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7月21日至24日,我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收获颇多,现把学习心得简述,作为自己的一个积累。
本次培训汇集了全省27个“中原名师”工作室的256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培训由河师大文学院承办。21日上午举行了开班典礼,出席开班典礼的有文学院院长李永学等,班主任刘育霞向我们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和注意事项,院长李永学向我们介绍河师大历史,培训的目的、组织形式、培训的意义等,旨在培训一批名师队伍,更好服务于全省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河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崔振成主讲了《核心素养下教师的教学意识研究》。他首先提出了三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人工智能做高考数学试卷考了138分,此例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吗?如果人工智能能取代人,那我们还守望什么呢?
2、高中生杀了同学,他的妈妈去监狱看望,他劝妈妈不要哭了:“这监狱比在学校好得多了!”,我们的孩子对学校的看法令我们深思。
3、一线的教室被手机绑架,老师的学习力去了哪儿?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应该常反思的问题。接着他从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内涵讲到教师教学意识的结构,又讲到优化教学意识的策略,整堂课层层剖析,由浅入深,直击核心素养的培养,让我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应该紧紧把握主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培养人放在我们工作的首位,要淡化素质教育,转而培养“文化人”。教育学生要有毅力有意志,学习的过程是苦的,是一种境界,大苦=大文化,要培养学生九种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紧紧围绕“思维导向-----问题引领”这一主线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课堂要少预设多生成。这些教学意识让我受益匪浅。
冯淑娟老师主讲的《走好作文教学的实践之路》我全程聆听,冯老师的现场作文博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她让学员自由命题,即兴下水文,口述流畅,思路清晰,显示了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底。冯老师的作文教学指导注重使用思维导图,四步作文,选取美好的点、道具,制造悬念,设置波折,让文章跌宕起伏,才能写出成功的作文,她的“四物法”非常实用,让学生在平时注重积累文字,写作文片段,写作文时才有内容可写。冯老师指导学生作文的佳境是动态生成,从生活中来,到生命里去。要读写打通,内外打通。
李永波老师主讲了《参与式教学》,李老师在整场讲座中幽默风趣,师生互动,红包不断,笑声连连,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在教学中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化的融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
语文教育专家耿红卫主讲《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他从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的内涵、选择贴切的教学方式、注意教学的细节、完善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教学。适合学生,乐于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求语文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到:力争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力争做担当型教师,力争做反思型教师。要做到“六讲”、“六不讲”,达到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要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
本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会认真,认真反思,学以致用,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反思,做一位幸福的教师。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初中英语教师网络培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平台,它不仅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优势,使我们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资源,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按学科分班,学员相互之间交流起来非常方便,大家就一些共同关心的话题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交流沟通。很多教师的帖子中提到的问题也都是自己平时经常遇到的,通过回帖探讨,学到了很多有效的解决办法,这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它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存储平台和优质的网络服务,可以把自己的课件、文档、论文等进行上传,不限量的网络存储、资源共享等。
这次网络英语培训,我聆听了专家的理论指导,观摹了名师们的教学案例,理论联系了实际,虚心向同行探讨,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我在思想认识上、业务理论上、教学工作实践上有了质的飞跃。
第一、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第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学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学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
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第四、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教学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课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进行教学,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学习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着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学生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它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只有老师以平等的爱,信任的爱,才能取得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善于学习的智慧大门。
第五、语言来自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英语,倡导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英语教学,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让英语教学回归生活,由此实现高效、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教学内容生活化从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它们带进课堂,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极容易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并驱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教学活动生活化在交际运用中提高应用能力,利用课文进行角色表演,也可以改编课文内容,模拟生活情境:问路、打电话、逛公园、出游、购物、参加晚会、朋友等,创设了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此时,教室就是一个生活的大舞台。学习环境生活化在情境氛围中潜移默化学生,生活被英语包围,每天看到英语时,就自然会想一下,或者随口就说出来了,学生接触到的英语越多,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浓,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作业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生活,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使用英语,能够用英语交流。可以通过趣味地设计课外作业,实现英语生活化的再扩展。
第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秉承终身学习和新教育理念。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很大,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感觉我迈的步伐更有力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倍努力、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愿xx省初中英语教师网络培训活动越办越好!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3
12月29日 ,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小学教师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获得了很多的收获,也反思了自己。
这是一堂唯美的语文课。我从来都不知道古诗的课堂也能如此的美妙,以前我讲解古诗时都是以背诵为主,记住名句就可以了。今天听了王主任的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声音甜美 教态大方
用自己甜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西塞山、白鹭飞、艳若朝霞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鳜鱼、头戴斗笠的渔翁在垂钓、微风细雨。王主任那银铃般的声音仿佛如一股清泉流入了孩子的心中也流入了我的心中从孩子的表情中我想孩子是喜欢王主任的
二:注重字词句的训练
字词的训练仍然是重点。王老师在整篇的教学中都没有离开字词的教学的训练。
首先出示了几组词语叫他们怎么用然后在用在了这首词中。最后王老师出示了这真是——的江南 ,学生也说出了好多的词语比如 风景别致 、山清水秀、流连忘返、如醉如痴、有老师教的还有学生自己想的,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三:朗读指导的好
我通常讲解这样的课时往往会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可王主任是先让学生理解词义读,然后是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读,最后王主任让学生和古人对比着去读。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了这首词的内涵。
四:老师的文化底蕴
听了王主任的课我才知道要上好这样的课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不行的。整节课中王主任那循序渐进的引导是我们要学习的,从字到词再到句都能很好的引导到位。比如老师问什么样的西塞山 ; 什么样的白鹭, 把他们连在一起就是一句优美的句子。语文课不就是让学生学会用词句够篇吗?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引导不好的,所以说要交给孩子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总之听了王主任的课收获很大 ,这两天的培训很值得。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也一定在假期中学习充电,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
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科培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现将透过本次培训后我所获得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资料,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理解,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潜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潜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潜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他们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能够自如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这次培训的专家让我认明白,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思考,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用心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课堂才不致于沉闷。
两天的培训,留给我的是心灵的撞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牛顿以前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集锦7篇12-12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集锦八篇12-12
教师技能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01-05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合集15篇)12-14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锦集十篇12-15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汇总10篇12-12
【精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锦集10篇12-30
【推荐】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合集5篇12-23
关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12-21
教师技能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