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2-20 18:28:08 培训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渝中区4—6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大田湾小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学习的内容聚焦习作。分别包括黄爱华老师的《教育让幸福来敲门》、魏晓娜老师的《小学习作教学目标的细化策略》、张咏梅老师的《聚焦习作任务设计》、王小毅老师的《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课堂实施》以及张老师的《让学生快乐有效地写作文》。通过学习,我对习作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而合理的'习作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设置以及有效的课堂实施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

  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感谢给我们讲座的老师,让我们明白了一课一得,各司其职的重要性,也给我们详细分析了各年级的目标序列,让我们能从整体把握的角度去关照习作教材,然后重新建构我们的习作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让我们以后的习作教学目的更明确,任务更落实,过程更清晰。

  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开学在即,我们聚集在市四小这块人文宝地进行部编教材培训学习,为新学期开学充电加油,收获颇丰。

  一、深入解说教材,教学清晰有度。

  杨娜教师主要从教材的编排,纵向横向分析解说,让老师全新认识教材,了解编写意图。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细致独到的分析,以及具体的要求穿插教学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口语交际教学建议,细化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例如“我说你做”的活动,这是口语交际的起步阶段,培养孩子在口语交际时“听清楚、说清楚”“听清楚、说明白”的习惯,一年级训练重点是:吐字清晰,按顺序说,说想说的话,商量的口气;二年级是:听明白,有礼貌得问,记内容,收集信息等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两个年级同样培养目标,但是两个侧重点不同,在之后的交际活动中,既传承之前的活动目标又有所发展。在口语交际中中知道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杨老师的解说明晰了今后的语文教学方向,教材各板块如何合理有度的教学,让师生教学之间轻松愉快!

  二、活用教材教好学生。

  教研室赵飞燕老师提出:从用教材教,灵活运用教材“让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无声的教材有声化,让分数的情景整体化”这个高度有诗意的观点概括了语文教学的魅力。赵老师又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古诗教学等方面解说,从大语文观高屋建瓴的像我们传递语文教学的新方法,特别是口语交际中“商量”的教学设计,几个话题有梯度的训练,既有做值日时商量的方法介绍,又有看电视时引入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的礼仪渗透和教育。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他包罗生活万象的学习,从而让我感到作为语文老师责任重大,要不断学习,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书常读常新,教材解说培训常学常新,这次培训我惊异于教学内容读的融合贯通,知识传递、实践融合国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作为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读书行走,才能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2

  8月2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语文教师培训会。聆听了优秀教师的策略解析,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实践的观摩。这次解析,无不浸透着每个他们的心血。作为一名学习者,我深受启发,特别是我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正确、明晰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对略读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一、略读课文教学不等于略读

  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浅显,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那样:“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也就是说,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求知状态时,教师要做到“要言不烦,启发几句”,使学生茅塞顿开;对于那些攻不破的“堡垒”的内容,教师还必须进行“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二、自主阅读不等于自学

  略读课文教学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探究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学生有自主实践的空间,教师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不等于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链接,然后把问题明确化,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才真正的认识到:这是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同于教师的教学目标了!那样必然是肤浅的!这是我通过这次学习对略读课文比较粗线的理解,当然对于其它课型的收获也很多,只是需要时间慢慢进行消化理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向课题组学习、交流,让这些课型越来越深入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3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必须从小学打好基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在社会生活中文明得体地表达和沟通,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进行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二是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俗语说“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正确观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口语交际训练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2、指导精当,说得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少,口语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说话颠三倒四或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口语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楚,要求明确。当学生能够确定说话主题后,就要让学生说话有条理、有重点,抓住事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细节具体讲述,这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谈话的.内容。

  我们只要能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给他们提供更加优越的、能够学到更为规范口语的环境与条件,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动口”实践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给孩子们一片五彩的口语交际的互动天地。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口语交际的目标,掌握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对我今后的口语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4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二、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

  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四、在教学进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五、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集体备课则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

  它弥补了个人教育智慧、知识上的盲点,引发了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了教师自身个体的不足,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方式,有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但是如何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研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交流,防止集体备课变成集体“抄课”呢?一年多来,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尝试,努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力争“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策略共享”。

  六、可以从以下四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好课”的标准。这样,对“好课”的理解或许会更加全面。

  1.从“原点”出发去思考: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评价课堂教学必须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组织活动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后,只有把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评价教师的活动才对评价课堂质量有意义。

  2.从新旧评价观的比较去思考: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观与传统评价观有何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特别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所以评价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评价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

