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心理学

时间:2024-10-16 05:58:54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活需要心理学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心理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心理学与生活相关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生活需要心理学

  长久以来,人类对自己的想法、行为、个性、人际关系等人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心理学家们也从各个角度给出了人生的答案。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界的五大流派及其关键词。

  潜意识

  深入了解自己

  人的精神活动就像海洋中的一座冰山,在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来,我们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水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底部,这便是潜意识。正是这种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潜意识才构成我们所思所为。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叶浩生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出现的种种口误、幻想和梦等行为,其背后都有一种潜在的无意识活动起作用。例如,在一次会议上,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时,一下子说漏嘴,却说了:“我宣布会议结束!”弗洛伊德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紧张所致的口误,而是潜意识里,主持人认为这个会议没有必要举行,不小心流露出了真实想法。

  透过潜意识理论,可以发现我们并不那么了解自己。我们在处理事情,对待他人,认识自己的时候,都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挖掘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一个人口头上说“我不喜欢财富,但是……”,我们要根据他的行为,去深度分析他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其潜意识里面,可能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欲望而组织的说辞。

  训练

  人格可以塑造

  美国心理学家伯尔赫斯·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行为,即如果一个动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比如,婴儿偶尔叫一声“妈”,妈妈便报以微笑和爱抚,于是孩子学会了叫“妈妈”。

  动物训练和人的学习活动都印证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饥饿的老鼠每次压到踏板都会得到一粒食物,于是它就不断地压踏板;学生在努力学习之后得到了高分,他们就会在以后的考试前,努力复习。叶浩生强调,人格的形成也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喜欢撒谎的人,往往是第一次撒谎,得到了好处,在此后的人生中,才会形成撒谎的性格。

  “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我能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任意一种个人。”这是行为学派的一句名言。叶浩生认为,斯金纳的这一理论也恰好反映了人的可塑造性。人的偶然行为一旦获得好的结果,这种行为就会维持下来。一旦行为得到惩罚,就会倾向避免这种行为。比如,儿童在学习写字的时候,给予他奖励,他可能就会喜欢上阅读。

  进化

  合作才会共赢

  正如自然选择过程导致了人类某些生理特点,进化过程对心理机制也起作用。经过自然选择,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心理机制被保存下来,比如合作,为了应对生存挑战而不被淘汰。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巴斯提到,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给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动物尚且如此,已经进化出了同情和同理心的人类,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更懂得采取合作行为。比如,与朋友共享食物,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甚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促进合作行为有五大策略,其一为增强交往意愿;其二是引导他人的互惠行为;其三,在交友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原则;其四,如果合作者背叛,应迅速对挑衅作出反应;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诚信互惠者的个人声誉。

  需要

  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才会去考虑安全、爱与被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比如,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小两口,到了情人节,丈夫一咬牙,送爱妻一大束玫瑰,这时候妻子的感觉并不是浪漫而是浪费。只有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后,大家才会追求精神层面的慰藉。比如,人们富足后,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而是一种享受;玫瑰不是浪费而是浪漫;出门旅行或者休闲娱乐不是奢望,而是放松的方式;社交活动也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种自我价值所在;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地位,得到他人的尊重。

  “当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的最高需求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叶浩生说,它体现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价值和意义。好比登山,我们的生理需求在山底,安全、爱的需要在山腰,自我实现在山顶。我们大部分可能都在山腰处,不要就此满足生活的安定,需要突破自我,勇于攀登。  

  幸福

  积极成就人生

  心理学不应只研究人性中黑暗、脆弱、痛苦的一面,而应该转向研究和关注人的美德、优势和快乐。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为了修复创伤、治愈心灵,最重要的是增加幸福感和提高生活品质。

  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理事、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任俊提到,幸福舞台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而积极情绪、投入、意义、人际关系以及成就一起支撑起了整个舞台,它们是使生命丰盈的坚实基础,它们能够灌溉出幸福。就好比一名玫瑰园园丁,花了很多时间清理灌木、锄草,杂草阻碍玫瑰的成长是一种不利条件。然而,你如果想要玫瑰花,那么仅仅清理和锄草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用泥煤苔来改善土壤,给它浇水、施肥,提供能使花木繁荣的有利条件。

  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任俊认为,培养积极的情绪,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如让人们尽可能地穿得舒适、住得舒坦、生活开心快乐;如果要想全然投入,就需要发现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质、最擅长的技能等,这样才能整个地沉浸和投入生活;寻找意义是指人们过有价值的生活,这样才能获得满足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幸福的一环,他人永远是我们人生低潮的解药;最后,要把生活以一种成就的方式来表达,即成就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生活需要心理学】相关文章:

生活,是需要奋斗的04-03

《心理学与生活》03-14

心理学与生活04-02

心理学与生活03-26

心理学与生活07-02

心理学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04-02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与生活》03-22

心理学揭秘:男人需要什么06-27

销售心理学之了解所需要的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