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

时间:2023-06-09 11:19:21 振濠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

  真我是什么?假我又是怎样出来的呢?身为家长,你需要留意孩子的成长,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

  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 1

  场景1:A城市,聚光灯下,一具尸体映入眼帘,旁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慌乱地掩埋着,嘴里喃喃地说:“对不起……不要被发现……你死了吧……你不能活……”

  主角w:“那是我,那是那一年死去的那个我~,我亲手埋葬了她,她再也没有活了,她死了。”

  导演:“埋他的那个人是谁?”

  主角w:“那是另一个“我”,那不是我,那是别人都喜欢的“我”,那不是真的我自己……”

  场景2:B城市,幽暗的灯光下,主角拉着妈妈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主角Y:“妈妈,您走后的这些年,我常常做梦梦到您,梦到与您快乐的在一起,可是每每醒来您已不在,我都痛苦的哭泣……妈妈,我想您,我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跟您说,您就走了,好像我的灵魂也跟着您去了……妈妈……”

  场景3:C城市,主角泪流满面,看着日渐衰老的母亲,

  主角Z:我做了那么多,容忍了那么多,受了那么多的苦,多想让你知道,多想让你抱抱,但你只知道护着后爸,只知道让我容忍他,而你却从来不知道他是怎样对我的,为了这个家不再破碎,为了不让你伤心,我一次次的忍下来……

  导演:你想让妈妈为你做些什么?

  主角Z: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你就跟后爸好好生活吧,你们过得好,我就放心了……你的身体不好,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什么,……不用管我……

  这是在非比依恋关系工作坊中的几个镜头(征得当事人同意刊登),虽然没有相同的故事,更没有相同的心路历程,但类似的场景却时常出现。所有的心理治疗都围绕一个核心:拯救自我。

  上面的3个故事主题分别是:1自我和假我。2哀悼与分别。3施爱与被爱。看似3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其内在都是关于“自我”解救。

  主角W在青春期时遭遇应激事件,强迫自己改头换面去适应外部世界,始终觉得真正的“自我”被自己“刻意”埋葬掉了。

  主角Y则因为妈妈的突然离世而未做好接受丧失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心理依附对象的突然丧失使自己好像失去了自我——我没了?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应激导致“自我”退行,不安全感使得自己对现有依恋对象依附需求更加强烈,则引发了婆媳矛盾、夫妻矛盾——我要爱,这时婆婆很可能被投射为“阻止自己爱”的“魔鬼”。

  主角Z的情况看起来好像自我很强大,很能罩得住一切,不需要母亲关注自己,而这些倒可以反向理解为:因为“害怕提出要求、害怕被拒绝、认为自己不被重视、不会被满足”的心理预期,而用“先撤退”的方式保全自己不受“伤害”;也可能是因为长久以来的“道德”规范对自己进行着“超我攻击”,不论什么原因,“习惯地、理所当然的、引以为荣”地用虚假的“自我”在关心着别人,而真实的“自我”却躲在某个主人至今依然看不到的地方悄悄哭泣着,它会在潜意识中继续让Z难过、纠结,甚至做破坏的行为,直到主人可以发现并且能做到勇敢面对、表达“真我”时,“真我”才被真正释放和解救。

  父母警惕养成“假我”孩子伤一生

  “真我”是什么?假我又是怎样出来的呢?

  人,从出生,历经艰难险阻长大成人。

  在心理学研究的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新人诞生之初,先有的是身体,我理解那时的“人”——只能说“人型”其实就像一个被切开的绿皮白萝卜,你看到的只是皮和白肉,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感觉”都没有——这些都需要妈妈来传授。然后在3、4个月,或者因人而异的更短的2、3个月中被周围的人、关系、各种互动所熏染,就好象在白肉上进行雕刻,每个身边的“发生”都视为“刺激”在白萝卜肉上留下一道道划痕,那些经常发生的、成为主要的纹路并连接成为某个作品——就是这个人的“心理底版”形成了——成为一切的基础,主导日后的所有感觉、感受、态度、认知和行为。“心理底版”形成的过程也是“自体”形成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婴儿都能顺利的形成自体——也就是原初的真我。

