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歌看你的清纯指数
在现今,清纯的人已经十少见了,那么你是清纯的人其中之一吗?从听歌看你的清纯指数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测试开始:
1、你听歌的时间比工作学习多吗?
YES - 2
NO -- 3
2、你比较喜欢听那种类型的歌呢?
快拍的歌 - 5
慢拍的歌 - 4
3、你是男生还是女生?
男生 - 7
女生 - 4
4、情歌是你的最爱歌曲类型吗?
YEC - 7
NO -- 6
5、你认为周杰伦歌曲的风格怎样?
完美好听 - 6
受不了 -- 8
6、听歌的时候,你都会把音响放到尽量大的音量吗?
YEC - 10
NO -- 9
7、你喜欢听搞笑的歌曲吗?
YEC - 8
NO -- 9
8、你曾经,或现在还是迷恋范晓萱的儿童歌曲吗?
YEC - 13
NO -- 10
9、你可以说自己不是五音不全吗?
YEC - 11
NO -- 13
10、你经常和朋友去唱卡拉OK吗?
YEC - 12
NO -- 11
11、你知道这段歌词是哪首歌曲裏的吗?歌词:“她扬起爱情胜利的旗帜,你让我选择继续爱你的方式……”
YEC - 18
NO -- 12
12、你听过“哈狗帮”的歌吗?
YEC - 13
NO -- 16
13、英语歌曲中,你喜欢?
女歌手的 - 14
男歌手的 - 16
自己觉得好听的,没有特定性别 - 17
不听英语歌 - 15
14、你听外语歌的原因是?
喜欢歌词 - 17
学习外语 - 18
听调子 - 16
电视剧的插曲,所以喜欢 - 19
15、你爱听火爆的DJ舞曲吗?
YEC - 16
NO -- 17
16、听节奏感很强的歌曲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摇摆吗?
YEC - 19
NO -- 18
17、钢琴曲给你的感觉是?
幽雅 - 21
受不了 - 20
18、你听说过《黑色星期天》吗?
YEC - 22
NO -- 19
19、你认为唱歌时穿什样的衣服比较好?
暴露的 - A
正常的 - C
古曲的 - 20
20、你会比较关注新出的音乐专辑吗?
YEC - B
NO -- C
21、你很怀念从前的老歌吗?
YEC - D
NO -- 22
22、如果认你创作歌曲,你会写?
言情歌曲 - B
民族歌曲 - D
摇滚歌曲 - C
测试答案:
A、完全消失清纯的感觉
你已经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清纯了,即使你穿上非常可爱的衣服,有无比天真的眼睛和笑容。不过你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和自信,所有人都会感觉到,清纯绝对不是你的感觉。打扮上,你喜欢前卫,喜欢流行,喜欢另类,喜欢性感,有时候也喜欢装扮清纯,仅仅因为好玩而已。不清纯并不是件不好的事情,隻是说明你已经彻底的成熟。
B、消失一半的清纯感觉
你属于非常非常正常的人类,如果你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的话,你有的时候会显示出非常清纯的一面,有时候处理事情又显得格外的沉冷静。你给人一种琢磨不透的感觉,他们觉得你有时候纯洁的就像一个天使,但有时候他们又觉得你疯狂得像一个恶魔。在现在的社会交际圈裏,你这种性格是非常的吃得开的好性格,继续加油哦!
C、仅限外表清纯的人类
说你清纯,不得不说你有天生清纯的外表。在别人见到你的时候会觉得你的灵魂和你的人干净透明的像一个孩子,甚至被你的那种清纯而吸引。可实际上,你的心灵隻有一种沉冷静的成熟味道,和你的外表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你在人群中很有优势的地方是,你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清纯或者成熟稳重是你自己的选择,看你的想法了哦!
D、从裏到外都清纯的感觉
你是那种从内心到外表都清纯的人类,因为你从小就把自己保护的很好,不让外界的世俗侵犯了你自己的内心和你自己的性格、人格。与其参与到复杂的人际纷中去,你宁可自己悄悄的坐在角落裏听流行歌曲。现在人群中你这种性格的人少得不能再少了,所以你将得到很异性的倾心,想一想,谁不想要一个脱离世俗的伴侣呢?
延伸阅读: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有位IT行业成名人物,讲述他是如何成就事业的。
读书时,他脑子里构想了一个软件,可是这东西值不值做?做了之后有没有人花钱买,这事他拿不准。
考虑好长时间,举棋不定。
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不先做个市场调查呢?
