楷模坍塌了,对张居正的信任也一落千丈。
虽为天下之主,万历却发现自己无法对抗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大臣势力,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木偶,处处受限制,动不动就被大臣们搬出来的祖宗法制和先贤道德压制,而他自己又缺乏迂回斗争的技巧和耐心,也不懂得培植自己的势力,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最简单最无奈的方式——置之不理、听之任之。他用这种负气的方式与他的大臣们做斗争,最后是两败俱伤,为王朝的颠覆埋下了隐患。
申时行:作为万历十五年的首辅,申时行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在皇帝看来,他是群臣之首;在大臣看来,他是皇帝的心腹,这是一个两面都不讨好的角色,他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应对着。
他既要否定有恩于他的张居正的所做所为,又要想尽办法报答恩人的知遇之恩;他既要让皇帝相信他的忠诚,以此获得皇帝的信任,从而使政令得以实行,又要让大臣们相信他的耿直,敢于劝诫皇帝,为了祖制和道德敢于奋勇抗争,敢于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他所做的事情似乎总是想两面讨好,左右逢源,徘徊于各种矛盾中,让各种势力达到平衡,但是有时也会事与愿违,两面不讨好,给人留下太过圆滑、老成持重之感。
他所追求的办事原则是处置得当而不生事端,所以他时时防范于未然,不急功近利,处处顺势而为,隐忍内敛,足见他的韬略和城府。他有着清醒的现实感,适应当下所处的环境,做起事情来游刃有余,有取胜的把握,绝不以卵击石、缘木求鱼。
他在任期间,慧眼识才、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竭力保全国家的人才,巩固了国之根本,实乃帝国之大幸。他是帝师,又广收门徒,因为他深知道德习惯和人事手腕是在无法改变的体制下最有可能操控的统治手法,而师生关系则是人事关系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既可推心置腹又可管带教辅。
尽管他小心谨慎、委曲求全,但是依然难抵众口铄金,被迫辞任首辅,闲居在家,寄情于诗赋。一个曾经身居高位的人回想自己的一生时,又怎能真正忘却那些曾经的往事?他会为自己申辩,为自己鸣不平,但是命运使然,徒留伤感而已。
戚继光:他是一代抗倭名将,战功赫赫,彪炳史册。在文官集团掌管朝政的明朝,作为一名武将,要想做出点成绩,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他以自身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得到了一代权相张居正的赏识和提拔,张居正力排众议,全力支持他的军事理想,要钱给钱,要物给物。有了后勤资源的有力保障,戚继光在他的军事舞台上长袖善舞、独领风骚,将他的军事理想付诸实践,取得了前人难以企及的光辉战绩,保全了国家的颜面,维护了百姓的安宁。
他不是好高骛远之人,在武将处处受制约的现实环境中,他不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只要在可以做的范围内,他就会把事情做到极致,做到至矣尽矣。
和申时行一样,戚继光亦知在顽固的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做好的事情,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他笼络财富,报答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张居正;他千金散尽,结交各方权势。他不是一个贪财之人,从他去世时所剩无几的资产就可看出,他只是用钱来完成他的军事理想,铺平他的梦想之路。
然而命运弄人,当张居正这棵参天大树轰然倒塌时,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一代将星只能卸甲归田,终此老矣,令人扼腕!
