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的力量除了来源与父母,还可以来自哪里?
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让我们打开手机一个新闻APP,经常可以看到遗弃婴儿,亲生父母虐童至死诸如此类的报道。让我们从以往影视作品中大肆宣传的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胜于爱自己的生命的“美好幻觉”中醒来,开始发现原来并不是世界上只有自己的父母不完美。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孩子因父母的自私而出生,许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饱含自私。在我们中许多人身上,不一定是拥有完整的父母的爱的人。而事实上,许多人在父母之爱上是有残缺的。甚至许多人,曾经会有被父母亲抛弃的感受或不被父母所爱的感受。这往往是一个人的不安全感的来源。触碰内心,你是否具有高度的安全感,对自己是否满意,是否经常感觉快乐而内心平和,信任自己,安于当下且享受当下。还是常常容易焦虑恐惧不安,忧虑,对自己不满。你的感受会告诉你内在的真相,这与头脑对自己的认识或大相庭径。
若说我们爱自己的方式和力量来源于早年的母婴关系,乃至后期的养育过程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若从家排的角度来看,有可能有家族的传承。在整个文化体系下我敢说拥有“完整的高质量的父母的爱”其实少之又少。对于这部分婴幼儿包括童年时成长中缺失父母的爱的人,甚至是体验到被抛弃的创伤的个体,面对这早年爱的缺陷和缺失,如何帮助自己面对这个“根源之伤”?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美国,至今未曾回来,已有十年。她自己去的美国,无依无靠无亲无戚,经济并不宽裕,单身的美漂,所以过的日子的不易与孤独感恐非常人所能忍受。她生下来不久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亲戚,初中她曾缀学两年帮家里做事,后来她坚决地回来参加中考重新上学。目标很明确,她要上大学,要把握自己的未来。那段时间我见证了她深深的悲伤。她有一个厚厚的壳让人很难走近她的内心而误以为她特别坚强独立内心强大完全异于同龄人,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她本能地要保护好自己。若她不爱自己,谁来爱她?也明白了她回去继续上学的原因,她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让别人来安排她的命运。若她为家庭无私付出而不是选择为自己争取,她会再体验一次被抛弃的痛。她逃离了这个让她深深受伤的地方,宁可在国外漂着不再回来。在我们共同的家乡,由于重男轻女,女孩为家庭付出被视为应该,女孩不论为家庭付出多少最终都是要嫁出去的。而我的朋友长相不佳身材矮小,她唯一拥有的是聪明才智和独立的思想,她不愿将自己的人生委于他人的安排。
还有一位朋友从在娘胎里就被期望为一个男孩,虽然她认为父母很爱她她也特别爱父母,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女儿,但她内心其实并不真正接纳自己和认同自我。父母对她是一个女孩的失望和曾经期望她是个男孩深深地烙印在她的潜意识深处。由于孩子本能对父母的爱,她的潜意识一直都渴望去满足父母的期望。孩子的无意识会捕捉父母的所有愿望情感情绪。所以她从小无意识中就渴望自己是个男孩。这种根源之爱的严重缺失是她自己都无法觉察得到的。
这种“渴望满足父母的期望”在她的“孝顺听话”中延续到她成年后,在父母亲友的催促下,三十出头的她违背内心真实感受,选择了一个不让自己幸福的但却能满足父母期待的婚姻。她一生都在压抑真实自我,努力去迎合父母或他人的期待。她一直把自己伪装的很好,看起来坚强乐观勇敢,实际上内心的她可能比别的女孩更胆小懦弱敏感脆弱。她曾让我见证过她的那一面,是她不曾展示给任何人的一面,连她自己都不能承认的那一面。
其实,没有发现“不被爱”(意味着真实自我不被接纳)而不曾为自己陷入悲伤的她才是真正可悲的,她的选择一次次证明了潜意识中的信念:“我不配拥有爱与幸福”。即便拥有幸福,她也不相信可以长久,从而亲手葬送本已属于她的爱情和幸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悲剧的主角的剧本中。她善于在最亲近的人面前伪装自己,因为害怕被别人看到真实自我而不被接受,压抑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一直是她的亲密关系与人际关系原型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保持一种比较长久的关系,殊不知长久的自我压抑带来的是关系的失衡,导致关系的结束。
反而是前面那位去美国的朋友,深深意识到不被爱的内在自我的悲伤后,她尽最大的努力去拥抱自己,爱自己,满足内心所需。去尽一切努力帮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照顾自己的感受,尽所能去活出自我。我在19岁的她身上看到,她在保护自己爱护自己,照顾自己从身体到内心的所有感受,满足自己的从身体到内心所需。
如果说自我觉察,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那么,爱自己的力量来源于哪里?
这曾经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即便是用力地拥抱自己和想要爱自己,可是这份爱的力量从何而来?
假如,生活没有带给自己的内心一个“爱自己的父母”,如果没有一个“完全接纳自己一切的内在的父母”,假如无法从生命的根源——原生家庭汲取这份爱。它将如何产生?
对于能够体验到养育者对自己无条件的爱的人来说,这不是个问题。而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父母对自己无条件的爱,内化成为自爱的力量。但是对于体验不到这份“来自父母的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的人呢?
