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迫症的了解

时间:2020-12-11 16:54:10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对强迫症的了解

  强迫症会引发次生疾病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疾病,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都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同时,强迫症会引发次生疾病,进一步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强迫症引发的次生疾病主要有:

  一、导致患者患上精力分裂:强迫症的表现多是精力分裂症早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强迫症表现内部实质意义时常是荒谬不可理解的,垂垂伴随出现明显的畏缩离群,情感冷淡的特点。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思维联想障碍以及贪图、幻觉,这些个都比较容易辨别的明显的强迫症的表现行为,所以一定要谨慎。

  二、导致患者患上孤独症:反复的动作以及意识行为是孤独症的常见疾病状,易与强迫症的表现混淆,但严重的交往障碍以及多数患者存在语言功效障碍以及智力发育障碍却正好是强迫症患者所不具备的。为此,仔细询问病史以及注重不雅察其语言、行为特点,诊断的问题不大,但与高功效的孤独障碍以及不典型孤独症的辨别还要从发育史、病程、社交能力、语言运用水平等全面资料以及检查来进一步辨别。

  三、导致患者患上抽动综合征:部分抽动的综合征患者存在不自立的、反复雕版的动作以及行为或典礼动作以及行为,有的还出现强迫统计、反复语言而酷似强迫症的表现,但抽动症极少同时具备强迫观念,并且她们都有抽动的综合征的病史或同时存在抽动,辨别一般不困难。

  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

  强迫计数演变成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可想而知强迫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多大。

  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短片《DIX》,企图探索强迫症患者黑暗、非理性的精神世界。电影里的主人公每当他走到“第十步”时,他就会不由自主产生血腥、恐怖的幻想。

  电影中马克是一个英俊帅气、挺拔阳光的年轻人,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心中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他是一名强迫症患者,每当外出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去数人行道上的地砖,从一数到十,到第十步时,马克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恐怖臆想之中。那一刻,整个世界变成了巨大的绞肉机,冰冷无情地将他撕成碎片。这些血腥的臆想令马克痛苦不堪,他只得向心理医生(Alain Choquet 饰)求助。医生引导他正视眼前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鼓起勇气以粉身碎骨的代价去克服对第十步的恐惧。马克最终能否战胜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吗?

  主人公是个有很重强迫症的患者,他对自己走的每个路砖都刻意去选择。在他的思想里,他必须得走他思想中的那几块,否则自己会被分尸(这其实只是导演为了形象化强迫症对人的影响,在强迫症患者的思想里,并不一定不那样走自己就被血腥的分尸,会有类似的各种情况)。

  后面有一幕,主人公没有被强迫症心理左右,逼着自己走了一条很随意的线路,画面里然后他被分尸,这也是导演对主人公心理的形象化。当他跨完所有的路到达终点时,他的“破碎”的身体又重新拼在了一起。这其实就是导演在表达,在告诉强迫症患者:即使你走了一条你感觉很不舒服,不符合你内心的路线,过程或许很痛苦,但结果仍然是完美的。意在激励强迫症患者战胜自己。

  这部电影传达出的信息是:希望辅导医生或者其他人能引起重视,患者的问题可能不仅仅只是一个,解决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后面还有更多,更难的问题有待解决,需要持续引导、治疗,需要大家的继续关心,帮助病人竖立正确的心态!

  在现实中像电影中主人公那样的强迫计数症患者也是有的,电影中强迫症患者的血腥臆想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需要大家的继续关心,帮助病人竖立正确的心态!

  我得了恐艾症吗

  那天,我的诊室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他看上去一脸担心,手里拿着张湿纸巾,小心翼翼地在凳子上擦了三遍才僵硬地坐下。

  跟自己战斗了一番以后,他终于一鼓作气抬起头说:

  医生,我觉得自己有艾滋病。

  循循善诱下,我了解了他的故事。

  小张从小家教就严,父母对其要求高,日常言行要求严厉,如饭前饭后必须洗手等,家里条件也不错,经常有父亲的外国朋友来家里短住,父亲会敦促小张抓住机会练习英语。

  上大学后,在学校图书馆,小张在一本书里了解到,国外艾滋病发病率特别高,艾滋病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治疗效果差。不知怎么地,他突然冒出奇怪的`念头:

  之前与外国朋友接触过,我会不会染上艾滋病了?我是不是没救了?