海瑞:我小时候就知道他是一位青天,受万人爱戴,与包拯齐名。作者在书中则无情地指出他是一个道德的怪胎,一个迂腐的守制者。
他严格地按照儒家思想道德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廉洁奉公,体恤民情。但是在一个缺乏法律而仅仅只是靠道德维系的社会里,他的死板让他很难突破已经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陈规陋习,他看不到时代发展的趋势,他不是一个改革者,而只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维护者。他维护从小所学的鸿儒圣贤,维护先帝的法制,甚至维护很多不合时宜的弊端,例如重新启用洪武年间剥皮填草的酷刑来整治贪污。
海瑞是万历年间的道德偶像,但是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他是人性中的一个例外,有着严格的自律精神,这种精神让人敬仰,但很难成为普世的价值观,因为他忽视了人性的根本需求是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满足的,而不是一味地克己复礼,墨守成规,待在原地踏步。这样的人眼光非常狭隘,无法做出一番事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张居正:他是万历年间甚至是整个大明朝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在万历十五年的时候,他早已去世,而且以往的功绩被全盘否定,此时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十恶不赦之人,与他在位时的风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容貌英俊,重用人才,洞悉社会发展的禁锢,力图凭借自己的力量重新整顿官场和社会的.秩序。以他当时在朝中的地位和太后皇帝对他的信任,他也许真的可以顶住各方压力、只手换天,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时运不济,正当他可以大展鸿图之时,却驾鹤西游,留下了身前身后事待与人评说。
当活人斗不过时,死人是最容易被欺负的。他身前所得罪之人在他去世后纷纷站出来,各种有的没的罪名尽情罗织,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而他最终的失败还是源自于失去了皇帝对他的信任,这一方面是他的宿敌群起而攻之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他严于待帝,宽于待己的结果。他要求皇帝勤俭节约、励精图治,可是他自己却骄奢淫逸、独断乾纲,当这样的事实摆在皇帝面前时,不由得他不对这位夕日推崇有加的肱骨之臣失望至极、愤恨至极。于是一时间张居正便从天堂坠入地狱,从无限风光变为祸及子孙,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会做何感想。
如果张居正能够多活几年,那么他所主张的一系列变革措施说不定是可以顶住压力推行下去的。这些措施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不识时务地抬出祖宗家法、圣贤之言,这些措施较为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较大程度地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商业的发展。
如果历史真的可以改写的话,那么明朝的资本主义或许可以有所发展,也许历史会走向另一个方向,也许有太多未知和可能,然而历史没有给张居正这个机会。
李贽:他反对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在当时是绝对的叛逆。明朝的开国皇帝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格外重视儒家经典思想,以此为立国之本,四书五经更是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是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是莘莘学子们穷尽毕生而需要研习的书,以此而形成的八股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发展所形成的影响和禁锢颇为深远。
中国明朝的知识分子从小就被迫浸染在儒家先贤的思想中,世代相传,很难接触到其他思想。他们从小就被灌输儒家思想是天底下唯一的真理,是他们言行的操守和准则,信奉它,进可居庙堂之高,退可为众人师表,是当时社会无法动摇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大部分读书人从小所读的书是一样的,所受的教育是一样的,形成的道德观是一样的,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这样的结果是方便了皇权的思想控制,但也约束了社会深度发展的可能性。
在这样强大的思想统治下,任何有悖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想法都会被视为异端邪说,而李贽就是这么一位异教徒。他反对儒家思想,提倡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功利主义,重视商业,强调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
他的这些思想有着时代的先进性,但是他要反抗的思想体系过于强大,他的奋斗如同以卵击石,而他自己的思想体系也并不是那么严谨、那么坚固、那么有说服力,很难大范围地影响很多人,他最终作为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异类被关了起来,结局是自杀身亡。
他的出现摇下了儒家正统思想这棵大树的几片叶子,但没有撼动它的根基。可是他让我们看到了在如此强大的思想统治下,还是有人开始质疑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试图打破那些金科玉律,攻破这个看似完美无缺的壁垒。李贽有他的先见,也有他自身的约束,他不完美,但他却是一个开始,一个先行者。
万历十五年仅仅是明朝两百多年历史中的一年,但是这一年中所发生的事情对整个明王朝国运的走势却是影响深远的。作者处处强调他的大历史观,把事情放到上下几百年的维度中去看,不计较一时的利弊得失,更客观地看到一件事情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当我们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时,我们会多一份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以史为鉴,才能为当下做出更明智的抉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5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6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7
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芳华》让人回味无穷,今天又翻了一下经典的片段,并且打开电脑重温了一下电影。