先想办法,搜集了一些企业老板的卡片,然后壮起胆子打电话:老板,我们是一家软件公司,专门针对于你们行业开发,请问象这类软件,你们需要不需要呀?
对方回答——可不可以等一个月?我们这边的条件,要上你们的软件的话,得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他大喜:这太好了,那咱们一个月后再联系。
连打几个电话,都是对方需要点时间。而事实上他手中根本没什么软件,但对方的态度,让他确信这种软件可能会有点市场的,于是他立即忙碌起来,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编写代码。
一个月后,他的人生事业就开始了。
回顾这段经历,他说——别被复杂的事物拌住你。
复杂的事物,多是和失败沾边挂勾的。
而有成就的人生,就是想清楚了,做明白了。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人之所以复杂,是因为那颗迷乱的心。
俞敏洪先生说:上大学时,我从来没有追过女孩。
为什么?
不敢!
俞先生说:我一想到要去追一个女孩子,我就先想到我自己,瞧我这副模样,长的那么难看,又是农村家庭出身,成绩也不怎么样,普通话又说的不好,我要是去追,百分之百被人拒绝。
既然百分之百会被拒绝,那又何必去追呢。
——直到后来,俞先生才终于想明白:女孩子拒绝不拒绝,是她的事儿,追或是不追,是你自己的事儿——但如果你去追,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何况,女孩并不属于你,追了她不答应,你什么也没失去。可如果你追了,那就多了一种可能——说不定人家会答应呢。
原本简单的事儿,却让俞先生自己的心,给弄得复杂到了无以复加,不仅让他的青春,失去了一段原本很美丽的记忆,更多了几分遗憾。
——可为什么,我们会把简单的事情,弄到这么复杂呢?
俞敏洪先生说:人的成长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理成长,一种是心灵成长。
生理成长很简单,只要给足了食物,猫狗都会长大。
但人不是猫猫狗狗,
对人来说,心灵成长更重要。
所谓心灵成长,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
有些人对这个过程,一无所知,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自然状态,就如同抛弃荒野的种子,自然而然生根发芽——但环境中的狂风骤雨,以及种子自身的特质,让有些人,最终长成了一株无力的小草,随风摇摆,无力自主。
我们的心,需要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才能够为家人阻风挡雨,为自己增添荣耀。
但如果我们的心灵,只长成了一株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虽然阳光把你照耀,伙伴遍布天涯海角——但却无时不刻的、承受着寂寞与冷落的煎熬。只因为这个世界,绝无可能关照一株可有可无的小草。尤其是在公正面前,小草更是被剥夺了话语权的。
成为小草,就必须要接受被漠视、遭践踏的宿命。
唯其你的心灵,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才能够在这个强者通吃的世界,为自己赢得公正公平。
犹如人的生理成长,心灵成长,也是有规律的。
这个规律就是,心灵的成熟度,与思维认知的睿智度成正比。人在30岁前,需要完成心灵成熟的五个阶段,也就是思维认知的五步。
第一个阶段,常识阶段。
这个常识阶段,说的就是最简单的,有吃不饿,无饮则渴,事做或成,有思则明——老子在《道德经》中是这样表述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就是知道每件事的究竟根本,才是常识。
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缺少常识的人,做事就会不遵循基本规律,违反世间常情,不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倒会遭受严厉的惩罚。就会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失落与悲苦之中。
正确的理解常识,莫过于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先生推荐过的一段文字:
——1904年,美国《企业家》杂志,选用了托马斯·潘恩先生的《常识》中的一段话,作为发刊词:
我拒绝平庸的命运
成为一个不同寻常之人,是我的权力。
我寻找机会,非图安稳。
我不希望被供养、被照料,不希望自己恭顺而呆钝。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去追梦,去创造,去失败和成功。
我拒绝换取施舍的动机:
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是有保障的生存。我宁愿目标成就时的震颤,而不是白日呓梦式的陈腐死寂。
我不会放弃选择,不会放弃尊严。
不惧权威,不惧威胁。
生而挺立、自豪、无惧,自我思考、行动,享受创造,勇敢的直面世界,说:这就是我,在所有人的帮助之下,已经做到的!
