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
学习时间虽短,却让我们迅速的习惯了每一次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上认识什么是新课程改革,什么是有效的地理教学。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1、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2、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的内容,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
3、 在研修过程中,与同仁们的在线研讨、交流,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4、几位专家的讲座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以爱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力求事半功倍,永远是教师最关注的内容,也是教师最值得寻觅探求的地方,更是教师一生追求所在。
同时,这次培训的内容,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直击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困惑,比较贴近教学实际,贴近课堂,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开眼界。我们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困惑、思考、收获得以有机会倾诉和表达,学员们对培训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把培训作为一种需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思考得到了提升,让老师们享受到了教学自身的魅力。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
1、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通过不同形式进行研修,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关注教学知识的背景,提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本身,而且要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同时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合作交流学习,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过程。
4、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通过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不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且对于处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我们来说更有特殊意义。
总之,这次远程培训,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过去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并且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2
xx年2月1日和2月2日两天我参加了xxxx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学习对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感觉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尤其对以下几位老师的论述印象深刻,感觉受益匪浅。
xxxx教研室的周详老师从使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带来的变化和基本评估、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对化学(2)教学的几点建议、练习和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提出在下学期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好深广度,不要任意加深和拓展,要瞻前顾后,了解初中《科学》和选修模块,忌一步到位。
2、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
3、关于实验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应进行分组实验,边讲边实验效果更加理想。
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研究好本册书,还要深入研究初中和选修模块的教材,同时化学(2)包含29个实验,要想做好分组实验,实验室及实验器材的不足成为最大的问题。
桐乡市高级中学的张锦松老师对化学(2)第二专题进行了分析解读。用实例详细地讲解了各个单元中应该掌握的知识以及不宜拓展的内容。不宜拓展a、比较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b、化学平衡状态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c、燃烧热、中和热;d、盖斯定律;e、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这么精细到位的讲解就能使我们教师在第二专题的授课中少走很多弯路。
xxxx四中的夏宾老师演示了几个多媒体课件及有机教学中比较实用的3D软件,他提倡教师在以下情况多使用多媒体:
1、给学生提供一些我们无法去的现场的场景,比如炼钢、溶洞的形成;
2、已做过的实验的再次演示,比如钠、铝、镁已做过演示实验,化学(2)中再次出现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既清晰省时又可以反复演示。培训资料69页提供了软件下载地址,各位化学教师不妨一试。
新课程、新思路、新方法,新课程培训给了我们方向。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3
7月5日——8日我参加了邵阳县举办的义务教育化学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与训练为期4天的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认真听取了优秀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的解读,观看视频等,对新课标的理念、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谈谈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有新特色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观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当前教育教学与时代的发展的新趋势。它要求新课程的改革要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突出“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还明确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有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融为一起,确定为教学目标,使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摆在首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是: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提倡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精堪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固然要有理论的指导,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的变化不断变化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许多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带来
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这些变化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教育创新,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加本次培训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要,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目标,明确了今后奋斗的目标。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4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高中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下是我进行培训学习的一点体会。 今年暑假的这次新课标的培训是全国同步进行的,国家花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这次新课标的培训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指《化学1》和《化学2》,选修包括6个模块,即《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个学分,36学时。学生在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个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模块之后,至少还应学习选修课程中的一个模块,以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我们省是这样统一安排的:高一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必修内容后,从高二年级开始,向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向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则规定必须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化学。目前我省学业考试制度设想如下:高中化学实验考查时间定为高一第二学期末,考查内容为《化学1》和《化学2》必做实验内容;高中化学学业考试时间定为高二第一学期末,考试内容为前三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云南高考到底怎么考,到现在专家们也没有一个说法,具体未定。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前课堂上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新教材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但有些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家中几乎没有什么书籍、杂志,惟一的信息来源就是电视机,找资料难且又无目的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条件下加大备课量,多找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相关的材料,才能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说 教师头脑中要有三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核心知识,提高教学时效:清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知道学习在必修模块中要掌握的程度,了解在选修模块还有哪些进一步的延伸。
从教材的基础化学主干知识来看,教材有新的处理: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对于元素及化合物这个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不再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有关的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出发,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内容的处理教材将有机化学知识和有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主要安排在必修《化学2》中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
学习探究有关新课程的根本任务、基本理念、教学方式、等等问题。课改所倡导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教师心灵,改变着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现淺谈自己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一些感悟,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教材中栏目的设置,蕴含着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了解、借鉴教材倡导的教学基本方法,选取素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考虑教学设计要点,有助于教师驾驭教学过程。
多样化活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调查参观、资料收集加工、自学、文献探究、网络查询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
知识情景化:“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两大好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体会知识的价值;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转变教
学策略,强调“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助各种栏目完成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你知道吗”、“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信息提示”、“拓展视野”、“整理归纳”、“化学史话”等。这些栏目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与学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作用,对学生适应新课程教学活动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帮助。
我对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1、课时不足与教学容量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虽然我们经过了新课程培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是令人担忧。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何况探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很多结论在教材中没有直接写明而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同时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很可能使不少学生不能适应而觉得化学太难、太繁?
