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之“我要杀了他!”

时间:2020-10-11 11:04:01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心理之“我要杀了他!”

  有时候有的人会比较偏激,被激怒后会出现一种想要杀人的心理,这时候身边的人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心理之“我要杀了他!”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欢迎浏览。

  学生说:“我要杀了他!报仇!”

  ——当学生情绪过激,老师必须稳住

  我是一所普通高中的心理老师,同时兼着文化课。一次我上文化课,在学生做课堂练习时,有个靠窗而坐的男生,草草在纸上划了几笔,然后抬起头,不时用眼神跟随我的身影。

  专业的敏感使我感觉到,这三分躲避后面还有七分被关注的渴望。于是我故作随意地经过他的桌边,他顺势把手上的纸条展开,摆出一副“尽管来看吧”的神气,同时眼中又有一丝游移不定。他大胆的冒险已经多过了试探,而他的同桌则极力遮挡纸条,似乎不想被我看到,却没有成功。我看到纸条上只有一行被铅笔反复描画过的字:“我要杀了他!报仇!”

  我有些吃惊,感到这位学生很可能正遭遇什么危机事件,心里一阵紧张,大脑出现短暂的空白。从这名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寻求我关注的背后一定渴望得到某种急需的帮助,哪怕是冒险他也要试一试。

  情急之下,我脱口而出:“看来你内心埋藏着一些委屈和对某个人的愤怒,你愿不愿意课下找时间和我单独谈谈这件事?”就这样一句话,他双眼潮湿,用力点了点头。看到他的反应,我悬着的.心暂时放下。我想,在和我谈话之前,他应该不会实施自己的“报复”行动,否则,他没必要让我知道这件事——他展开的纸条,其实是一种求救信号。

  我努力平复情绪,把剩下的课上完。下课后,我前脚刚进办公室,他后脚就跟来了。他的急切表明他内心隐藏着极深的痛苦,同时也对我抱有很大的信任,非常渴望得到帮助,也非常渴望解脱。

  老师问:“那你计划好怎么杀他了吗?”

  ——“先跟后带”,巧妙化解危机

  “小林(化名),非常感谢你这么信任我。你能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基于他在课堂上的表现,我认为我们之间已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他坐下之后,我便直奔主题。

  接下来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原来,进入这个班级后,大半年来他自己感觉一直被某老师羞辱,由恼生恨,实在受不了,要杀了他,以解心头之恨。他边说边哭,双拳紧握。差不多二十分钟的倾诉之后,他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一些。这段时间我主要是倾听,鼓励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以此缓释他强烈的情绪,并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既不说教,也不打断。

  “被老师这样对待,确实非常糟糕。这件事让你非常愤怒,甚至控制不住要去报复他。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还好吗?”

  他长舒了一口气:“说出来,就感觉轻松一些了。”

  接下来我决定使用“先跟后带”(谈话中先顺着学生的思路深入了解其真实想法,再寻找机会带着他向另一个方向思考)的方式,继续平复他情绪的同时,也详细地评估一下他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来确定危机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某教师的危险性有多大。

  “那你计划好怎么杀他了吗?”

  “我想好了,在学校里不行,这里人多,不好下手。我要在他家楼下偷袭他。”

  “那你知道他住哪里吗?”

  “我知道,我跟踪过他,他住××小区×单元,门牌号我都弄清楚了。”

  “嗯,可是他比你高那么多,身体又很壮实,你这么瘦小,一个人怎么能……”我打量了一下他,接着问到。我想了解他有没有详细的计划,有没有找帮手。

  “直接对着干我肯定不行,我会在晚上偷袭他。我也不想连累别人,一人做事一人当。”随着谈话的深入,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孩子对我深深的信赖,否则他不会对我和盘托出。

  “嗯,听起来你希望自己做事像个男子汉一样,而且看起来你行事也比较谨慎,这件事还有其他人知道吗?”我继续肯定他。

  “有些同学知道我恨他,不过课上写的那个纸条就我同桌知道,他不会告诉别人的,他是我唯一的哥们。我都计划好了,他(那位老师)家的楼洞没有灯,我提前藏在他家楼梯暗影里,等他晚上下自习回家时,趁其不备,用板砖直接拍他的后脑勺。拍完我就迅速骑自行车离开现场。”