  恰逢有些劳累,他随即联想:

  完了,我是不是已经有艾滋病的症状表现了?

  小张整天被这些「疯狂」的念头折磨,反复思索,有时甚至头皮发紧、呼吸困难、就像快要死了似的,那种感觉,真是太可怕了。

  「自己得了艾滋病」这个可怕的念头怎么都挥之不去,小张开始反复到各地大型三甲医院及疾病控制中心检查。检查结果总是阴性,小张仍不放心,前述想法仍挥之不去。

  渐渐地,他觉得这个世界很脏,到处都是艾滋病毒,反复洗手,成天生活在担心「被艾滋病污染」的恐惧之中;衣服、床单、被褥、枕套也是必须单独清洗、单独晾晒……继而,他不敢与同学合住宿舍,周末回家也不敢与父母同住、同吃,担心会被艾滋病感染。

  小张成天生活在反复清洗、恐惧担心、反复思考诸如「我会不会染上艾滋病」等问题之中,退学回家仍无改善,甚至不敢出门,不敢与人说话,说话后也会反复在脑子里念叨「我会不会被感染上艾滋病」。

  这些表现折磨小张近半年,弄得他痛苦不堪。在家人及传染科医生的反复建议下,小张总算勉强同意来看心理医生。

  讲完后小张问,医生,我是不是得了「恐艾症」啊?

  什么是「恐艾症」?

  近几年,媒体报刊是有关于「恐艾症」的报道,尤其是报道有过高危性行为(如不洁性行为、同性性行为等)、接触可能存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沾染被污染的血液等,在普通大众中造成恐惧心理,甚至形成一种「流行性的恐艾」现象,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人在获悉艾滋病的部分信息,在初期有此担心也属正常反应。

  但,之后这种担心愈演愈烈,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流等,则属病态表现。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恐艾症」这种疾病的诊断标签。

  「恐艾」的行为表现及情绪反应等,属于一种综合征或症状群,从医学角度分析,可以见于如下一些疾病:

  1. 强迫障碍

  上面例子中的小张,最后确诊患有强迫障碍。

  他的「恐艾」心理属于一种强迫观念,继而衍生出「担心遭到污染」的强迫观念,强迫性疑虑、强迫性清洗等。他的脑海被这些想法占据,这令他焦虑不安,甚至出现了「像快要死了似的」的惊恐发作症状。

  为了抵消强迫观念带来的不安,他反复地接受检查、反复地进行清洗,然而这并不能带走他的不安,于是,强迫的清洗和检查变得更频繁。

  2. 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会为了「确认」自己患上某种重病而反复检查,并且认为诊断他「没病」的医生是庸医;而在这之前,患者可能发现身体上存在某些和这种重病恰好一致的症状表现。

  少数有「恐艾症」表现的人,会对自己的些许不适解释为染上艾滋病而焦虑、害怕,尽管有反复的医学保证(如多次检查均正常),个体害怕或坚信患病的观念仍持续存在,一直确信自己患了艾滋病。

  3. 疾病恐惧症

  这种恐惧症,和动物恐惧、幽闭空间恐惧等疾病同属一类,实为「特定恐惧症」的一种。

  这类患者,反复担心自己患上癌症、性病或其它像艾滋病这样的严重疾病,当这种想法不出现时,患者能意识到这种想法是不正常的,部分患者会回避到医院检查。

  4. 流行性癔症(集体癔症性发作)

