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
生活中,总是有的人懒得动手,懒得用脑。能坐着就懒得站着,有车坐就懒得走路,能坐电梯就不爬楼梯……殊不知,这种看似如此“享福”的生活,长期积累,往往会惹病上身。下面小编带来的“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
“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 篇1
就目前而言,“懒病”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心健康。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懒病”已成为一大“后现代心理疾病”。从表现上来说,这种病已经渗透到了心理的知、情、意、行各个环节中:有人是疏于自我管理,一天除了电脑——开机——关机什么都干不了;还有人是懒得动,出门打的,吃饭叫外卖,上楼坐电梯等,有的甚至工作倦怠无精打采。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越来越懒呢?懒,不是细菌,不是病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危机,是心理厌倦的体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人在心中制定一些理想的同时,也跟着引发出了一股抗拒的心理,而说起来,这份抗拒之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生就懒的,然而这个懒惰的心理却有着很深层的根蒂。懒惰的心理其实是我们求生的安全机制。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会抗拒改变,基本上是因为保证自己不要受到伤害。一般来说,懒是一种对现实生活逃避心态的反映,逃避竞争,逃避压力,逃避受伤害。因此,不少人在遭遇压力和挫折后,产生逃避的心理,从以前的勤奋上进变为消沉懒惰。其中,有些人的思想暂时不能扭转,或者找不到方向,出现一段时间的懒惰,也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封闭自我,逃避现实。并且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科技发展,给惰性也带来了可乘之机。一方面,网络的便利、通信的'简易以及物质的丰富,这些都让人类的需求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满足,加上人类趋利避害,追求轻松愉悦的本性,“勤劳”渐行渐远,同时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信息大爆炸,不堪选择、不厌其烦,懒其实成为了一种消极抵抗。
身体的懒惰大多来自思想的懒惰。要想不给懒惰留空子,首先要明白它对健康的危害。事实上,热爱生活的人会有更强劲的动力去克服懒惰。要常常提醒自己,个人的健康不但对自己重要,也是对家人的责任。有人认为,“懒”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身体上的疲劳,但其实认为“懒”并非是最好的减压方式。人最大的特征,就是越闲越怠,越养越懒。想要减压,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积极的方式宣泄,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认真去对待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一下自己“懒”的原因或者借口,做个了解之后,就可以开始对症下药了。然后做事情提前做细致的计划,从最容易完成的方面入手,逐渐培养自信,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克服懒惰的成功体验,并且随时用积极的语言提醒自己,“抗惰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任何人都有惰性,只是成功的人知道如何与惰性相处罢了。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有时候懒也是抑郁情绪的一种表现,抑郁会使人缺乏动力、回避社交、活动减少,所以,如果懒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体验不到愉快感,建议看心理医生。
“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 篇2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忧郁不决。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同学们当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下面列举一些懒惰的具体表现:
(1)不能愉快地同亲人或他人交谈,尽管你很希望这样做。
(2)不能从事自己喜爱做的事,不爱从事体育活动,心情也总是不愉快。
(3)整天苦思冥想而对周围漠不关心。
(4)由于焦虑而不能入睡,睡眠不好。
(5)日常起居极无秩序,无要求,不讲卫生。
(6)常常迟到、逃学且不以为然。
(7)不能专心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文具常不配齐。
(8)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
面对惰性行为,有的'人混混噩噩,意识不到这是懒惰;有的人寄希望于明日,总是幻想美好的未来;而更多的'人虽极想克服这种行为,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而得过且过,日复一日。
具体应该怎样同懒惰性做斗争呢?
(1)要学会微笑。当你不再用冷漠、生气的面孔与亲人交谈时,你会发现
他们其实都很喜欢你,重视你。
(2)做一些难度很小的事或是你最爱干的事,也可以做写你想了很久的事。不要只看结果如何,只要这段时间过得充实就该愉快。
(3)要保持乐观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生气。遇到挫折时,生气是无能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冷静地查找问题出在哪里,或是自我解脱,或是与别人商量,哪怕争论一番对扫除障碍都有益处。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能使你更加好学。
(4)学会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学习、劳动时都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满意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如果改变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说明或是技术不熟,或是还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学习。你的扎实的学习最终会让你成功的。
这样努力一段时间,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为因做了某件事而感到遗憾。你还将发现,以坚强的毅力、乐观的情绪,脚踏实地地实践着由易到难不断更换目标,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克服懒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种坏毛病一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决心与懒惰分手,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持之以恒,那么。灿烂的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 篇3
懒惰不是心理疾病,懒惰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的懒惰突出表现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方面。关键是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心理疾病的定义和确诊,首先从几个方面考虑;
1、自我感觉、情绪表现怎么样.
2、最近有没有明显的'体重变化、睡眠有没有出现入睡困难或者嗜睡
3、社会功能怎么样,也就是正常的工作学习是否受到了影响。
4、自己的性格是否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性。
所以,看待是否属于心理疾病,首先要看有没有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懒惰,或者加上形容词,极度的懒惰只是道德层面的评价,道德层面是不能说疾病与否的。但是自己如果对于自己的懒惰、拖延处于极度的不接纳、自我憎恨的层面,长时间如此的话就会导致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了。
【“懒病”是一种心理疾病】相关文章:
自我伤害是一种心理疾病06-13
说谎也是一种心理疾病05-31
工作狂是一种心理疾病10-09
网购成瘾也是一种心理疾病09-22
教你认识心理疾病:“病耻感”是如何产生10-11
男人花心,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05-29
自信心爆棚也是一种心理疾病06-16
注意:坐立不安也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06-27
职场粗心是一种心理病07-14
拖延是一种病,得治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