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痛苦来源
孩子也会有感受到痛苦的时候,那么身为家长的你,知道孩子的痛苦来源吗?
战战兢兢
对于A来说,跟他人相处,是一种痛苦的熬煎。似乎她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令人厌恶的家伙。在单位,可怕的夜晚,每当室友回到宿舍,她就变得紧张。她担心自己翻动书页的声音会吵到室友;担心自己因为做功课睡得晚而影响到室友;担心自己洗脚倒水打扰到室友。她时时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大出一点声音。也许,当然只是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室友就会冲她大声叫喊:你是个自私自利完完全全的坏女孩!——至所以说也许,是她内心一直在防范着这样的声音出现,而不是实际上室友真的会那么做。
仓惶而逃
A这么提防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大学期间,有天晚上,虽然她十分小心,但还是有个室友吵嚷说她洗脸倒水的声音太吵了。她刹那间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恶魔一样,全身上下没有一点的好了,是那样的可恶;似乎再也没有人喜欢她了,全世界的人抛弃她,都要杀死她这个坏人。她就是那样仓惶地逃离学校最终辍学并放弃读大学的。只有逃离人群,到一个独自没有别人的地方,她才觉得安全。
A的人际模式:在跟人交往过程中,完全以别人为中心,拼命地苛求自己压抑自己,以达到别人满意。因为倍感无助压抑而带着惊恐内疚自责迅速逃离他人。
梦魇一样的回忆片断
有次妈妈在揉面,A觉得好玩就也捏面团。妈妈厉声呵斥并用绳子绑她的手拉她到池塘边说再也不要她这样的坏孩子了。
那次她考试得了六十多分。妈妈一看到成绩单,就让她去死。“你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怎么会这样做。”
“你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没有一件事做的好的”!
“滚开,别在我面前,烦人”!
当A觉得委屈,哭泣时,妈妈会说“觉得那么委屈,去死掉好了!你怎么还不死!”
“我怎么养了你这样一个女儿!你看谁像你一样!你看人家都没有像你一样”,说,A有那样那样的缺点。
“你看看,谁会喜欢你”!
“再也没有人喜欢你、待见你了”!
我就是个坏女孩
A说,就是自己不好。因为她会做傻事儿,会犯错儿,有缺点儿。就像“豌豆公主”一样,如果有颗豆子,那怕铺上二十张床褥,仍然会感到硌得慌。她不允许自己有半点的瑕疵。这种“分裂”式思维,常让她陷入到极其糟糕的自我挫败感中。
一方面她严苛求自己不能做任何错事,要完全达到他人的满意;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自己不管如何克制都达不到他人完全满意,而且她有时并不愿意强迫自己去讨好别人。这让她即挫败又压抑。她并不敢表达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不能有愤怒,所以,她只有回到完全苛求责备自己这一条路上。即:如果别人不高兴,那就是我的错。因为我是个坏孩子,我不配得到别人的喜欢。所有人都应该杀死我,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
“坏透了”的自我意象,让A常常浸染在“抓狂”式的自我虐待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让她纠结挫败抓狂。比如说孩子哭闹了,她会觉得是自己做妈妈不好;比如说老板那天生气地瞪她了一眼,她就觉得是自己在客人面前做了天大的错事。她好想好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可是做不到。做不到,就是自己不够好。哇呀呀,真的要发疯了。曾经,在高中阶段,她为此而自杀未遂。
妈妈,我只想要你爱我
在A的意识当中,不能做错事,是她最大的警惧。这一切不能说不是源于早年被养育的经验。
在母亲的眼中,她就是个没有半点儿好处的坏女孩。而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同,她虽不甘心,虽然十分挣扎,却仍然采用了自虐的方式对待自己。比如到成年后,她仍然觉得自己不配活得开心快乐。她常迷失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甚至自我折磨。
早年母亲养育孩子的方式,造就了A的人际模式及对待自我的方式。母亲基本上是否定的、拒绝的、摧残型的。在被否定被摧残的经历中,A无法阻止内在想要得到母亲认同和关爱的渴望,她一直苛求自己做得更好。然而,不管她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母亲的满意,都无法在母亲那里中得到有效的回应,而让她对自已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象。于是,她开始转向攻击自我,建立起挫败的、坏的自我意象,即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坏孩子。也许,在潜意识当中,她会认为,只有成为“坏女孩”,才能深深地获得母亲的认同。
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孩子的人格轮廓是由父母的焦虑深深蚀刻而成的。
每个生命,终其一生都那么渴望被认同被接纳,渴望与人连接,所以,成为特定母亲的孩子,必然决定孩子的自我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特征。
自我攻击一定是痛苦的。因为她不仅在经历痛苦,也在制造痛苦并吸引痛苦。她并不喜欢痛苦,但却常常跟痛苦纠缠在一起。痛苦,成为她所熟悉的一种存在方式。早年形成的模式,如同一个魔咒,持续不断的谱写着她的人生。
从孩子的角度讲,无意识地选择痛苦的模式,甚至在成年的生活当中一直使用痛苦模式,是缘于幼年对于父母的忠诚与爱。为了让父母的焦虑情绪得以宣泄,所以成为父母眼中的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同,所以成为他们评判中的样子。正是基于爱与被爱的渴望与需求,孩子无意地牺牲自己一生的快乐与幸福。
——对孩子来说,面对他们的父母,也许在早年,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已经是最好的了。只是在成年,他们一直无意识地沿用着往昔的选择。
沙利文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系统选择性地将经验导向已知的熟悉内容,······形成僵化的控制将生命的新经验完全排除在外。
如此看来,孩子生命初期照料着的品质,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啊。
【孩子的痛苦来源】相关文章:
柯姓的来源来源07-05
司马姓的来源07-05
闫姓的来源06-16
局姓的来源06-13
盾姓的来源06-12
爱新觉罗姓的来源07-21
赵姓的来源07-21
于姓的来源07-21
夫姓的来源介绍07-20
通姓氏的来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