  3.从逆向去思考: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差课”?“好”与“差”是相对的,我们不妨通过分析“差课”的特征,来把握“好课”的标准。例如,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课不是好课,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的课不是好课,学生学习愿望没有被激发的课不是好课,如此等等。

  4.从对事物走向的把握中去思考: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发展趋势?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在差异中又有共性,这种共性反映出评课标准的发展趋势是: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单一目标转向关注多维目标,从关注“有效教学”结果的达成到同时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从关注静态性到关注生成性,从关注教学效果转向追求效果与效率的统一。这些趋势是我们思考评课指标的重要参考。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5

  8月2日、3日、4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关于集体备课

  1、集集体智慧,备有效教案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强调的正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他使教师上课方便了许多,实用价值远比自己个人备的教案和教参上的一些教案实用得多。

  2、享集体资源创教育佳绩

  我们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钻研教材,探讨教法,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等等,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无形之中相互之间进行了取长补短,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集体备课后的教案,让全县教师资源共享,是教育的一笔财富,得益的更是学生。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教育明天会更好!

  二、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听了沂南一小夏萍老师做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和里庄小学王慧老师做的《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观摩了几节名师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放手给儿童,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交流。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6

  前几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些,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也就是说,略读课文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已由幕前转到幕后。不过,应该强调的是教师绝不能放羊,特别是在难点的地方,教师若能善于点拨,那化解的过程将会是略读课堂最亮丽的环节。

  教师要区分好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金色的鱼钩》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初知文章大意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以为粗知就是浅知、少知,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因为这样,有的老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一言不发,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似乎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阅读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自主阅读又如何体现阅读的层次性?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四)略读课文的教学作用还应该具有多重性。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人教社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讲究“读写结合”。

  略读课文大都是极好的习作例文,教学时可以打破教学略读课文的常规,重点进行习作指导。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力戒课堂上“光说不练”,“嘴皮子功夫”突出的缺憾,应该要有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写的切入点要“小”、“巧”,让学生有“现炒现吃”的鲜活感。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要能正确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把握好略读教学的尺度,坚持做到读写结合,师生一定都能在略读课上有所收获,它所发挥的作用绝不亚于精读课文教学。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7

  8月3日在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暑期培训,对习作教学策略感受如下: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能是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总之作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靠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累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教学,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写作文,能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广阔的生活中放飞心灵。我们期待着。

  有幸参加全县教师培训,聆听了王慧老师的《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王慧老师从口语交际的目标、意义、教材编写特点、口语交际的`教学流程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口语交际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对口语交际这一教学重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体会到想上好口语交际课,需做到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积极的兴趣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要创设交际的环境,让学生真实、自然地去交际。要让学生想“交际”;要让学生能“交际”。让学生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同学、父母、老师在进行交流时一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很自然的表达。老师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来激发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就乐于参与交际,交际的积极性也很高。

  2、是要选择好交际的话题。因为好的交际话题是口语交际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精心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3、是营造学生交际的氛围。提高表达能力。老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入接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一员,并通过教师的语言、神态等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进行交流。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要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交际场,在这个交际共同体内,通过对话、交流分享知识,增进学生间的交往,深化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得到积极锻炼。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转变观点,转变角色,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真正做到“交际。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8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z工业园区语文教师培训。培训时间不长,但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培训期间,我有幸聆听了十多位教育专家的十多场精彩讲座。每次讲座,我都被专家们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精辟的论断所折服。在如今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心中有种种解不开的困惑,接受培训以后,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可以说,短短的三个星期,我学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不禁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从中受益匪浅。

  在聆听了特级教师对新课标的理性解读,以及多位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思考之后发现,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学习培训外,更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不随波逐流,不只重视形式而不重实效,要立足语文的根本。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学习后,我对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几点新认识:

  一、自主学习并不是自由学习。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已被人们达成共识,很多老师都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现在课堂上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预先设计的活动中“自主”:合作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这种自主其实是“他主”;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自己的功能,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便叫学生自己读书,在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就由学生一读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教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主,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自由,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所以“以生为本”并不是放任自流,随便孩子怎么想都可以,自主学习要有个度,老师在课堂上还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主导作用。正如特级教师徐红琴老师说得:“自主学习不是摆脱牵引学习,不是放任自流。”

