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嫉妒是天性?嫉妒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嫉妒,是人们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但我们可以控制嫉妒的程度,及发生的长短,也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心理环境,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嫉妒情绪的出现。那么,嫉妒心理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有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解决嫉妒心理的发生呢?
人的天性引发嫉妒心理
生活中,人们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优秀,往往会认为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从而产生嫉妒。在嫉妒心理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人受到激励,发愤图强;有人会自责,自信心受打击;也有人小心眼,内心不平衡,背后使坏,让别人不顺,也就是俗话说的“扯后腿”;还有人拿别人的成功来指责亲近的人,比如妻子数落老公“赚得没隔壁老王多”,从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总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大多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当然,这种心理的存在是正常的,是人的天性使然。
历史传承带来不安全感
传统文化让别人的“好”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过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是多数国人的追求,“一亩三分地”带来的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房子、车子和孩子成为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当看到别人拥有更多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优秀的孩子时,不安全感就被触发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数次民族危亡加深了这种不安全感。现代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有限,并且分配不公,让国人将这种不安全感转化成仇富心理。种种原因将见不得别人好这种心态深植国人心中,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基因”。
错误教育固化不良心态
深植国人心中的不安全感让家长担心后代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甚至无法立足。所以,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忧患意识,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希望孩子能取长补短。这种做法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更深的嫉妒。不合理的传统教育方式是滋生“见不得别人好”心态的沃土。
总抱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心态,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身边人不舒服;不仅损害团队士气,还会让自己被团队排斥。这种心态在特定社会时期和社会变革期会加剧。随着社会发展,这一社会心理必将慢慢削弱。比如,“80后”的不安全感就比他们的父辈弱不少,所以才敢拼、敢闯,敢于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打拼。但每个人总难免被这种心态影响,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首先,对比是需要的,但攀比要不得。要给自己设定合适的对比目标,比如拿自己和名人比,肯定比不过。最好是自己和自己比,现在的自己是不是比以前有进步,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更努力等。
其次,遇到不公平或因某些小事心态失衡时,要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让别人的“好”成为自己不开心的导火索。可以试试深呼吸,及时告诉自己“别人好只是我认为的好”、“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天下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等。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只要努力了,就能拥有自己的成功。
最后,和亲近的人交流要把握好度。有人喜欢被激励,有人则希望被鼓励。否则,对前者盲目吹捧,对后者吹毛求疵,效果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嫉妒并不是不能避免发生,只要我们正确的整理自己的心理,客观的看待他人的成就,认识自己的不足,嫉妒也是可以避免的。
【嫉妒是天性?嫉妒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相关文章:
关于嫉妒的格言08-16
嫉妒的名言名句精选07-26
职场嫉妒症11-28
有关嫉妒的句子02-15
关于嫉妒的句子11-03
表示嫉妒的句子10-19
关于“美”的嫉妒11-29
嫉妒的经典语录11-16
说谎也是一种心理疾病05-31
嫉妒是不良心理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