第一天看的时候,我说的`是:是小说成就电影,还是电影造就小说?现在我想说的是:是小说造就电影,也是电影成就小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电影就是生活的剪影。
严歌苓的写作风格着实让我敬佩,从头到尾有一种淡淡的朴实和真诚,那种浸染在文字里,沾染了一身书卷气的平静、宁和掩盖了她本身所经历的的岁月沧桑,可是这种朴实和真诚里又有着一种严歌苓式的犀利。相由心生,大概这也是读她故事给人感觉的热烈与冷静,繁华和苍凉,时而通畅流利,时而曲折揪心般复杂的所在。
看严歌苓讲座视频,她说话的语调总是不急不缓,温和平静,甚至于还有些拖着小女生气息的尾音,这和她的作品又像,又不像。严歌苓的作品会让人上瘾。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8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9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某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某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某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0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黄仁宇开篇即说道"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既然如此,作者又是为何执意将此年份用作书名?作者指出,该年份发生的一些不为史学家注意的小事,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是"前事之节症、后事之机缘,期间因果,恰为历史之节点"。从这些小事上,也许更能看清楚历史的真面目,还原一个本来的神宗,和神宗统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开篇即为读者介绍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庆节封赏、见宾阅军等等活动都是由皇帝亲为,并按照严苛的礼仪行事。皇帝贵为天子,即为天命所选之人,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也是全国臣民行动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不可过分随性,以乱礼法。
事实上,作为庞大的帝国,要想井而有序地运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文人官僚阶层都明白,仅依严刑峻法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有效的统治必须以"礼"治人,儒家的礼教已实行千年,"礼"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贯彻并非强大行政力量的强制,也不是严酷惩罚性后果的威慑,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实行和"上行下效"的学习、模仿。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即是皇帝,这位天选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亲"地践行礼教规范,再由文官记录并撰文,传颂天下以为范。
尽管皇帝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有至上权利,但皇帝在维持统治的礼教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文中以早朝为例,从朱元璋时起就确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动了解国情,行使权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后,早朝制度逐渐成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这种百官受累、皇帝厌倦的制度却又不得不实行,原因即在"礼"。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仅百官要遵守,当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训。
弘治皇帝因宫中失火彻夜未眠,精神恍惚之余用央求的语气要求免朝一日,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才同意辍朝一日,足见皇帝为"礼"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礼教之态,整个文官集团,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员会群起而攻之,进而矫正,以复规矩,达到合"礼"。十七岁的万历皇帝因一场纵酒狂欢、恣意而为的游园闹剧被认为是有失礼教,皇太后自责督育不足,众百官齐奏何为之过,甚至皇太后以废失德之君以立新主为要挟迫使万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处处受张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恣意妄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礼"的规制。但在其成年后,张居正去世时,神宗尽管已经大权在握,却绝望地发现纵使再无喋喋不休的张严师和皇太后,他依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获得突破"礼"的自由,这一点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时。
"立长不立幼"的固化观念使得整个文官阶层不惧严刑、前赴后继地反对神宗,使得他连立皇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不守祖训即是违背礼教,而不守礼教将会被推向道德的反对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则就必须被文官集团牵着走。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成为礼教的象征,而在强大的礼教面前,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为礼教的代言人。
皇帝从礼教中受益,统治全国,同时也为礼教所虏,成为礼教的代言人。没有礼教,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皇帝,礼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皇帝逐步沦为统治帝国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文官集团可以尽享鱼肉百姓之乐,而免受严苛礼教之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1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万历十五年》,还给我们讲过许多首辅张居正的故事,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来品读一番,实在是可惜,终于借此机会我能好好的来体会一下其中的韵味,并荣幸的发表一下我对它的感想。
