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
这次参加新一轮高中数学课改培训,听了有关的专家、学者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得自己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岗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使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更加走近了新课程。下面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体会:
一、对新课程的认识
1、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的,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并不是孤立于书本之上的,它是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且能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更多的采用了生活化与情景化的场景,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并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智力发展,性格我曾在网络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被一个社会所淘汰了,那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失去了再学习的能力。不错,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富有时代气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我们教师如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又怎能为人师表呢?正如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日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旧知识迅速的老化,新知识飞速的生成。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教师的假期再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远程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多媒体课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通过看专家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远程教育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我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还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体其两面性,虽然远程教育培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上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弊端。例如,我们在上网学习时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注意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信息;在没有老师指导学习时可能我们会抓不住重点,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结果还没有多大......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3
一、识字教学
我认识到了教学低年级儿童对于识字写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教学活动。新课标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求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功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儿童识字起步阶段就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来优化识字的途径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才能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如何把这么大的识字量落实下去呢?经过这次的学习,我才发现,我们教师在“认识”和“学会”两项要求的把握上出现了一些混乱。“会认”的字只要整体上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就可,不需要做任何的字形分析等一些拔高要求的`举措。我们要明确:新教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识字量,目的是让学生尽早进入提前阅读,也就是说,识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阅读。大量的生字在要求会写的时候还会出现,根本无须过早地进行分析,这样就可减少大量的识字时间,更好地用于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认得准,记得快呢?就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二、写字教学
我认识到了教学低年级儿童对于写字是一项比较困难的教学活动。现在,我们很多孩子的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写字质量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而我们很多教师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把字写正确就行了,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的问题是小问题。新课标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三、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学生读书的时间少,对内容的理解就不够深入,即使老师讲得再动听也是事倍功半,因为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也无法代替学生,只有让他们通过读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
四、习作教学
我明白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心。“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写作课程的设计,写作教学的过程,都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注写作过程的愉快,让他”愿意“”高兴“”能够“”容易“进行书面表达。就如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愿意学、乐学, 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4
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的发展变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对普通高中《政治课课程计划》及《政治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又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对高中政治课内容都作了局部调整。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要从实际出发,教好每一节政治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以趣引思,使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我想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愿学,但又迫于高考压力不得不学。要上好政治课首先要扭转学生中的这种思想和情绪,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的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在备课选材和讲课语言的运用上注意恰当使用成语典故,漫画,比喻等,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三、鼓励质疑,巧设思维情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疑,有所进取。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曾精辟的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高中政治课新教材对概念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事例的说明,似是无疑可循,貌若“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此时教师应投石激浪,巧设疑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适当点拨,因势利导,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价值”概念时,我设疑如下:“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那么,价值也就是劳动本身,对吗?”问题一提出,如投石击水,意见分呈,或说正确,或说错误。我提问持肯定态度的同学:“既然价值就是劳动本身,那么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有价值,是商品,对吗?”这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涛。多数学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便顺理成章的归纳指出:“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虽然耗费了人的劳动,但它没有用于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接着,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劳动产品也可以出卖,也有价格,这是否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为什么?”这又引起学生们的热烈争论,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这样,使学生在“无疑——释疑——无疑”的过程中掌握了“价值”的概念。通过不断的设疑,让学生是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5
阔别一年后,在20xx年的8月,因着参加广东省普通高中政治科教师新教程培训,我又回到了广州,在这个城市,我度过了难忘的大学四年。广州以其37度的高温让我感受她的热情。
华师变得更吸引人了,在校道上,我感觉好象又回到了学生时代,这让我对此次培训之旅也多了一分感激。这份心情伴着我度过在多少人看来是枯燥无味的三天。
在华师培训的三天里,新课改的部分专家给我们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及核心理念;分析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教学实施及评价要求;使我们了解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本人仍然受益匪浅。
在学习过程中,本人的最大感受是新一轮课改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次课改借鉴了国外与港台地区高中公民、社会学科的改革经验,教材内容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重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致力于学生社会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技能的形成,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承担责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和世界观、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的、面向世界的合格公民。
它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的现状,注意处理好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关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避免用理论逻辑打乱生活逻辑;在进一步提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的同时,更为关注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知识应用价值,关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和认识规划的能力培养。
按照这个思路,新课程设置了必修和选修模块。必修部分设置为四个模块:
经济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经济头脑的人);
政治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政治觉悟的人);
文化生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涵养的人);
生活与哲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论思维的人)。
在这里,文化生活是新开设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玛雅文化之谜、海外华人的中华文化内涵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视野观察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个模块对学生的吸引力是较强的。
哲学与生活模块课程通过生活化的安排,体现哲学方法论的魅力。它以生活逻辑为基础,从活生生的事实、生活出发,寓哲学原理于生活之中,使原理不会变成干巴巴的教条,体现了哲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性魅力。同时也加强了历史的眼光,在教程中渗透一些中外哲学史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哲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选修则设了六个课程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本次课改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由于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学生在每一学年在所有的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的学分,目的在于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修课一般设在高一至高二,每学期开一门必修及相对应的一门选修课。高三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各开设一门选修)。
