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比如快考试了,如果你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欢迎阅读。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1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
第一、焦虑症的主要表现是焦虑情绪、不安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年龄的患儿表现各异。幼儿表现为哭闹、烦躁;学龄前儿童可表现为惶恐不安、不愿离开父母、哭泣、辗转不宁,可伴食欲不振、呕吐、睡眠障碍及尿床等。
第二、学龄儿童则上课思想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不愿与同学及老师交往,或由于焦虑、烦躁情绪与同学发生冲突,继而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兴奋症状为主,如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出汗、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口干、四肢发冷、尿频、失眠、多梦等。
第三、根据起病形式、临床特点和病程临床上可分为惊恐发作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发作为急性焦虑发作,发作时间短,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的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广泛性焦虑症为广泛持久性焦虑,焦虑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长,患儿上课紧张、怕被老师提问、怕成绩不好等,也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患有了儿童焦虑症他会出现很多异常的行为,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还有就是情绪会非常的低落,很容易出现烦躁或者是头痛的现象。除了这些症状,有一部分孩子会食欲不振,失眠多梦。
儿童得焦虑症的原因
素质性焦虑
这类小儿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具有焦虑表现,给孩子以“模仿型”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不能正确引导,反而自己亦产生焦虑感,就可能使孩子沉溺于低谷情绪中不得解脱,逐步恶化。
境遇性焦虑
对突发事件,小儿的心理难以承受,因此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不可终日。但这一类小儿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自然消失。
分离性焦虑
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失去以往的欢乐。其主要表现为心烦意乱,无心学习,甚至出现逃学、出走等现象。
期待性焦虑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另一方面,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课程设计、作业布置超过了小儿的接受能力,给小儿以极大的压力,也会使小儿表现出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
环境性焦虑
有的家庭“大吵三六九、小闹天天有”,使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欢乐,由此便产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焦虑症往往严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展,并且容易诱发抑郁、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因此,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后,应予以科学引导,以尽早让孩子摆脱困扰。父母尤其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这是孩子远离焦虑症、实现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保证。
如何帮助孩子消除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当预计到对自尊心有一种潜在的威胁或由于某种情境使人发生内心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安状态。幼儿的焦虑主要是怕失去母亲的保护和爱抚,自己的愿望和家庭、社会的规范发生冲突,怕自己不为同伴所接受,对某事某情境感到羞耻或怀疑,以及被迫对自己试着要做的事感到内疚等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这些引起焦虑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儿童消除焦虑心理:
1、提供爱和关心、支持,帮助幼儿处理矛盾。如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过错,以正面教育为主;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鼓励、维护他的独立性;帮助儿童正确处理愿望和原则的冲突。
2、满足儿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们为实现这种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儿童在行动上受到挫折时,要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困难。
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回避会引起儿童怀疑、羞耻、内疚的行动。对儿童不成熟的行动、言论要耐心指导,不包办代替。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2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据权威机构调查,每人一生中患病的危险性是14.6%,而且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不过,由于社会偏见,人们往往羞于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或因该病表现复杂,难以辨认,或是偏听偏信,多方求治。这些都导致了焦虑障碍诊断治疗的延误。
那么,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又是如何诊断焦虑障碍的呢?诊断过程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倾听在倾听患者所述病情的'同时,还要注意他的行为和情绪性的语气。给他足够的时间描述自己的症状,症状出现的环境情况,症状加重的因素以及其他重要的特征。焦虑发作时会出现心脏、呼吸、肠胃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症状,这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被繁多的症状所迷惑,又不要遗漏可能存在的躯体疾病。
第二步:询问当患者叙述完自己的病情,医生头脑里可能形成了有关该疾病的一些假设。这时医生会顺着自己的思路收集更多特殊的信息,以检验自己的假设。注意患者描述的症状群,看有无一定的模式。焦虑障碍有许多特有的症状,并会以一定的规律和组合出现。
第三步:评价医生在对患者的疾病表现充分了解掌握后,需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外表和行为;
2、语言;
3、思维内容;
4、智力功能;
5、对疾病的认识;
6、判断力;
7、社会适应功能。
通过以上精神方面的评价,对疾病得出大体的结论,并排除抑郁症、酒精依赖等疾病的影响。
第四步、检查针对患者叙述的主要问题和可能出现的躯体疾病,选择性地进行躯体和辅助项目的检查,以发现或排除躯体疾病,并为治疗做准备。
第五步、告知患者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由于身受其苦、深有体会,会对疾病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解释,增进患者对焦虑障碍的了解,在治疗时主动合作,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第六步、确诊此时,医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疾病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对病情得出确切的结论。