  当我在弱小到连自己的感觉、感受都要靠妈妈来体会和表达的时候,我只能依附在妈妈的心灵上,在精神上与妈妈连在一起,才能有我自己的存在。这时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而妈妈的心理如果没有我,那么我似乎也就不存在了。我的存在需要在妈妈的爱里、眼睛里才能看到。如果妈妈的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真实的我,妈妈经常不能准确表达出我的感觉,那么他对待我的方式会让我混乱、经常地被逼迫,被侵犯,那么我就不再是“我”,我就只能成为那个妈妈需要的“我”,而我的“真我”就没有建立起来,我只能顺从地去做个“假我”给你们所有人看,而你们也觉得那个“假我”就是我。

  无论怎样,讨好你们就对了

  这些都成为我“心理”模型的一部分,进入潜意识,成为思维、认知、态度,并指导行为。这个结果是——真正的我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从来没有为“我”活。

  再大一些,我要乖、要听话,要按照权威们的要求去做……

  我必须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

  我只能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

  你们是对的,你们都是为我好的,我不需要思考、争取、失败、挫折……

  我也不能反对、不能不听话,更不能不感恩、不领情,甚至憎恨你们——那样的我是我不能接受的。我要做完美的“我”、好的“我”。我要照顾所有人。我要顾全大局。我要……

  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我都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我真的想要、喜欢的那个我了。

  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要什么。我什么也不缺,但我就觉得不快乐、空虚、空……

  我使劲帮助你们,照顾你们,让你们所有人都觉得我好,我优秀、善良、可爱、孝顺、大气,你们都赞赏我、夸我、羡慕我,这样我觉得自己有价值,我的价值从你们那里来。

  但我也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除了在意你们的评价之外,我不知道要什么,我更不知道我怎样做才是不讨好你们。我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不知道怎样改变才行,有时思想知道,但行动总是做不到。偶尔,我想做自己,但不知道怎样突破。但更多的时候,我不敢改变,我不知道怎样去适应改变以后的样子,所以我拒绝改变。

  有的人生下来就没有过自我;

  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控制而丧失了自我;

  还有的人因为特殊事件而改变了自我……

  就主角W、主角Y、主角Z来说,不能从一个剧情片段、一场剧就下定论,但寻找到真正自我到底被哪些东西隐藏在哪里却是他们共同的目标,直到把保护他们的防御一一解除以后,找到那个原初的自我重新滋养,用心雕琢,底版就此开始不同,当内在自我丰盈起来的时刻,外在行为和感受自然发生变化,内心就真的充实、富足啦,再也不用担心是否被爱、谁在爱、谁爱谁了。

  真我、假我,对儿童健康成长伤害大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持有一个虚假自体的儿童工作的难度往往要比对一个自闭倾向的儿童工作更困难。虚假自体可能会让身体运动能力、智力都更超前发展,这样的出于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过度发展,却往往令一些家长沾沾自喜,却不知这恰恰是心理发展缺陷的表现!

  那一层层把自己包裹起来的洋葱皮变着花样的用障眼法保护着那个弱小的真我,唯恐露出真身来即被毁灭。所以相对于调皮、不守规则的儿童来说,那些很乖巧、不会说“不”的孩子反而更加令人担心!

  这让我想起那位怕吃饭被噎死的学习成绩优秀的乖乖女;想起多年前那位终于敢骂人的孩子却得到了老师呵斥而表现出的极大地委屈;更想起眼睁睁看着别的同学去参加集体活动,而被父母不重视放在家里的孩子,当面对老师对家长的埋怨时,却笑着帮家长说:“没觉得好啊……”

  超出一般孩子的忍受力的虚假自我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真我”却在吃糖上实在不能容忍多等一小会儿,马上吃掉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不能忍受的孩子。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会满足家长的期待去“努力”做到最好。这样的孩子,快乐么?会有自发性么?会有后劲么?