我们最初对自己的认识根源于父母,在我们的认知中,父母是生我养我者,是自己生命的根源,是自己之所以存在的原因。父母和原来的家庭就是我们的“根”。然而,对于失调的心灵和悲伤的灵魂来说,往往受伤之处是“根源之伤”。问题往往来源于“父母”和原生家庭。正是因为体验不到被爱被接纳,体验到“带着太多条件的爱”,才会感受到如此的痛苦和绝望。
找不到爱自己的力量,因为根源之处伤的很重。如此,如何自我疗愈?如何爱自己?
除非,与我们的内心产生联结的是比原生家庭更有力的存在。从生物学上来说,我们确实是父母生的,但是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每个独特个体的降生,还有运行轨迹,却并不是父母的意愿所能操控。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借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有着一个独特的灵魂,有着一颗敏感的心灵。而并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的存在并非只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所愿。
每个孩子本能地爱着父母,我们的`内心深处亦是如此。不论是否愿意,我们的人格烙印下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或许一生陪伴着自己,当这个“内在的父母”不够爱自己或是“爱的方式”让我们内心饱受困苦及心理失衡的时候,我们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如果,我们生命的根源并非是父母,而是来自于更高的力量——宇宙,自然界,命运,或上帝。当我们扎根于大地,会否更容易获取自爱的力量?
当我们认识到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奇迹,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大自然的造物,是独特而美丽的灵魂。我们生来是为了认识自我,让灵魂自由舞蹈和绽放的。是为了带给自己自由,快乐,幸福的。是为了自我实现的。我们是否会因而产生爱自己的动力?
假如我们只能认为“我是我父母的孩子”,那么父母对我的看法即成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但如果我不仅是我父母的孩子,我更是宇宙和自然界的孩子,我是世间的独一无二,我值得去拥有任何我想拥有的东西。
我来源于父母,和我来源于宇宙和大自然,我是上帝之子。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区别?或许这就是一种不同的自我认识:有了另外一个角度,更宽广和仁慈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来认识自己的本质,我是谁?而不是父母为我取的名字,我归属于我的父母,父母对我的看法就是我所认识的我。在那一刻,个体归属于更高的力量,更广阔的存在——归属于自然,宇宙,上帝。不论叫什么。个体不再需要彷徨。因为他或她将找到自爱的源源不断的能量。那是有力而广阔的根,可以带来心中安宁的“父母”。这个“父母”没有要求,没有挑剔,只有无条件的爱与接纳,看着你,允许你,认识自己成为你自己。
信仰之所以能够带来力量,类如尼克·胡哲之类一些身残志不残的人,他们多数拥有信仰。信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我是上帝之子,我之所以经历这些,我之所以成为这个样子,一定有其原因,那么我要找到我存在的意义,我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因为我身负使命。
对上帝(或其他宗教信仰)的爱反过来成为爱自己的力量。佛教教人慈悲反过来其实是对自己的慈悲。借着种种“修”,只是为了达到与“真我”,与“和大自然深深联结的本来面目”的感应。种种方式,其实是为了爱自己的各种方式。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作为我们内在力量的源泉,但它确实帮助人们达到了让生命更加自我实现,让生活更加美好,让自己感觉到生命更加有意义有价值感。
人在自身的神性中找寻到自我的力量,而那是与宇宙相联结的,而不是仅仅和头脑,和我们成长中的认知联结。相比之下,头脑的“我”是“小我”,有着各种局限。而超越头脑和认知的“我”,可能是与宇宙相联结的“真我”,是“佛性”,是“本来面目”。佛教的禅宗认为,若能于此时此地觉悟“本我”,“本性”“佛性”,心灵瞬间得获解脱。
往往我们追求爱,渴望爱,渴望被爱。有的人甚至很容易爱上不爱自己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在于学会爱自己,因为不懂得爱自己,因为对爱的缺失向外的关系体现为对爱的追求。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除开我的名字,我是我的父母的孩子,我是这样的长相和这副躯体之外,我是谁?自身上是否有一些未曾认识的“神性”,是自己没有发现的巨大的财富和超越一切的宝藏,本来已经在那里,但从来不曾被发现。当我们发现之时,不仅拥有源源不断的爱自己的能量,且拥有解脱一切烦恼的智慧。
当你决定爱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你的内心种下了一颗自爱的种子,内在新的“图式”已然形成,只等待着时机来生根发芽,日渐壮大。当你下定这个决心的时候,自爱的潜能已开始被发掘。
【爱自己的力量除了来源与父母,还可以来自哪里?】相关文章:
除了父母,还是有爱自己?09-19
除了工资还可以要这些11-21
“破坏式人才”除了搞破坏还可以这样10-08
平安夜除了送苹果还可以送什么10-22
测试你的自信来自哪里08-26
CFO的职业灵感来自哪里08-27
留学澳大利亚,除了学习还可以享受澳洲生活11-23
银行职场压力来自哪里?10-25
企业文化来自哪里08-31
心理测试你的压力来源在哪里12-20