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

时间:2023-06-01 23:59:42 啟宏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每个人都有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体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每个人都有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与自己或他人相处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它的驱动之下,我们会错误的指责他人,将合理的批评视为粗暴的攻击,将他人真诚的话语曲解为挖苦讽刺的内涵。

  最出色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者是精神分析学家安娜·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儿(老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心理防御机制,他的女儿安娜继承并发展,为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895年安娜出生在维也纳,她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在19世纪即将结束时,她父亲正因其关于性欲与心理关系的激进理论在欧洲大陆声名远播。

  安娜起初被视为“平凡”的孩子,她在学校的生活十分的艰难,同学们给她起了个不吉利的绰号“黑色恶魔”。成年后,她成为了一名学校的教师,而后又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而且是儿童治疗领域的先驱者。

  在1934年,她出版了《自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书,其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我们会本能的通过一系列防御性行为来保护自我(我们对自身所期望的样子)。

  对这些试图分担我们痛苦的行为进行分析的理论,就是防御机制理论。问题在于,在短期视角上我们对自己的防御行为,往往在长期看来是有害于我们自身的。从长期考虑来看,它会有害于我们在处理现实方面的实践机会,而这种实践才能带来我们身心的最终成熟。安娜·弗洛伊德提出了十种关键的防御机制。

  1. 否认

  否认(Denial)是最常见的防御机制,它是指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我们拒绝承认当下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更愿意这样想:“我非常喜欢喝酒,有时的确会喝到宿醉,但我一般不会喝多!”;“我花了不少钱,但也没比其他人多花多少啦,在消费方面,我不认为我是一个不理性的人。”如果有其他人(亲属,朋友,家人)试图让我们承认自己的问题,我们往往过激的回应他们。

  这种下意识的防御行为,短期内使我们感觉一切都好。因为承认问题,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应付与其相关的所有困难。否认阻碍着我们认清事实本身所带来的长期性问题。

  有时,单纯的否认无法使人感到足够安全,于是人们开始站在问题的反面创造“证据”。一个九岁的男孩,他可能很喜欢从妈妈那里得到拥抱,但却羞于对自己承认这点,他可能声称妈妈是刻薄,讨厌的人。他向自己证明“我不需要她”,但当他感到脆弱和孤独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否认不等于说谎。这种防御机制更像是一个屏障,让我们很难认清生活中发生了什么。

  2. 投射

  投射(Projection)防御机制是指个人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过失或不被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藉以减轻内心焦虑。

  你接到通知,老板想单独约你聊一些严肃的事。你的本能反应可能会想“我的天!他们一定是要开除我了“,你为自己给出多个他们发现你糟糕事情的假设。

  在你的头脑中,你将老板构想为冷漠强大,怒火中烧的样子,而当你到会时,听到的却是即将签订的重要合同的建议。所以这些情绪——恐惧、冷漠、愤怒可能都来自于你自己,你将情绪投射到了同事身上。

  又或者,今年你赚的钱比去年少,你可能开始感觉合伙人变得苛刻,你为此感到焦虑,开始想象你和他们之间即将产生裂痕,还有他们那没有表情的冷漠面孔。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产生这些感受。对于你可能没创造更多利润这件事, 他们可以真挚地理解你。

  对自己感到沮丧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作为替代,人们往往会将情绪指向他人。毕竟,在你的假想中,有一个苛刻永不满足的合伙人,这会让你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感觉好受一些。为了不去想你无法赚到更多钱这一糟糕事实,你头脑构建了事情的另一版本:你有一个令人讨厌的合伙人。

  3. 转向自身

  我们借助转向自身(Turning against the self)防御机制来挣脱痛苦上的折磨,尽管这听起来令人不解,但是伤害自己,和自己发脾气的确可能成为一种防御行为。

  这种防御机制可以追溯到童年,一个被父母遗弃或伤害的孩子很可能通过“伤害自己”这种思维来逃避现实,尽管冷酷,却好过其他方式。“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我没有用,不然我的父母不会这样对我。”所以,这个想法的结论是——“我的父母还是好父母”。这样的痛苦没有真相那么悲惨——事实上父母真的没有在乎他。

  4. 升华

  升华(Sublimation)这一机制是指一个人受挫后的心理压抑向符合社会规范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抒发的心理反应。

  许多音乐家将消极的生活体验,比如药物成瘾,社交问题,家庭问题……都升华在他们那些引人共鸣的歌曲和表演中,转而激励和鼓舞着大众。

  比如文森特·梵高这样精神失常的艺术家,深陷于对苦艾酒的迷醉之中,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他最后成功的将自己心中困惑通过艺术表达出来,升华为令人难忘的艺术画作。歌德也曾因失恋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他们都将内在的压抑升华为伟大的创作。