  “假我的为你去努力”与“真我的我喜欢去努力”有截然不同的内在动力,其行为结果和自己的内在感受、自我评价当然大相径庭。

  试想,一个比儿童年龄多若干倍的成年人,在生命历程的经年中又会培养出多少令自己都难辨真假的各种防御策略在意识、潜意识的游走中“保护”你,不让你的真我探头呢?

  而今天作为父母的你,有多少时候看到了孩子的真正想法?

  如果家长自己就是一个假的自我,或者常常自恋地看到魔镜中那个完美的没有瑕疵的自己,那么,你眼里映射出的孩子怎么可能是真正的孩子自己呢?你是不是正在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虚假的自体?

  一个人离开“心理”是无法有“行为”的,心理必定是一切行为的基础。一个人也只有先发展出了心理,才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其他的感觉、感受、思维、智力、能力等。

  家长心理成长,孩子才能进步!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不是说说这么简单,更不是分析一下就可以了的,而是要真正去改变它,真正的完成这段心路历程。这样的改变将使自己内心安定、平和、充盈、笃定、有爱、有价值。在现实层面改善亲密关系、为人之道,更融合于环境之中。提高生命质量。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老师常说:“正常人都有,我的成长经历并不好,但心理学帮助我多活了至少50年!”

  对于任何人,释放自己的真我并不简单,习惯了的“假我”成为思维、变成思维定势,存在于精神、心理的任何层面,而更会在行为中肆意流淌、搅乱主角,“真我”常常感到委屈和无奈,也会觉得纠结、痛苦,影响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密关系等,只有通过学习、觉察练习、提高反思能力,才能一点点找到、修改、再体验,最终达到释放、解脱……

  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 2

  01"讨好"人间,却"讨好不了"悲剧的人生。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读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本著作,在这本被视作太宰治自传体小说中,主人公叶藏或者说是作者本身的"丑角"扮相和"讨好型"人格看得我很是揪心。

  主人公叶藏打小就学会在大人面前察言观色,他会故意在摔跤出糗引来家里人的哄堂大笑,甚至爸爸出差问他带什么礼物的时候,会因为迎合爸爸的意思而将原本说"想要带书本"的愿望在清单里悄悄划掉。而他的结局,是在一次次地尝试自杀未遂后终于在第五次投水自杀离开了他所疲倦的人间。

  在分析他的"讨好人格"时,我们自然将目光最先投射在他所成长的原生家庭。

  他出生在日本的一个极为富裕的家庭里,在家里排行老六,自打出生妈妈体弱就在姑母保姆的身边长大,对妈妈的印象很是淡薄,爸爸因为常年在外忙做生意也跟他感情比较疏离,他生性敏感,家里气氛沉闷,为了不受到排挤不被人讨厌,他故意逗笑他人。

  他的种种经历让我竟然在他自杀成功的那一刻为他松了口气,再回过神来却又泪水不止。松口气是因为他终于可以摘下了他伪装自己的面具,不再背负沉重的十字架,泪水不止是因为想到因为他的原生家庭、敏感脆弱的性格等等带给伴随他一生的矛盾和煎熬。

  要以这本书的感后感引入,就是为了给家长们打个警钟,家长口中常常称赞道的"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好的嘛?叶藏的懂事和滑稽扮丑,跟我们通常跟孩子说的"要听话"都有同样的一个目的:讨好别人。而在讨好的过程中,有多数的情况下都非出于孩子内心所愿。

  孩子听话,是听的家长的话,而不是听孩子的话,这便是培养一个"假自我"孩子的开始。

  "假自我"可以理解为你所看到的孩子的行为举止更多是为了配合大人们的喜好而扮演者大人们喜欢的自己,而这根本就不是孩子本身的所思所想。

  有个在家长中赞不绝口的孩子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在自己津津有味看电视而妈妈在旁边拖地而感到愧疚不安。"我一开始也跟多数人一样想着这孩子真的难得地懂事。

  接着她又说"因为之前每次她闲着看电视没帮忙的时候,如果坐在地上,妈妈拖着地走过她旁边就会很没好气地让她坐到上边去。"几次之后她渐渐察觉了可能妈妈不喜欢偷懒不干活的孩子所以往后的活她都会抢着干。