2、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的多点分布是否都合理?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编写者将某些知识点内容分散排布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手头的资料很少,其中很多还是换汤不换药的,配套的练习是否很难找。还有我们也没拿到教材,有些内容专家说要发展,我们也不知道该发展到什么地步?考试大纲到现在还没确定,不知道高考怎么考?
4、学校实验室的配置是否能跟上?新教材增添了大量学生探究实验,跟据新教材的意图有很多时候我们的化学课最好是搬到化学实验室去进行和多媒体室去进行。现仅靠一个实验员准备人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化学教师的从旁协助,大大增加了我们化学教师的工作量。
化学课要特别注重学生质疑能力和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能力的培养。化学还需要一定数学模型,深入探究化学问题往往都需要数学作帮手,我认为不能过分淡化数学在化学中的运用。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大的冲击波,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能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就必须首先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以便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其研究能力和形成新知新观念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推进课程教材的改革。
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尝试,我们的学习和摸索,并且通过实践不断调整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的化学新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宽!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5
在近三天的学习培训中听取了十位多位专家、教授的十多场专题讲座,并到xx中学,xx中学、xx实验学校等现场观摩优质课,通过培训、观摩我的感触很深,使我对初中新课改有了更新的认识,也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三天的培训即将结束,在受训期间,我感觉每天都是充实的,因为每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和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经过近三的学习、研修,作为处在自贡市最边远的农村学校的我,已有不小的收获。
一、通过培训和学习,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
在以前的化学教学中,我并没有认真领会新课改的`意义和真正的内涵,在教学模式和对教材的处理上还是主要参照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培训和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认识到新一轮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能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方法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对教材认识和处理方面,通过三年来的培训和学习,我探究过初中化学新课程与老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
二、更新工作模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不可能一人独立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助促进。面对时代的挑战,骨干教师的培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三、我学会了反思
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尤其是一线教师,重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要学会思考,不断的反思,在思考中进步,搞好教学反思,成了我的“必修课”。
总之,通过培训对我来说有了很大的收获,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教法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通过培训和现场观摩,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教学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为农村基础教育做贡献!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6
一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化学高中班培训,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来自省教育厅领导及西华师范大学专家教授精彩的开班报告,充分领略了专家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识了来自全省的优秀的同行们。这10天中,每天都安排了知名的教授或有经验的一线著名的校长对我们进行理论交流,每天的培训学习都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每天的学习都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自己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通过学习让我看到自己与省名教师的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学习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10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我的收获很多,现将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强化骨干教师学校意识,明确肩负责任。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确骨干教师肩负的责任,作为骨干教师应该树立学校意识,树立属于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其它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打造教师教研文化、教师团队文化,引领全校、乃至全市教师专业发展。
二、丰富化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使我对化学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新课标化学教学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化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新课标教材的课程标准的学习,了解了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主要的化学思想和方法和化学思想方法的育人功能,认识到在教学中关注化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更明确了化学教学中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兴趣、化学思考、创新思维、化学学习习惯、化学学习方法。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训练化学基本技能,领悟化学基本思想和积累化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发展,引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思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目标的关系和教学近效应与长效应的关系。这为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化学基础、化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化学素养,不同的人在化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多看有关教育教学方面书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参加本次化学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我知道我将要做的,不只是教有趣味的化学,有技巧的化学,还要教有文化的化学,有思想的化学。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的化学潜能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7
7月21日至7月23日在昌邑宾馆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潍坊市化学骨干老师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两天的培训,不仅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引发了我对化学的教学的深思。
第一天,我们欣赏了五位优秀教师不同课型的展示课;第二天,专家对这五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最后市教研员李景昭老师对全市化学老师提出了努力的方向。通过这次培训,我体会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现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学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
三、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通过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经过两天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8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可见,从古时开始,人们便很注重学习方法,现在,我们正积极备战中考,对于化学这门分值不高,但相对而言又重要的学科,学习方法对我们至关重要。
首先,学会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我们学的知识比较杂乱,#如果只知按着书本来,不仅消耗时间和精力,而且易记混淆。学会分类,构建一个知识网络,会使我们学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我们的复习。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这样循序渐进,将物质的从属关系弄清楚。我们也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依次将物质的各种性质分门别类。