在现实的工作中,这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也是诊断焦虑障碍的必由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的。如果医患之间能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就能尽快达到理想的彼岸。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1、焦虑体验,无客观不良处境或不足以引起紧张的处境下,而表现出一种紧张、惶惶不安的心境和情绪体验。较大的儿童可以诉说自己烦躁、紧张、恐惧和不高兴,年幼儿童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安和惶恐,而常表现为哭闹且难以安抚。
2、精神与行为异常,焦虑常伴有不安的行为。儿童焦虑症的症状如年幼儿常有哭闹、打滚、打人或自伤,年龄大者多表现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注意力难集中、发脾气,甚至搔首顿足,多方劝解难以消除。
3、年幼的孩子由于语言发育尚未完善而不能很好地表达内心的不安和惶恐,常表现为爱哭闹、不易安抚、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在环境变化时焦虑加重,出现睡眠障碍和排泄习惯紊乱,如入睡困难、夜惊、尿床、便裤等。
4、有的孩子拒绝上学,即使勉强到校也很少与老师、同学交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课堂作业。
5、有的孩子还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呕吐、头痛、睡不着觉,甚至心慌、气短、大汗淋漓等症状。
儿童焦虑症怎么治疗
1、家庭辅导治疗
为患儿父母提供咨询,提高对患儿疾病的认识,了解产生疾病的因素,并请父母配合医疗,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克服父母自身弱点或神经质的倾向。
2、采用支持、认知的心理治疗
儿童焦虑症的治疗首先要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继而耐心听取患儿的主诉和家长的介绍,作仔细分析。然后有目的的进行交谈,使患儿认识到这是心理疾病。要告诉患儿只要积极配合,医师非常愿意帮助他治好病。
3、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天然课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整体素质的基础,是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要想把孩子培养成自信、豁达、活泼、开朗的人,家庭环境一定要整洁、朴实、条理、明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
4、恰当指导孩子
在孩子成才方面,父母要依孩子的天性、爱好、兴趣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要不急不躁。
5、降低亲子依恋强度并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
儿童焦虑症的原因
1、模仿
爸爸妈妈有焦虑症,孩子进行模仿。
2、父母给出多余的劝告
爸爸妈妈对某些危险估计太高,因此,常常会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使孩子整天焦虑不安。
3、父母向孩子述说家中问题
有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很好,他们甚至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知心人,当家里出现了类似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等都会向孩子倾诉,但是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他们是没办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的,于是在这种处境下,孩子还容易产生焦虑症。
4、父母太苛求
对孩子做的任何事情,总是表示不够满意,反复提出要求做得更好一些,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逐渐对自己也觉得不满意,对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要求出现焦虑反应。
5、父母对孩子过度地放纵
对孩子过度地放纵也可导致焦虑症。没有一定的限制,孩子常常不知道他们活动自由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什么要求,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去提高,也会出现焦虑情绪。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3
家里有孩子患上焦虑症的家长,你们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患上焦虑症吗?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而你家的孩子却患上了焦虑症呢?你有没有想过有可能是家长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呢?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会患上焦虑症原因都出在家长的身上,下面看导致孩子患上焦虑症原因的详细介绍。
患有焦虑症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一些小事而烦躁不安,担心害怕,甚至哭闹。这类孩子平时表现温顺,守纪律,克制力强,自尊心强,对待事物常十分认真,又过分紧张。孩子焦虑症的诱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爸爸妈妈对某些危险估计太高。因此,常常会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使孩子整天焦虑不安。
二、爸爸妈妈视子女为自己的“知心人”,并向他诉说许多家中的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等。而一个年幼的孩子是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
三、爸爸妈妈太苛求。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对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要求出现焦虑反应。
四、爸爸妈妈对孩子过度地放纵,也可导致焦虑症。
五、经常或强烈地遭到惩罚。因为惩罚常常是受到其他人的否定或排斥,使孩子感到害怕。
帮助孩子消除焦虑心理应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生物反馈疗法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首先应了解、查明患儿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解除诱发焦虑的心理应激因素。如家庭环境有无改变或是否变迁、父母有无焦虑倾向、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学习是否有压力等。要耐心倾听患儿的主诉,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目的地和患儿进行交谈,适当地对他们的痛苦表示同情,消除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儿,要帮助他们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父母应克制自身弱点或神经质倾向,积极消除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
2、生物反馈疗法: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及游戏活动,进行自我放松而消除焦虑心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更佳。