首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不禁让我感到一丝疑惑,“无关紧要的一年”?那又为什么还要写它呢?带着这丝疑惑,我情不自禁的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这才让我意识到万历十五年并不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年,用文中的话来说是“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里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可能是带着对高中语文老师所说的故事的好奇,再加上有好多人对我推荐过这本“好书” ,导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我读起这本书来味同嚼蜡,好不容易硬着头皮读完了,却不以为然,对网络上对这本书清一色的好评也无法苟同,相反我十分赞成金庸先生对《万历十五年》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世人所认为的那样好。
《万历十五年》,它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但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远远的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巴黎要更加卫生、干净和先进。
中国当时的主要缺点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权、君主权威至上的中国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张居正重视“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统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注重“循名责实”,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大致上便是“实事求是”。《张居正》虽是小说,但在我看来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之论,则隐隐包含着“历史命定”、“必然趋势”的意味。如此一来,历史上的所有罪恶,人民遭受的一切苦难,似乎都可以淹没在这个“合理性”中,忽略不计。 读了整本书,我的唯一感受:全中国就那2万多官员和皇帝是活物,他们按照先哲的指示,决定着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其他的行尸走肉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现实影响力了——这绝不是象我这样一个接受马列毛史观的人说能接受的。而且他以西方和现代的双重中心论评判古代中国,认为古代史既已先验地指向近代中国的失败结局,所以凡事无不荒谬;但是他又以历史目的论和历史意志论观察现代中国,相信现代史最终必将指向未来“数目字管理”的理想制度,所以凡事无不合理。前一种思路认为历史无处不错,后一种思路又认为历史处处不错,前后相互矛盾,按照后一种思路,凡是发生过的历史都是合理的,那古代中国的制度为什么就不合理呢?一种延续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天下又哪有合理的制度?更何况近代西方文明也不过才崛起数百年,而且黄先生一再强调从技术而非道德角度看历史,但我觉得他的错误其实不在于不讲道德,而在于不懂得讲技术,看上去解释了一切,实则说了等于没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台湾学者江政宽所说的“他以叙事史学的手法,在学院的历史书写主流之外,为我们铺陈了一条探究历史的可能道路,而这也是当前中文历史书写里最为欠缺的。”总而言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2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作者黄仁宇先生,致学于哈佛学派和剑桥学派之间。他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谨严之基本原则下,同时又能让大众愿意去接受,使得了解历史不再被视为畏途、不再是几个历史学家斋中之物。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提供了一种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
本书英文译名《无关紧要的1587年》,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四海升平,无大事可叙,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朝廷上发生的若干细枝末节事件,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前后因果关系,恰为历史重点。
书中叙及历史人物及行为:皇帝朱翊钧的励精图治或宴安耽乐、首辅张居正、申时行的独裁或调和、文官海瑞的廉洁奉公、名将戚继光、俞大遒的富于创造、思想家李贽的进步,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即使侧面人物如冯宝、高拱之流,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已非个人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当时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
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离鸦片战争还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明朝采用中央集权统治,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官员们与百姓接触的方式是派皂隶票传当事人来官衙,三传不到,才能下令拘捕。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限制个人行动,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先进技术不能开展,国家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他发展的尽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3
第一部分:作者小传
