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读:七种效应

时间:2024-09-04 09:15:27 宜欢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父母必读:七种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要懂得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教得更轻松,更有效果,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必读:七种效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必读:七种效应

  父母必读:七种效应

  1、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许多事实证明,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以及他对自己的期待。心理学上常把这种深切期待变成现实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正面鼓励表扬,努力去发现(或者发掘)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对孩子满怀“期望”,从而产生了“期望效应”。不论什么样的调皮孩子,只要父母对他采取积极期待的态度,就必然会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表露出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积极发现自己孩子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小心呵护每一个可能稍瞬即逝的闪光点;孩子也会以自己积极主动有效的行动来对家长作出反应。这种亲子关系的良性互动,能使家庭教育顺利有效地进行,亲子间形成更为亲切、融洽、和谐、默契的关系,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很感动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并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为“超限效应”。

  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对子女不厌其烦地说教、嘱咐、训斥、终日喋喋不休,以为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老子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总之,表扬、批评、要求一定要有“度”。要了解孩子现有的水平和能力,要清楚孩子经过努力后可以达到的水平和能力。由此,父母才能和孩子一起,制定适合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使孩子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3、过度理由效应(德西效应)

  社会心理咨询师认为,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反省自己对孩子的奖赏行为,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适得其反的。是否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效应,使孩子的某些行为消退呢?如果希望孩子出现良好的行为,在他尚没有形成自觉自发行为时,从外界给以激励或奖赏,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就已经具有内部需要,再给予奖励就有可能适得其反。即不恰当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内部动机,转移行为目标,使他们专注于外部奖赏,忽略内在需求。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要使孩子持续不断的努力,应该激发其内在的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奖励。

  4、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很多父母都在扮演着“北风”的角色,动不动是“你这样不对”“你这是错的”“你不能这样”……把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把对孩子灵魂的诱导变成了冷冰冰硬邦邦的法制教育课,当家长一味吹北风的时候,你的“不经意的严厉批评”和“恨铁不成钢似的指责”会让孩子向你裹紧身上的大衣。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诸如自卑、孤僻自闭等,甚至产生报复心理,专门和父母作对。可见,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和关心孩子,多一些关怀,注重“南风”的巨大作用,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错误,以恰当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激励他们,要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这样才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国外父母这样惩罚孩子

  新西兰:在新西兰,打孩子是违法行为。愤怒时,父母多选择对孩子进行冷处理,平静后再交谈。

  日本: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会采取取消孩子外出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适度体罚等措施惩罚孩子。他们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他们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英国:英国人认为惩罚是一门艺术,适度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美国:父母喜欢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个人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再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5、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解决问题,工厂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咨询师等多方面心理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由心理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为什么?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诸多不满,一向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这些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发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咨询师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父母们想一下,既然我们也有心情郁闷到极点、抓狂、想摔东西、想骂人、想发泄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允许孩子寻找自己发泄的方式呢?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父母,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6、蝴蝶效应

  1979年12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教育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对孩子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一个灿烂的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孩子的动力源,进而成为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中世纪的欧洲民谣:断了一枚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

  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上,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也存在于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7、贴标签效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心理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咨询师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心理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心理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心理学中,把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从而容易导致此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标签效应”。比如说,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却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为此常受到老师的斥责,父母也称自己的孩子是“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自己确实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最后,任意放纵,破罐子破摔。“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暗示效应。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正确舆论导向。

  值得父母学习的心理学知识

  如果能懂一些心理学知识,很多让父母烦恼的育儿问题就可以规避。有哪些值得父母学习的心理学知识?

  “德西效应”——父母为什么要少给物质奖励?

  德西效应是指如果频繁用物质对一个人进行鼓励,那么就会降低这个人对他做事情的兴趣。很多父母常把“你帮妈妈做一件事,我就奖励你好吃的”这样的语言来犒劳孩子。为了要求孩子完成成年人希望他做的事情,往往用一些小玩意来鼓舞他们。

  虽然物质奖励花不了多少钱,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滋生一个认知——鼓励他们去追求物质。因此,最好的激励方式用精神奖励,驱动孩子内心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超限效应——解决父母说话没威信的问题

  超限效应指如果持续过多的刺激,会超过这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引起其逆反心理。超过某一个限度后,最终导致对方不耐烦、不配合,最终事与愿违。

  孩子2~6岁是规矩养成、性格养成最关键的时刻,往往有许多错误父母“眼里揉不得沙子”,又舍不得打骂他们,于是反复劝诫、说道孩子的各种缺点。没想到,经常唠叨反而降低父母的威信,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极限。孩子听腻烦了大人的警告,索性破罐子破摔。因此,父母少唠叨,但是批评教育一次就要起到该有的效果。

  蘑菇定律——为什么要教给孩子适当表现自己

  “蘑菇定律”是指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段时间不受人重视,或者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轻视了自己。蘑菇的成长也是“萌发”的过程。其实,很多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这样的“蘑菇”经历。为了得到大家的重视,适当地表现自己,寻找机会脱颖而出很重要。

  离开家庭生活进入到社会,真正融入群体生活后,适当表现自己有利于老师、同学认识到孩子的长处,增强自信心,从而良性循环。

  厚脸皮定律——伤害孩子自尊会有什么后果?