3、药物治疗:选用中西药治疗。中药有益气安神的定志汤,补心宁神、益气护阴的补心茯苓汤,补益心血的珍珠母丸等。西药以抗焦虑为主,可给少量安定、利眠宁或多虑平等,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而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患焦虑症的孩子大多数可以治好。因为每一个儿童对新的环境、新的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和焦虑感,随着对环境的熟悉和认识,这些不安的反应在多数孩子身上都会消失。接受治疗的孩子,只要寻找到造成焦虑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去除焦虑的因素,焦虑症的孩子预后大多良好。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 4
分离焦虑的危害
分离焦虑症对儿童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其将来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孩子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新入园的幼儿中,焦虑程度严重的幼儿数量在增加。
分离焦虑在宝宝不同年龄段的表现
0-3个月的宝宝 处于没有差异的依恋发展阶段,只要身体舒服,就不会产生分离焦虑。
3-6个月的宝宝 处于有差别的依恋发展阶段,他可以区分熟人和生人,并对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绝,但对那些似曾相识的熟人他都接受,只要与幼儿园老师熟习几天,他就会很快就把她纳入熟人圈内,爸妈走了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分离焦虑。
6-24个月的宝宝 处于依恋关系单一化阶段,并在24个月到达高峰,即宝贝在熟人圈里开始寻找跟自己关系最近的人,并对他产生强烈的依恋,此年龄段的宝贝对陌生的幼儿园老师非常排斥,他的分离焦虑最厉害。
24-36个月的宝宝 宝贝开始有能力把依恋对象伙伴化,能够容忍与妈咪暂时的分离,如果告诉他,他能明白妈咪走了还会回来。但焦虑情绪仍比较严重。
36个月以后的宝宝 宝贝对分离现象的正确判断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增强,他们上幼儿园的分离之"痛"要轻一些。
影响宝宝分离焦虑的因素
1、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儿童依赖性增强。 在生活中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娇惯溺爱,使孩子的独立性变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门离开父母亲人,便不知如何应对,这是产生儿童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离焦虑较轻。 在大家庭长大的宝宝,日常接触的人多,容易产生对别人的信任,依恋的对象广泛,分离焦虑较轻。反之,在小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亲友走动少,每天只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外界接触少,容易认生,对爸爸妈妈往往产生强烈的依恋。
3、性格开朗的孩子,分离焦虑轻。 平时活泼开朗、乐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分手时,也不免大哭几声,但很快就会适应;性格内向、独立性较差的孩子,一般焦虑较严重,注意力难以分散,焦虑持续时间较长。
4、照料人的改变,会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新照料人和宝宝关系亲密,孩子容易适应分离。如果宝宝是在宝宝妈妈爷爷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长,妈妈上班后,宝贝由爷爷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适应。如果宝宝一直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妈妈上班了,将宝宝托付给陌生人(如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
家长对待宝宝分离焦虑的办法
1、降低亲子依恋强度 因为孩子将父母作为自己安全的港湾,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来完成,所以在父母离开时便会产生这种分离焦虑,因而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在生活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独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积极的引导 在孩子入园之前要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家长可以不断地跟宝宝说:老师像妈妈一样地爱你,老师就像是你的朋友,你有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和老师说等等。首先要让宝宝在心理上不排斥老师,这样老师才可以接近宝宝并加以引导。同时放低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阿姨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也可以玩游戏,使孩子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
3、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场的环境,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家长平时要对孩子多夸奖老师的和气、漂亮;告诉孩子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你们做游戏;在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回家时,可以刻意的在孩子面前与老师友好的交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每天入园的时候,在家里就应该说好,妈妈送到教室就会去上班,并且实际上也坚持这样做,不要表现出不舍,否则聪明的宝宝一看到你的不舍,马上就会以哭来要挟你。
回到家里,爸妈要问一问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不要带任何的暗示,就让宝宝凭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叙述出来,爸妈再以很夸张和惊讶的表情说:幼儿园这么好玩,有那么多小朋友和玩具,还有老师爱你们、和你们做游戏,妈妈都想上幼儿园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宝宝上幼儿园的兴趣。
4、注意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 焦虑的产生有时还因为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在幼儿园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不会做。婷婷的哭闹就与生活技能的缺乏有关系,尤其是在吃饭和睡觉的时候,自然也就想起妈妈了。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给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导,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饭,不能在吃饭时随意走动等。指导孩子试着在大小便后自己脱、提裤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觉,认识自己的物品等等。家长在指导时不要心急,因为你越着急,孩子就越紧张,越怕上幼儿园。
5、增强幼儿园的吸引力 家长来接孩子时,不要接了孩子马上就回家。幼儿园一般允许家长陪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的活动器械上玩一会儿,但要注意安全。当孩子玩得高兴时,家长要表示应该结束了,并答应他明天再来玩。这样,幼儿可能会“怀念”在幼儿园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儿园更强的动力。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及原因】相关文章: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12-20
儿童焦虑症的原因07-16
儿童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07-28
焦虑症的表现08-29
儿童焦虑症的具体表现08-10
焦虑症症状表现12-19
焦虑症早期的表现12-19
焦虑症发作的表现12-19
焦虑症的症状表现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