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卫生及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的含义是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全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应研究如何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必须研究其心理卫生问题,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以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或精神保健,它是一门研究和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方面各种偏异及疾病的科学。它与心理健康是二个相邻的独立概念。心理卫生是指为保证心理健康而采取的卫生措施,包括预防精神病及各种身心疾病。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进行心理治疗等。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有些儿童由于受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会受到阻碍,发生了心理卫生问题。心理卫生问题是指儿童的心理发育偏离了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发育特征,与同年龄的正常儿相比,在性格、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几项异常,但还不是精神性疾病。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以及由于功能发育迟缓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
上述心理卫生问题可以阻碍儿童正常心理发育(包括语言、情绪、行为、性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影响学习与生活,同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往往可导致成年时期各种心理问题及精神病。导致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因素有疾病、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态度等。如果机体受到体内、外种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以及培养教育失误或恶劣环境的作用,使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心理活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自我调节,使认识、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从而导致错误的认识和判断以及不能正确地对待客观事物。这种具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心理,就是异常心理。比较轻的如焦虑、抑郁、注意力涣散等;重者如精神病人的各种症状。偏离常态程度轻微者称之为心理障碍;偏离程度稍重者则称之为心理疾病。据报告,在发达国家的3-15岁儿童中,有持久性心理障碍的约5—15%。
我国儿童中的`各种行为、情绪问题的发生率也很高,约占在校儿童的10%左右。这些儿童虽然照常在校学习,但常常是成绩不好或品行不佳,或成绩、品行均差的“双差生。在这些儿童中以后发展为人格障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较其它儿童高,学业、工作成绩也较其它儿童为低。
[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预防,与预防躯体疾病无本质的差别,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一)一般卫生措施,要建立优生咨询门诊,改进围产期保健(重点是劝阻孕妇吸烟、酗酒和大量用药等)。对婴幼儿、孕妇实施计划免疫,防治慢性身体缺陷,及减少精神发育迟滞等。
(二)改善家庭学校的环境,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教师、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早期发现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以便及时矫治,获得良好效果。
(三)开展心理行为指导,由多学科(儿科、精神科、卫生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的专业人员配合进行,重点进行行为障碍的矫治。
(四)改变不良的育儿态度,要认识到溺爱或粗暴都有增加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性。要加强法制教育,禁止虐待儿童和歧视缺陷儿童的行为,禁止性别歧视。
预防措施的主要方法是推行“集体心理保健,其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社会性的宣传教育,要对老师、家长、学生等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状态,及正常的行为情绪等。
2.逐步建立跨学科的防治网,对管辖区内儿童进行心理普查,早期发现有问题的儿童,并进行家访及追踪调查,以寻找造成问题的有关心理因素,并协助解决;
3.培训基层防治工作人员(一般至少3—6个月)。建立基层心理卫生服务队伍;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心理卫生的预防工作分为三级。一级预防:设法从根本上消除问题的原因,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早期发现问,题,早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病情恶化。三级预防:减少疾病的后作用(属于治疗、康复等措施)。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不良行为的预防问题,决不仅仅是卫生和医疗部门的问题,它需要多方面的关心、支持和配合。因此必须在行政指导、社团、多方面的专家以及儿保、医疗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下,才能把工作搞好。
【儿童心理卫生及内容简介】相关文章: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现状分析07-15
GRE考试结构及考查内容简介07-17
儿童心理卫生有哪些重要意义07-30
关于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误区07-30
学龄前儿童家长需关注的心理卫生07-18
幼儿教育关键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07-20
南粤党旗红内容简介05-26
SSAT考试内容简介10-18
卫生资格考点:少儿心理卫生服务内容10-18
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简介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