——此后百余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但杂志扉页上的'这段话,却始终没有过时。
这就是常识。
失去常识,心就会迷乱。就会陷入到成长停滞状态。
完成第一个阶段,人生才开始。
进入第二阶段:知识。
——有些人说自己困惑,说自己迷茫,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也不知道如何读书。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在获得知识之前,你缺少了常识的过程。
没有意识到,你是这世界最独特的。
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人。
——先成为一个有常识的人。
然后你会发现,你需要获取的知识太多了,政治、经济、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物理、编程、生物学、社会生物学、政治生物学、经济心理学……拥有常识的人,才会贪婪的于知识海洋中攫取。无论你掌握了多少,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
进入第三阶段,与这个世界,与你生命相遇的所有人,达成共识。
——就是获得学识。
在这个阶段,你会意识到,知识是拿来用的。有些人不会用,必然是他们缺乏常识,被动的让人灌输进一堆知识,但这些知识却无立足之所。常识之上,才是知识,知识之上,是应用。而应用,就必须要获得他人的许可。
就如同俞敏洪先生,在大学时不敢追求女孩。只顾埋头读书——可你读了辣么多的书,却连追女孩的道理都没弄清楚,这就是所读过的书,没有消化,没有完成与外界对接,没有找到书本知识与现实共识的原因。
所谓学识,就是孔子说的闻一知十,就是能够把抽象的规律具象化,再把具象的现象抽象化。就是从初期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进入到熟悉知识原理,娴熟应用的境界。
第四个阶段,是见识。
就是知道书本知识的局限性,知道人生在世,不唯是读书。
读书只是获得知识的最便利的方式,但真知与书本无关。
真正的智慧与思想,真正的强大心灵,永远来自于对现实深刻而广泛的认知。
见识的第一个维度是广,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看透这个世界的本质。第二个维度是深,能够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看透现象后面的规律。缺少见识之人,纵读万卷书,也只是会走路的肉书厨。
行万里路,会八方友,扩大眼界,增广格局,获得比任何书本知识更高的视野,这才是人生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第五个阶段:胆识!
所谓胆识,是行动的智慧。
——真正的思想与智慧,与文字无关,与书本无关。已经说过了,之所以读书,只是书本是前人智慧的记载,是我们亲近于智慧的最便利方式,但方式并非智慧本身,人生的实践与行动才是。
实践智慧是最高的,也是最稀缺的。
有个故事说,一位书生,他的门前有个坑,起初走过时,身体都会歪一下,很不习惯。可他很快就习惯了,出门进门疾走如飞,身体端正履坑如平地——可是忽然有一天,不知哪位多事,替他把门前的坑,给填上了。结果这个书生,走过坑时身体一歪,竟然载了个大跟头。
——这个故事说,习惯构成了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哪怕是恶习,也因为积习日久,而让我们安之若饴。但,正常的环境会让我们习已为常的一切,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与不适。
我们都是泥陷于心理舒适区之人,哪怕这个舒适区,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栽进现实泥坑,遭到生活的惩罚,但我们就是无法行动。因为我们的心理格局,由舒适区所锁定。也知道舒适区外有无尽的繁花美景,可就是举步唯艰,走不出去。
——走不出去,那是你姿式不对。
——包括俞敏洪先生在内,每一个人生取得成就的人,都是通过这五步,先有常识、再获得知识,然后是学识,再后是见识,最后才能够获得行动的胆识。前有车,后有辙,你的人生之路或许与众不同,但其内在的规律,值得借鉴。
不要让复杂的事物拌住你。
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人性波伏不定,天然不平。所以人类社会,也必然是缺乏公正的,小草永远得不到大树的尊荣,也难以摆脱被人践踏的命运。这个世界,已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让你失望,而最不应该的,是自己对自己失望。如果不肯花时间,探索自我本身的价值,就会过份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参与。但没有人是为我们而来,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社会就是这样残酷,所以我们需要活出温度。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常识给你信心,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失去常识,就失去一切。有了常识,才有开始。
让知识给你力量,但知识只是别人嚼过的馒。让学识给我们勇气,知识的应用才是最大的价值。让见识增大我们的格局,认识到自己的浅陋,突破心理局限,才会有真正的胆识,获得行动的智慧,言人不敢言,为人不敢为。如马云所说,所谓成功者,不过就是解决一个别人不敢想的问题,做件别人不敢做的事儿。
【从听歌看你的清纯指数】相关文章:
心理测试:从听歌看你的清纯指数07-10
从听歌习惯测出你的清纯度06-29
从煎蛋看你跳槽指数08-07
测试看你的抗压指数10-22
测试看看你的潜在偏执指数08-13
创业测试:扔东西看你财富指数08-17
从美甲看你的个性08-08
从性格测试自己的成功指数08-21
从走路看你的性格特点06-22
听歌学英语?从如何选歌开始!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