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预防

时间:2020-11-21 09:47:48 考试心理 我要投稿

考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预防

  快速的生活和学习节奏,紧张的考生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那么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怎么预防呢?

  考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预防

  1.考试心理的四种状态

  许多青少年,由于受到年龄认知的影响,只是朦胧地觉得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很重要,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他们还很难真正领会教师、家长、包括社会观念在内的期望的真正含义、真正价值。一般青少年的考试心理呈现四种状态:

  (1)无知型。

  无知型的青少年,他们在行动上根本没有考试的应有准备和反应。他们在考试期间与平时一样,得过且过,考试前照常看电视、看小说、玩游戏机,如果说有点紧张与压力,大多来自班级整体气氛的感染,或老师的再三催促,和其他同学的影响,他们对考试既无真正的压力,又无很大的烦恼,只求考过算数,以求暂时的心理解脱。

  (2)任意型。

  他们能积极准备考试,但对自己的发展前途没有主见,也没有过高的期望,任随家长与命运的安排,只要不是考得太差,能向老师、家长交差就可以了。这类学生考试心理压力不是太大,自我实力估计一般偏低,但由于他们还在实实在在复习功课,心理也较平衡,如果有较好的指导,往往能出现比预料结果更好的临场发挥。

  (3)期望型。

  他们学习态度积极,希望考出水平,反映自己学习的真实能力,他们对考试,特别重大考试,最害怕是考试失常,突然“失手”,他们既有信心,又不很有把握,在紧张和不安中花费很多精力,精心准备,积极迎考。

  (4)高期望型

  他们把考试看作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重要时刻,以空前的紧张状态和努力程度来对待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这些学生由于期望值过高,容易出现临场失态,或者出现考试的高焦虑的心理状态。

  上述四种类型中,大致任意型和期望型占多数,无知型和高期望型相对少些。

  2.考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虽然思想较成熟,考虑问题比较成熟,但由于考试对其前途关系更为重大,所以心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1)考试动机方面。

  据调查,乐于参加考试的高一、高二学生占 15%,高三占 25%,省重点中学也只有 29%,这说明厌考情绪在高中生中相当普遍。

  有位高中生在日记中写道:“现在,生活最单调、最枯燥的是我们中学生。我们整天与书本、作业打交道。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每节课都有提问,三天一测验,每周一小考,还有名目繁多的模拟考、摸底考、练兵考、统考??

  总之,考不完的试。家长为了使我们进名牌大学,除了催着、逼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外练习题,又要请家教,有英语家教、数学家教、物理家教??每天清晨眼睛一睁开就与书本打交道,每夭作业要做到深夜。

  “我的邻居小珍与我同年,初中毕业已参加工作,她每天晚上看电视、跳舞,星期天上街看电影,听音乐会??生活丰富多彩,真是有趣极了,不像我们那么枯燥、单调,天啊!我什么时候能像小珍那样离开令人讨厌、头疼的写字台、课桌,该多好啊!”

  这日记,实在是当代中学生生活及心理的真实反映与真实写照。

  现在不仅成绩差的学生不愿学习,就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太想读书,有的学生说:“现在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现在受到各方青睐的常常是学习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学生,所以觉得学习没劲。还有因反应慢,常受人讥笑而不愿读书的,因记忆、理解力差成绩难以提高而丧失信心的。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恨父母。有位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晚上 11 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

  (2)考前的心理准备。

  搞好巩固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但据调查,平时有目的、有计划复习功课的,在一般中学的学生中不到 20%,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中为 59%。据统计,由于不及时复习,平时能记住所学过课程的人只占 27%,重视记忆公式和日期的只占 37%,重在理解基础上记忆的只占 35%,复习时能抓住重点的只占 56%,复习时注意系统整理笔记的只占 13%,复习时重视睡眠与饮食的只占 50%,还有一半人靠打疲劳战。这些统计足以说明高中生考试前的心理准备是不充分的,不完善的。

  (3)考试时的心理。

  搞好平时学习,是考试成功的基础,但有些学生平时基础较好,复习抓得也紧,但考不出好成绩,这就与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有关。据统计,高中生考试时有焦虑情绪的占 35%左右,而升学考试有焦虑情绪的占 50%左右。考试时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只有 36%,答题时先易后难的占 60%,解回答题时,先列提纲的只有 25%,省重点中学为 41%,注意错别字的为 51%,考试时注意聆听老师说明者为 83%,按要求做答的为 83%,考试前学习用品准备齐全者占 81%,这说明不少高中生在考试策略和细心以及答题技巧方面还存在问题。

  (4)考试后的心理。

  发下考卷后,注意及时改正错误者为 59%,许多学生只关心分数,不注意改错。对考错的地方,52%的学生不注意重新学习,这说明许多高中生不明白考试的目的和意义。其实考错的地方,正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地方。不改正错误,不重新学习,错误就成为继续学习的障碍。大多数高中生还不善于从考试错误中总结学习方法的失败,提高认识能力,改进学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调查中发现,因学习基础、学习素质不同,省重点中学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一般中学的高中生。

  3.考试焦虑的症状

  青少年中考试应激反应中最突出表现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它是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

  考试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

  情绪紧张、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个别还会出现晕倒现象。

  感知障碍。表现为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的要求都看错等。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有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幻觉。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内容回忆不出来,但一出考场又马上想起来了。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完全能做出的题目一下也“卡住”做不出来。考试焦虑对中学生的心身健康有很大危害,也是中学生最大苦恼之一。

