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

时间:2024-10-11 10:54:09 晶敏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常常只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年龄相仿的人其心理应该基本相似,差异有一定限度。反映在想法、语言、举止、嗜好、服饰上,不要过分与众不同,使人难以理解。悬殊越大,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越重。小编归纳了证明一个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六大标准。

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

  1)言行与年龄相符且与别人相似

  人的言行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2)勇于面对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环境,创造机会,把握时机。屈服与环境而逃避现实,或超越实际而盲目乐观,这两种心态都显露心理上存在障碍,不加以矫正会导致病态。

  3)反应适度且思维合乎逻辑

  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和程度各不同,但敏捷者不能过度,缓慢者不可迟钝,如遇重要事情无动于衷或为此整日愁容满面,吃不好睡不香,如坐针毡,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的人说话办事专心致志,有条不紊。若一个人说话东拉西扯,做事条理不清,想问题总钻牛角尖,甚至时常前后相悖,凌乱无序,没有轻重缓急,这也被认为心理不够健康。

  4)谈吐与修养得体

  语言最易显露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文雅、礼貌、得体的谈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若一个人常与人顶撞、争吵、滔滔阔论或神经质、沉默寡言、词不达意,心理往往不健康。

  5)心态好乐观进取

  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6)善于群体交往以及与人合作

  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当作社会、集体一名成员,不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青少年要善于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合作、取长补短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性情孤僻、独来独往、置已身于群体之外,这种心理状态是很不健康的。

  青春期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以上六大标准作为一个参考,广大青少年朋友可对照以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处在健康标准之中。每个人都追求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不过青春期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比如考试焦虑、失眠抑郁等,专家指出,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心理动向,发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去咨询心理医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标准

  (1)与年龄相符。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特别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应该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谈、举止、嗜好、服饰与同年龄的大多数人相差太大,那么他的心理可能不太健康。

  (2)善于与人相处。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在青春期,随着社会范围的扩大,要经常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要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相合作精神,丰富集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I-6时在青春期还应该鼓励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3)乐观进取。积极进取,不畏困难,保持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调整适应,而不会长期沉湎于忧愁苦闷中。

  (4)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在速度和程度上都有不同,但这种差异一般不会很大。如有的人反应偏于极端,那么心理就不健康。

  (5)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能认识环境,把握环境。遇到困难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不是采取逃避现实或者想入非非,自欺欺人。

  (6)思想合乎逻辑。做事会遵循规律,有条不紊,不三心二意。说话条理分明,不会东拉西扯。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

  1.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陕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竞用打击、中伤手段。

  5.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1.合理的物质需求

  我们日常的生活主要是靠各种物质组成的,因此对物质的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而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虽然表面上还是比较在乎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的物质,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物质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一般都不追求个性化,多半是更喜欢自己从众,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露水。

  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在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之后,大部分孩子开始彰显个性同时还会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很多男孩在群体中学会了抽烟、喝酒,而女孩则学会了化妆、染发,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向成年人看齐,同时在小群体中更好的标榜自己。

  对于这些情况,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用不以为然的态度去对待,也许你会以为他们是在逞强,但这却是他们渴望长大的标志。因此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家长应该适当的给与一些合理的物质需求,同时还要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这样才能让他们走正确的道路。

  2.朋友的交往需求

  一般情况下进入初中以后就已经算是进入青春期了,这个时候孩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也开始接触各种不同锌的面孔以及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部分,而在我们看不到的一部分中,孩子的情感以及思想也开始逐渐的发生变化了。

  在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而一旦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所依赖的对象就发生变化了,他们会将目标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以后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些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

  但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甚至还不会明辨是非,因此在挑选对象的时候经常会凭感觉,谁成绩好就喜欢谁,谁会打架就喜欢谁,这样的喜欢是非常不成熟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对话让孩子了解这一点,这样才不耽误孩子的学习。

  3.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情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会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这个时候都会各自围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或者是男生,同时还会对某个人带有一种淡淡的喜欢。

  这个时候的男孩以及女孩都非常的拘谨,而这正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因此家长朋友要注意,在孩子对异常有兴趣的时候不应该盲目的阻止,因为这也是他们人生成长的一步,只要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不影响孩子的健康,孩子可以试着让孩子去多接触异性。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松弛有度。

  4.获得帮助的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也会变得逐渐的外向起来,并且还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这个时候他们总喜欢独立的思考问题,但当事情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家长的帮助。并且这个时候的孩子通常都十分的迷茫,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家长不妨提点一句,这也许会让他们茅塞顿开。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些理解、一些支持、一些帮助,这样便能让他们健康安全的度过这个敏感的阶段。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