  二、合作学习并不是课堂表演

  “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标的新理念,所以现在教师们在课堂上总要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有它的优点,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取长补短。但是慢慢地,小组学习在课堂上已经异化为仅仅是一种教学环节,而不在追求它的实效了。具体表现为没有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没有自主选择交流的对象,没有足够的讨论时间。可以说,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在一些课堂上已经成为老师做秀的方式了。其实,合作要有实效,首先要选择有价值的,个体无法解决的,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合作交流。其次合作形式要多样,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去进行研究。这个伙伴可以是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其他任何人,而不是教师的“拉郎配”。第三要有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而不是一两分钟“合而不作”的做秀环节。

  三、教学不是只教不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越来越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自主发展。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的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齐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在教学中,千万不可让老师的“教”完全代替学生的“学”,把老师预先准备好的全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要接受,不要思考,使学生的主动性慢慢地被磨灭。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做什么,不再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了的现成结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探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这次培训,让我接触了最新的语文教学观,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探讨了最适宜的语文教学方法。同时通过培训,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善于学习的老师才会有丰富的思想和无穷的智慧,才能引领学生心灵的丰满和精神的充实。我将不断努力,做一名新时代既会学习又会教学的好老师。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9

  一个月的培训,使我的语文教学有了很大长进。

  讲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有创新精神,那么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础,广才学,薄名利,远物欲,乐在其中。在示范课上,卿平海老师不止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快乐的十八种技巧,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策略更为我们 上了一堂幽默的、新颖的、发人深省的作文教学示范课。纸随心飞当学生的精彩文章在课堂时呈现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头疼的作文教学可以这样上。

  睿智的韩军老师,让我们见识到了来自中国顶级中学语文教师的风采:在质疑中辨词义,在思索中排语序,在快乐中练铺叙,在分析中写题记。在这堂示范课中,我们初步认识了新语文教育的理念:真是、自由、个性;学习了新语文教育的方法:举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读吟诵,化意为字,真是自由,重文写白。极具亲和力的老师王君,为我们上了《我的.叔叔于勒》,并做了《——丑小鸭>>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的专题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整天都抱着教参,瞄着中考去教学,毫无新意。其实,语文教学可以是王君老师这样:细腻而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青春语文。

  优雅的颜运静老师用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初中语文课程模式探究》,使我心中原本迷雾般的新语文课程模式豁然开朗,同时更加认识到:只要落实好了新语文课程模式,学生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语文成绩,都会不断提高。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细腻又深刻,美好又真实,新颖又严谨的,是充满人文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是启迪学生智慧,引领学生理想的。是的,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应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改的浪潮,努力学习,[纯教育系统范文大全—]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

  尽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泞的,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从头做起,有自信能坚持,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0

  7月14、15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昌乐二中召开的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通过培训,我所受到的启发和学到的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以下是我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地行为师表的意识,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高尚的政治情操。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或是不能为学生们做表率,在讲课过程中也就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其次,从事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将眼光,把要传授的内容局限于教案、教材中,而是要努力跟学生们共同关注、关心社会,敢于分析、正视和揭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教育学生们要有责任感、危机感,敢于担当,善于分析。

  再就是,要成为学生们多才多艺的“好伙伴”。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广泛,渴望知识,渴望认同,渴望朋友,所以我们要育人,就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与他们成为知心的“好伙伴”,才能够时刻关注着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及至学习上的变化。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够合格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

  我校的郭美玲老师在报告中说:“想让学生爱上语文,首先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老师”。教育学、心理学也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而教育则是爱的归宿”。爱,是人的情感,是人际关系中所必需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它包括相互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而要达到理想的感知、理解和相互影响,必须要亲近感为前提。亲近感是师生间的一种依恋性情感。这种情感能使双方关系亲密无间、无拘无束。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语文,一定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老师,孩子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孩子最喜欢的还是面带微笑的老师。

  当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并且要给他改正错误的时间,这样孩子一定会喜欢你,喜欢你就会喜欢听你的课,这一定是成正比的。从情感上孩子接受了你,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吸引力

  我校的郭美玲老师在报告中还说:“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就让语文课堂充满吸引力”。现在“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凡是进行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的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老师,所以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师益友。

  总之,我是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走进了昌乐二中的培训课堂。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语文教学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在张云杰的讲座《让语文教育焕发生命的光彩》的报告中,他讲的“鹰的一生”的故事,让我感慨良多,触动很大。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抛弃旧的习惯、旧的传统,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适应变革的今天,创造新的未来,始一个重生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有鹰的壮志,只有这样才会在不断更新的课堂中,成为不败的智者,就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更加勤奋,更加好学,因为孩子那双稚嫩的双眼一直在关注着我们!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1

