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远离了家乡但最终也没有学会爱
不得不说,其实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在长大以后原离了家乡,我们依旧没有学会如何去爱。远离了家乡但最终也没有学会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派我姑且称「愤怒派」。
以武志红为代表,从好几年前的「为什么家会伤人」,到最近的《巨婴国》为主要载体,典型的拥护群体是豆瓣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这一派的内容输出者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社会现象的组织和分析能力,往往能够把一些热点的事件和社会现象和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联系起来,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父母皆祸害」。
这一派很火的原因在于它的内容非常强烈地刺激到了我们很多人的一种情绪——愤怒。而这种愤怒在过去一直是被我们压抑的。
今天我在商场看到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那个孩子不知道是因为走得太慢还是不小心摔倒了,突然就趴在地上哭了起来。这时候,父母都变得不知所措,面对孩子在公众场合的哭闹,二人都显得比较尴尬。父亲转过头身体向别处倾斜,尽量不看地上哭泣的孩子,好像希望这一刻自己和这个孩子没任何关系。母亲刚开始强行拉这个孩子,孩子依然趴在地上不起来,母亲恼羞成怒开始打孩子。
意料之中,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当这个孩子被母亲强行拽起来没办法把哭泣的脸庞藏在地板上时,他开始强行忍住眼泪,身体不停地颤抖,强烈地抽泣起来。
这一幕唤起了我很多很多的回忆,小时候调皮被打被抽的经历一瞬间历历在目。同时也唤起了我在个人成长的团体中听到的很多很多同样的经历。但这次的观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孩子内心情绪的表达被禁止之后,那种强忍眼泪,在颤抖中抽泣的样子。那个强压的情绪逐渐被我们遗忘了它的名字——「愤怒」(或许还包含「恐惧」)
当很多年之后,我们开始读「愤怒派」的论调时,突然间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被点燃了,我们又一次回到了五岁时站在家门口被怒斥、羞辱甚至体罚的场景中。这一次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不仅身体上有力量去对抗他人,心理上释放情绪(不一定是积极的方式)的能力也所有增长。多年来被我们关小黑屋的「愤怒」情绪重见天日,以更加疯狂和激烈的形式蔓延。
「愤怒」作为人类情绪的一种,是有其意义的。缺乏表达愤怒的能力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我在一次团体督导中,督导师让我们用骂人的方式表达愤怒,我们一众人没一个能够自然地骂出口,能够讲出几句脏话也不带一点「愤怒」。
但是,如果不是心理咨询/督导团体这种安全的环境,「愤怒」的情感喷薄而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个「愤怒」指向了我们的父母。
第二派我称为「独立派」。
以知乎心理学大V李松蔚老师为主要代表,动机老师的观点有一些这派的倾向但不明显。这一派最大的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事情都是过去,它肯定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但是现在的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来都来了探索季》第四集中来了一个大龄被逼婚的来访者。来访者陈述了自己被父母逼婚的经历,在这个节目中我能够感觉到来访者对此深深的烦恼和无奈。李老师不断通过角色扮演去告诉来访者——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可以拒绝父母,拒绝父母后父母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反应是他们的事情,不是你的责任。
在讨论团中,一个叫二白嘉宾反对了李老师的观念,他认为这位来访者并不是不能恋爱和结婚,她只是现在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所以二白认为从这点上来访者和父母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这个目标一样时,就是可以沟通的啊。可是李老师否认了这个观念,他说:
「不,我认为她就是做不到」。
这个「做不到」其实很暧昧,李老师也并没有说清楚是做不到恋爱和结婚呢,还是做不到现在就去相亲找对象。但这个背后反映了李老师的一种倾向——父母的情绪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行为和选择就好。所以我做不到就告诉父母我做不到就行了,而面对婚姻背后的终极态度我不一定要和父母有深入沟通,或者李老师相信这个沟通和互相理解是不一定能够成功的。所以「独立」是最安全和最有把握有效的一个办法。
从李老师最近的Live和专栏中我们也不断看到这样一个观念——「授权」思想。所以在「独立派」的思想中,人际关系之间的影响最终只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外面什么都没有,只有你自己」。所以任由父母逼婚把,任由父母不断「告诫、警告和教育」自己吧,外面保持充耳不闻,并告诉父母他们的「告诫」和「逼迫」让我们很难受,我们也关心你的情绪,可是那不是我的责任,我负责过好我自己,你负责过好你自己吧。
第三派我称为「乐观派」,以徐凯文老师为代表。
前两天徐凯文老师在微博上和「愤怒派」的一个博主撕了起来,徐老师警示着众人这种观念是危险的,这位博主立马就燃了起来,「愤怒」喷薄而出。
我认为「乐观派」对我们与父母关系的核心解决思路只有一个字——「爱」。「愤怒派」点燃了我们对父母的恨,「乐观派」在呼吁愤怒与恨只会让自己也受伤,在和至亲的关系中不仅有恨,还有无法磨灭的爱。这一点徐老师深信不疑,我也如此。
我在学习家庭治疗时,领悟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没有人是为了「恨」而组建一个家庭。举例,没有一个男人是娶一个老婆回来打的,也没有一个女人是嫁一个人来骂的。每个人在组成家庭之初都是源于对对方的积极情感。
同样的,没有一个父母是为了要恨一个人而生个孩子的。「爱」是一个家庭成立的根本,是家庭关系的源头。这种爱之所以渐渐变成了恨,不是因为我们娶/嫁错了人,也不是因为我们生错了孩子,投错了胎。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大家常年的沟通方式和相处方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积怨。积怨可以慢慢累积,同样也可以慢慢消融。爱会慢慢淡化,也能够重新点燃。
沟通的不畅和相处模式的功能不良导致了关系朝向糟糕的方向演化。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该是激发恨和愤怒,也不能是抛开一切,「独立」做我自己;在中国这个集体文化下,家是无法割舍的情怀。「乐观派」认为,真正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重新教会自己如何去爱。
我之所以称这样的观念为「乐观派」,因为用爱去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很可能无法一步到位,在很多时候需要妥协和接受无奈的结果。在现阶段实现代际间的互相理解和舒畅沟通确实不是一件能够乐观去看待的事情。
【远离了家乡但最终也没有学会爱】相关文章:
学会感恩学会爱活动总结11-29
学会爱自己的说说04-11
学会爱自己的句子11-25
离了谁都能活的励志短句子190句08-29
最终还是陌生了的说说12-19
最终决定放手的伤感说说11-11
最终面试归来,等待结果08-08
高中最终的自我评价09-27
你把握住职场上的心理距离了吗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