大的一些概念理通了,对于一些更具体化、单一化的问题,我们还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处理。比如说“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章,主要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便需要我们理解记忆。而关于“溶液”和“酸、碱、盐”的知识,则需要我们在熟记的基础上,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在化学学习中,如果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禁锢了思维,就会阻碍你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建高楼大厦一定要打好基石,不要盲目地好高骛远。
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像元素化合物和溶液的溶解度这类东西总容易弄混淆或忘记,这该怎么办呢?甚至有同学还怨自己脑子“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的脑子的记忆功能都是有条件的,刚开始你会对知识记得很清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过的知识又很快被忘记,然后稳定在一定程度内。所以适时的的复习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人们可根据自己个人的`记忆能力选择适当的时间定期复习,这样,记忆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要学好化学的方法确实不少,对于某些要熟知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写在易事贴上,贴在书桌旁或床边,随时看两眼,这样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化学与生活联系较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问题时,可以多想想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形成“化学头脑”,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习,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以上只是我个人对化学学习的一点看法,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在交流中互助互进吧!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9
新的一轮以课程和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课程标准作为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阶段教育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推进教学改革.今年暑假与开学前期,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澄迈县20xx年化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后,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化,明确化,方法化,也更符号学生的实际.
从价值取向上看,改版后的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些许的变化.
(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精英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提高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二)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
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加强评价改革指导.
新课标从过去单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转变为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习后,我们今后教学应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一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学不应该过多求同,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体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课程标准四条基本理念中的一条,它作为一种精神贯穿课程标准的始终.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意义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科学探究教学中学会观察、试验、分类、比较等基本方法.
(三)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上
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化学课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化学教学评价正经历从知识取向、能力取向、实际应用取向向科学素养的多元取向的转变.
总之, 我认为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精神,也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智力开发和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力争与时代进步.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0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通过几周的培训,聆听了专家讲座,南京市几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以及几位专家的点评,通过与同行进行了交流讨论,觉得今年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收获很大,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理论得到了升华,特别是以前在教学中存在的许多困惑和迷茫得到了启发。
收获最大的是观看了几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录相,他们对课本里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平时重视实验教学,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化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自己在30年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但与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这次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平台,也为我们老教师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通过这次培训我还体会到: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实验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每一个实验,把一些搬到课堂上,边讲边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原因,真正落实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
1、开发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应该重视实验室,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应多投入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教师也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多动手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课本实验为突破,做好一些拓展性实验新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实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把一些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效果更好这样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反思评价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形成,学得轻松,掌握的牢固,特别是一些拓展性的实验和改进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实验,将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取得两支试管,一支放少量白磷,一支放少量红磷,两支试管口均塞橡皮塞,然后都放在盛有60℃热水的烧杯晨,烧杯中,放少量白磷,这样既能说明燃烧的条件也避免了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学生对燃烧的条件会掌握的更加牢固,以免将燃烧条件强加给学生。
总之,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一定会珍惜每一次培训。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1
从事普通化学的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有许多的困惑,经过本次培训,对本课程的教学有一些新的体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1.课程的定位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在每次给新生上课时,如果给学生介绍这门课程,如何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对他有用,从而产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一直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这门课的重点不是都教会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化学知识的普及,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和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从而觉得学习这门课有意义,有兴趣学习这门课。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深有体会,当对某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学习起来就比较轻松愉快,所以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毕竟这门课程与大学一年级的其他基础课(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弱。通过吴教授的课我认识到讲好绪论的重要性,通过绪论这节课,就能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如何才能讲好这节课呢,这就需要老师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关注化学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通过具体的事物、生动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讲授中多结合实际应用,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多使用多媒体的素材进行演示。