  听了刘洁老师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策略的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老师的自身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针对拼音教学这一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汉语拼音教学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求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规律。

  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有限,课堂上往往呈现一片嘈杂声,正确的发音,非正确的发音,充斥耳旁。此时,我们一个问题(是怎样发出这个音的?)抛下去,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师这儿来。他们会用心地听老师的发音,仔细地观察老师口型的变化。然后自己去尝试发音,去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上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例如,我们在教学aoeiu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看图编儿歌体验发音的方法。当然,学生看图编儿歌之前,教师要做个示范,讲清一些编写要领,让学生在本来感觉到没什么可学时,接受新的挑战。在教单韵母a时,我先编儿歌:小红练唱,嘴巴张大aaa,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编儿歌。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体验发音,编出了儿歌:

  公鸡打鸣,嘴巴圆圆ooo。

  白鹅照镜,嘴巴扁扁eee。

  妈妈晾衣,上下对齐iii。

  乌鸦衔食,嘴巴小小uuu。

  二、让学生把现有的经验和新的事物联系起来

  在教学拼音部件的字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回忆一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在街上、在公园里等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他们有的说“i”像高尔夫球杆,有的说“y”像妈妈晾衣的撑杆,还有的说“m”像麦当劳的标记,“n”像柯达彩色胶卷的标记……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儿童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时,学生已牢牢记住了拼音部件的样子。同样,在教学拼音第二课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音节组词,学生组出了阿姨、鳄鱼、五一等词,他们在学习拼音第二课时,一下子就学会了7个音节词,他们的.成就感会是多么的强烈。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丰富学生语言和内心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情境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并把它有机地与学习汉语拼音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学拼音说话中,由一个词发展到一个短语,由一个短语发展到一个长句,由一个长句发展到一个句群。如我在教学gkh时,在学完字母和规定的音节后,出示了以下几个词和短语:“鸽子”“咕”、“哥哥和我”、“椅子”、“喝”、“壶”。任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猜一猜,连线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连。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安静了好一会儿,学生们茫然地望着我。很明显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这时,老师做了个示范,把“鸽子”——“咕”连在一起,说:鸽子咕咕叫。霎时,孩子的眼睛一亮,小手纷纷举起。一个孩子走上台,把“哥哥和我”——“椅子”——“喝”连在一起说:“哥哥和我坐在椅子上喝水。”又一个孩子上台,把“渴”和“湖”连在一起,说:“小蝌蚪快活地在湖里游来游去。”这种学习活动给学生们带来的刺激颇大,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有趣的活动。

  四、找出合作点,初建合作意识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我们边教边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我们渐渐明白,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精神,给了我们教师教学创造的空间,给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2

  7月14日——15日,我们在昌乐二中的报告厅里聆听了潍坊市的语文教育专家的经验报告。大厅里虽然酷暑难耐,但是专家们讲得精彩,我们听得很认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 运用经典的魅力

  潍坊幸福街小学的王安存主任为我们讲了经典诵读的重要性。最近几年国学经典课程已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上来,社会上也举办了一些“国学班”“国学启蒙馆”之类的辅导班。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国学课程,每周一节,每天早晨走进校园你就会听到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诵读声,每到这时我仿佛感觉自己又走进了几百年前的私塾,仿佛看到孩子们摇头晃脑诵读的样子。走在书香校园里,有着经典的浸润,幸福感油然而生。

  今天听了王主任的报告,让我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上豁然开朗,她强调经典诵读要做到“理解、记忆、运用”同步进行,一直以来,我采用诵读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读成诵”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孩子们记忆的很快,我们四年级学生诵读了《道德经》,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孩子们背诵得很快,可见孩子们的记忆是非凡的,但是我却发现,孩子能熟练诵读,却不会运用,不会运用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而今天王老师的报告如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

  除此之外,我深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在教学上才能游刃有余,所以在孩子们背诵经典的同时,我们老师应持之以恒地背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储备下受用不尽的才华,才能做一名呢合格的语文教师。

  二、追求心灵的财富——专业成长

  我们参加骨干班培训、新秀班培训、校本教研,以及外出听课学习等等,应该追求的是自身的专业成长,并非为了外在的荣誉证书,或者外在的功与名。我们应该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专业成长正是内在于我们心灵的财富,专业智慧,专业能力,专业经验,如金一般的宝贵。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有人生价值。