  偶尔新闻报道,某小学生肌注疫苗后出现不适反应,怀疑疫苗质量有问题,随之不久,班上大部分同学出现相似的不适反应,后经证实,疫苗质量没有问题。

  这实乃一种流行性癔症发作,这种「流行」情况最易发生在关系比较亲密的同伴年轻女性之间,典型情况是流行首先发生于群体中具有高度暗示性、表演性及关注焦点的个体,这个首发的病例可能是来自对躯体疾病威胁有一般性了解的个体,也可能是对某个熟人感染疾病特别关注的个体,或者可能存在与所担心疾病无关的某种不适。

  对大众而言,艾滋病的可怕程度,已经超出了它本来的威胁性。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患者周围,与其有过接触的人也会表现出「患病」的症状,并为此恐慌不已,而且这种「患病」能够神奇地「传播」给更多接触过「发病者」的人。

  5. 躯体妄想型障碍

  这类患者极少,他们本身可能就存在人格障碍,比如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行事多疑、个性固执甚至偏执。

  与之前几种情况不同,这类患者可能完全没有过任何「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的经历」,就是「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检查结果并不能纠正其看法。

  此类患者,坚信他们患有躯体疾病或躯体畸形,无法用事实纠正,但没有明显焦虑反应,也缺乏明显的求治动机。

  6. 急性应激障碍

  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非常少见。

  患者可能偶遇与艾滋病有关的突发事件,如媒体报道、在公交车上被人扎针(后经证实是清洁注射器)等状况,随即出现紧张、恐惧、呼天抢地哭泣的表现,不断念叨「完了,完了,我被传染艾滋病了」。

  7. 其它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等其它精神疾病,也可能在疾病的某个时期存在「恐艾症」的行为与表现,此时专科咨询诊治尤其重要。

  假如「恐艾」怎么办?

  假如曾有过不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或者曾经有过其他高风险的行为,存在患病的担心是正常的。

  目前,国内医院对艾滋病的血液检查是免费的,一般情况下,在高危行为三个月后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果是阴性的,就不需要再有担心了。

  然而,假如检查之后,担心不仅不能平复、反而愈加深重,不得不通过反复就医、检查等行为来缓解焦虑,甚至对身体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建议去医院的精神心理科看医生。

  就像前面说的,「恐艾」行为或表现可能是多种心理疾病的「共同」表现,针对不同诊断需要进行不同治疗。

  因此,就医是自我处理中最好的选择。

  强迫症新增成员:运动强迫症

  估计你已经听说过选择强迫症、关怀强迫症、晚睡强迫症,今天为大家介绍强迫症新增成员一名:运动强迫症。

  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于嘉近日向媒体自曝,说自己有“运动强迫症”。原来在强迫症的众多临床表现中,有一种强迫症叫做运动强迫症,那么什么叫做运动强迫症?运动强迫症的表现是什么?运动强迫症需不需要治疗呢?

  名词解释:运动强迫症

  据专家介绍,运动强迫症是一种听来罕见,但正在高速蔓延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也被称为运动强迫性神经症。运动强迫症患者仿佛对做运动着了魔,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会强迫自己做运动。

  “临床表现”:一天不运动心里就空落落的

  据新浪网报道,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于嘉近日向媒体自曝,说自己患上“运动强迫症”。他说,有时候,辛苦了一整天,但还是会把不到2岁的女儿哄睡着觉,再出去“耍一圈”。“如果一天没锻炼,我整个人的状态就不好,感觉没有精神,心里空落落的。”

  央视名嘴于嘉还告诉记者:“打个比方,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12分钟靠墙静蹲,分几组完成,每次花不了10几分钟。”他认真地说,“其实,10分钟时间可以完成很多事,所以,为什么不运动呢?”

