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中国式家庭矛盾

时间:2020-10-16 09:33:42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心理疾病:中国式家庭矛盾

  家庭矛盾在中国经常会发生,那么中国式的家庭矛盾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心理疾病:中国式家庭矛盾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心理疾病:中国式家庭矛盾

  在社交媒体和朋友圈中,常见关于家庭矛盾的吐槽和讨论,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代人之间,比如:父母催婚,父母催生,父母和自己育儿理念方式不同,婆媳矛盾。可见现在的中青年一代,无论处于生活进程的哪个阶段,对此苦恼的人都不在少数。

  我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理解、思考和行动,在这些年经过了一个漫长曲折、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

  1顺从与控制

  我的妈妈和很多妈妈一样,对家庭和孩子付出很多。她控制欲强,也就是“管得多”。而我从小就是典型的乖乖女。起先的二十几年,控制的妈妈和顺从的女儿,我们的互补搭配表面上天衣无缝。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都教导我们,父母养育子女不易,付出关爱、青春和心血,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怀有感恩之心。我深以为然。

  我的性格和母女关系对我的婚姻产生了影响。我和男友在一起几年后,妈妈认为我们应该结婚,但我们之间感情存在问题,我对结婚感到不情愿甚至恐惧。遗憾却又注定,我的软弱和妈妈的强势产生合力,我结婚了。

  2独立与冲突

  婚后我和妈妈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敏感的觉察到她不再是我最亲密的人,我不再有问必答,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她向我表达了她对此的愤怒和伤心。

  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建立自己的家庭,在感情和空间上,都会导致我和妈妈的关系“退居二线”;再有,读了多年心理学后,我才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将心理学中对父母和家庭的探讨与自己的情况联系起来。

  心理学当中,与此有关的方向主要有两个:心理咨询和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某些取向,试图在成长经历与成年后的心理问题之间找到关联,通过更好的理解自身的成长经历,来改善当下的心理问题。不可避免的,父母往往牵涉其中,比如,自卑可能源于从小遭受父母的贬低,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幼年的寄养经历造成了被抛弃的感觉,退缩的性格可能与父母过度保护有关,等等。发展心理学的某些领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父母的教育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比如一个经典的理论指出,权威型、独裁型、纵容型三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上的优缺点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放到今天看并无新意,但在十几年前,这类知识远未普及,这些解读给我带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父母和家庭,比如,以往的教育,父母对子女的爱至高无上;而从另外的某些角度看,父母给孩子的伤害持续一生。我们的价值观重点要求子女应如何孝敬父母,令父母欣慰满意;而心理学研究侧重于父母应如何尽责培育后代,令子女健康成长。

  关于家庭模式,家庭治疗中有一个观点,即:稳固的家庭关系应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亲子关系居于其次的位置。这也是西方普遍的家庭模式。如果家庭中的各个关系序位颠倒,则家庭中的某些成员或某个关系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如果男主人和母亲关系非常亲密,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关系,即使这对母子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问题却可能在夫妻关系中显现,或以婆媳矛盾的表象呈现,也可能通过看似不相干的症状转移到孩子身上。

  但中国的家庭模式往往复杂得多,以往的大家庭模式,随着当今社会变迁,虽然表面上大多转化为小家庭的形式,但很多人心中仍保留着传统的观念,即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和关系,并不能因结婚受到影响,否则会有一种不孝的愧疚感。所以,一个人成年前,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最为重要;结婚,意味着又增加了一个重要关系:夫妻关系;生育,意味着再增加一个重要关系: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随着人生阶段的进展,身上的重要关系一再“加码”。如果要区分出谁是最重要的人,哪个关系是核心关系,很多人会觉得很难。

  而反观前文家庭治疗提倡的家庭模式,对个体而言,自出生开始,与父母的关系最为重要和亲密,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独立,成年后,最亲密的关系转化为夫妻关系并持续终生。这样的家庭模式背后,是这样的观点:成年后与父母的分离,建立清晰的自我界限,是走向真正独立的必经之路。直观的体现之一就是,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事。