  我听完之后,不禁想起一句话"太懂事的孩子总是让人心疼。"

  02 了解讨好型孩子的世界。

  他们是令人心疼的"伪装者"。听话的孩子可以换句话说他们都是讨好型的孩子,从表面上看,他们随和懂事,心地善良、很能换位替别人着想,也常常把"对不起""不好意思""麻烦了""我都行的""谢谢谢谢谢谢"挂在嘴边。但实际上,他们……

  (1)害怕与别人发生争执——当别人和他们发生争执时,他们也不会吵回去,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错,甚至别人对自己有越轨行为,他们也意识不到或选择容忍。

  (2)很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关爱,所以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他们自我认识过低,所以,希望通过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还是重要的。

  (3)喜欢以他人的感受为先——他们很会为别人着想,往往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总是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甚至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表现得受宠若惊。

  (4)没办法拒绝别人——因为不太敢得罪人,所以有求必应,即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哪怕压抑自己,也要成全别人。因为如果拒绝对方,他们会觉得很愧疚。

  03为什么孩子会成为讨好型人格呢?

  有人说,最初的讨好源于父母。

  原因一:自小缺少父母亲的陪伴。父母天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儿童心理学认为,3岁以前是人安全感的生成时期,如果这段时期缺乏父母陪伴,成年后的安全感普遍会缺失。

  而6岁以前是人性格和世界观的成型期,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那孩子的性格会内向、自卑、悲观。

  童年时期不能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潜意识层面一定是受到伤害的,这种缺失不是父母拼命满足物质需求就能解决的。

  还有那些寄人篱下的孩子,他们会有一种"我只有讨好他们才有饭吃"的潜意识,这种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让别人高兴,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观。长大后,这种孩子很容易因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这种情况就跟我们开头讲的叶藏的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影响很匹配。

  原因二:高压强势的父母,压抑的成长环境。父母要求严厉、从小处于高压生活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讨好型人格。

  前段时间热播的《小欢喜》里宋倩和英子这对母女就是最好的例子,母亲宋倩总是以"为了你好"为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女儿英子,明明英子已经考了全班第二了,她却是说:"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是的,她的女儿成了不折不扣的学霸,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也是她的强势和高压差点就毁了自己的女儿。

  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逐渐学会了妥协。高压教育下,你将会收获一个表面上"喜欢"学习,"热爱"练琴的孩子,甚至将来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也会"乖乖"听从父母的建议。但是他们好像就是为了圆父母的心愿而生的,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原因三: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价值感很低,不自觉地就会照顾别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绪,也会不自觉引导孩子去在意别人的评价。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就把等级尊卑的自卑感掺杂在里边,比如跟孩子说:"咱家的条件不如人家好,别随便去吃人家的甜头,让人瞧不上。"等等此类,这无疑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低人一等的种子,他们便会更加刻意去讨好他人。

  04学着做自己比学着懂事更重要。

  这种特征的孩子,除了不快乐外,他们到了社会上往往也是刻板没有创造力的一类。

  所以,拯救一个习惯当讨好者角色的孩子极为迫切,当一个孩子不断放弃自己的需求、压抑自己的喜好时,他们习惯了扮演"假自我",这其实是在折磨自己的心灵。

  这个改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因为一些涉及到安全感的因素,如家庭相处模式、环境的接纳程度等,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作为家长应该从此刻就做出改变,第一步或许就是教会孩子勇敢地说不!

  要告诉孩子们: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有时候并不会打破关系。有时候,不用考虑太多,选一个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就好。让孩子知道,学着拒绝一切让自己感到不适的行为、事情,比学着懂事,更重要。

【请警惕孩子养成假我】相关文章:

警惕!用笔不当会导致孩子近视01-31

请善待孩子的青春的句子01-06

学生请半天假请假条(通用8篇)06-17

探亲假请假条范文_员工请探亲假的请假条模板10-15

请珍惜我的说说04-30

请对我好点的说说05-16

请滚出我的世界句子03-09

孩子应该养成的10个学习好习惯09-23

请不要轻易的对我好的说说10-25

孩子必须养成的十大优秀学习习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