  于嘉除了这些运动与锻炼外,也会带伤参加运动。据《百度百科》信息显示,2013年国内首个马拉松赛在厦门结束。本次比赛除了有田径名将加特林和演员桂纶镁助阵之外,央视体育频道的主持人更是组团来参加,刘建宏、沙桐、于嘉等人都出现在了起跑线上,而于嘉有伤在身的情况下更是神勇地以4小时16分34秒跑完了全程。

  是否要治?运动强迫症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热衷运动的人都是运动强迫症患者,专家在此强调,多数患上此类精神障碍性疾病的人,原本在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形象评价方面就存在着潜在的问题,所以才容易被强迫症所控制。

  专家称,运动强迫症患者最大特点就是再疲惫的身体也抵不过强烈的运动欲望,最终他们只能任由自己被运动所控制。这种情况属于一种强迫倾向,是运动强迫性神经症的表现。建议运动强迫症患者早日治疗,也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以自我调理治疗的方法来改善自己。

  怎样有效地预防强迫症复发

  很多朋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助练习后,发现坚持不懈的练习的确减轻了自己的强迫性习惯甚至是强迫症状。但是,有时好像稍有不慎,强迫症又重新席卷而来。其实,即使是在非常成功的咨询之后,让你焦虑情绪产生的情境还是会发生;就好像不管你再怎么擅长游泳,大海中的浪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打过来。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这种事情会发生,因此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去有效应对它们,保持来之不易的改善成果。

  怎样有效地预防强迫症复发呢?

  一、了解自己的压力源

  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压力可能会突然激发起强迫模式,让你重新跌入强迫怪圈。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一旦超负荷,你当前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效率就会降低。假如你现在正在执行减肥计划,这时你遇到了许多来自生存、人际、家庭的压力,那么你很可能就不再有足够的能力去坚持这项计划了,因为我们要花费不少的经历去处理应接不暇的压力。我们现在正在执行一项名叫“走出强迫症”的计划,计划快要结束了,这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压力,那么我们就很可能被迫搁置这项计划了。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找出那些对你来说会产生压力的事件和情境、识别出你应对这些压力的习惯性方式,把它们罗列出来,并提前计划好怎样做可以让自己减压。如果你能在这些情境中减轻情绪上的负担,那么在这些压力下,强迫症状重新出现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可以参考的方法有焦虑管理训练、自信训练、认知重建、放松训练、正念练习等。

  二、继续进行暴露练习

  既然深陷强迫泥沼时,暴露练习强有力地拉了你一把,现在又有什么理由抛弃它呢?

  1. 当强迫模式出现时,对自己喊停,把感觉到的痛苦强迫循环开始的先兆。

  2. 觉察到强迫思维,复述它们,可能的话给他们贴个简短的中性标签。

  3. 如果痛苦还在继续,那就呆在这种痛苦之中,带着开放和好奇的心感受一下。

  4. 当你感觉已经可以驾驭这种痛苦了,就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事情上,而不是执行强迫行为。

  三、用新的行为填充强迫症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对很多朋友来说,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回避行为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得不逐渐放弃越来越多的兴趣爱好来把时间腾出来。当强迫症渐行渐远,朋友们会惊讶地感觉到自己变快了、时间多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重拾或培养兴趣爱好,否则一闲下来,你就会又去想那些曾经相当熟悉的事情: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回避行为。如果你整日整夜地呆在家里,感觉生活无聊,没有目标追求,那么强迫症又会趁机回来陪伴你,它以为你需要它。因此,为了保持成果,你需要找些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来做。

  四、寻找守护天使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自助过程和正在做的事情告诉你的朋友和家人,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当强迫症离你而去,你需要更真实的玩伴和朋友,我们把这些值得你信任的人统称为“守护天使”。

  有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当强迫模式开始干扰你的时候,他们可以作为监督人帮助你更快速地发现强迫模式并喊停、更敏锐地察觉强迫思维、并且更有信心和勇气停止强迫行为。

【对强迫症的了解】相关文章:

新西兰留学的你对GD课程了解多少?09-22

强迫症作文03-02

洁癖强迫症的类型12-20

强迫症出现的症状08-10

强迫症患者作文12-24

我的强迫症妈妈作文01-30

关于强迫症的心理调适11-29

有强迫症的妈妈作文12-03

我的强迫症妹妹作文11-02

患有强迫症的阿姨随笔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