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

时间:2022-11-06 08:20:01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3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3篇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1

  一提到心理学,我的第一反应是神秘难懂,然后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询师这种职业,甚至有会闪现“变态”这样贬义的词汇,总之就是觉得深奥但又很好奇。读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后我发觉,原来心理学也可以这么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专业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恋爱心理学”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

  爱情的成分有三种:激情、亲密和承诺。事实证明,激情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减少,而亲密和承诺却恰好相反,它们随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高。但在学生时期的校园恋情,我觉得会存在以下一些误区。一、把友情误认为爱情。有些同学不能真正区分爱情和与异性之间友情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然后会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烦恼。二、把爱情置于最高地位。有些同学完全沉溺于恋爱的甜蜜,时刻都想和对方在一起,甚至点点滴滴都为对方着想导致忽略了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大学时期,学生还是得以学习为主。如果彼此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努力奋斗,那么毕业后走到一起的机率就会更大,未来也会更有保障。三、跟风式的恋爱。有些同学看到周围的人都恋爱了,然后认为自己也不能落后,所以就随便找个人满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面子。但这种恋情不会长久,因为没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恋情。有些人会因为对方出色的外貌或者优越的家庭条件而产生恋情。这种恋情也会很短暂,因为他们看到更好的人后移情别恋的可能性极大。相比较之下,我认为校园恋情都比较单纯,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

  两个陌生人为什么会相爱?在心理学上把相爱的原因分为三种:有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和有原因的爱。在我看来,无条件的爱才是最高境界。众所周知,建筑界才子梁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间的爱情一直被传为佳话,让我印象深刻。梁思成曾经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这个答案很长,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这简短的对话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长情。而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身边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诗人徐志摩为她写诗对她炽热的爱相比,我更欣赏哲学家金岳霖对她默默温存一生的爱。他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写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最后金岳霖先生也终身未娶。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正因为金岳霖先生对林徽因这份一生无条件的爱让膝下无子无女的他在晚年得到了林徽因子女周全的照顾。

  爱情除了年少时的激情、爱慕和沟通之外,最重要的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著名女作家三毛曾经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三毛和荷西的爱情也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婚后他们在撒哈拉沙漠只生活了六年因为荷西出海捕鱼不幸逝世,但这六年却是三毛生命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因为他们彼此珍爱着对方,也喜欢在沙漠那样朴素简陋但却温馨美好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爱情——虽然短暂坎坷却足以刻骨铭心一生。

  每个人都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有人说:“白头偕老这件事其实和爱情无关,只不过是忍耐……但忍耐却是一种爱。所以,真正爱你的人,其实就是愿意一直忍耐你的人。”我同意这个说法,其实在很多事情中爱和包容是关键。这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关键时刻却很少能做到。因为很多人都会说“我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所以从古至今这句“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多懂点心理学,可能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让相处变得更简单。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2

  用了很长的时间终于通读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更加钦佩这本书的作者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两位先生,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很多的心理学实验,让我再一次走进心理学深奥的世界。

  一、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

  我们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最后走到死亡的终点,我们学习数理化,学习生存的技能,然后挣钱养家、享受生活等等,这些都是靠我们作为生物化个人和社会化的个人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行动实现的,但是我们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行动吗?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我们的行为行动。学习数理化之前,先学心理学,我们需要了解自己。

  二、我应该早知道的知识:

  1、早早期关怀

  心理学的发展开始关注早早期婴儿的健康成长,科学证明婴儿期的孩子如果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抚爱,他的大脑的发育会更发达,他的身体的各种机能会更健全,长大后也会更自信和有力量(小白鼠实验);

  2、吃辣椒

  两个朋友同时一起吃辣椒,一个人高兴的畅快淋漓,一个痛苦的呲牙咧嘴,我们常常会笑话那个不能吃辣椒的人,但是当你知道了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痛觉神经强于他的味蕾神经,你还会笑话他吗?

  3、错觉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知觉让我们的感觉更加有序的辨别事物,但是当时社会的发展,各路神仙大侠在利用我们知觉上的错觉,即虚拟环境给我们营造一个全新世界,我们的知觉在欺骗我们!