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尽相同,我校学习普通化学课的学生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一本、二本和三本,虽然按照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接受能力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对一本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比较强,而且容易接受新知识,教学中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要多补充有关的知识,为学生以后有可能在化学领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计算中也要相对增加难度,培养即懂得理论,又能动手的复合型人才;而对三本的学生,则要降低难度,主要是掌握基本概念,培养技能型人材。由于我校主要是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普通化学,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多介绍一些与其专业有关的知识。例如对于环境工程的学生,在教学中就结合所教内容,将四大平衡的内容与污水处理结合起来进行讲授。
4.关于“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班级增多,所以许多班级合班教学,经常会出现一百多名学生在一个大阶梯教室上课的情况,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正常的接受教育,通常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直观性好,特别是讲授结构方面的内容时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是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有时会跟不上教学的节奏,所以板书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本次培训,我了解到如果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同时在分析和推理的过程中必须用黑板进行教学,保证有一个学生吸收外的过程。
5.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感想
由于课时数少,局限了本门课程的发展,通过培训,学到不少新的东西,也开阔了眼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轮流蹲组”的方法,让学生对以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从导师、博士和硕士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利;
网络教学也是对本门课的一个极好的补充,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网上实验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实验的作用很重要,根据所授内容设置相应的实验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我个人经验认为,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和学生交朋友,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2
新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视图的设置上,都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不仅提供了许多“思考与交流”和“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还提供了丰富的与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的“科学视野”“资料卡片”和“科学史话”等阅读内容。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习活动的基础。普通高中新课程,与传统的高中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就化学学科而言,新课程的化学课程目标是为了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制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下面谈谈在使用新教材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化学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这样一个总目标上,全面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化学课
程标准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我们必须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对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新教材。
二、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来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来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型来介绍,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据分类标准进行类别判断。至于各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知识都将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应该保证所有的学生掌握好课程标准规定的最基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教学提出高一些的要求,以更好地理解知识以及为后续学习预留空间。但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弹性增补,前提是首先要“保底”,而且增补不能搞“一步到位”,不能增加学生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不是在知识首次出现时就要求学生一下子全部达到的。新课要求与模块学习结束时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比如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些重要的化学知识,在前两章有了初步印象后,在后续所有单元学习中,必须反复出现,反复应用,在必修模块全部结束时,才提高到期望的要求。所以,在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时,有些内容是必教必考的,而有些可只教不考或者选教选考,有些则选教不考。根据教学需要而增补的内容一般可不作为考试的范围。
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人教版必修模块的教材中,几乎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类似的初、高中知识衔接,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些衔接点,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的跳跃,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熟悉初中新课程的知识体系的变化,处理好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新教材为了更好地实现初高中的衔接,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排体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例如:教材把“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编为第一章,以此作为连接初中、高中化学的“纽带”,突出化学实验的基础性。其中第1节在内容上以初中学习过的粗盐提纯作为主要线索,复习溶解、过滤、蒸发等初中学习过的基本操作,同时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交流与思考”栏目,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
cacl2、mgcl2及硫酸盐等,对过滤除杂操作进行深化。充分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螺旋上升。又如第二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是中学化学的重点,许多教师受思维定势影响,习惯于“深挖洞”,一步到位,总觉得少讲了影响教学质量,因而补充许多内容,甚至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等高难度知识,这样就严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悖于教材改革的初衷,结果人为造成学生一升入高中就产生对化学的畏惧心理。其实新教材科学地安排氧化还原知识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到高三课程结束时,才能达到到位的要求。事实上“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是分别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有介绍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所以教材中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用得氧、失氧的分类标准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矛盾,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结论,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过于依靠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达到提高全体公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在实施中,首先要对学习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对学习方式的分解有多种主张,我认为可以分为独立的接受学习、合作的接受学习、独立的探究学习、合作的探究学习等几种。任何学习任务,都可以选择以上适当的学习方式去完成,例如技能训练,可以用独立接受学习方式为主,辅之以合作接受的方式;又如实验实践,可以用合作接受的方式,也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任何学习方式,都可以归类于以上某一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白马非马”论的辩论解决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和结果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运用合作接受学习的方式。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大多是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接受学习,用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去应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不但可能浪费大量的个体潜能和群体智慧资源,而且会限制学习者在创新层面和合作层面心智活动的完整性、丰富性与深刻性,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学习效益。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组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要研究组合依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特征,要防止全盘否定某些学习方式和片面地采用合作或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对待所有的学习内容的做法。