  一、父母以势压人。

  家长先逆反,你不是要独立吗,我就什么事都不让你做主,我就什么事都给你安排妥当;或我就是“爱不释手”,自己孩子没有隐私,关怀的无微不至。有的家长和孩子赌气,以势压人,不尊重孩子, 我是老子,我就说了算,我就不信制不了你?那么你对孩子没好气,孩子对学习就没好气,孩子对他人就没好气,他人也就对你孩子没好气……,真正顶起牛来,孩子有病了或离家出走了,最后让步的还是家长。

  二、父母的失望、瞧不起,甚至怨恨。

  家长先逆反,你不是要我认可你吗,我就看你啥也不是,一辈子没出息。有的家长因孩子学习不好,看孩子都没有好眼神;有的家长经常说这个孩子好,那个孩子好,旁敲侧击,自己的孩子却是一无是处……那么,你瞧不起孩子,你的气不顺,孩子的气就不顺,你说的话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你掐半眼珠看不上我,我凭什么听你的?我们批评孩子为什么能接受,就是在“良药”外面包了一层糖,没有了这层糖,谁愿意让别人说自己呢?这层糖就是对孩子的爱和珍惜,如果家长烦孩子,看孩子不顺眼,那么就是话说得对,孩子也会有抵触。

  三、父母不尊重孩子或凡事包办代替。

  不尊重孩子,还表现在不经孩子允许去看孩子的电脑、信件……,向他人宣扬孩子的事。有一位孩子把自己的房门锁了,父母把房门拆掉了,孩子一气之下出走了。凡事包办代替,有位家长不让女儿去买衣服,只是让女儿一心学习,她去把衣服买回来,这衣服是按家长的审美观点买的,女儿自然不喜欢,但是又没办法。孩子不高兴,不只是买衣服的问题,是妈妈忽视了女儿的存在和自尊,后来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提出要整容,妈妈很惊讶,她不理解这是孩子被压抑的太久了,是在斗气,以引起妈妈对她独立人格的重视。

  四、父母对于一件事叨叨起没完。

  对于孩子学习一天叨叨起没完,就连孩子吃饭的时间都不放过;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批评不能超过限度,超过限度孩子就会逆反了。

  五、父母不能与孩子很好的沟通。

  孩子要沟通,要倾诉,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得到父母的重视。但是父母就是不能理解孩子,就是要一言堂,是孩子的心气不顺,与家长斗气。

  斗气是非理性的,虽然孩子要独立,其实他们的能力还真达不到。他们在逆反心理的同时,心里也充满了痛苦。如一位网迷,除了上网在学校、在家都没有任何快乐,他也认为学习有用,但是就是坐不住,听不下,就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他说,“当时的感觉就是父母很烦,上网时自由自在,快乐无比,令我难以忍受的是父母种种说教。后来,我由对父母批评教育的不耐烦而转为愤怒。一听到爸妈的“唠唠叨叨”我就忍不住大发雷霆,摔门就走,不吃饭或一句话不说,甚至离家出走……。”孩子沟通的需要,发表意见并得到重视,更多的体现在孩子与同伴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家长不要限制孩子交友,这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要鼓励孩子交友,参加集体活动。当然,要指导孩子正确地选择朋友和与朋友友好相处。

  六、父母苛求太多,期望过高,高压政策更能激起叛逆之心。

  如一位网瘾的孩子说, 我上网真的好快乐、好开心,那种感觉真的很爽!父母有时候干涉我的自由,强迫我做什么,我不喜欢他们,痛恨他们,我恨不得他们立刻死在我的面前,没人再约束我的自由。有的家长说,我们是出于好心。什么是好心?什么是爱?那是需要孩子体会到的,他体会不到的,那是什么是好心?什么是爱?教师和家长肯定都出于好心,起码要做到以理服人,千万不要对孩子们命令、苛求太多;不能无视他们的人格,否则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有位家长对孩子就是高压政策,一味地命令,一味地“堵”,甚至用武力来镇压。孩子渴望自己做主,如果他们心理上总觉得是在依家长的意愿行事,即使家长说得多么有道理,但是基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可能不会去做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想这句话大家还是明白的。

【孩子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相关文章:

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知识05-22

六个简历制作的标准12-25

青春期心理健康03-14

招聘企业挑选简历的六个标准11-07

心理健康的标准03-17

青春期心理健康小常识03-27

青春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04-23

青春期心理健康小知识03-14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06-02

对青春期孩子的寄语210句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