其次,本次课改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力求淡化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每个模块只有36课时,只相当于现行教材的一半)。那么,在淡化概念的情况下,学生考试时是否还需要运用政治术语作答呢?就这个问题,本人请教了经济生活教材作者、华师政法学院副教授陈友芳,陈教授非常肯定说在新一轮课改中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不下定义,不要求学生掌握,在考试中不要求使用政治术语,只要学生能做相应描述,即可给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脱出来。
此外,本次课改提出必须对高中学业成绩测验实行改革,并建议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测试加入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他们的创新意识;二是采用等级制评分,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本人认为,这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困难,如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是否客观、采用等级制呈现测试结果是否合理、怎样评定、有何可行的操作程序等等,但如果不敢面对困难,不作尝试,恐怕任何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吧。
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华师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期三天的培训虽然显得有些仓促,但通过“我思我想新课程”、“实话实说:新课标、新教材”等活动、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我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认同感,主动思考课改相关的问题,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次培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我想我不会辜负此次广州之行,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本人非常乐意与本校的同行分享此次学习的心得,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6
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由市教研室的主持,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好多都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或没有去想的,还有就是藤玉英老师在最后一天有的培训中所展示出的一些素材的图片,体现出一个物理老师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
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物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7
从20xx年8月27号开始,我们在南川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新课程跟进培训。通过认真聆听各位专家与实战经验丰富的名师的讲解和观看精彩的优质课,我收获颇丰,感触也极大。现将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潜心钻研教材。高中的政治教材尤其是高二的《文化生活》,看似内容很杂、很乱,实则暗含着较强的内在逻辑,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静心、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贯穿其中的逻辑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把握整本教材,才能在讲解时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这一点要求在《文化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文化生活》一书涉及范围甚广,包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科学、社会等,以至于有人说它:讲政治又不是政治;讲经济又不是经济;讲历史又不是历史;讲科学又不是科学……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严谨治学,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和加强文化修养,成为一个通晓各方面的“杂家”,从而当好“教书匠”。
第三、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通过观看各种教学短片,我发现: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同样的一课,不同的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来上,结果却也是一样地精彩。因此,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不断挖掘教材和提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切入点,讲出课堂亮点,使课堂具有特色和自己的风格。
第四、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实例与时事会给学生设置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思维活动空间,此时运用好情境来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创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并使他们在感悟到自身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学习责任感,这样就会营造出师生双向互动的高效课堂氛围,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作为老师,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创设教学情境和鉴别不同情境的能力,充分利用情境来丰富和升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五,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认识观的引导。高中生正处于认识和人格的发展与成型期,因此其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能否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科学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重任。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认识发展,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新人。
愿我们广大政治教师都能做一棵朴实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岁月的“野火”烧不尽我们奉献的精神,只有走进那片土地,我们将随时播撒青春的激情!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8
通过几个月的培训,我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
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
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政治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直以来教师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次高中课程改革中新课程赋予教师更多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只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一直是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它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间。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往往被教师占领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整节课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欠佳。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主人。
1、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主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理应受到重视。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架设学习桥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让学生感受或接受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
教师把现在教学中花在多余的分析、谈话、提问的时间省下来,还给学生支配,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专注地、饶有
2趣味地读,在读中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并进行相关内容的读写训练,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3、使课堂形成最佳学习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热点新闻,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而且还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9
为期三天的新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感慨很多。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思想,明白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短短的三天时间,收获很大。我把自己的经历说说,姑且作为梳理总结吧。
第一、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坚持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评价观”。
第二、要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课标是授课的灵魂,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课标体现的思想。
第三、要做到“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首先,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讲,这是尤其要做到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其次,教师要研究学情。掌握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如何、智力发展到了什么阶段、情感价值观怎样、生活环境如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研究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评价一个教师一节课效果如何,不能看教师讲得怎样、板书怎样,而主要看学生掌握的怎样。所以,我觉得教师要在诱导学生上下功夫。
第四、要全面提升素质,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这个主阵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地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然而课堂驾驭能力不同的`教师教育教学的成效大不一样。驾驭能力强的教师一进课堂就有大将风度,成竹在胸,充满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指挥调度;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而驾驭能力差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信心不强、情绪低落、教学环节紊乱、缺乏系统性、应变能力差、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等缺点。尤其是在新课改环境下,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师解决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讲究提问设计,发挥教育机智,推敲教学语言,增强心理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培训只是我们的一个加油站,但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的开始,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衷心的祝愿大家在新课改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奇迹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09-12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0-21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04-12
体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1-27
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1-01
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04-08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荐】03-27
关于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4-30
(推荐)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08-29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