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
心理平衡就等于心理健康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想要告诉大家: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
人们通常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平衡与适应的状态,它是心理两极中的中间位置。
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但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
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其实,这两种人只能叫做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叫做有教养的'市侩。
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内,生活与精神的基本需要能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健康人。
心理健康的八大标准
1.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2.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丰富自己的生活。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更新知识结构,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8.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相关文章:
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08-21
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关爱心理健康10-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07-26
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疲惫06-27
心理健康格言08-17
心理健康语录08-14
心理健康自测06-30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08-17
文章:心理负重与心理健康07-27
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心理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