  关于自我界限,我以前是缺乏概念的。有一次,我和老公外出旅行,妈妈为了治病方便在我们租住的房子里住了一段时间。我回来后发现,她把家里的物品位置重新整理了一遍!我立刻感到一股憋闷和不爽涌上心口,但我说不出哪里不对,难道妈妈身体不适还辛辛苦苦的帮我收拾家务,我还要向她表示不满吗?但是,后来的几个月里,每当我找东西找不到,或者本来随手取用的东西要经过好几个腾挪步骤才能拿到,我就生气。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自我界限被侵犯的感觉。我逐渐意识到,在很多年里,我都活得像一只牵线木偶,我渴望独立。

  与此同时,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父母知道我要离婚后强烈反对,勃然大怒。而我的表现像个叛逆期迟来的孩子,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压抑和逃避的愤怒情绪统统浮出水面,我们互相说了很多伤害对方的话,两败俱伤。我坚持我的决定,但随后很快发现,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这缘于婚后妈妈认为我应该买房,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尽管我表示不需要,她仍然转给我一笔钱,我们用来买了房子,我的离婚也牵扯到父母的经济利益。这时我不得不无力的承认,我其实并不独立。一个人人格上的独立,能否掌控自己的事,与经济独立和生活独立密切相关。我把那笔钱还给父母以后,无论他们怎么坚持,我都坚决拒绝再用他们的钱。

  离婚前后的这段时间,我和父母的关系很糟糕。他们最不能承受的是,辛苦养育大的女儿竟然对他们有顶撞,有愤怒,有怨恨,感觉受到极大伤害,斥责我缺乏感恩之心。我最不能承受的是,只是因为我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对我那么不满意。

  3独立型自我与互依型自我

  有一次,妈妈在我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我当时并没有读过,书也是别人送的,我大概知道,书中主要从心理学的视角讨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当然很多是负面影响。她只看了一篇文章,就气得看不下去了,找我理论,发现我的观点果然和书中相似,从此她认定是心理学害了我,因为“外国的东西不能用在中国人身上”。

  这个问题从那以后一直在我心中存疑,这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取向和观念的确植根于西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近些年来,这些观年在我们这一代当中越来越普及,他们究竟适用于中国家庭吗?就我的家庭来说,对我个人,我因此获得自我的觉醒和独立,这一步一旦迈出便不可能再回头;对我的父母,他们感到失去了原来那个亲密孝顺的女儿;对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表面的平静被打破,波涛随之而来。

  的确,站在身为子女的立场,从某个角度看,似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很多家庭中,上一代父母缺乏界限感,手伸得太长,侵犯了子女的个人界限,他们希望替子女决定婚事、生育、以及育儿方式,他们不愿意退出与子女的第一亲密关系,造成了很多家庭矛盾,他们应当尊重成年子女的独立性,应当放手让子女做主自己的生活,这样似乎这些矛盾都可迎刃而解。但是,事实上呢?家庭关系有它的特殊性,特殊在于,这个关系的另一方,是对你特别重要的人,并且,他们可能永远无法认同这个观点,也不容易改变,反而会因此受到伤害,这个伤害还可能再反弹到子女身上。

  后来,我的思维方式更加开放,除了关注应该与否,优劣对错,谁身上出了什么问题,我更关注父母所谓的“界限不清”来源于哪里,对家庭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这时,一个多年前接触到的,看似和家庭问题无关的跨文化心理学视角,重新回到我的视线。这个框架下,西方文化是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文化,西方人的自我概念是独立型(independent)自我;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文化,东方人的自我概念是互依型(interdependent)自我。还有研究提示,中国人的自我概念是包含母亲的成分。这还得到了脑科学层面的证据:自我和母亲,都激活了相同的脑区,而西方人只有“自我”能激活相应的脑区。由此看来,中国人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本来就是自我的一部分。

  我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上一代父母对子女付出很多,把子女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深度的参与其中,甚至代替子女做出决定,并且希望和子女保持亲密感,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和子女是如此紧密的交缠在一起,如果要和子女“划清界限”,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割裂自己那么难受。而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比上一代独立,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期望拥有更多的自主。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一代,更像是走在从互依型自我过渡到独立性自我的路上,当然每个人互依或是独立的程度不同。从这个角度,现今的“中国式”家庭矛盾,是东西方互不相同的文化、自我概念、家庭观在一个个中国小家庭中的碰撞和冲突。