民国七年,湖南长沙。此时此地出生的黄仁宇,似乎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位传奇人物。生于潭州,求学天津,适逢华北告急。国难当头,电机工程专业的他技术报国之壮志未酬,一腔热血之下投笔从戎,辗转八年,随国军将对日战线从大陆推至印缅。
密支那一役,雨林之中他血战负伤,受颁一等军功章。及内战之时,未来的大师已经在美利坚学习军事了。然,世纪中叶风云际会,时代不允许一位“中国的拿破仑”的出现,怀揣钢铁雄心的黄仁宇就此心灰意冷卸甲还家。
一生坎坷,几经周折,无奈之下他留美钻研历史,其独到的“不能简单以道德评价一切,亦要以技术论史”的大历史观亦在一番煎熬中产生了。如此,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位以睿智开拓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第二部分:书评
《万历十五年》写一年之事, 窥一个朝代, 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 解剖了晚明帝国衰落之由,意在说明 16 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 也就是尚未与世界冲突的侧面形态。
—— 作者自序
明史,历来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作者以明代财政史为学术源头,以“大历史观”为研究基点,将万历十五年前后发生在几位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展开来,深入地研究了这些历史深处的细枝末节与历史上的大事件之间的关联,独到地从技术层面看待历史,从制度层面解释历史。这种以小见大,化虚为实的历史研究方法,无疑为后世对历史的量化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于作者的观点
“所以商业性的书局说,你的文章提及宫廷生活、妃嫔间恩怨,虽有一定兴趣,但是又因海瑞,牵涉明朝财政; 因为李贽,提到中国思想,应属学术著作。”
——本书后记
如读者所见,本书以全文七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万历朝中的几位历史人物。从“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到“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在本书中皆有出场。
由此看来,《万历十五年》的内容涉及了诸多领域,牵扯到历史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看来,本书的核心部分在于阐述儒家哲学在明帝国各个角落的运行状态,且更进一步的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我认为,作者对于这些观点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逻辑严密的论证。
作者的论证角度
政府——在前三章中论述。伦理替代法律,轻视科学技术。
明代政府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明朝以传统道德代替法制的症结所在,就是文官集团的过于庞大冗繁,处于绝对地位。在明朝,这一庞大的体系变成了天下独大的整体,国家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过文官集团用传统道德加以粉饰,最后往往归结于美学或神学问题,再也不是错综复杂的经济或社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及足够的技术支持,明代的文官集团依靠文牍行政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帝国内外频繁发生的各类事件。
作者从“政府中技术人员的高度缺乏和选拔渠道的阻塞,降低了政府在法律、工程、军事等专业领域的行政效率。”这个角度,论述了缺乏技术与制度保障下国家机器的低效与复杂,论证了作者提出的“技术强国论”。
军事——在戚继光的章节里论述。军队受儒家思想制约,现代化程度低。
洪武帝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 , 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施军屯制度的明朝正规军实际上成了一个自己自足的武装集团,与其时西欧的军队职业化浪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斗力更加难以保障。(本书第146页)
同样由洪武帝下旨实行的军官和士兵的世兵制(军户制度),必然使这支军队老少搀杂。明代军官一般15岁可以袭职,60岁退役。袭职军官尽管经过考试,但经验不足,未经战阵,既难以带好部队 ,也不擅于带兵打仗。(本书第145页)这相对于前朝募兵制的实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在儒家保守思想影响下技术的倒退。
就拿万历朝名将戚继光来说,“他的部队从来没有一个后勤司令,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军需处和兵工署。”(本书第154页)明朝军队拥有数量庞大的.兵员,但与其相配的后勤保障体系却混乱薄弱的可笑,出于孔孟之道中的政治组织一元化的思想,中央政府不能容许军队拥有独立的严密组织,明军在军需保障方面的制度(依赖各府县的分散供给)是与国防近代化背道而驰的。
在偏技术性的军事组织方面,作者通过讨论明代军事体制与近代化军事体制之间的明显差异,论述了技术和组织在军队乃至整个国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的感想
和我一起读这本书的同学们多感慨此书行文散漫,思想飘忽,理解起来似乎总在得与不得之间。读过第二遍以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远好过初读时的印象。《万历十五年》的文章叙述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形散神不散。
先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作者从万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开了这幅晚明的历史图景,通过事件之间严谨的逻辑推理,从一个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身上解读出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冲突和妥协,实是精彩,
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类型,本书多引《明史》、《明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正史典籍,虽然书中许多场景(如第一章开头)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对本书的严谨度影响不大。
此外,本书最大的争议之处在于第七章对李贽哲学的论述,可惜笔者也是门外汉,不能参透其中奥妙。但分析过多种不同的观点后,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存在一些海外学者共有的态度, 即中国这样的社会, 很难自发产生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 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了他对相关史料的取舍。