  我差点儿惊出一身冷汗,但又不能被他看出来,只好继续不动声色地接着问下去。一方面全面评估这件事的严重性和危机程度,同时寻找机会将他来拉回现实,找回理性。

  “嗯。那我们一起想想还有什么事没有考虑周全的。比如,你这一砖拍下去之后,会有哪些可能?”我想引导他看到和承认未曾想过的可能或结局。

  “呃,这个我还真没想过呢。”刚才述说计划时眼中放射的光芒有些黯淡了。

  “我们试着想想,有种可能是一砖毙命,或者拍成重伤,但因为是晚上而错过了救治;也有可能你拍砖时失手,然后你俩出现打斗或者他报警……”他的眼神变得慌乱,我停下来,接下来是一段较长时间的沉默。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在做着斗争,头脑在高速运转,他在沉默中思考着。

  终于,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述说:“这件事肯定会在咱们这个小县城引起轰动。要是他死了或者重伤,他家里人会很不好。公安局顺着线索应该很快就会找到我,因为很多人知道我恨他。往下不能想了,我要是被抓进去了,我家就完了,我爸妈肯定没法活了。”他刚刚还激昂的情绪被黯然神伤代替,上半身向后靠在椅背上,看起来有些虚弱。

  接着,他详细讲了家里的一些情况。原来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入很低,而且父亲常年多病,离不开药。因为看病借钱等原因,他们跟所有亲戚的关系都不好,遭到孤立和排斥。我们可以想象,长期在这种环境熏染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心智和处事方式也会变得片面,易偏激。现在他处在青春期,攻击性更强,行事不计后果,他出现报复甚至想杀人的念头就不难理解了。

  “看起来即使报仇成功也不会给你带来轻松和解脱,反而让你更不安了,这一点让你觉得有些意外。”顿了一下,我又问到:“那你知道,一旦劳动教养或者判刑后,你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吗?”我希望继续通过这类干预性问话,让他想一想更严重的后果。

  他摇头,不再说话。

  “那你愿意听听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吗?”我想带着他一起试着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他的身体塌在椅子里,低垂的头轻轻点了一下。

  我告诉他坊间传说中青少年犯罪后在监狱里的各种遭遇,以及被判刑或劳教后对个人未来、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最后,我说:“和你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你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你很爱自己的父母,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我也看到了你对那位老师家人的顾虑。我感觉你心地善良又有责任感,你打算怎样真正为自己和家人负责呢?你愿意认真想想吗?”

  此刻,他又一次忍不住哭起来。他说自己一心只想着报复,根本就没考虑到这些后果,要是之前能考虑到这些后果,就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了。我肯定了他的反思和领悟能力,鼓励他多参加班级和社团活动,培养更多的兴趣,多与同学和其他老师接触交流,减少自己的孤独感以及与周围人的心理隔离。经过协商,他同意此后每周来心理辅导室,继续调整自己内心的诸多冲突。

  谈话结束,他走出办公室后又折返回来,郑重地对我说:“老师,您放心,我不会再有杀他的念头了。”我不由得伸出手,和他重重握了一下。

  各方配合,促进转变

  他离开后的第一时间里,我找到那位他要报复的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通过交流,这位老师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说话有时口不择言,结果对学生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他在听完我的讲述后感到十分吃惊和后怕,表示一定会提升自我,尽快调整和改善与该同学的关系。

  当晚,我又找到另一个同事(谈话中得知是该生的亲戚),请他多了解和关心这名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上多提供支持,让他感受到亲情和爱护,成为该生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二天,我又通过班主任,以委婉的方式请其他任课老师配合,在平日多给予该生积极正向的关注。

  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为该生争取更多理解和最大的外在环境的支持,以配合接下来的个别辅导。

  作为学校的兼职心理教师,我虽然有专业的敏感,但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在毫无征兆地遇到危机事件时,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所幸,在长期的教育接触中,我性格当中诚恳、值得信赖的特质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为这次干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我认真而耐心的倾听和理解,舒缓了他强烈的愤怒情绪,对他感受的认同又进一步巩固了我们之间的信任关系,所以在我这里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倾诉。我就这样先跟随他的脚步,再一步步将他带出愤怒的漩涡,回归理性的思考,避免了一起可能会发生的校园恶性事故。

【心理之“我要杀了他!”】相关文章:

爱情心理测试我爱他吗11-19

证明你不爱他的心理暗示06-07

不良职场心理要远离10-29

春季来临 心理“感冒”要当心07-04

销售要懂心理学11-01

心理测试之背歌词09-08

心理学书籍之《教育心理学》06-10

心理学书籍之《心理学精要》06-02

心理学书籍之《心理催眠术》04-27

他的心还留恋着她心理测试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