  并且,中国这种家庭成员紧密互依的关系,在当今的社会现状下,带给两代人的不仅仅有矛盾,同时也有巨大的获益。比如,对很多父母来说,“养儿”仍然是“防老”的最有效途径,天伦之乐一定比孤独终老幸福。再比如,对很多子女来说,如果没有父母拿出一生积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买上房子;如果没有父母帮忙带娃,不管是夫妻一方辞职还是请育儿嫂,家庭经济都可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力承担。

  当理解了这些以后,父母的“界限不清”在我看来不再是“问题”,只是我和他们“不同”。这句话现在写下来如此简单,但曾经很长时间里,我身陷其中,思维的局限、情绪的.漩涡令我无法客观冷静的看待这件事。

  4情绪与认知

  面对这种“不同”产生的矛盾,如何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减少对双方的伤害?首先需要处理自己的情绪。

  有一个阶段,我对自己不满意,我似乎知道,我身上的种种缺点和软弱从何而来,与我父母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我想改变自己,却常常力不从心,身上好似被施了魔咒。另一方面,无论我怎样想挣脱父母的控制,他们似乎仍然没有把我看做一个具有独立意志的人。比如,我再婚后,妈妈立刻劝我生孩子,生了以后又继续劝我生二胎,后来她见我带娃辛苦,又让我不要生二胎,整个过程从没有问过一句我的想法,好像我的想法感受在她心里根本不存在。伴随着这种无助感,我对父母感到愤怒和怨恨,这令我感到不安和愧疚,我是否冷漠无情缺乏感恩之心?我是否应该尽力消除这类情绪?

  后来,我慢慢明白,是因为我不够自信,不接纳自己的缺点,才把对自己的不满意转移到父母身上,似乎这样就找到了替罪羊,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和压力转嫁出去。我如此在意父母是否将我看做一个独立的人,是源于我内心仍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独立,那个小孩仍然在期待通过父母的认可来宣告自己的独立性。

  我试着更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任何情绪,不再和自己较劲。我也能更全面的看待自己,不仅关注问题,也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力量。如果说我的问题曾经和父母有关,那么我身上的优点和做出改变的力量是否也源于父母的馈赠?

  有了女儿后,我有时候请妈妈帮我带孩子。不出所料,我能看到妈妈身上的问题如何在育儿当中显现,比如她的控制、她的反应过度,但超出我预期的是,我看到了更多她的优点如何在育儿当中显现,比如她的耐心和细心、她的创意和热情。我好像看到了她是如何照顾我长大,这种微妙的触动不可言表。

  经过这样的过程,我对父母的愤怒尽管仍然存在,但比以往平息了很多,我也不再因此感到困扰。在我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关系有所缓和。我想,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本是人之常情,无需拔高,也不必刻意罩上光环。越亲密的感情,成分越复杂。爱和感激,一直都在;伤害、失望、愤怒,有时候也会自然发生,如果发生了,不妨坦诚对待。

  面对家庭矛盾,我们的情绪、思维方式和言行,往往互相影响作用。对待负面情绪,越是想赶跑它压制它,引发的破坏力可能反而越大。不管如何努力掩饰和隐藏,它仍会存在于一言一行中,在表情、语气和措辞中显现,对方一定感受得到。而试着与负面情绪共处,关照自己的内心,探索源头,将对自己有新的发现。等到负面情绪渐渐平息,再去看这件事,会发现思维方式和认知理解变得更加客观、开放,可以接受不同的观察视角。比如,原来认为矛盾是由对方的问题造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来自彼此间的不同。同时,新的理解角度,也会让我们的情绪心态更加放松平和,更容易规范自己的言行,找到适合有效的沟通方式、相处方式。

【心理疾病:中国式家庭矛盾】相关文章:

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知识10-25

易引发儿童心理疾病的家庭教育误区07-21

留守儿童的心理疾病07-16

心理疾病会有哪些症状10-14

关于儿童常见的心理疾病07-20

儿童留守易生心理疾病07-18

常见儿童心理疾病07-14

儿童的心理疾病及其判断07-14

儿童的心理疾病有哪些07-02

儿童最常见的心理疾病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