新课程教学改革是丰富多彩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展开及研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贯彻新一轮课改的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就能用好新教材,就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3
20xx年9月17日至19日,我参加了由大连理工大学高占先教授团队主持的《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培训,受益匪浅,尤其是对课程体系的把握深受启发。下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1.按要求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分块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分清有机化学知识体系和层次。大连理工的教材将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有机物的命名等放在前面讲,我认为很有道理。实际上,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很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命名的几大步骤,一般有机化合物命名是比较容易的。先掌握了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和方法,对后续有机物的命名很有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有机物的命名。
2.按反应类型将有机反应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大连理工按游离基反应、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等分类进行教学,我认为有利于学生对反应条件、反应主要产物等的把握。有机物的`反应是很有规律,搞清楚反应类型,就意味着搞清楚了反应规律,所以,按照大连理工的体系进行教学,我认为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掌握一般反应规律,从而掌握有机反应式的书写。
3.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主线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精髓。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际上主要通过官能团表现出来,不同的官能团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官能团的不同主要是组成的不同和结构的不同。所以,搞清楚官能团的结构,从结构反映出不同的理化性质就是必然,大连理工的教学体系是很有道理的,始终抓住结构这个主要矛盾,从结构上找突破口,从结构预判理化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之,既容易掌握,又容易记忆,还可以举一反三,学生遇到新化合物时,就可以从结构上预判该物质的理化性质了。
4.重要的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但是尽量少重复,这也是大连理工的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这个方法既可以使教师处理重点、难点时有针对性,节省课时、节省人力,又可以使学生学习时不重复、不走弯路。特别是有机合成和鉴别类型,如果不分轻重、不管是否重复一味地精讲、细讲,不但课时不够用,还会分不清轻重缓急,该细讲、详讲的地方可能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而该略讲的地方却精讲、细讲,结构适得其反,教学效果自然好不了。
以上是我这次参加培训的主要体会,其他收获不再细讲。总之,参加培训总是会有收获的,活到老学到老,希望类似的培训越多越好。
建议:讲这个培训方式稍作改进,效果可能会更好。就是以教研室为单位参加,各单位办完手续后,组织相应的教研室人员在本单位集体参训,结合实际集体讨论、集体研究本单位的改进方案。这样的好处是:1.讨论能结合实际,容易见成效;2.参训面会更大,受益人数多;3.节约参训成本,对西部地方院校很有好处。以上建议为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4
20xx年10月12到14号,受学校安排,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高中化学实验校本研修学习。来自5所学校的化学老师,他们对化学实验的独到见解,使我又对中学实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本次培训中,因为实验较多,在实际操作实验之前,大家一起对所有的实验先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在探讨中自己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各老师对疑难实验的探究和改进说明以及在试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该要注意的问题,还有比如有的实验有尾气,那么还有尾气处理问题等等。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化学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应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对照自己平时教学,虽然也比较注重实验教学,但对于部分实验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现象不明显或实验不成功等结果,教学中倍感困惑。这次培训由于时间有限,所以各个老师对重点实验,疑难实验进行了操作,同时就自己平时中困惑与他们面对面进行了交流。真是对症下药,参加培训教师一致认为这次培训有效性。对于我们这些年轻老师真的应该虚心学习,通过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平台,而且为实验有效性改进创设了极佳途径,我觉得这样的培训具有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符合化学教学实际。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教师们积极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问题等。
本次实验研修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好几个实验,比如自己做的实验室制备Cl2,一开始觉得自己本科做了四年实验加上研究生三年天天泡在实验室,觉得没什么问题,可往往越简单的实验操作起来细节越得注意。实验准备工作做好之后,连接仪器由于实验条件有限都是东拼西凑的,好了之后本应该先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可当时
觉得可以不用检验因为即使气密性不好的地方都用棉花塞住了,可实验反应很长时间之后还是没有Cl2生成,而且实验室气味很大,当时就觉得自己错了,仪器连接在一起大小不合适绝对不能开始实验,最后改进了实验从新开始做了,制出来的Cl2很漂亮。
还有就是铝热反应,是另外一个老师做的',虽然用到的材料很简单但是实验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安全性,这个是本实验最应该注意的,因为实验如果作为课堂演示实验还是有一点危险性。等等
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且不易排污的实验、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不易操作或难以成功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慢导致单位课时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等。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认真研究改进措施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然后更直观的更形象的体现给学生。
最后衷心感谢能有这次机会来学习,让我从中得到提升。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5
通过进行远程新课程培训,有了很大收获,也有很多感触,心里有了改革的冲动,有紧迫感,有危机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通过学习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通过观看视频我收获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努力提高学习化学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努力使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6、追求教学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通过学习,了解到新的教学模式,懂得了学生发展应该怎么做,合理处理考试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学海无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真不容易,让我们为新课程发展尽一份力量,争做一名优秀老师。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09-01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0-31
化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10-03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优秀05-23
化学远程培训心得体会03-30
高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02-22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20篇08-30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4篇)09-06
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5篇)01-28
高中化学培训心得体会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