  三、积极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听了张云杰、张秀红、郭美玲老师的报告,让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学习正是每一个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门。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谁就能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什么时候放弃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失去了读书学习的兴趣,觉得没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知道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开始固步自封了。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能力,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能力的直接体现。老一批特级教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而文本解读能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文本解读三个层次: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怎样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说。

  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不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这是无法追回的遗憾。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的,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仍可期待。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素养也是,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只要我们有心学习用心积累,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正是一直以来的积淀,才成就今天的你我。我们应该树立一生备课的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早就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穷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思考。”

  要想干好工作,当好教师,就要静下心来,留一点时间学习,找一点时间学习,挤一点时间学习,来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惰性,来矫正我们因忙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来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掩饰了的心扉。要做好老师,就要读好书,善学习,学而不厌,持之以恒,才诲人不倦啊。

  四、心存理想,坚持实践

  《小学语文教师》刊出了《管建刚和他的作文教学革命》,管建刚是江苏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苏州市学术带头人。他的作文教学革命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名叫《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评价周记分为两部分,一是每日简评,二是每周一稿。他的作文教学革命逐步构建了三大系统,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动力系统第一年等级评奖,第二年积分活动,第三年稿费活动。

  他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作文教学革命有多创新,而是他坚持做了8年,办了300多期的《评价周报》!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正如他自己说的:“一件事情,当你坚持做8年,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你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坚持下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就是教育智慧孕育和诞生之际。”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打井的精神!契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缺少灵感,缺少的正是灵感之后的坚持不懈!浅尝辄止,见难即退,正是我们不能成为大家的根本症结所在。平庸,就是这样形成的。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想了之后做出来的。只有想是没有结果的!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坚持不懈的实践,不断加以反思的实践!

  虽然仅仅培训了两天,但它对我来说却又是一次观念的洗礼,理论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我们如果能够心存理想,坚持实践,此生必有所成,必有所获。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3

  暑期语文培训的感悟

  1,确定教材新定位

  2,新教材的特点。

  3,如何推进语文课堂即实施教学新策略。

  反思一对教材的重新认识,教材只是例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我从教19年,教了12年初中,教过四套教材。经郭老师分析,我重新建构新的教科书体系。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进一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变化。郭老师对教材的定位是:指导教学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是教师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材支配教师。我非常赞同郭老师的说法。今后大胆地把教材作为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反思二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的教学。一篇文章究竟该教些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往往自己心中没底。经常是翻阅教参和优秀教案才明晰了教学目标,则照抄之。认为这就是这课应该达到的目标。我听了郭老师说他上的公开课《背影》一文,有这样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详细写父亲买橘子??学生回答说:“详细写买橘子是为了突出父爱。师又问:“能写其他事来突出父爱吗?”一生回答说:“可以,比如详细写父亲托茶房照顾我一事,可以细致描写父亲托茶房时的对话、神态、动作等展现父亲低声下气地求茶房的.情景,同样也能突出父爱。另一个学生还说了他的亲身经历:他和父亲赶火车很挤,父亲用左手握栏杆的一头,右手握栏杆的另一头,弓起背,让他就站在父亲用手和身子隔出来的一个“空间”里,让他可以“自由”活动,以免被人挤着。郭老师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课后专家评价说他重点不突出,因为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围绕中心选材,而他却是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来详写。郭老师说这个训练重点我班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就可以选择记叙的详略来训练。就算是教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的同一篇课文,可能教学的目标也不一样。因为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我悟出了这个道理: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我想起了我教《羚羊木雕》的时候,就把这篇文章当成写人物对话的范文,指导学生写好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动作等。因为学生写对话时不善于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我庆幸自己的大胆。学情就是“命令”这才是真正的使用教材,把教材当例子,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的理念。

  反思三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中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郭老师提出阅读教学中要接受一个美学的观点:作品只是一个有待于重新发现与创造的开放文本。我非常赞同。例如我在教《羚羊木雕》时设计了一个辩论赛:正方:羚羊木雕该要回来,反方:羚羊木雕不该要回来。学生积极说出各自的理由,有针对性地反驳。反方说:父亲送我的,我有权处理。当正方无言以对时,我及时解围,在大屏幕上打出法律中未成年人处理财产的相关规定:“10岁及以下未成年人没有处理财产的权利”反方又反驳说:“文中没有说我是10岁以下”双方谁也不服谁时,我抛出了另一个问题:作者的态度呢?学生从末句品出了作者是站在正方的此时我说:“你们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于是,我先让学生读《一碗混沌》。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4

