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时间:2022-08-15 15:14:44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不良表现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日前,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发布《襄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在襄阳市区和县城40余所中学8万余名初中生的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襄城、襄州、枣阳、老河口20多所中学12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显示,中学生可能存在轻度、中度和偏重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7.1%、6.1%和0.4%,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63.6%。按照问题严重程度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强迫症状(78.1%)、情绪不平衡(73.6%)、学习压力(68.0%)、焦虑(67.9%)、适应不良(65.3%)。

  襄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周安山认为,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中学生特定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弊端及对心理辅导的重视不够等多方面因素。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不良表现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以归纳为七条: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情感稳定乐观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为重要的是情绪稳定,具备自制和自控能力,能够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

  (3)意志坚定能够自制

  心理健康者的意志水平常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遇事有一定的决断能力,凡事持之以恒,对冲动有克制能力,对紧急事件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4)人际关系协调

  心理健康者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有自知之明,能宽以待人。

  (5)具有适度的反应力

  (6)较好的自我悦纳力

  心理健康者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掩饰、不自卑,能够以愉快的心态接纳自己。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多数心理健康者的心理、社会、生理及实际年龄基本一致。

  2中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的表现有:

  (1)抑郁

  它常常表现为悲观绝望,唉声叹气、沉默孤独,对人冷漠无情,缺乏生活热情,有自卑感,思维行动迟缓,言语减少,不思饮食,一般在遭受精神打击或重大事件的冲击后发生。

  (2)多疑

  有多疑心理障碍的人,往往人际关系紧张,过分敏感他人言行。这种学生往往生性较软弱,女生多于男生。

  (3)情绪波动

  这是中学生情绪特征之一,似是有的学生波动起伏特别厉害,时而热情开朗,时而郁郁寡欢,令旁人不可理解,自己也常感到英名其妙,这种无端的高兴或抑郁会历时数天。乃至数周。有时自己也能意识到,但似乎控制不住

  (4)自卑

  中学生由于辨证思维发展相对滞后,且生活经验不足,遇到挫折易产生自卑感。

  (5)孤独

  青春期的闭锁性特点使有的中学生容易在自我封闭中感到孤独,甚至有的青年自我封闭严密,缺乏对他人的兴趣,长期处于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6)依赖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又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仍需一定的依赖,但有的青年依赖性过强,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过多依赖同学、组织、老师,凡事缺乏主见和判断力。

  (7)焦虑

  面对升学压力,有的学生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

  (8)自我为中心

  有的中学生过分关心自己,过分强调自己的感情,爱每张好炫耀,喜欢引人注意,从而继续表现出浓厚的自我中心色彩。

  (9)忌妒

  学生群体充满天然的竞争意识,相互比较,相互追逐的气氛较浓,但好胜心强,心胸狭隘的学生易在竞争气氛中滋生忌妒心理。他们过高估计自己,对人好责备,猜疑,不甘心自己的失利,更容不下别人的成功与胜利。

  教师只有熟谙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不良表现,方可站在制高点引领经营学生的心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辅导策略。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方面问题。某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上述调查情况说明,解决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重大课题。

  一、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特征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学习方面,能够把求知增长才干看成一种人生的乐趣,兴趣爱好广泛,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善于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胜不骄,败不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冷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待考试既重视又无焦虑感。

  2、在个性心理方面,其心理特点与年龄特点相符,能自尊自爱,有较清醒的自我意识,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能在学校、家庭生活中,很好地处理与同学、朋友及师长的关系,在集体中受欢迎并有自己的朋友,保持和发展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情绪愉快而稳定,善于自我调节,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论文《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辅导策略》。

  3、在生活心理方面,关心家庭,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尊老爱幼,真诚友爱,礼貌待人,惜时守信,不过分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中存在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和个性障碍,而心理障碍居首位的是厌学、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考试焦虑,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来改变自己,产生嫉妒、神经质、偏激、狭隘、自卑等。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涉及遗传因素,生理条件,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原因。下面简单地分析几种因素:

  家庭因素。俗语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系重大。家庭的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气氛等,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长远作用。如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世的方法,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过于溺爱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会使其子女形成狭窄的心理,不承认或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对比自己强的人怀恨在心,常常造谣中伤。如果父母用专横武断,动不动就训斥或打骂的家庭教养方式,其子女容易产生神经质倾向。父母嗜好多、情緒急躁或不良行为等是引发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例如: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和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1、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学习目的明确,目标具体并且切合实际。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能够沉重冷静、应付自如。

  2、自我认知和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能够比较客观地符合实际,并为自己作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3、个性发展的良好性。

  个性是指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个成分之间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4、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的比较融洽,较少发生冲突,或者有较好的解决冲突的能力。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文章: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10-09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论文09-03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1-10

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09-11

父亲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09-06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11-22

浅谈中国职场心理健康状况09-14

测试心理健康状况的小故事09-14

名校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提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