  还有一些例子,比如有骂人的冲动,结果可能升华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比如有打人的冲动,可能学习搏击来满足自己;比如有攻击性的冲动想要约束别人,可能会升华为想要使他一丝不苟,专注做事的决心;即使法西斯主义的冲动也可能转变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渴望。

  5. 退行

  退行(Regression)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降低自己的焦虑。

  童年是最安全的时代,不需要承担责任,也不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没有艰难的抉择,做事也无需解释。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当退行发生时,当事人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变得孩子气。可能在当下重要的问题上犹豫不绝,迟迟不能做出决定与承担责任。

  退行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麻烦和自己没有关系,那都是别人惹来的。在孩子眼里父母主宰世界,他们无所不能。如果有什么事情不对了,他们也能让一切回归正轨。如果有谁是不能被责备的,那一定是孩子。

  发脾气是退行的另一特征,当事人可能通过哭闹来处理问题,而不是真正尝试去解决问题。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这看起来挺疯狂。而孩子真的是需要通过哭闹、挥拳这些信号来获得帮助的。所以,像孩子那样发脾气意味着——你必须帮我处理这个问题,因为我是个孩子。

  6. 合理化

  合理化(Rationalisation)防御机制是指当某一个追求目标不能实现时,会找某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时也会找出一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和不愿承认的事实。

  合理化总是能给我们最好的结论:我是无辜的,我是很棒的,我是有价值的。它的一个典型情境就是对自己很喜欢却无法得到的东西进行贬低。

  在被一个公司拒绝后,防御性的合理化机制会说:“这是一个特无聊的公司”“我从来就没有想从事这个工作”。事实上我们可能很渴望从事这份工作,但承认这个念头是痛苦的,还会让自己感到羞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个理由——“嗯,这不是我想要的工作”。这不是对工作优势评估导致的结论,而是急迫要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

  7. 理智化

  理智化(Intellectualisation)和合理化机制差不多。它是指,无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痛苦,并在我们头脑中上演一场高度理性化与事实完全不同的对话。

  和伴侣分手后的失落、内疚、背叛以及愤怒等伤疤可能变成古罗马帝国衰败问题或二胎政策的利弊。许多知识分子不仅仅是想得多,他们有时还会因为“理智化”而感到内疚;还会担心他们的问题能否持续化研究不会陷入困境。

  6.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是指我们的行为与最初的想法截然相反。我们也叫它“过度补偿(over compensating)”。

  一些人可能发现自己对青少年有性冲动,于是他加入一个强调青年禁欲的宗教团体;当我们被自己同学吸引而感到尴尬时,我们可能不愿承认自己的情感,甚至对这个人变得刻薄,恶言相向。

  9. 转移

  转移(Displacement)是将我们渴望的行为(通常是带有侵略性的)重定向到发泄物上(通常是人)。当愤怒的情绪受到了压抑,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可能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替罪羊身上。

  一个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些人在工作中被老板训斥了,不敢对老板发脾气,所以下班回家后将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

  10. 幻想

  幻想是另一个逃避的防御机制,当事人通过将自己从现实剥离来回避问题。

  幻想可以体现在许多生活场景中,从发呆,读小说到观赏电影。我们通过这些或长或短的时刻将自己从这个纷杂烦扰之处传送到安逸舒适之所。特别是结束了一天头疼的工作回到家中,你可能只想安静地看场动作片,听着迷幻音乐发呆或在你懂的网站上流连忘返。

  凡此种种让我们能够暂时地从问题和顾虑中解脱出来,甚至整个旅游业也是建立在我们对这种解脱的需求之上。

  在完成防御机制著作的四年后,安娜为躲避纳粹在维也纳的迫害于1938年3月举家迁往伦敦。战后她与好友,青少年犯罪问题专家凯特?弗里德伦德(Kate Friedlaender)一起,在汉普斯特德(Hampstead)一家诊所开设了儿童心理治疗课程。

  安娜于1982年离世,她的骨灰被装在一只古希腊式骨灰龛中,安置于伦敦北部的格林火葬场(Golders Green Crematorium)她的父母及一生密友和同事桃乐西·蒂法尼-卜林厄姆(Dorothy Tiffany-Burlingham)旁边。

  结论

  安娜·弗洛伊德以极大的包容心看待我们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她认为迫近的压力驱使我们采取这种回避态度。它是我们应对危胁和减缓心理伤痛的本能反应。