  有位女同学曾经苦恼地说:“我平时学习还不错,做练习也不吃力,同学问我难做的题目,我也能从容回答,但一遇考试就十分紧张,唯恐出现失误,考试分数像一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又不能自拔。”这位女生的讲话,代表了许多中学生的心声。

  应考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与防治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随着中、高考时间的迫近,不少初、高中毕业生的心理压力会逐步加大,尤其是学习努力、成绩突出的学生,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他们常表现为急躁、易怒、抑郁、烦闷、失眠等,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波及其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减轻这些学生的心理压力,便成了中、高考前夕各科教师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了解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教育与疏导。那么,这种心理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家长的压力。越是临近考试,一些对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长,越会不自觉地给孩子“加压”,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哥哥、姐姐考大学都没指望了,能不能为咱家争光,就看你的啦!”孩子很自然会从这句话里体会出,我若考不上大学,就给全家丢脸了,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心理压力。还有的家长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在生活上却对孩子格外照顾,他们做可口的饭菜给孩子吃,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干。孩子会从中感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与往常不同了,与兄弟姐妹相比,自己明显“高人一等”,若是

  考不上大学,有何脸面见父老乡亲!父母对孩子失当的疼爱举动,有时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苦恼。

  2.来自教师的压力。有些教师为了使学生在临考前能奋力冲刺,总是时不时地给学生加点“油”。如有的老师会对某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你是我们班最有希望的学生,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老师本想鼓励鼓励学生,可学生说不定会这么想:如果我考不上大学,那么,不仅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而且成了班上最没希望、最没出息的学生。这时,鼓励则变成了一种压力。还有的老师,一见某个学生学习上稍有松懈,便批评道:“面临升学考试,你还不抓紧学习,你会什么也考不上,白白辛苦几年的!”老师这

  种“恨铁不成钢”的批评,本想激励学生去努力拼搏,而学生则会认为:连最了解我的老师都说我什么也考不上,那么肯定我是升学无望了,考期的到来,也就是自己学生时代的终结。于是,心理压力便会随考期的临近而与日俱增。

  3.来自同学间的压力。这有三种情况:①成绩稍差的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勤奋,成绩比自己好,或者自己的某科考试成绩不如别人,便会认为人家升学有望,而自己则前途未卜,无形中会产生一种心理压力。②一些在学校排名榜上名次处于上年升学人数之下的学生,会因担心自己名落孙山而产生心理压力。③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心理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比别人好,别人考不上学情有可原,而自己考不上学,那才真叫丢人呢!

  4.过重的学业负担形成的压力。一些毕业生一看到考期临近,而自己还有这么多内容没有复习,还有那么多题没有做,心理便紧张起来,心理压力也随之产生。

  5.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比如,听人谈及某人因没文凭被解聘,便联想到自己若升不了学,不也是没有前途了吗?再如邻居、亲友谈及某家子女考上了××大学,是如何如何的`风光,于是就联想到自己,如果考不上大学,又如何面对亲友呢?那么,怎样防治中、高考临近给应考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呢?

  教师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适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分析过去几年的中、高考情况及学生的升学情况,并结合当年有招生信息,对招生前景进行预测,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状况,使其能够客观地对待子女的升学问题。同时,还应提醒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子女的心理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只要家长注意到了这些,就会使子女产生心理压力的机会大大减少。

  2.要教育学生现实地看问题,讲清中学毕业后能考上中专、大学的学生,毕竟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考不上学的却是大部分,并使学生明白:上中专、大学并不是唯一的升学途径,目前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技校、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已大大增加;参加工作后,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获得文凭。况且目前社会上没有获得文凭而干出一番事业的,也不乏其人。如此一来,学生的心情自然会轻松许多。

  3.教育学生不要为某科考试的一次失利而苦恼。一个班里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你的这一科目比其他同学差些,别的科目则可能比其他同学好些,何况每一个同学的分数或名次都不是绝对的、无变化的,今天成绩不理想,经过一定努力,明天就有可能赶上去。再者,能否考上学,决不是依照中学排列的名次而定的,每个学生都有被录取的机会。只要学生明白了这些,也就不会再斤斤计较自己的名次和某次考试的得失了。

  4.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要告诫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应客观地权衡自己的实际能力,不做力不能及的事;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以免突如其来的事情影响计划的实施。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就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搞好学习,同时还能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5.教育学生明白这样一些道理:目前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打破“铁饭碗”,碌碌无为者,必然落聘,只要有才能,一定会受到重用,决不以有无文凭定去留;邻居的孩子去年考上大学,固然风光,自己今年考上了大学,与他同样风光。再说了,就是考不上大学,以后开个照相馆或服装店什么的,也不失为一条正道,只要干出了成绩,说不定会比他(她)更强。红牡丹可以以红取胜,白玫瑰也可以以白占先。学生若能如此想得开,其心理压力就

  很容易解除。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工作,定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临考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精神饱满地去搞好学习,无拘无束地去应考。

【考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及预防】相关文章:

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07-22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对策07-10

盘点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08-31

幼儿害怕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07-15

孩子心理问题产生根源08-31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04-27

如何疏导考生心理问题08-23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08-31

男主内产生的心理问题分析08-27

心理问题产生根源有哪些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