总的来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通过对晚明一个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体会到了明代中国官僚阶级的运作方式,也意识到了技术与制度在现代国家中扮演的不亚于道德礼仪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黄仁宇先生对明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但为了贴合主题,在对史料的取舍方面作为史家有失偏颇,不够公正,难免引人诟病。此为美玉之暇,亦为本书的一大遗憾。
XP的点评:邱壑同学的小传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对历史学界贡献的重要理论。黄仁宇本人是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历史学家,写有自传《黄河青山》,可供大家了解其人。了解作者很重要,所谓知人论世。就书评部分来讲,大部分同学的书评写的非常散漫无逻辑,而邱壑的书评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不仅概括了书的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如何论证了观点,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这一点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学写书评的同学们学习的。当然,对于邱壑在书评部分提出的很多观点,应该是见之于其他人已有的观察,但未能注明详细的出处。《万历十五年》是史学名著,评论者众多,在写书评时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评论,尽量做到不重复前人的观察,这虽然对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点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相关文章:《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篇14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看似在讲5个典型人物(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戚继光和李贽)的故事,实则是通过五个人生活中的习惯揭露明代的社会问题,从而犀利地指出明代灭亡的原因,并以此为戒,批判不良的社会习惯,而警醒当下的一本传世经典。黄仁宇老先生真是力透纸背,所谓"夫子有言,言之必中"拿来形容这本书是再恰当不过了,书中深刻的揭露了现代社会可能存在的种种弊端,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书中介绍了万历这个看似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在朝中几乎像个傀儡似的任由着他的大伴冯宝和内阁首辅张居正摆弄的皇帝。从一出生,万历的命运就寄在了皇位上,而皇帝却不是个成熟的职业,中国千年延续的封建历史无法让它是,它也永远不会是。每一个皇帝都是那个时代最孤独的创业者,有的“敢叫日月换新天”,有的止了步伐将过去歌颂,更多的是万历这样背鼎的龟,被鞭抽的陀螺。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曾几何时也想励精图治,甚至愿意努力去实践"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当他看穿了所有人的阴阳两面之后,首先对道德丧失了信心。他的消极怠工并不是针对某个官员而是对这整套道德礼治体系。明朝后期道德和"礼"的确发展到畸形。这一整套道德和礼治体系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不再受人们所控制而是处处限制人们的行为。而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而且最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所以万历的一生,过的很悲催,最根本的在于中国古代遵从的完整的一套老祖宗的"规定"(也就是道德和礼制体系)。
其次,就是首辅张居正了,张居正一生励精图治,但却没有得到生前身后名,原因也就在于这万恶的封建制度,也就是道德代替法律的祖宗制度。书中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的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这句话完美的揭示了张居正如此下场的原因,他想要改变的,本质上讲,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而这种制度,在所有文官的脑海里,早已深入人心,道德代替法律的判断标准,也早已根深蒂固,所以,他虽然基本是开创了"万历盛世",实则直到将死才看到这个社会的弊病,所以是他的失败,也是老祖先的悲哀。
最后,再说说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海瑞,两名勇士,一名在为中国法制社会的建成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另一名则为祖国的边防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就其根本,都是所谓孔孟的儒家之道发挥到了极致的后果,所谓物极必反,阴阳相衡,都让我们深深的明白了封建制度的缺陷。
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才能将我国的法制与德治双管齐下的治理方针贯彻落实到底,才能让我们的老祖宗,不再悲伤!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3-25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06-2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09-1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品06-0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3-04
《万历十五年》3000字读书笔记03-3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篇03-06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20篇)09-1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22篇)11-25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