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

时间:2024-10-25 12:48:48 秀雯 考试心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高考失败或成绩不理想。那么大家知道高考后应该如何进行心理减压呢?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

  针对精神的极度紧张,考生应该怎么对待。

  像高考这一重大事件考生心理肯定会经历一个过程,主动的调整比被动应对这种情况会更好一些。怎么应对高考后的紧张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议第一,不要一下子放松下来,因为前期是过度紧张,如果突然一下子松驰下来跨度太大了。我们建议考生在考后继续延续一下学习,因为一旦考上大学课程还是要继续的。

  高考结束以后,到距离放榜的日子这段时间,肯定是非常难熬的,熬过了这段时间以后,我相信大家看到12年的寒心苦读得来的分数,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那些金榜题名考上理想大学的考生,他们应该如何为大学做好提前的准备呢?

  金榜题名的考生要做一些心理准备,很多学生都存在适应问题。第二,有的学生对学校有比较高的预期,一旦面对这一环境心里会有一些失落,觉得这个学校可能和原来想的有差距。第三,学习任务的安排。高中生的学习都是由老师带领的,到了大学基本都是由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习方式、学习方法都有改变,这时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第四,现在大学基本都是寄宿制,之前学生都是在家里得到家长的照顾。在大学里一个人生活时,要处理自己所有的生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是否要在假期中准备一下。第五,高考成功之后,会和朋友吃饭、娱乐,这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乐极生悲就不好了。

  刚才谈到金榜题名的考生,当然高考还有一些成绩不理想的,甚至落榜的考生,针对这些考生,应该如何恰当处理失落心情,缓解精神压力呢?

  首先还是认识的问题。现在国内高考制度已经改成了终身制,可以随时参加高考,提供了更好的机会。第二,对高考的认识,在我国很多人把高考当成一种投资,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社会地位。事实上,高考不一定能够换来这么好的预期,你要调整心态,我参加高考读大学,大学带给我的是什么,一定要弄清楚。大学提供的是更好的知识和训练,这不仅是大学能够提供的,社会也能够提供,只不过大学凝结了很多人的经验、精华,使你更有效的获得所需的东西。这是比较理性的看法,而不是文凭有多重要。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读万卷书比行万里路更难,到社会上获取知识和经验更难。大学只是丰富自己知识和技能相对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全部的手段。另外,一些人落榜,压力可能是源于周围的环境,考生特别在意别人怎么评价我,落榜会觉得特别没面子,对不起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形,学习的心理会受到影响,但还是要调整心态,人生的道路是广阔的,要明白自己做什么,怎么做,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式、一个手段。考生落榜之后,还是要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考生在情绪严重失控的情况下,是自己、家长、老师、身边的朋友都无从起到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情绪严重失控,是不是应该就医,寻求专家的帮助和治疗呢?

  如果考生的情绪反映比较大,确实应该考虑去看看医生,心理治疗夜行,看医生也行。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有几个因素:

  1、社会、心理原因,是我们平常说的心病,“心病要心药医”,这时多沟通、多交流是有好处的。

  2、生理原因,躯体上有了问题,问题的存在和大脑的物质有关,比如严重的精神障碍,它有生理学原因,受到外界事件的刺激就会发生。

  我们通常考虑高考失败之后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自身的事物发展量变到质变出现的问题。这都是严重的情绪失控或者心理不稳定,从症状上我们认为是需要就医的,由心理医生、心理治疗人员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最终目的是不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延误就医而遗憾终身。

  很多家长在考试结束以后,认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家长实际上在关注考生复杂情绪,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的时候,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应该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沟通方式?

  某种意义上家长的情绪反映不会比孩子的情绪反映小,这也是造成孩子产生压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和社会的竞争压力有关,现在大学毕业未必能够找到好工作,如果不上大学,找工作会更难。

  家长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他把上大学当成跳龙门的重要契机。孩子们确实也很可怜,他们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望。作为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得更好,家长是成年人,孩子毕竟是刚刚成年或者未成年。家长这时要更辛苦,心理上的压力要自己承担,而不是和孩子一起承担。家长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在认识上认为只有读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行为上会产生一系列反映。

  也许你会很巧妙的隐藏,但孩子们很聪明。家长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事实上未必读大学只是唯一的出路。当然读大学是很重要的,至少我们可以在时间上稍微延后一点,未必马上读大学很重要。我们要告诉孩子读大学很重要,但不是你现在必须读大学,你的人生才能有很大的进步,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读大学。这样的认识能够指导家长的行为,孩子也能够减轻压力。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

  1、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当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身体会大量消耗维生素C,所以考生应大量摄取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这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因为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有助于记忆。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虾可为大脑提供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种重要脂肪酸可供应人体所需的养分,能使人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

  另外,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如经常咀嚼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对恢复体能、减轻疲劳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过硬过于油腻的食物,对考生来说则不是理想的食品,因为精神紧张必然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这些食品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反过来会加剧考生的精神紧张。

  2、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应学会抓住间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在学习中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考生在考前每日进行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考生晚锻炼比早锻炼好。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考生整个一上午都精神不振。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却可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3、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学后泡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双休日抽出一些时间出游,还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等等。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考生应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文理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4、环境减压法

  对于考生来说,在学校的学习氛围已经是够压抑和紧张的了,所以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大学或名牌大学等字眼,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家长在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如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而不能以打击或施压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学习,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开怀大笑,对孩子遇到不快时适当时可让孩子痛快地哭一场,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5、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时入睡,但其睡眠质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梦等。所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质量较好的睡眠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首先,家庭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其次,针对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这已被爱因斯坦等许多科学家的切身经历所证明。

  对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应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失眠与心理压力常常产生恶性的互动。另一方面应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6、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庭都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高考后如何进行心理减压】相关文章:

心理医生来教你高考如何减压03-15

心理专家教你考前如何减压03-15

职场如何减压07-03

白领如何减压10-08

为心理减压12-01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1-26

离婚后如何进行心理调整03-07

职场人士如何减压08-29

职场男士如何减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