  4、为什么我醒了,梦记不住

  我们常常听家人朋友说,我怎么就不能有个好的睡眠,一觉睡到天亮!其实人类的睡眠有自己的节奏,一般一个周期是100分钟,在整夜睡眠中,我们会经历4~6次这种100分钟的周期,每个递进的周期里,你在深睡NREM的'时间都会减少,而在REM睡眠(眼动期)的时间会增加。在最后一个周期里,你也许会花1个小时在REM睡眠上,而我们的梦一般也出现在REM中。这就是我们平常感觉总在做梦而又什么都记不得的原因。

  三、心理学各个流派对我们的帮助

  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学精神分析的鼻祖开创了人类对心理学领域的卓越认识,虽然心理学在诞生初期有点唯心的色彩,但是没有人可以忽略心理动力学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

  继心理动力学派之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等流派从开始关注人的性能本和死本能等原始本能,逐渐发展到关注环境、主观能力、我们的行动和我们头脑的认知,现在的神经心理学更是利用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和我们的脑功能密切相关,焦虑、抑郁、失眠、甚至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等可能都是脑神经的问题。

  四、在学习心理学的道路上

  在我看来,心理学个大流派从不同的侧面以递进的方式理解和认识我们人类自己,并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

  心理动力学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能一针见血地发现心理问题的病灶在哪儿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现问题已经让病体好了许多,但是淌血的伤口不可能自己痊愈,其他流派认知、行为流派等等就是上等的好药,能在已经剔除腐肉的伤口上用药、缝合并疗愈伤口以期待痊愈。

  我们从哪儿来,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自己,心理动力学从出生及原声家庭的角度告诉我们是谁?但是人区别与动物的进化历程告诉我们,人类有非常大的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和进步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华生的经典条件刺激理论,让两个本无关系的客体产生联系以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喜欢学习和玩游戏激励);我们可以在认知方面用积极的框架思维方式代替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于病人,生存思维对题维持思维);我们可以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用积极的预言指导我们的生活。

  相信自己,相信人类,我们在求知的路上一直勇往直前!用进废退!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3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曾说过,“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古已有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但是真正把心理学提高到科学的位置来研究,却只是从冯特开始。冯特创建了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是在1879年,因此历史很短暂,所以说,心理学早就存在,但研究却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所以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从十九世纪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尽管如此,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我选择了这本国内外著名的读物《心理学与生活》,该书的作者是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许多同学都在读它写它,可是人们对它的热情从未减少,这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让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我,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这本书共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而且书

  中还详细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xx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让读者体会不同的阅读乐趣。 “写一本学生喜欢读的教科书,他们可以通过它学到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和与众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当今心理学的最新的、最准确的、最能被理解的论述”这是作者对读者说过的一段话,道出了他们写这本书的目标。

  该书序言提及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内容丰富,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

  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为什么学习心理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同时对历史和当代的心理学观点做出对比,对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充满憧憬。

  第二章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要科学且客观,遵守道德,信任理解,心理测试的行为观察法和自我分析报告等诸多方法。

  第三章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要想了解心理学需要从生理上客观的认识人和动物,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感性加理性透彻的体会心理生理的联系。

  第四章感觉,具体介绍人体感官对心理变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分析介绍我们平时感官给予我们的信息。

  第五章知觉,人体本身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给我们提出一个形象的问题“你如何接住空中飞行的球?”

  还有很多章节例如第六章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第七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第八章记忆,

  第九章认知过程,

  第十章智力与智力测验,

  第十一章人的毕生发展,

  第十二章动机,

  第十三章情绪、压力和健康,

  第十四章理解人类人格,

  第十五章心理障碍,

  第十六章心理治疗,

  第十七章社会过程与关系,

  第十八章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这里我不再一一每章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心理源于我们的本身,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我们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从中我们学会如何思考,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本书不是百科全书,但是它能指引我们通向人们心灵之门的道路。书里每章生动有趣的发问,形象具体的案例,名词理论的分析与介绍,还有重点关键术语,无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些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教育这门专业。总之,这本《心理学与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建议大家有机会去阅读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9-03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3-29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09-21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11-05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6-09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09-20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15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精选09-25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15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