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关爱学生心得范文
“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承当培养人才重任的就是我们广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职业的重要实施者,怎样去培养,培养出甚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
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人才!那末,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呢?一个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则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今天我就围绕关爱学生这方面谈谈作为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爱是学天生长的气力之源。
关爱学生,它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地,是教书育人的条件和出发点,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请教师关心爱惜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同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讥讽、轻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入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熟悉、满腔热情和无穷希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天生长的气力之源,是激起学生向上的动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乃至几近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酷爱儿童。一位教师曾说过:假如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酷爱学生是教师所独占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弄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生活上关爱学生。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窘境时,教师应及时予以伸出支援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经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上关爱学生。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进程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进程,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爱好、爱好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换的进程,优秀的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学生聪明的火花。
心理上关爱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的学生精神上面对着很多***,心理上也处于一种动荡不定、伸缩性较大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尤其重要。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心理渴望,在遭到教师的关怀时,就会感到情绪上的满足,这是学生生活与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精神气力。这类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爱是最高境地的爱,是至爱。同时,勇于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对学生一种关爱的体现。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育人。关爱学生,给学生以博大的人文关怀,不偏激、不轻视、不情绪化,教师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情真意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对学生未来负责的高度,指导好学生的现在,设计好学生的未来。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酷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甚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酷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关心爱惜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仿佛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假如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实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天生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经常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家长或老师说,只是碰到自己没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题目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导。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题目,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第三,爱惜每位学生。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应当关心爱惜每位学生,从心里布满对每位学生的爱。固然有的学生有毛病乃至有越轨行为,固然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始终如一。教师关心酷爱学生,会由此产生酷爱教育事业的崇高道德情感;赞可夫说:儿童对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增强信心,健康成长,从而也会酷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望大大进步。
第四、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公道,严得适当,不将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的实际和 21 世纪对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到达,能接受,并能自觉切实执行的。一是要严而有理。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益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益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是各个方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在校期间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经常是恨铁不成钢。有的教师本事住性子,稳住情绪,用聪明和道理说服学生。但是,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这类情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果断杜绝这类做法,否则便是违反教师道德的。爱因斯坦曾指出:“假如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不过的了,这样的***制度会抹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任性情,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侵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二是要严而有度。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假如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太高,学生没法到达,这类严格也就毫无意义。固然年龄差未几,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而至,学生的思想水平、熟悉水平、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避免“一刀切”。有的要求对多数学生来讲多是适度的,但对落后生来讲多是他们努力也难以到达的,而对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讲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题目,教师要辨别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要严而有方。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辩谁比谁强健。风说:“固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因而,太阳对风说:“温顺与友善永久强过剧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服气,与教师的心理间隔会越来越大,乃至会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当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当中。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见效,才能培养和练习出出色的学生。四是要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久长。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既然已对学生提出某种较高标准的要求,就要要求到底,任甚么时候候都不能放松。要常催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至学生育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教师最忌对学生一时紧一时松,说了就不再检查,再无消息,以后再怎样要求,学生都不会重视,教师的声望也会因此受损,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五是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正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发觉到的任何题目。在纷纷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和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伏题目,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类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类情和爱既深入又博大。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由于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付以慈母般的柔情,那就是一种更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人生,走向人生。三、酷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它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首先,酷爱自己的职业,必须强化职业情感。只有酷爱一种职业,才能做好这类职业。南开大学年已九旬高龄的申泮文院士有句名言:“假如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当选择,我宁愿做一位教育家。”而他也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教育职业的酷爱:化学基础课执教65年,至今风雨无阻,准时准点活跃在本科讲台上,连青年教师都自愧不如。而他的本科课改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奖,所教导的本科生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很出色。这也说明了:教学与学术实在不矛盾,教学不但不会使科研工作荒废,反而能在学术上增进新的开发。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人生一大乐趣。教师要不断强化职业情感,象那些教育先辈那样酷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那会使自己感觉到教书育人不但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生的享受,在感悟和体验教书育人的快乐和高尚的同时,开释自我,实现自我。
其次,酷爱自己的职业,要加强本身人格的修养。人们常说:“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这是很哲理的。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就应当塑造好自己健全完满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尚的人格寓于平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当中,它会使教师具有人格魅力,构故意灵磁场。
教师的这类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工作的魅力。在教学工作中,不论是感染学生,还是引导学生,首先要使学生佩服,这类佩服力正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它使教师在教学中东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三,酷爱自己的职业,要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才能。新世纪的教师,应当是学习型的教师。“数简隐书忘世味,开卷有益为人师。” 因此,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应常读书学习,把握国内外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吸纳新领域内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充实业务及科研水平。从而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的一盏指路灯,师学勤,师知广,师业精,会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在事业上效仿的榜样。有名师说:“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是我的精神呼吸。”的确,读书还使人谋求到自我心灵的充实和精神的生长,可使教师健康丰富的心灵与学生生动活泼的心灵进行高质量的交换。教师的手不释卷,会使学生在校园里享遭到美丽的书香人生。因此,教师要乐于和善于通过读书学习不断丰富学识、拓展才能。要乐于和善于通过实践不断锤炼教育艺术,到达“寓乐于教”。
第四,酷爱自己的职业,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教师的发展、建设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为广大教师发挥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同时,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泛滥,使一部份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职业产生了迷惑,对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开始崇尚自我,寻求物质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耐得住考验,要立足岗位,慎独而甘于奉献,进取而勤于研究,耐得住孤单,经得起***,不患得患失,不骄不躁,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思想波动大,同时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题目。针对他们的特点,教师必须善于调试自己的心理,保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四、教师同仁之间也要相互爱惜。它是教师做好工作的条件
教师人际关系的***,能构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人际关系的恶化,经常会导致心理障碍,使人堕入乏味的名利纠纷。教师首先要正确熟悉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爱好、优缺点,同时善待他人,不过分看重名利得失。用健康的心态,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相处,构成竞争有序,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教师对某种题目会构成不同的假定和推论。新、老教师之间通过合作交换、辩论沟通,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解决途径开辟思路,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创新。这样,教师才能富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寻求整体育人效果最优的条件下,充分展现本身的教书本领和育人的技能;教师与同仁之间才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取长补短,相互增进,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年龄互补、心理互容、联抉共创教育的春天。
总之,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需要义无反顾的酷爱精神。只有心中有爱,有阳光,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酷爱教师职业,才能乐此不疲,躬耕不辍,奉献不已;才能以无私的职业操守和浓郁的职业情感,求真求善求美,增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关爱学生论文03-23
关爱学生心得体会12-15
【荐】关爱学生心得体会02-13
乡村教师关爱学生的事迹(通用34篇)08-02
教师关爱学生的事迹材料范文(精选24篇)09-30
关爱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1-19
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关爱学生的几点思考03-16
关爱残疾学生的论文06-04
关爱特殊学生的活动总结03-30
关爱留守学生事迹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