  “厚脸皮定律”是指:人由于长期得不到尊重,久而久之降低了其羞耻感,对别人的不尊重行为习以为常。厚脸皮的孩子不是天生的,是父母或者他人经常“损”其自尊心,导致自尊心不敏锐了。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尊和羞耻感的。即便6个月大的婴儿,也能明辨态度。比如父母对孩子笑,孩子也会咯咯笑。如果父母板起面孔,婴儿也能哇地哭起来。

  越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心越强。你会发现,越是常被批评的孩子,越容易继续犯错,屡教不改。而那些较少被批评的孩子,反倒是一次批评就能难受很久。

  所以当父母的,谨慎使用那些损害孩子自尊心的语言, 更不要当众批评孩子,或者揭露孩子的短处。

  父母必读的心理学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妈妈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父母必读的效应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测试,A组竟然真的比B组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这一实验在人身上也有效。

  这正是“暗示”这一方法的神奇魔力。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各种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长期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孩子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自省:赏识教育是妈妈接触最早的教育理论。但在孩子上学后,却常忘记这一切,遇到孩子答题慢就忍不住说出“蠢、笨”的字眼,妈妈则经常唠叨孩子“懒散”,天哪!)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让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一次、两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批评,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对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这样,孩子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自省:经常听到妈妈唠叨训斥:“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当孩子自己已经意识到犯错并且很恐惧地看着你时,就不要再批评了。)

  心理规律三: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其实,老人的方法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常因为孩子的成绩进行物质奖励,但没有想到,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消减了。

  (自省:为了保护视力,我们不让孩子长时间看书、画画,但他恰恰利用大人午休时间疯狂做这两件事。)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来使劲地吹,结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开始脱掉大衣,南风胜利。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自省:孩子早晨起床洗漱吃饭等等动作很慢,经常听到妈妈厉声道:“快!快给我穿上!把这个给我吃了!”孩子吃饭时也寸步不离,坐旁边盯着,孩子反而吃得很少很慢。有一次爸爸给她做了番茄牛肉面后就离开了,让孩子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边听音频边吃,结果孩子竟然吃得干干净净!孩子自发自觉的状态是最好的。)

  心理规律五: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都很完善,但工人们仍然很不满,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进行了一项试验,用两年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在谈话过程中,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母亲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地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等的不满。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

  (自省:孩子幼儿园阶段,不喜欢和妈妈讲幼儿园的事,什么也问不出来。但上学后却特别喜欢说,经常在上学路上,回家学习的中间,滔滔不绝地说,可以说一睁眼嘴巴就没停过,最喜欢自己编故事给妈妈听,但经常被不胜其烦的妈妈打断,妈妈甚至总让她拿个录音笔去自己说去,孩子很失望。是不是孩子编的故事里,也隐喻着她的学校生活呢?看来应该更耐心地听完。)

  心理规律六: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

  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总是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孩子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

  (自省:每次参加活动,妈妈都发现孩子的诸多毛病,动手能力差、情绪自控能力差、畏难急躁、规则意识差等等,但孩子也有很多优点和进步,例如学会了谦让、学会了自己剪纸和扫地等等,在小木屋活动中,就可以先重点说缺点,最后结论定在每一次都有提高!)

  心理规律七:登门槛效应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孩子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孩子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自省: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低于目前阅读水平的书,让她享受阅读的放松。)

  犹如盖楼,如果地基不扎实,那么就会破坏大楼的稳定性。地基不扎实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地基用料,另外一个是地基的建设技术。同样,培养优秀孩子的地基也有两个:一个是孩子自身的条件,另外一个是方法。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孩子自身的条件都是优秀的,但可以假设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那么不足的地方就要用方法来弥补。

【父母必读:七种效应】相关文章:

有效应对儿童自卑心理的七种方法12-09

心理效应--暗示效应04-02

父母必须知道的10种心理效应03-15

父母必读:孩子不尊重你怎么办?03-11

必读的经典名著12-14

面试的效应03-31

父母必读:世界上最著名的12种教育方法03-20

必读的职场名言12-08

大学必读名著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