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心理上的负担要比过去更重,有些人受不良影响,人际关系变和淡漠与疏远,给许多家长带来诸多的困惑和孤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欢迎阅读。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1
(一)情绪的稳定性
心理健康的成年人能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情绪能根据当时的内外环境适度地、协调地表现出来;能及时而有效地克制消极情绪,使它向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转化和升华;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莫须有的不安感;对他人的情绪容易产生同感;自信、善与人交往;为了将来,即使现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也能忍受。
(二)恋爱、婚姻、家庭角色的合适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良好的认识;有比较切合实际的恋爱观, 对异性之间的情爱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并能用理智来把握性关系与性行为,对婚姻有比较强的满意感。在承担家庭角色方面,能积极主动地担当起家庭责任,责任感强,关心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工作,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三)职业期望与事业成就感的合理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对职业的期望往往比较切合实际,他们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岗位,同时还能根据社会的要求主动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事业成就感方面,心理健康的成年人虽然通常都有较强的事业心,但对自己的事业成就和工作目标的定位却是比较稳妥的';他们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现实工作岗位的性质来设定自己的事业目标;职业道德感强,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尽心尽责;善于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对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
(四)人际关系的和谐性
成年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相应地决定了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多层性:在工作岗位上存在着与同事、领导、下属的关系,在家庭中面临与父母、子女的关系,此外还有与亲戚、朋友的关系。这一切,构成了成年人所特有的层次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面对这种人际关系网络,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一般能根据亲疏远近,处理稳当。在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有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也有点头微笑的似曾相识者,且不论是那种关系层次的人,都能以礼相待;他们对人友善,信任人,尊重人。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2
1、了解自己
心理健康和了解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当一个人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就会明白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这样你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为之持续的努力,虽然也会累,也会有波折,但是你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其独特的价值。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说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是从来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即便是双胞胎或多胞胎也不会完全相同。不论自己现在怎么样,试着接纳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可是,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了解,认为自己“想要”的,就是需要的。那么,心理就会扭曲,因为欲望在无限的膨胀,而且得到的又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就像昨天一位学员和我沟通时所讲到,她的一位表姐家里条件非常好,她这位表姐特别喜欢买衣服,买来了也不一定穿不穿。有一天就送给了她一件衣服,这件衣服要好几百,虽然可能表姐穿过、是二手的,但是这是她需要的,她非常感谢表姐,内心也非常开心。但是再看看表姐,那么喜欢去买衣服,房间的衣柜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但是却很少开心……
2、面对现实
也许你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还有些困难;或者你的工作可能也不尽如人意;你的爱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体贴入微;你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聪明伶俐、顺从听话;你也可能正在遭遇着挫折和磨难……
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因为这就是现实,你需要接受现实,然后脚踏实地,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不论现实再怎么残酷,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逃避只能让自己暂时得到舒适。
3、能够善与人处
人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离开了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人将无法生存。
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对别人吹毛求疵,动辄向他人发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际交往的分寸,都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
4、敢于承担责任
除了襁褓中的婴儿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儿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担,在工作中获得谋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认和乐趣。
所以,失业给成人的打击不仅是经济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会使人丧失价值感,带来心理危机。能够勇敢地承担责任、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说:“劳动一日,方得一夜安寝;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而逃避责任、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烦躁和悔恨。
5、能控制住自己情绪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意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
反之,经常性的抑郁、愤怒、焦躁、嫉妒等则是心理不健康的标志。
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分,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6、善于塑造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有一则印度谚语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我们的性格和命运正是由我们自己每时每刻的行动自我雕塑而成。
7、有家有业
家庭和事业是成年人责任与压力的源头。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家和万事兴",无力"齐家",恐怕也无力"平天下"。只不过这里的业并不代表是自己创业,更多的是代表着有一份工作去做,能够经常与其他人和睦相处。
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更应具备一个健康的心态
8、取之有道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一方面是说光明正大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私欲。在嫉妒和眼红之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花花世界里的诱惑。老天总是会把机会给那些勤奋的人的。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3
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有十点:
第一有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有自知之明
第三对生活有着合适的`目标
第四和现实环境一直有接触
第五保持人格完整和谐
第六有学习的能力
第七有不错的人际关系
第八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九有适度的个人需要
第十有自己的性格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4
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
1、自己心情处于以愉悦为基调的平静状态,就是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活动是比较平静、有愉悦感的状态,可以理解是心理健康的背景或基础。
2、承担的基本社会角色能够完成,并且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像工作或者学生阶段就是以学习活动为主,在家庭中要承担自己作为子女、父母,或者妻子、丈夫这样的角色,能完成相应的活动,承担相应的角色赋予的活动或事务,从中能体验到愉悦感。
3、对社会问题有自己比较全面的理解,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理解社会现象,能够合理看待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做出以积极为基调的解释和解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够承担志愿性的活动,这是更高层次的心理健康的表现。
这三个层次的`标准是基本的,心理健康是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专业领域内不同的人制定标准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前面谈到的这三个,从自己到承担基本的社会角色,再到对整个社会活动的理解,这几个层次应该是基本的体现,这几个方面能够达到心情愉悦、平静,然后有积极的面对各种问题,这种状态就符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5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智力发展水平
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对心理健康有极大影响。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心理健康状态也会下降的。
情绪稳定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学校、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学习的'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去向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社会适应性
心理健康的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适中,不过度敏感,也不迟钝;他们不会因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大发脾气,也很少出现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举动,其行为表现同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吻合。
【成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的标准03-17
宝宝心理健康标准05-11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03-26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标准?03-29
儿童的心理健康标准12-07
什么是心理健康及标准11-16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12-26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2-10
世界心理健康的标准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