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异常表现和对策

时间:2023-06-19 16:21:22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儿童心理异常表现和对策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

  儿童心理异常表现和对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大多家长更关注幼儿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目前,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问题是阻碍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改善幼儿不良心理行为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幼儿不良心理行为这一领域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研究,以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常见的不良心理行为

  所谓幼儿不良心理行为,也称作“幼儿不良问题行为”或“幼儿行为障碍”,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适应不良、生理机能失调或心理冲突等产生的心理层面的障碍及不适当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告状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哭泣行为。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幼儿的不良心理行为,是与幼儿的一般行为相比较而存在的。幼儿会表现出某些不太正常或者不适当的心理和行为,但这些又不是特殊教育中或者变态心理学中所指的那些严重的、程度较深的“心理变态”或“心理疾病”。

  (一)告状行为

  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幼儿意识到自己受了委屈,或发现其他幼儿的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范、教师平时对全体幼儿的要求不相吻合时,主动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行为现象,也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行为之一。

  幼儿的告状行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都相对较少,心智和身体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其认知发展水平还较低,对教师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当他们在幼儿园遇到麻烦或问题时,就会向教师告状,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第二,幼儿性别不同,其告状行为发生的频次也不同。相对男孩来说,女孩更爱告状,男孩、女孩共同学习或者游戏的过程中,女孩更容易受到欺负,为找回内心的平衡感,女孩往往会选择向教师告状。第三,幼儿告状行为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较少发生在小班,而在中班和大班发生的次数较多。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储备和阅历都得到增长,同时对事物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当他们发现其他幼儿做出错误行为、违背规则的时候,就会予以指正并向成人告状,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成人的认可。

  (二)攻击性行为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经常出现的一种不良心理行为。心理学上把有意导致他人在心理上或身体上受到伤害的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也叫作侵犯性行为。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缓解其内心压力和痛苦,发泄其内心不满情绪的一种消极方式。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行为:一是对他人身体直接造成伤害的行为,如打人、掐人、踢人等行为;二是间接地通过语言、表情等对他人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骂人、讽刺、挖苦、嘲笑等行为;三是对他人所拥有权利的侵害行为,如故意损坏他人物品、暴力抢夺他人东西等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通常表现为年龄越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越不明显。除此之外,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性别也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男孩的攻击性行为比起女孩较为频发,且表现为身体上的攻击多于言语上的攻击。

  (三)哭泣行为

  幼儿的哭泣行为是幼儿情绪积累到一定的临界值后突然产生的一种外在表现,是涉及到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的社会性行为。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哭泣行为比成人多。因为幼儿正处于成长期,缺乏安全感,遇到不适应的环境就可能引起哭泣行为。幼儿的哭泣行为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为满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哭泣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为了寻求成人帮助。当幼儿受到委屈或不公平待遇时,想通过哭泣引起成人的注意,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二是为了引起周围人的重视。人类在幼儿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当周围人不注意自己时,幼儿往往会通过大哭大闹等行为来引起成人的注意。三是为发泄内心的情绪,缓解内心的压力,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第二类是指幼儿为达到某种目的或为获得某种物品而产生的哭泣行为,属于不良心理行为。产生此类行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幼儿的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比如,当幼儿在幼儿园或商场里看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就会想让父母买,如果父母不答应,幼儿就会大哭大闹,直到父母答应为止。另一方面是因为幼儿的要求不能延迟满足。比如,当幼儿在幼儿园进行沙池游戏时,看到旁边幼儿手中有自己喜欢的沙具时,就必须得到,甚至直接过去抢夺,一刻也不能等待。如果不能立刻得到,就选择大哭大闹,直到得到该沙具才停止哭泣。

  二、幼儿不良心理行为产生的原因

  幼儿不良心理行为问题若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对幼儿之后的成长将带来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英国思想家洛克曾提出“白板说”理论,该理论认为婴儿如同白纸,可以在后天作用下让他变成任何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由此可见,幼儿行为和习惯的可塑性较强,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对于幼儿在不良环境中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不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自身个性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幼儿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与当前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社会上的事物也有可能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幼儿的大多数不良行为都是不良环境所致的。

  (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影响将持续其一生。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可能会误导幼儿的一生。然而,如今大多数家庭对幼儿的教育较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幼儿抢其他小朋友的铅笔,家长一笑而过,幼儿由此觉得想得到东西就要自己去抢,从而习惯了采用攻击性行为;幼儿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哭,家长一般会妥协以满足幼儿的要求,从而造成幼儿的随意哭泣行为等。同时,家长不良的言行举止也会对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很多家长总是希望幼儿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发现幼儿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就是一顿数落甚至暴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幼儿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逐渐养成攻击性行为习惯,便经常与其他同伴发生冲突。

  (三)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对幼儿不良心理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有抽烟、喝酒、吸毒、服用大量药品等行为,对幼儿的健康和行为方式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造成幼儿发育不健全、协调能力弱等问题。除此之外,幼儿因先天气质类型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比如,胆汁质的幼儿脾气暴躁,多血质的幼儿缺乏耐心,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或受到委屈时这两种先天气质类型的幼儿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不良心理行为的应对策略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幼儿最常活动的场所,要想解决幼儿不良心理行为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应对策略。一是重视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时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三是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幼儿指导。

  (一)重视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学习、生活的场所,也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场所。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最多,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幼儿,慢慢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意识。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多次重复、不断讲解道理,让幼儿明白对与错、是与非,慢慢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重复练习与及时教育也非常有必要。例如,教师教幼儿养成“见面打招呼要微笑”的好习惯时,可以在实际情境中做示范,并向幼儿讲解这样做的好处。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与人打招呼时会对人微笑。教师对做得好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对不微笑或者很少微笑的幼儿要及时提醒和示范,从而让幼儿逐渐养成见面打招呼并对人微笑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时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无比重要的。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能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作好榜样。另外,每个幼儿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利用幼儿的闪光点,对幼儿的良好行为及时地进行强化,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幼儿改掉不良习惯。比如,丽丽是一名大班幼儿,在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多次与同伴发生冲突,抢夺其他同伴的玩具,抢不到就哇哇大哭。针对丽丽这一行为,家长和教师要经常告诫丽丽不要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可以向小朋友借用,经过其他小朋友的同意后才可以玩。一旦丽丽礼貌地借用别人的东西之后,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随着丽丽此类良好行为的频繁出现,再逐渐减少表扬和奖励,直到丽丽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止。

  (三)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时给予指导

  除了家庭和社会的培育,还应让幼儿在其所处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磨炼自己,通过实践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家长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捐赠图书、去养老院探望老人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评价自己的行为。另外,家长和教师可以创造良好的活动情境和活动机会给幼儿以最真实的情境体验,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为检验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是否得体,教师可以和幼儿打招呼,观察幼儿是否给予回应;或者观察幼儿见到长辈是否会主动问好。如果幼儿行为较好,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给予奖励;如果幼儿行为表现有所不足,家长和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或采取负强化的方式,以此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幼儿不良心理行为,家长和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正确引导和帮助幼儿减少或避免不良心理行为的产生,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幼儿及时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幼儿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除此之外,幼儿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幼儿、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让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儿童心理异常表现和对策】相关文章: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11-30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有哪些12-03

儿童心理扭曲的十一种表现09-30

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11-03

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特点12-02

儿童心理健康有怎样表现11-19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4大表现05-08

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都有哪些09-26

婴儿睡眠的特点和表现04-04

强迫症表现和控制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