  安娜不断提醒我们这种防御并非出于自愿,不是我们有意识的选择。防御机制启动时我们并不能意识到我们的回避和防御,我们的克制和拒绝,以及内心的合理化调节。

  防御机制的任务是减弱和消除压力,而非探求真相。正如之前所说——短期视角上我们对自己的防御行为,往往在长期看来是有害于我们自身的。

  从长期考虑来看,它会有害于我们在处理现实方面的实践机会,而这种实践才能带来我们身心的最终成熟。

  拓展:那么如何培养自我防御机制

  第一条:培养对自己的爱。你们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最爱的人是自己,别人做什么喜不喜欢讨不讨厌你是别人的事情,与你无关。先学会冷漠和自私,这不是不好的品质,每个人都应该“自私”,都应该第一方面顾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感受。学会冷漠,当你的利益和感觉受到侵犯,第一时间表达你的感受,你可以说“你这句话伤害到我了,请你道歉”。男孩子不要觉得神马男孩子应该气量大,那些都是浮云,予以反击才是正理。

  你们先要尝试学会说出口,很多人即使在成年以后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反应迟钝,伤痛积压,请注意情绪就像一滴晕染在你潜意识的红墨水,如果你当时不处理它,它就会一直在那里。不要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前段时间看见一个帖子,母亲快逝世了,悲伤到无法活下去。孤独是永恒的,没有人能分享触摸你的灵魂,每个人都是过客,你的父母,孩子,另一半,我们能够珍惜是与之相伴的时光,那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哪怕再亲密,很残酷的说都是两个不同的个体,他是他,我是我。这个世界上谁没了谁都不会活不下去(适用于爱情友情各种感情)。

  第二条:培养你对人生的认识。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要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人”、“我要拥有怎样的生活” 。然后开始思考要达到你的目标你需要什么能力与技巧,问自己“我需要靠哪些途径争取我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最初的梦想,可又有谁拍着胸脯说我十年前要走这样一条路,十年后我的确走上了,还走得很稳很坚定呢?

  理想和生活目标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的,很多初入社会开始工作的人的.确会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会自暴自弃,质疑自己。你们要懂得适应环境,而不是逼环境来适应你,没有人可以对抗环境,正如没有人可以对抗社会的体制。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奢求他人的理解。当然这些都是空话,最佳的具体操作就是心理暗示,如何暗示呢?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过什么生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写下来,贴在墙上天天看。每天睡前起床后问自己这三个问题,然后想像一下自己未来的生活,你们应该知道吸引力法则的喔,不用我多说。不要觉得这个行为很傻,无数的精神实践证明它有用。

  第三条: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多看看笑话和幽默电影,一出现悲观想法就心理暗示自己,大家都读过生物的,明白非条件反射的成立条件,就是强化,强化到最后它就变成习惯,这条适用于一切生物。

  培养对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每个人都要成为乐观的人,因为乐观会减少许多痛苦。要反复积极地暗示自己,不要觉得自己做不到,天天做天天念天天想,会变得慢慢乐观起来,对于未来也充满了希望。会有空想主义转变为实干主义。

  第四条:培养正确的自我爱好。喜欢看书,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那些都很好啊,可以尝试着自己动笔写些东西,写些日记,抒发些对生活的感悟,不要目光局限于自己的生活,例如朝鲜和韩国不和,可以关注一下走势,比如新一届美国总统会不会继续执政,比如哪里地震了,你可以问自己能够为他们做什么?

  你们的心胸和眼界要学着慢慢开阔,多读些报纸,关注下祖国和世界大事,很多人肯定会觉得那跟我没关系,但要知道,一个人,可以“气量小”,但不可以狭隘,看多了,你的心也就大了。

  第五条:注重自己的外在。21世纪了,一个人的外表可以体现出他许多方面,把头挺起来,把胸扬起来,有了个健康的外形,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视觉动物,他们目光里的赞许和流露的好感会增强你们的自信。不要去想女为悦己者容,一个再自强自傲的女人,外表很邋遢很不舒服,是无法让别人注意到你的内涵的,同样男人也是如此,不要想我一个大男人整天带副镜子在身上很娘,随时关注自己的仪表,外形,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可以帮助你收获更多的好感。当然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哪怕先天再不好,化化妆都会还不错,不要求很好看,只要顺眼舒服就达到了它的目的,注重自身的修养,培养一种名叫气质的东西,也可以为你加分。

【每个人都有的10种心理防御机制】相关文章:

得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01-28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09-09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值得被回报03-20

励志故事精选:所有的努力都开花03-26

这样的心理其实每个人都有03-16

每个人都需要职业生涯规划02-18

关于《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精彩经典优秀语录10-16

每个人都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吗?11-11

女性创业应有的心理准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