  本次语文老师暑期培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短短两天,内容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从学科本位教学到“语文味”,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名作细读例释道文学热点研究,从唐宋诗词到鲁迅作品研究,还有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的“网师园”的雅韵……如今整理培训讲义,更是感觉出分量之厚重、深远。

  下面就本次培训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帮助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吧。

  在这次培训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的讲解,由于语文成绩靠日积月累慢慢提高,短期内“涨幅”不明显,就让很多人“痛恨”语文,甚至觉得还不如拿语文课的时间去多补补“涨幅”大而快的理科、英语呢,其实不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靠教师有经验的引导,另一方面靠学生本人自觉有效地投入,也绝非某些外行所认为的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一本接着一本地阅读名著就好了,因为阅读教学不能等同于“阅读”,成年人茶余饭后读书看报,理解内容即可,叫“阅读”。而“阅读教学”则要老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终要学生能理解,学能所用。两者是有区别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首先会说出自己的阅读初感,然后还要让他们学会细细揣摩、体验、联想,从而读出文章的味道来,此时就不再是“初步感受”了,在以上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以致用,或学习理解别的`作品,或自己动手来写。

  当然,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有几个注意点:

  一、排除了“满堂灌”,又变成了“满堂问”,结果提问、启发、讨论占去了课上大部分时间,从而挤掉了读写,毕竟读书是阅读教学之“本”,课堂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只要读书声则是语文教育的倒退,读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意义,能使学生读出文章中没有的东西,从读到发问时思维的初步,研究的动机,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而写诗对说和读的有效体验,也是给学生表达的契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只有听说读写相结合,学生才会体会深,理解透,懂得要领,不再夸夸其谈。

  二、当下流行“自主学习”,但应与“自由”区别开来。某些个传统教法固然不适用了,但老师吧主决权全盘交给学生,自由读课文、讲故事、参与实践、发起唇枪舌战(美其名曰“辩论”)、自选喜欢的段落欣赏学习,老师成了旁观者,不但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还脱离了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言语分析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听讲、质疑、回答、讨论、朗读、复述等都是运用了言语分析和朗读法训练学生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我们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放任自流,应有的放矢。教师要渗透学法指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因势利导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找规律、找方法,而不要自由过了度。

  三、尽量要运用多种多样、灵活自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语文,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更新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比如精心编制导入语、结束语扣人心弦、耐人寻味。把学生“胃口”吊得高高的,不乐学才怪呢。教学过程中能努力寻找切入口、教出新意来,对老师和学生提高教学、学习的积极性来讲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所谓教学相长嘛!比如我是否在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作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读,然后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文章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毒”?哪一种最毒?为什么?教师抓住实质问题对学生启发,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教学中抓契机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开放性话题。针对我校外来民工子弟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在教《故乡》时就设计如下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且对她有着深厚的情感,,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儿时的故乡是怎样的?当学生在美好的回忆中品尝着对故乡的爱意的时候,教师再设问题:作者的故乡又是怎样的?学生热情顿时高涨,不由自主地学习了课文。设计开放性问题则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教会他们打破常规去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设计了能激发学生想象的话题:课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让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身处“百草园”之中,会遇到哪些充满情趣的事物呢?请以我在“百草园”为话题,展开想象的翅膀。问题一出,学生纵情想象,创造出许多奇妙而有趣的情境。

  最后,平时可注重一些课外题材的渗入,如开设“三分钟演讲”、“即兴一首诗”等,同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且如有时间尽量每周拿出一堂课进行交流。但切记:不拘泥于教材,但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主阵地,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采博引、引进时代的“活水”啊。

  说实话,上述提到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乃至于最后提到的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要不影响实效地去解决,短时间内都不是容易的事;新学期又将开始,希望我上面的一些想法就像是为我今后的教学确立的努力方向,等着我去践行呢。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15

  一、 加强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最是简单。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由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阅读与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现在,我们却常常对“读”束之高阁,尤其在公开课中,更是舍不得给学生读的时间。课堂看似热闹,可学生学完后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可见,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自悟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四、注重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课堂上,我们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生活即课堂,因此,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把语文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引领我们用的学习方式,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暑期语文培训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语文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6-11

暑期语文培训心得体会07-16

语文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1-19

语文的暑期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9-03

暑期语文学科培训心得体会12-30

初中语文暑期培训心得体会07-20

暑期语文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07-28

暑期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7篇)09-19

语文暑期培训心得体会15篇01-19

小学语文暑期培训总结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